书城成功励志靠什么去成功-改变你一生的9堂课
23654800000013

第13章 第三课机遇:成就人生的制胜利器(4)

老王经营着一家小电器行,收入不是特别多,但用来生活还算是富裕的。一次,一个客人来找老王,说要订一批高档灯具,还放下了1500元的定金,结果,由于某些原因,货到后那人又不要了。通常情况下,这属于买方的原因,定金应该被卖方扣下,但是老王却要全部还给人家,还说就当是正常进货,以后慢慢卖。那位客人对老王的做法也感到很意外,他不好意思地说:“这事的确是我的原因,应该由我来承担责任,您还是按照规矩扣定金吧!”老王却笑着说:“倘若没有难处,你也不会做出尔反尔的事。我们都是生意人,买卖不成仁义在,这个定金我不收了,如果看得起我,那我们就交个朋友吧!”那个客人自是感激不尽。

其实,老王这个人平时就对顾客一团和气,他真正信奉“顾客就是上帝”,对于年纪大的顾客,他会送货上门,甚至帮忙安装;对于熟识的顾客,他从不斤斤计较,结账时主动将零头抹掉……因此,老王这生意虽然没有发大财,但是他的人缘却在当地出奇的好。

一天,原来订购高级灯具的那位客人又找上门来,说要给老王介绍一桩大买卖。原来这位客人是某知名冰箱厂的销售总监,现在他希望老王能够全权代理该省的销售,他还说:“我之所以要把代理权交给您,不仅是因为您曾经给予我的恩惠,关键是我看中了您的人际网络,好人缘对于一个生意人而言是相当重要的。”不久,老王就拿到了那个知名冰箱的销售代理权,并且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靠着他往日积累下来的人脉,生意异常红火。

老王之所以能够成为那个知名冰箱的省销售代理,就是因为他平时的人脉积累。如果当初他按照规矩将那位客人的定金扣下来,对方也不会怨恨他,周围的人也不会议论他,因为这是按照规矩办事。如果那样做,他依然可以经营他的电器行,依然过着他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他却不会被那个客人感恩戴德,不会被众人推崇。所以说,老王的做法显然为他带来了长远利益。而且还有一点,那就是老王对顾客一视同仁,他的态度不会因顾客的不同而不同,而是尽量做到让顾客满意。因此,这也是那位销售总监看重老王的根本原因。对所有人都是如此,才会使自己的人际网络覆盖更广,业绩当然也就很好了。

由此可见,储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获得机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好比是银行存款一样,平时一点点地存进去,需要的时候就会全部派上用场,甚至还会有利息,这利息就是别人对你的善意回报。所以中国有句话说“和气生财”,一个对他人和气的人,必定会有好人缘,而好人缘必定会带来各种机遇。

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那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储蓄这种人际关系,以下几点可以给我们一些参考。

积极的做法

首先,不时地给人一些利益。给人利益要适可而止,不可过于频繁,也不可过大,因为过于频繁或利益过大会让人受宠若惊,甚至以为你别有用心,因而不敢接受。所以,应适当给人一些利益,且要表现得自然、有诚意,这既可以拉近彼此的关系,也不至于让对方对你存有戒心。

其次,时刻关怀别人。关怀没有标准,可以有实物的关怀,也可以有精神的关怀,尤其是在别人不得意或生活遭遇困难时,这种关怀无异于雪中送炭。

消极的做法

首先,尽量不要得罪人。得罪人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不利,倘若你做不到主动积极地去建立关系,那至少也别轻易得罪人。

其次,不要斤斤计较。被别人占便宜看似一种损失,其实是一种投资,对方占了你的便宜,会觉得对你有所亏欠,通常情况下,多数人都会选择恰当的时机给予回报。不过,也有一些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这种人当然不会有亏欠之心,倘若真的遇到这样的人,也不必斤斤计较,只需以平常心对待,而不要有所期望即可。

当然了,储蓄人际关系的方法还有很多,并且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你真正理解“人际关系的建立和银行存款一样”的道理,并努力去尝试,无论是什么样的方法,只要大方向没有变,就必然会有所得。

成功课堂

古往今来,凡是拥有超强人脉的人,都比较容易获得成功。因为,一个有着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往往能够在关键的时候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当年的孟尝君如果不是凭借着广泛的人脉,怎么会有逃回齐国的机遇?所以说,一定要在平常就注意储蓄人脉,即使是平民百姓极不起眼的人,都可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大作用。

珍惜拥有,就是积累成功

没有人能够估量出机遇到底有多大的价值,或者它能够产生多大的附加价值,但是,我们却能够从很多事例中看出,失去机遇后有多大的损失。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现在拥有的,也许你尚未发现这是机遇,但是依然请你珍惜。因为珍惜拥有可以积累成功的因素,当某一天,你成功了或是失败了,再回头看时,你就会发现,当时拥有的就是一个良机,只不过是你抓住了或是错过了而已。

在遥远的小国家秘鲁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一位农夫准备翻盖自己家的老宅子,挖掘地基时发现了一座古墓,但当时他并不清楚其中的玄机。在挖掘过程中,他并没有发现古墓中有任何人的尸骨,仅仅是一件不起眼的陶器和几枚古代钱币。农夫又在周围寻找,也并未发现其他物件,难免有些丧气。但是,他还是将这些钱币和陶器小心翼翼地收藏了起来。

之后,农夫从未将这些东西拿出来,随着时光的推移,慢慢地也就淡忘了。

直到有一天,一位喜爱古玩收藏的美国人到访他的村庄,这才唤醒了农夫的记忆。于是,他将古钱币拿出来,想让这位美国人鉴定一下,并估个价。美国人把玩良久,才若有所思地给出200美元的价格。农夫一听,欣喜若狂,心想自己平白无故地白捡了200美元,真是太幸运了,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与这位美国人谈成了这笔交易。

接着他又想到还有一件陶器,不知道还能卖几个钱。于是,他又把那个陶器翻出来,那位美国人当即就给出了100美元的价格。结果,可想而知,那位美国人沾沾自喜地抱走了这两样古玩。

当然,农夫也在为自己的意外之财而喜不自禁。当地的村民也不时向他投来羡慕的眼光。这消息不久便传到了国家文物局。一位老专家专程赶到这个村庄,特地对这个古墓所在的位置进行了考察。“按照墓穴的状态来推断,”这位专家意味深长地说:“那件陶器应该是印加帝国时代的文物,而且是件无价之宝,价值远比那些古钱币要高得多。”

后来有打听出这件价值连城的陶器在国家博物馆也有相同的一件,它的价格是500000美元。

听到这些,农夫悔不当初。但是,一切都为时已晚。

故事中,农夫只是失去了一些钱财,更何况那些财富也只是些身外之物,尚不足以终生喟叹,但是如果失去的是宝贵的健康、内心的快乐、完美的真情……我们又能做何感想呢?只是后悔就够了吗?

成功课堂

英国作家汤马斯?摩尔曾经在他的作品中写道:“许多人对待机遇,一如孩童在海滨玩耍那样,他们让小手握满了沙子,然后让沙粒掉下,一粒接一粒,直到全部落光。”的确,很多类似的事情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那些倍感珍贵的东西往往都已经失去。机遇也是如此,存在时无法估量它的价值,失去之后才会感受到自己的损失。当然,悔之晚矣!

不满足是前进的机遇

一个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永远不会取得进步。而当别人都在追求进步时,原地踏步本身就是一种后退。在生活质量上,我们可以满足于每天的粗茶淡饭,可以满足于身上的素色布衣,但是在工作和事业上,我们却不能满足于每天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能满足于永远碌碌无为地跟在别人后头做事。只有不满足,才能激发进取心,才能为成功的人生带来机遇。

张博从小就酷爱学习,而且年纪不大就已经掌握了很多知识。长辈们对于他的成绩都很满意,夸奖之声不绝于耳,但是张博本人却并未沉浸在被夸奖的喜悦中,而是意识到自己的记忆力并不是很强。他认为如果记忆力好的话,自己会有更大的进步。于是,为了弥补这个缺憾,他决定采取一些措施以增强记忆。于是他开始要求自己,凡是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一遍再朗诵一遍,然后就将其烧掉,再重新抄写和朗诵,如此这番抄诵六七遍,直至可以背诵了才作罢。由于长时间地抄写,他右手握笔的地方长出了厚厚的趼子。冬天的时候,坚持抄写使他的手指冻得裂口甚至冻僵,以至于每天都要在热水里反复浸泡好几次才能屈伸,后来,他给自己的书房命名为“七录斋”。他如此这般勤奋学习,坚持不懈,终于成为明末著名的文学家。由于张博写作思路敏捷,很多人慕名而来,向他索取诗文,他赠予别人的诗文从不打草稿,都是当着来客的面一挥而就,因此名噪一时。

不难看出,张博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成就,与他从小坚持抄诵诗文有着不可分的联系。而他之所以要求自己如此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就是因为他不满足自己当前的成绩,正是这种不满足给他创造了机遇。如果张博当时满足于自己的成绩,或许他也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但是绝对不会有后来那样大的成就。这就是机遇,它会让一个人走上更高一级的台阶,而这个机遇的前提则是不满足于现状。

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在刚学戏的时候,发现自己有一个很不利的条件——眼皮下垂,迎风流泪,眼珠转动不灵活。“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唱旦角的,眼睛不能传神,那怎么成呢?于是亲戚朋友都为他担忧,他也开始为此发愁了,总想着用什么办法改善这种不足。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看飞翔的鸽子可以使眼珠变得灵活,于是,他开始每天早晨起床后就放鸽子高飞,盯着它们一直飞到天上,然后,在一群鸽子里,他还要仔细辨认哪只是别人的,哪只是自家的。最后,他不仅改善了自己的不足,还练就了舞台上那一双神光四射、精气内含的秀目。

永远不满足自己已有的成就,总是以更大的热情去争取更大的成功,一个不断地给自己加压、不断地给自己创造成功机会的人,人生的发动机才不会熄火,生命之舟才会驶向越来越美好的情境。

齐白石原本是个木匠,他靠自学成了著名画家,并荣获世界和平奖金。然而,对于眼前已经取得的成就,他从没有满足过,为了取得更大的进步,他不断地从历代名画家那里吸取长处,以丰富自己的作品内涵。他60岁以后的画跟60岁以前的画明显不同,而到了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发生了改变,甚至到了80岁以后,他的画风比起80岁以前也有很大的变化。据说,齐白石一生中,其画风至少发生了5次变化。即使是在他已经80岁高龄以后,他还是不满足于当前的作品,依然每日挥毫泼墨,练习不止。有时候,因为家里来了客人或是身体不适一时不能作画,过后他也一定要补画出来。

正因为齐白石先生在其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之后还不满足,依然想着改进自己的技艺,因此,他晚年的作品要比早期的作品成熟很多,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流派与风格。

美籍中国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因发现“J”粒子而获得了197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但是,他并没有停在对“J”粒子的发现中,而是继续发奋攻关,于1979年又发现了“胶子”,这也是一项重大成果。对于丁肇中先生接二连三的成就,不少人产生了疑问,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才吗?其实,根本原因在于丁肇中先生在取得一个又一个巨大成就之后,并没有沉浸在他人的赞誉中,他非但没有放松自己,反而进行自我施压,让自己向着进一步成功靠近。因此,他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剩余的时间几乎都要用在科学研究上。而这种不满足也真的成就了他更加光彩夺目的人生。

成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