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世界首富卡洛斯的赚钱奇谋
23635000000031

第31章 财富手段之一:化腐朽为神奇(16)

卡洛斯志在必得,收购希尔斯墨西哥的计划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谈判失败两个月后,也就是一九九七年的五月,当希尔斯墨西哥的股票价值低到不能再低时,卡洛斯立即出动,轻而易举地收购了它的百分之六十的股票,从此名正言顺地成了它的新主人。

此时,希尔斯罗巴克总部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了。希尔斯百年来的历史被卡洛斯改写了,或者说,希尔斯罗巴克一百一十年后的历史中出现了卡洛斯。

作为新主人,卡洛斯当然有义务改造公司,改变公司的现状。

他同样是在管理上下功夫。

他首先是对公司进行人事改革,将公司原来不合理的人事制度废掉,重新建立合理有效的用人机制。精简了原公司雍肿的管理团队,使管理层与被管理者之间实现了更好地沟通协调。

其次,他凭借自己对墨西哥的熟悉,和自己的卡尔索旗下的各个子公司的各种资源,积极扩展希尔斯墨西哥公司的市场,增加公司的市场占有率。

这一系列的管理整顿持续了半年。

半年过后,希尔斯墨西哥分公司的报表上显示,公司利润率在逐步回升。

各种数据显示,公司的衰落期过去了,再次兴盛的时期到来了。到一九九七年时,希尔斯墨西哥的销售额占到了卡尔索集团总销售额的百分之六。

第九节 粗砍细磨,Condumex生机重显

卡洛斯还真不愧是一个企业雕塑家。一个不景气的企业,经过他的一系列粗砍细磨后,很快就成了一个赚钱的机器。

曾经看过一个雕塑家做一尊泥塑的过程。面对一大团泥土,雕塑家果断地挥起工具,上下左右地一阵猛砍,原来混沌无形的泥团很快就显出了模糊的形状。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精细雕刻后,一尊活灵活现的塑像便赫然眼前了。

试想,如果一开始面对一大团泥土时,雕塑家就小心翼翼地精细雕琢,那他的大部分时间将会无谓地被耗掉;如果雕像的雏形出来后,他也还是一阵猛砍,他又势必前功尽弃。

一尊完美的雕塑,离不开他的粗砍细磨。

一个公司的管理,又何尝不是这样?

面对一个亟需改革的公司,你首先要对它进行大刀阔斧的整理,此轮整理过后,你又需要对它进行细处的修整和调理。如此,你手中的公司才不会面目全非,也不会原样不动。

卡洛斯就是这样一个精于粗砍细磨的人。

当看到卡洛斯在股票的纵横驰骋形象后,商界人士均送他一个雅号——“拉丁美洲的巴菲特”。巴菲特是美国股票界的股神,在商界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把卡洛斯称为“巴菲特”,显然是在赞誉卡洛斯善于股票交易,至少是在夸他这方面的天才能力。但是卡洛斯对这个称号并不满意,不是他不愿意人们将他与巴菲特联系起来,相反,他也和许多人一样,非常敬重巴菲特,也认为和在称名上与巴菲特相联系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但是在卡洛斯心里,他并不认为自己真正的天才能力是在股票交易。他认为,他更善于管理,而不是股票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