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神游三国
23616600000005

第5章 北线以远三国遗迹分布

从成都到汉中,行程在590公里左右,以每日行程100公里算,时间也要一周。若只选择其中重要和着名的景点,走马观花一番,时间也要5天。因此,这里就只能给大家提供参观的参考点:成都以武侯祠为重点,然后向北直达德阳庞统祠墓,之后再到绵阳游览歇息。

第二天访梓潼游翠云廊、剑门关,吃过午饭后直奔昭化,当晚歇广元。第二天一早从广元出发,经明月峡栈道穿棋盘关、五丁关到勉县。第二天在勉县参观一天,当天下午就可到汉中。

如此安排,只需四五天的时间就足够了。当然,时间允许,也可按本书逐点介绍的那样,一路寻来,不急不忙。既可全面寻访,又不劳神费力,说不定还有意外的收获,何乐而不为呢。

当我们落脚于汉中参观时,我们三国遗迹北线的神游也就画上了句号。但由此而呈放射状的三国遗迹资源却十分丰富。在此,罗列于后,供有心深入探索者参考。

乐城,在距汉中35公里的城固县。诸葛亮最初两次北伐失败后,在沔阳筑汉城,在城固筑乐城,东西相距一百多公里,既可休整部队,又能防御魏军南下。1983年在乐城遗址发现了一座蜀军战士的墓葬,出土有一批陶器,同时还出土规格大小相同的铜弩机九件。至今还有报警的烽火台残留在庆山之顶。

西乡张飞庙,西乡距城固六十多公里。三国时,西乡是张飞的封地,县城内有“桓侯庙”,至今遗址尚存。

飞凤山,在西乡县城南午子山侧。这里山峰透天,河水环流,层峦叠翠,风景宜人,是西乡胜景之一。在午子山临河一侧,石壁腾空,似凤欲飞的崖石上,镌刻着“飞凤山”三字,字径约1米。据传,张飞打败曹真后,路经此地,见山势如凤凌空飞翔,遂用丈八蛇矛在山崖上刻下了“飞凤山”三个大字。

由汉中向北有古代着名的“褒斜道”、“子午道”,这两条古道在三国时,多次成为诸葛亮北伐的行军通道,但现在尚未成为旅游资源开发出来,因为古道年代久远已堵塞不通,加上掩隐于沟壑峡谷中,杂草丛生,野藤缠绕已十分难寻了。在秦岭北面还有“大散关”,这里是古今秦、蜀交通的咽喉,扼南北陆路之要冲。蜀汉建兴六年228年冬,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就是攻大散关围困陈仓。现在川陕公路北口的关下竖有石碑,西面崖壁上刻“古大散关”四个大字。

汉中以北最着名的三国遗迹,就是岐山五丈原了。

五丈原即当年诸葛亮北伐前线扎营寨的地址,在今陕西岐山县城南20公里处。它是一块狭长的高台地,高约150米,东西宽约1000米,南北长约5000米。东临石头河,南接棋盘山,西界麦里河,北据渭水。五丈原下石头河两岸有诸葛亮当年屯田的“诸葛田”。

诸葛亮当年设立军营的遗址,被当地人称为“豁落城”。现城遗址四周还残留着半米多高的城墙。南北长约260米,东西宽不足100米。豁落城南边有棋盘山,山上保留了一块平展展的石头,上面棋盘格子依稀可辨。人说这是诸葛亮指挥打仗之余,在此休息与部下下棋的遗迹。在军营遗址后面有“落星湾”,据说诸葛亮弥留时,一颗大星星闪着光芒自东北向西南流行,落于军营中,然后又升起来,再落下去,如是者三,最后逐渐变小,不久诸葛亮死去。大星坠落的地方,就成了“落星湾”。

五丈原上的诸葛亮庙,初建于元代,明、清两代曾加以维修。庙门朝北,正对当年司马懿驻军的三刀岭,隐含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恨。祠庙整个面积不大,但布局很有特色。前面有大门、献殿、正殿、钟鼓楼以及八卦亭等组成两重院落。祠的山门上,书有“五丈原诸葛亮庙”七个金色大字。山门之后左右对称着钟鼓楼,在山门两侧,还塑着当年诸葛亮手下的先锋战将马岱和魏延。他们二人手持兵器如同当年侍立于丞相中军帐中一样。其后是中院,院南面是献殿,殿两边的墙上镶嵌着许多三国故事的壁画和石刻,使游人宛若进入了三国画廊。殿内最引人注目的是由42块青石组成的、石刻岳飞书“前后出师表”。

中院正中,是一座建筑独特的“八卦亭”,亭后便是主祀诸葛亮的正殿。大殿正中有诸葛亮坐像,殿的两侧各有一座偏殿,分塑着率军后撤的主帅杨仪和继续北伐的将军姜维的立像。

最值得一提和参观的是,正殿右后的门洞墙上镶嵌着一块怪石。民间传说这块石头就是诸葛亮弥留时,从天上殒落的星辰石之一。而据有关专家考察,此石非地球上所有,乃是一块天外来客,莫非诸葛亮死时真有星辰从天而降?

如今五丈原诸葛亮庙是当地的一大旅游景点,也是中外闻名的三国遗迹,但长期以来因交通不便而藏之险奥之处。最近几年,当地政府修通了由蔡家坡火车站到此的公路,而且弯弯山路也可直达庙门。不过,得提醒有兴趣的前往者,此地虽有火车可通,但车站距原上有一段不短的路程,所以最好是能自己开车或跟随旅游团队,否则就很难直达庙门。

我们以上对汉中以北的着名三国遗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以下我们不能不再对位于汉中西面的一些三国遗迹略为勾勒,因为这些遗迹都与诸葛亮北伐有关。

祁山堡,位于汉中西北面,两地相距数百公里。历来人们总将诸葛亮的北伐行动概括为“六出祁山”,实因诸葛亮第一次就兵伐祁山开始了他的北伐序幕。祁山在甘肃礼县偏东北二十多公里处,山上有城极为险固,为诸葛亮当年所攻的城。城南三里有诸葛亮的军垒遗迹,应为他指挥攻城的前线指挥所。祁山城又称祁山堡,建于西汉,今堡上有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

该祠始建年代约在南北朝,现为清代重建。是前后三院硬山式建筑,大门外有照壁和戏台,大殿正中有诸葛亮像,后殿有关公像。院内有古柏7株,还有历代匾额、碑碣五十余件,以明万历年间碑最早。此地每年二月有民间庙会,远近群众络绎而来,拜完诸葛亮、关公后,又进行产品贸易,热闹非凡。

站在古祠向北观望,可见北山麓的九寨古垒。当年诸葛亮第一次攻祁山时,据说在那里扎下九个营寨。寨寨相连,犹如一字长蛇阵。

木门道,是诸葛亮射杀魏大将张合的地方,在祁山堡东二十余里。具体在距天水一百二十多里的牡丹乡木门村。之所以叫木门道,是因该地东有王家梁山,西侧临毛牛墩梁,两山对峙,石立千仞,状若天然门户。木门道地势险要,两山间峡谷最窄处仅50米左右。现木门道两旁种有庄稼,旧貌依稀可辨,几年前其东侧的张家坪,出土了不少魏、蜀两国的箭镞、刀、矛、弓等兵器,此为古战场无疑。

街亭,在甘肃庄浪东南、秦安东北的陇城镇。当年马谡屯兵的南山,拔地二百多米,方圆数千平方米,顶部能容万人。因形似农家麦草堆,被当地人称为“麦积崖山”。现在街亭南山郁郁葱葱,草木茂盛。近年这里还出土三股叉、弩机、扎马钉、箭镞等三国时的兵器。在地下5米深处,曾挖出人骨坟坑,叫人想起马谡失街亭的悲剧。

在甘肃天水一带还有零星的三国遗迹,如诸葛军垒、姜维故里等。因没有形成旅游线路,故不详细叙说,只在此提及,以供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