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层革命——如何成为最优秀的中层领导
23597000000021

第21章 .打造高绩效团队(2)

通常情况下,团队发生冲突事先是有警示的,但是很多中层对此不屑一顾,或是忙于一些重要事务而忽略了这些警示,最终导致冲突以不可抑制的态势发生。冲突在很多团队中都曾发生过,相信以后还会不断发生。或许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方式,但是要彻底避免团队内部冲突似乎是不可能的。

这是一个流传于法国民间的故事:三个刚刚打完仗却没有找到大部队的士兵,疲惫地走在一条陌生的乡村小路上,他们又累又饿,已经一天多没有吃东西了。

当三个士兵看到一个村庄时,他们不觉兴奋起来,心想这下总算能找到吃的了。可是,村民们看到大兵的到来心存恐惧,而且仅有的一点食物还不足以填饱自家的肚皮,于是,他们慌忙回家将自己的食物藏了起来,当士兵找上门来时,村民们也装出可怜的饥饿样子。大兵们一无所获。

这时,一个饥肠辘辘的士兵想出了一个绝招。他向村民们宣布,要用石头做一锅鲜美的汤。好奇的村民们为他们准备好了木柴和大锅,士兵们真的开始用三块大圆石头煮汤了!望着滚上来的热水,士兵们一边舀了一勺放在嘴里,一边大声地赞美道:“啊!多么鲜美可口的石头汤呀!”看到在一旁观看的村民口水欲滴的样子,士兵又说道:“当然,为了汤的味道更鲜美,还需要一点佐料,比如盐和胡椒什么的,您愿意帮忙吗?”为了品尝到鲜美的石头汤,一个村民欣然答应帮忙。之后,在士兵的引导下,村民们心甘情愿地从家中拿来了胡萝卜、卷心菜、土豆、牛肉等煮汤的物料,当然,一锅丰盛而鲜美的“石头汤”很快做了出来。为了给鲜汤配套,村民还从家中贡献出了面包和牛奶,大家愉快地享受了一顿美味大餐。

对于这个故事,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就团队中层领导而言,显然中层就是在艰难困境中,带领他们的跟随者熬出一锅鲜美的“石头汤”的人,即善于解决团队冲突的管理者。

导致团队冲突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一切冲突都是在人之间发生。因此,要控制冲突的发生或是妥善解决团队冲突,中层领导必须关注人——你的每一位员工。当然,冲突并非是团队的噩梦,恰恰相反,如果你能够妥善地处理好冲突,你会发现你的团队在冲突之中不断融合和成长,变得更加协同和高效。同时,一些冲突还会打破团队以往的沉闷,使团队变得活跃起来。

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普遍存在的。面对团队冲突,作为优秀中层领导要有以和为贵的理念,把追求团体和谐作为一个根本宗旨。有大度的胸怀,辩证地看待得失,并尽量超脱于是非之外,主持公正,明辨是非,奖罚分明,尤其是要鲜明的反对挑拨离间、拉帮结派性等一切有损组织和谐的行为,对个别极端私利或严重损害集体利益的,则坚决淘汰。这样可为其管辖的单位和组织营造一种健康向上、团结拼搏的氛围。在处理冲突的过程中,中层领导需要注意的一个要点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无论冲突是如何发生的,一旦你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你将发现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事实上,每一位员工都是善良的,也是亲切的,他们希望能够更多地展示自身的价值和寻求更具意义的人生。

“我们是为了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或许我们会表现出不满,或是与别的同事会有一些不必要的冲突,但是我们渴望得到认同和尊重。我想我们的表现是因为我们渴望得到上司的关注。”一位被划分为“糟糕”的员工如此坦言。所以在这里,我们想告诫中层领导们去关心员工的内心,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否则你将失去更多的优秀员工。

提升团队绩效

任何一个称职的中层领导都知道:管理不但注重效率,还注重效果,单纯的高效率,没有最终取得的高效果,一切管理活动都是无价值、无意义的。管理不是强调个人实现,而是“与别人一起或是通过别人”去实现。将别人甩在一边,只顾完成自身任务的中层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不懂得与别人一起工作,或是不懂得运用他人智慧的人也不是优秀的中层领导。管理的根本在于“实现目标”,不能够实现目标,或是没有目标,都不能够称作管理。问题的关键在于团队绩效。卓越的中层领导总是能够获得出色的团队绩效,相反,不合格的中层领导只能使团队取得令人难以接受的低绩效。可以说,管理的结果取决于中层领导。

对于一名优秀的中层来说,要理解团队绩效的重要性,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团队。着名管理学家托马斯·罗夫的话非常耐人寻味:“并非穿着同样的衬衫就能够形成团队。”然而,仍然有很多企业热衷于搞服装统一等丝毫无益于团队合作的形式主义。很多中层眼中的团队其实并非真正的团队。首先,团队不是一些人聚在一起工作,如果聚集在一起的人不能够相互协调、朝着同一个目标去努力奋斗,他们就只是一个群体而已。当群体中的人能够进行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并建立起大家共同遵循的各类规则,这时的群体就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变成了团体。但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能称其为团队。

真正的团队是所有成员都聚焦于共同的目标,在没有要求和监督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人人勇担责任,并且富有激情。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他们毫不退缩,而是群策群力寻求解决方案,他们注重分享、协同、相互尊重。真正的团队拥有某种特殊的气质,这种气质展现在团队成员的每一个人身上。

绩效是一个令人难以琢磨的概念,它主要指个人、团队或企业所取得的结果、成果或成就。在很多经理人那里,绩效总是得不到完整的解释。一些人认为绩效就是效率,个人绩效就是个人的工作效率,企业绩效则是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还有一些人认为绩效是效果,是个人或企业最终所取得的成果。这两种看法都是片面的。斯蒂芬·罗宾斯在《管理学》中提出了两者结合的绩效概念,即绩效=效率+效果。

效率通常意味着速度,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化的成果。要做到这一点,只要保证运用正确的方式就可以,效率通常是指“正确地做事”。它强调的是做事的方法和方式。效果则不太一样,它强调所做的一切都必须有助于目标的实现,也就是“做正确的事”。只关注效率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南辕北辙,目标是到南方去,结果却到了北方;而且往往效率越高,错得越离谱。很多人在做事的过程之中只顾一味地向前跑,却不知道停下来看一看脚下的路是否能够通向目标终点。仅仅关注效果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最明显的便是过于强调效果而忽略了效率,最终取得了成果却错过了机遇。

效率强调的是做事的方法,效果强调的是最终的结果。成功的经理人绝不会将两者割裂开来,而是追求两者的和谐融合。这便是绩效。绩效是管理的核心,是每一位中层都必须关注的重中之重。没有绩效,一切都无从谈起。通俗地说,绩效就是以最大效率实现预期的目标。

成功的中层与失败的中层之间最大的差别便是绩效。任何一家企业都希望中层领导能够带出一支支高绩效的团队,以顺利完成企业分配的任务。谁也不会喜欢一个绩效低下的部门。对于中层来说,无论自身取得多么出色的业绩,如果你所带领的团队没有取得良好的绩效,你依然是一名不合格的中层。你必须将“团队绩效”这个组合词牢牢记在心中。因为,它就是你的一切,它就是企业的一切!

尽管效率不等于绩效,但是要取得高绩效,高效率是根本。成功的中层将团队效率视为第一位。在他们看来,不能够取得高效率,一切都毫无意义。为什么?因为今天的企业面对的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商业时代,在这个时代,商业经营最重要的因素便是速度。唯有速度才可以使你的企业获得成功。速度首先意味着效率。没有高效率,就不可能获得高速度。

高绩效团队信奉“效率为王”,他们认为确定好目标之后,决定团队成败的最关键因素便是效率。因此,他们将精力集中在寻求更加有效、更为快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他们绝不墨守成规,如果不能够创造出新的工作方式,便意味着可能将被淘汰。

田大君带领着公司最杰出的销售队伍,每年他们都能够在已经相当饱和的市场中获得增长,并且不断将新进入市场的竞争对手赶出自己的市场领域。在公司一次交流过程中,中层们和老板聊起了团队的绩效,田大君直截了当地说:“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创新,不断的创新,唯有创新,才能够保证效率。当你的效率超过竞争对手时,无论是客户还是市场资源,都会向你产生倾斜。一旦如此,你将在市场之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高绩效团队的特征是“一切以结果为导向”,无论取得了多么杰出的成就,但是如果与最初的目标不相一致,在他们看来就是失败。高绩效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每时每刻思考的都是如何实现当初的目标,他们知道结果决定一切,因为结果象征着团队所创造的价值,企业的发展正是依靠每一个团队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同样,结果决定着客户的态度。无论你抱有多么良好的态度,或是提供多么便捷的服务,如果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无法令客户满意,你就只能够遭遇失败。

“每天起床之后,我们考虑的都是如何与目标靠得更近一些。我们在办公室的每一个角落都写上今年的目标,这样我们就可以时刻牢记目标。”赵力是一名软件开发部门的经理,去年年底,竞争对手开发了一套新的软件,很快获得了市场的青睐。在研究过对方的产品之后,他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技术性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于是他立即组织部门召开了会议,立下军令状,要在下一个市场高峰(寒假)来临前解决这一技术难题,从而取代对方在市场中的地位。

实现团队整体效能

某位成功的企业家曾经说这样一句颇为经典的话:实用的管理技巧往往不是来自于书本。的确是这样,自然界的许多生物行为就包含了深刻的哲理,认真观察过大雁飞行的人就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春来秋去的大雁在飞行时总是结队为伴,队形一会儿呈“一”字,一会呈“人”字。大雁为什么要编队飞行呢?

原来,大雁编队飞行能产生一种空气动力学的作用,一群编成“人”字队形飞行的大雁,要比具有同样能量而单独飞行的大雁多飞70%的路程,也就是说,编队飞行的大雁能够借助团队的力量飞得更远。大雁的叫声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大雁用叫声鼓励飞在前面的同伴,使团队保持前进的信心。当一只大雁脱队时,会立刻感到独自飞行的艰难迟缓,所以会很快回到队伍中,继续利用前一只大雁造成的浮力飞行。

一个队伍中最辛苦的是领头雁。当领头的大雁累了,会退到队伍的侧翼,另一只大雁会取代它的位置,继续领飞。当有的大雁生病或受伤时,就会有两只大雁来协助和照料它飞行,日夜不分地伴随它的左右,直到它康复或死亡,然后它们再继续去追赶前面的队伍。

大雁结伴飞行给中层领导的启示是深刻的:一盘散沙难成大业,握紧拳头出击才有力量。任何一支团队,成员之间必须团结一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无往而不胜。所以,中层领导的最重要的作用就在于使你的团队向大雁一样飞行,而不是单打独斗。

大雁飞行的例子为我们提供了团队重要性理论,而体育界管理篮球队的实践为我们企业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隆巴迪是个有传奇色彩的橄榄球教练。他曾对朋友谈起球队的成功秘诀:“一个球员起码必须知道打球的基本规则,以及怎样打好自己的位置。其次,必须训练他跟别的球员搞好搭配。最重要的,还须使球员明白,打球必须发挥整个球队的作用,不能各打各的,不互相照应。球赛不是个人的明星式表演,我把这种精神称为‘团队精神’。一个优秀的球队之所以不同于普通球队,关键在于球员是否相互关切、配合默契,这就是‘团队精神’。如果球队里充满了这种精神,这个球队一定可以稳操胜券。”

其实,管理企业和管理球队有相通的地方,团队的管理好比是在管理一支球队。因为球队的管理,意味着要在球员之间建立一种“至诚”的文化,使教练和球员融为一体。一个训练有素的教练,会精心挑选配合度高的球员,并使球员间产生一种“家人意识”,进而协调大伙儿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

一些优秀的中层领导好像有天生独特的再生能力,他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扭转乾坤,将一群柔弱的羔羊训练成一支如雄狮猛虎般的管理团队,所向披靡。每位成功的中层领导几乎都拥有一支完善的管理团队。正如通用电话电子公司董事长查尔斯·李所说:“最好的中层是通过构建团队来达成梦想,即便是迈克尔·乔丹也需要队友来一起打比赛。”

团队凝聚力是团队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它包括“向心力”和“内部团结”两层含义。当这种吸引力达到一定程度,而且团队队员资格对成员个人和对团队都具有一定价值时,我们就说这是个具有高凝聚力的团队。高凝聚力团队具有以下特征:团队成员归属感强,愿意参加团队活动并承担团队工作中的相关责任,维护团队利益和荣誉。成员之间信息沟通快,互相了解比较深刻,并具有民主气氛。

培养团队成员整体搭配的团队默契,中层应给予每位成员自我发挥的空间,同时,更重要的还要破除个人英雄主义,搞好团队的整体搭配,形成协调一致的团队默契,努力使团队成员懂得彼此之间相互了解,取长补短的重要性。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团队就能随时都能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团队绩效。

有这样一则寓言:梭子鱼、虾和天鹅三人想把一辆小车从大路上拖下来,三个人一齐负起沉重的担子。它们用足狠劲,身上青筋根根暴露。可是无论它们怎样地拖呀,拉呀,推呀,小车还是在老地方,一点也没有移动。倒不是小车重得动不了,实在是另有缘故:天鹅使劲儿往上向天空直提,虾一步步向后倒拖,梭子鱼又朝着池塘拉去。究竟哪个对,哪个错,不知道,只知道,小车还是停在老地方。梭子鱼、虾和天鹅之所以拉不动大车,就因为他们有不同的方向和目标,所以就形不成合力。

同样,作为一个团体来说,也是这样的。一个优秀的团队,必然是建立在相同的利益立场、相同的利益兴趣、相同的奋斗目标之上。凝聚力的形成,就来源于共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