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新版人体使用手册(健康生活一点通系列)
2358400000006

第6章 人体信息之窗(5)

绝经期或绝经后的女性最易患角膜干燥病。如果眼睛发干,而且与体内激素的变化无关,则需要考虑药物因素。少数药物如抗组胺类、三环抗抑郁类药物,有使眼睛发干的副作用。

眼泪可以使眼睛保持湿润。用于保持眼睛持久湿润的眼泪,是由位于角膜上和眼睑内的泪器产生的;而在伤感时所流的眼泪,是由上眼睑外侧眼角上的泪腺产生的,当有异物进入眼中时,也是由这些泪腺产生眼泪。

若气候干燥,则眼睛里水分会蒸发得快。另外,环境污染、使用空调以及过度用眼的工作,都会加重泪液流失,使得干眼症患者大增。那么,怎样保持眼睛湿润呢?

要做好眼睛保湿,切忌“目不转睛”,不妨频繁眨动眼睛;注意空调不要吹得太久,房间使用加湿器。因为,角膜常需与空气接触,增加空气的湿度即是湿润角膜。

人造眼泪对缓解干眼痛最有效。滴人造眼泪时,最好是拉下下眼睑,头向后仰直至能看到天花板,然后在不触及眼睛或者眼睑的情况下滴下人造眼泪。

当滴入太多时,它们将沿着泪管进入鼻腔。因此,滴完后,将大拇指和食指置于眼角,头向后仰,轻轻地挤压5分钟,否则所用的人造眼泪的效果会较差。

戴隐形眼镜者更要随时保持眼睛湿润,干燥时要随时点用护理液保持隐形眼镜湿润,以免隐形眼镜干燥变形,磨损角膜。如果角膜上皮细胞经常破皮或角质化,后果会不堪设想。

化妆不当会伤害眼睛

由于眼部化妆不当,引起眼部不适的情况比较多见,而最多的情况是过敏。很多女性出现了眼睑红肿、畏光、流泪、眼睛充血等症状,严重的还可引起急性角膜上皮剥脱等症状。

眼睛是人体最脆弱的部位之一,眼睑的皮肤较薄,也很娇嫩、敏感。所以,女性在选择化妆品,特别是眼部化妆品时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选用劣质化妆品。

过期的化妆品一定不要用。抹化妆品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卫生,如果手不干净的话,手上的细菌也很容易污染眼部,造成结膜炎、角膜炎等。

另外,错误的化妆手法也会伤害眼睛。比如刷睫毛膏、画眼线都是很精致的活,一不小心就会戳到角膜,如果发生了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处理,滴上眼药水。

除了化妆的时候要格外小心外,每晚睡前的卸妆更是不能省略。其实对于爱化妆的女性来说,无论是眼影还是睫毛膏,都含有化学成分,长时间保留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如果睡前睫毛膏没有清洗干净,第二天早上起来眼睛会有分泌物,很难受。这就是睫毛膏残留物刺激眼睛的表现,如果长期不注意,会得睑缘炎症和结膜炎。

当然,保护眼睛最好的方法是不要经常化妆,或每个星期有两三天不化妆,让眼睛好好休息一下。

近视眼患者如何护眼

当你漫步街头的时候,你是否留意到跟你擦肩而过的人们呢?如今的青少年视力问题特别严重,健康的眼睛和良好的视力对青少年非常重要。

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照明不够亮,用眼姿势不正确,阅读写字距离过近及连续几小时不休息等,使睫状肌和眼外肌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睫状肌持续收缩,形成调节痉挛,视力疲劳,进一步发展则使眼球前后径变长,形成了近视眼。

近视有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之分。假性近视是指由于长时间近距离读写引起睫状肌痉挛、调节紧张,以致睫状肌不能放松,从而看远处景物时模糊不清。假性近视是不用戴眼镜的,只要眼睛得到休息,调节放松后,视力就会提高,恢复正常。

真性近视是指眼睛有屈光度数,但在散瞳后检影验光时,屈光度无明显改变。真性近视会导致眼轴增长,故又称轴性近视。患真性近视后,如何仍然不注意用眼卫生,近视度数将会继续增加。

因此,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古代医学家根据临床实践,总结了许多简便而有效的养睛明目的方法。

1.熨目法。

早晨起床前,先将双手互相摩擦,待手搓热后用手掌热敷双眼,反复三次以后,再以食指、中指轻轻按压眼球,或按压眼球四周。

2.运目法。

两脚分开与肩宽,挺胸站立,头稍仰。瞪大双眼,使眼球从右向左转10次,再从左向右转10次。然后放松肌肉,再重复上述动作,如此3遍。

3.低头法。

身体下蹲,双手分别握住两脚五趾,并稍微用力地往上扳,用力时尽量朝下低头,这样便有助于使五脏六腑的精气上升至头部,从而起到营养耳目的作用。

4.折指法。

先将小指向内折弯,再向后扳。每遍进行30~50次,并在小指外侧的基部用拇指和食指揉捏50~100次。每天早晚各做1遍。此法对白内障和其他眼病也有疗效。

以上诸法可以单独做,也可任选一两种合做,贵在持之以恒,日久定见成效。

色盲之谜

不管颜料中有多少色彩,归根到底都离不开红、黄、蓝三种基本色。也就是说,颜料中任何一种颜色都是由这三种基本颜色调配而成的。

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正是按这三种基本颜色分工的。有的专管感受红色,有的专管感受黄色,有的专管感受蓝色。不管是什么颜色,到了视锥细胞上它们就按红、黄、蓝三色分开,分别接收下来,转变为神经冲动,传导到脑。在脑内再按照传来的三色的深浅、多少搭配起来,人类就认出是什么颜色来了。

色盲症就是视网膜的某些或全部视锥细胞出了毛病,所以就分不清颜色了。一般认为,这种病可能与遗传有关,而且传给男性的机会较多。

不能分辨红色者为红色盲,不能分辨绿色者为绿色盲。这两种色盲都不能正确分辨红色和绿色,他们所能看到的颜色,只有蓝色和黄色的区别。

不能分辨蓝色者为蓝色盲,这种的色盲比较少见。三种颜色都不能辨认者为全色盲,他们所看到的世界,就像黑白电视一样,只有白色、灰色和黑色的区别。

有人虽然能辨别所有的颜色,但辨认能力迟钝,或经过反复考虑才能辨认出来,这种人称为色弱,即辨别颜色的能力减弱。

色盲症是先天性疾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色盲患者对成年后选择自己从事的工作有种种限制,如艺术设计、交通驾驶、化学分析等,凡是涉及对色彩辨析的工作都是色盲患者的禁地。

何谓夜盲?如何改善夜盲症

当眼睛从强光处进入暗处时,开始一无所见,以后逐断能看清暗处的物体。这种对光的敏感度逐渐增加,最终达到最佳状态的过程称为暗适应。

夜盲是指暗适应能力降低,在光线暗淡的环境下表现为视觉障碍,行动困难;但在明亮的环境下,眼睛视力可保持正常。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视网膜上有两类形态、分布和功能不同的感光细胞,即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有700万个,能感受强光刺激及分辨颜色。

视杆细胞有1.3亿个,能感受弱光刺激与无色视觉。鸡和许多鸟类的眼底视网膜上,只有视锥细胞,只能在白天活动,晚上是看不见物体的。

人的视网膜上既有视锥细胞,又有视杆细胞,无论在强光还是弱光下,均能看见东西。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会患夜盲症呢?

这是由于视杆细胞内由顺视黄醛和视蛋白相结合而成的视紫红质,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为全反视黄醛和视蛋白。全反视黄醛在视黄醛还原酶和辅酶I的作用下,还原为无活性的全反维生素A。它经血液入肝,转变为顺维生素A。

顺维生素A经血液流入眼内,经视黄醛还原酶和辅酶I的作用,成为有活性的顺视黄醛,再和视蛋白合为视紫红质。在暗处,视紫红质的再合成能提高视网膜对暗光的敏感性。

视杆细胞工作需要视紫红质。视紫红质是由维生素A和视蛋白结合而成。如果视紫红质不能合成,视杆细胞就不能发挥作用,于是在弱光下便看不见东西了。

因此,凡是影响维生素A的足量供应,以及影响正常的视杆细胞功能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功能,阻碍视紫红质光化学循环等因素,均可导致夜盲症。

夜盲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夜盲又可分为静止性和进行性。先天性静止性盲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性眼病。视力、视野、眼底均无异常,但暗适应功能降低,时间延长,出生后即可出现夜盲症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无须特殊治疗。

先天性进行性夜盲症多与其他遗传性视网膜疾患并发,如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其暗适应功能随病情进展而不断下降,同时伴有视力、视野及眼底的改变,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

后天性夜盲症是由于后天性全身疾病或眼病所致,与遗传无关。见于维生素A缺乏症、肝病、甲亢、晚期青光眼、高度近视、视神经萎缩、弥漫性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等,可针对病因给予不同的治疗。如果是缺乏维生素A,可多吃些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西红柿、动物肝脏和鸡蛋等。如果是其他原因,那就要找医生了。

可导致失明的青光眼

除了死亡和癌症之外,大多数人最惧怕的可能是失明了。不幸的是,四十多岁的人青光眼的发病率高达2%。最常见的青光眼是慢性的,它常具有家族遗传性。

在明亮的灯光周围见到彩色晕轮,侧面视力消失,暗适应发生困难,视力模糊,这些是青光眼的常见症状。严重的青光眼疾病几天内就能使人永久失明。

但往往青光眼这种病发展缓慢,症状很轻微,以致容易被人忽视。青光眼患者在出现显著的视力下降前几乎没有任何症状。这种眼疾会在不知不觉中加剧并日益危及到视觉。

眼内存在一种水状液,这种液体维持了一个恒定的压力,使眼球保持自然形态。如果承载水状液的小孔被堵塞,由此产生的眼压最终会影响将视觉图像传送到大脑的视神经。视神经在压力下不能解释它曾能解释的视觉图像,此时青光眼即已进入晚期。

因为,眼内压力的形成非常缓慢,初期并不能导致明显的病症,只有通过常规的眼睛检查才能被觉察。医生只要简单地用眼压表压迫眼球,就能检查出是否患青光眼。如果眼压太高,可使用眼药水进行有规律的治疗,以便将压力降下来。

除了治疗外,听从如下简单易行的忠告,将有助于防止青光眼进一步恶化。

1.一次饮水不要太多。

短时间内喝大量的水,会使已经充满体液的眼睛的压力升高。如果每天饮水的需要量较多,可在一天的不同时间多次饮水,最好是一个小时内饮水量不要超过200毫升。

2.流点汗。

有规律的诸如行走或者跑步的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青光眼患者的眼压。

3.坚持体检。

如果没有视觉疾患,在20~39岁之间,应当每隔3~5年去眼科医院检查一次;40~64岁的女性每隔2~4年要做一次眼睛检查;如果已65岁或者更大,每隔1~2年要做一次眼睛检查。如果视觉有毛病,那么应当立刻去医院看病。

白内障,引起失明的主要眼睛疾病

人的眼睛在正常情况下,瞳孔的后方有一透明而有弹性的凸透镜样结构,叫做晶状体。若透明的晶状体部分或全部变混浊,就称为白内障。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病,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白内障都是引起失明的主要眼病。在65~74岁之间的人约23%可能得白内障,74岁以后的老年人当中,这一比例就达到了近50%。与青光眼相似,白内障也不容易被发现,除非由医生做正式检查。

患白内障的最初症状,就是感到所看物体的轮廓边缘变模糊;随着程度发展,这一模糊边缘逐步向中间收缩。但幸运的是,大多数的白内障经过常规手术而得以治愈,视力也能得到恢复。

白内障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营养、代谢、内分泌变化、紫外线照射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均对白内障的形成有影响,再加上脏器组织的生理老化和新陈代谢改变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其发生机制比较复杂,其发病原因至今还没有定论。

如果在年轻时遵从如下的忠告,可以预防或者至少可推迟白内障的发生。

1.不要吸烟。

烟草会促进白内障的形成。虽然原因不明,很可能是烟降低了血液中有助于维持晶状体透明度的营养物质的吸收。研究显示,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患白内障的危险性是不吸烟人的两倍。

2.戴太阳镜。

长年暴露在紫外线下,可导致白内障的形成。因此,出门在外,戴太阳镜是一个很好的主意,此时所需要的是那些能防紫外线的镜片。

3.补充抗氧化剂。

吃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和β—类胡萝卜素等抗氧化剂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减缓白内障的发生。诸如草莓和甜瓜等水果的维生素C的含量很高,橘子和黄色的蔬菜和水果是β—类胡萝卜素的营养源,杏仁、花生酱和虾富含维生素E。

沙眼有什么样的症状?如何预防

沙眼是由于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结膜、角膜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检查时可发现眼睑结膜上布满了像细沙子一样的小颗粒,沙眼由此得名。这些小颗粒与眼睛的角膜摩擦,所以患者感到痒,甚至疼痛,犹如有沙子进入眼睛中一样。

沙眼多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时期,潜伏期为5~12天。患者早期并无不适的感觉,仅在体检时才被发现。病情发展后,多数有流泪、畏光、痒涩感、异物感、烧灼感和干燥感等症状。

如果沙眼不能及时地得到治疗,会使原本像玻璃一样光滑透明的角膜表面因为摩擦而变得粗糙,透明的角膜就会变得混浊,透光性降低,最终导致失明。

沙眼患者眼部的黏性分泌物很容易传播至手指、衣物、毛巾、洗脸用具和其他所接触的物品上。当人们接触这些被污染的物品后,沙眼这种病也就随之传播。

因此,预防沙眼关键在于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不用脏手擦眼睛,手帕要经常洗晒。推广分巾分水,一人一巾。加强对服务性行业的卫生管理,做好毛巾用具的消毒工作。

何谓眼睑异常

眼睑俗称眼皮,它就像两扇能自动开合的大门,对眼球起保护作用。如果没有眼睑的遮挡,眼球就会暴露在外,易于遭受异物的侵袭,眼球也会干燥不适。如果眼睑灰暗、浮肿、红肿、下垂、暗紫充血、倒睫与内翻外翻及合不拢等都属失常现象,应引起重视并积极治疗。

1.黑眼圈。

眼睑呈灰暗色,常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或房事过度而引起。偶然的眼圈发黑,只要注意调整生活,避免劳累,同时轻轻按摩眼眶周围的皮肤,就会变浅消失。如果长期眼圈发黑,则是一种病态,需要到医院就诊。

2.眼睑浮肿。

眼睑浮肿有生理浮肿和疾病两种因素。生理性眼睑浮肿多发生在睡眠不足、睡眠时枕头过低和流泪之后,常见的疾病因素有眼睑结膜发炎、心脏病、肾小球肾炎等。

3.眼睑红肿。

多为睑腺炎,俗称麦粒肿。红肿部位有疼痛感,初期可摸到硬块,以后化脓溃破,轻者可自行消退。

4.眼睑暗紫充血。

多为泪腺囊肿,俗称霰粒肿。在眼皮下可摸到圆形物,不与皮肤粘连,无红肿现象。

5.眼睑暗青。

小儿下眼睑出现暗青色,其特点是中央颜色较深,周围的颜色较浅,并可伴有腹胀或食后呕吐等,多系饮食不当损伤了肠胃功能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