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小老板应对危机36计
2357400000019

第19章 蓄水过冬,巧妙度过财务危机(1)

燕雀啄虫有高招

在热带生活着一种鸟,名叫燕雀,它的食物是危害树木的蠹虫。这种小虫深深地钻进树干中,躲在里面,蛀出一条条“坑道”,捕捉起来十分困难。但这并没有难倒燕雀,燕雀的舌头不像有些鸟的那么细长而灵活,舌端也不生刺状倒钩,那么它们怎样才能捕食到钻入树干中的虫子呢?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借助外界的工具来捕获食物。

什么样的工具能帮助燕雀捉住虫子呢?在燕雀栖息地生长着许多仙人掌,因而燕雀便就地取材,啄断仙人掌刺,将其衔于喙中飞回蠹虫藏身之处。它们将刺捅入树洞,朝各个方向乱戳,次数多了总能戳中一条蠕动的蠹虫。燕雀随后将刺连同蠹虫一起衔出,搁到树干上,有滋有味地品尝战利品。

当然,有时候燕雀不一定能找到仙人掌刺,这时它们就会想办法自制一枚代用品。具体做法就是:先用喙使劲啄断一根小树枝,然后紧咬住这根断枝在石头上来回摩擦,最后再剥下树皮,这样一根仙人掌刺的代用品就制成了。

除了人类会使用工具外,自然界中的其他动物还很少有会使用工具的,何况是离灵长类家族谱系比较远的鸟类呢?燕雀使用工具的本领让人惊讶,而它们就地取材制作工具的能力更让人折服。鸟类为了生存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对于企业而言,也应如此,企业应该随时随地关注和把握身边的各种机遇,变机遇为自己可利用的“工具”。

比如在资金方面,任何一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不可能拥有发展所需的全部资金。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当资金方面出现危机时,企业要学会运用各种渠道和途径进行资金融通,以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下面我们来看看新世界集团成功进行融资的例子。通过一项长达四年的融资计划,汇丰投资银行为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融资逾14亿美元。

20世纪90年代以来,香港着名华商郑裕彤通过旗舰企业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大举进军内地的中低档房地产市场,并成为北京、武汉、天津和沈阳等城市的房地产战略发展商,为此,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需要筹集庞大的资金进行投资。

20世纪90年代高峰期后,许多城市的楼房尤其是高档楼房大量空置,使得国际资本市场丧失了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要说服他们为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拓展内地房地产市场进行投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新世界面临着资金严重不足的难题。最后,新世界的管理层找到了汇丰银行,希望能得到银行的资助。

1995年11月,汇丰银行为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首次通过私募方式发行了五亿美元的股本。私人股本投资者占有了新世界房主43%的股份,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则持有57%的股权。

第二次,汇丰银行为新世界发行了3.5亿美元强制可换股担保债券。在私募成功发行一年后,新世界希望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在中国的房地产投资活动。由于当时新世界中国公司的规模还比较小,而且采用普通债券方式发行成本较高,也不具备三年业绩连续赢利的条件,因此未能上市。于是,汇丰银行主要针对上一次私募所未触及的可换股债券为债务投资者设计了可换股担保债券的发行方式。

但是,这种方式也有很大的结构性缺点:公司上市后,债券尚未到期就可以转为股票,在换股期间,可能会有大量股票突然涌入市场,这会给当时的股价造成压力,甚至影响初次公开发行的价格,因为投资者预计初次发行后股价不会立即上行。为此,汇丰银行设计的结构是,所有债券强制转换成股票,并在初次公开发行时作为发行规模的一部分,上市前必须决定是否换股,上市后就没有可换股债券了。这就给了投资者关于市场流通股数的确切信息,当然这也给发行增加了难度。

在公开流通债券发行两年半以后,新世界准备在1999年到股票交易所上市,发行规模为5.68亿美元。这次发行面临的最大障碍在于,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房地产业有很多误解,对实际发生和酝酿中的变化知之甚少。如何改变投资者的不良印象就成了决定发行成败的关键。为了让股本投资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汇丰集团属下的汇丰证券于1999年5月6日、7日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举办了中国住房改革研讨会。为配合全球发行,汇丰组织了两次独立的访问活动和一次规模浩大的全球性演讲。经过这三次声势浩大的活动,汇丰终于完成了对投资者的宣传教育工作。

当然,这三次活动也收到实际的效果:来自股本投资者的需求为7.83亿美元,来自债券持有者的需求为1.43亿美元,总需求达9.26亿美元。至此,由汇丰一手策划的总额超过14亿美元的融资故事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其实,国内很多着名企业在发展之初,在资金方面都非常善于借用别人的力量。比如,在阿里巴巴集团最需要钱的时候,马云四处游说,最后通过孙正义募得了8200万元的投资,这不仅使阿里巴巴顺利地度过了互联网的“寒冬”,而且为它赢得了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从而造就了阿里巴巴今天的神话。试想,如果马云当初不及时利用融资这根“仙人掌刺”的话,他可能早就与阿里巴巴一起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狡兔三窟的策略

兔子是人们最常见的动物了,关于它的故事记载很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狡兔三窟”的成语。兔子为了生存,在建造自己的窝时,往往会多建几个洞口。每个洞口互相连通,非常隐蔽地藏在草丛中,如果敌人从第一个洞口袭击,它就会从另外几个相对安全的洞口逃跑,即使把两个洞口堵住,它还会有第三个、第四个,甚至更多的洞口可以逃脱。兔子通过如此巧妙的安排,达到了有效规避风险的目的,把危机发生的概率尽量控制在自己的能力所及范围之内。

企业的财务危机主要是由突发性事件和企业自身的内外部原因造成的,如企业产品质量问题、管理层严重决策失误、生产事故等,从而给企业财务工作带来了压力,引发财务危机。

面对突如其来的财务危机,有些企业往往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不能及时主动地进行资产管理,资金运作,只能逆来顺受,最终可能导致资不抵债,财务问题日趋严重,企业最终走向破产。要想有效应对财务危机,企业管理者在加强财务管理时应当注意的原则是:财务工作应当统一领导,统一指挥,集中力量;财务信息披露要及时透明;要未雨绸缪,建立应急财务预警体系;要强化全体员工的财务危机意识;要建立突发事件管理计划。下面我们来看看美国的霍克公司是如何进行财物管理的。

霍克公司是美国一家生产经营多种卫生用品的大型企业。它按照产品事业部的形式构建分部,分部下设生产和市场两个部门,实行产销分开;按照组织结构进行运作;采取分权管理模式,通过预算指导各分部的工作。

霍克公司所进入的是壁垒较低的竞争性市场,其生产要根据市场情况来进行,因此生产预算要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制定。这有利于分清企业各部门在预算执行中的责任,合理考评其业绩。

在预算制定过程中,各基层部门切实参与企业预算的制定工作,将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最为切实地反映在预算之上,并将它作为下一年度工作的目标;而企业总部有关人员在工厂生产预算制定过程中到各工厂进行访谈,了解基层的预算制定情况,这不仅有助于搜集用于复查基层预算草案的数据,还可以确保各工厂的预算与公司的整体目标相一致。

对于一家主要产品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来说,产品售价、市场份额相对稳定,企业可以有效地以销售预测为起点安排生产计划,并且以生产成本的控制作为主要的利润增长点,这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