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小老板应对危机36计
2357400000010

第10章 积极主动,有效投资能应对危机

投资也要找对地方

做小本生意要想成功,就需要学会投资。投资成功与否与经营者的个人素质、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息息相关。有能力的经营者往往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远见卓识,总能找到适当的地方去投资。

究竟如何去寻找适当的地方呢?一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巧用“预见”投资

在商界风云变幻的今天,小本经营者只有敏锐地把握未来,准确地预测市场走势,才能抢先一步获得成功。

江西有位孙先生,他对市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有一次,有位农民在井下发现了一个“肉团”,经过鉴定,这一“肉团”是世界罕见的大型黏菌复合体,是介于原质生物和真菌之间的一种原质体生物,可以调节人体机能,提高免疫力。于是,孙先生忽发奇想:如果用这种“肉团”原液酿制成保健品,肯定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于是,他便投入了少许资金,与一位老中医合作,开发出一种保健饮品,并大规模投放市场,最终获得了财富。

利用“预见”投资创业,需要投资者能够洞察先机,并能准确把握致富商机,灵活创业。

2.优化合成投资

有一位姓陆的南方人,从小家境贫困,小学没上完就辍学回家了。然后他开始辗转各地,到处寻觅商机。有一次,他听到一个单身青年抱怨:“纽扣掉了自己不会缝,真糟糕。假如市场上能有不用针线缝的纽扣该多好啊!”于是,陆先生便想为出门在外的人解决这个既麻烦又令人苦恼的问题。经过多次试验失败的痛苦,他最终选定以平面锁紧结构作为基本联结法,发明了一种令世界服装界震惊的“方便纽扣”。后来,他便略投资金与一家公司合作,成立了一家颇具规模的方便纽扣公司,大批量生产方便纽扣,产品远销世界各地,获得了很高的利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投资做小本生意,可以动脑筋优化已有的方案,取长补短,从而赚到大钱。

3.启动“联想”投资

穷人与富人的距离,在许多情况下只是一念之差。在穷人穷困潦倒的时候,偶然的一个启发,就能使穷人成为富人,这就是启动联想投资的结果。作为一种思维活动,人的联想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知识、阅历、观念、智慧的总汇。因此,小本经营者什么都能失去,但唯独不能失去联想,联想是小本经营者的根,能结出各种不同的财富果子。无论联想得有多稀奇古怪,哪怕风马牛不相及,只要与现实合拍,就会大放异彩。

蔬果除去能食用之外,还能做雕花,美化菜肴,让菜肴充满了艺术化色彩。而令先生却发现了蔬果的另一种妙用,就是将它们雕刻成人头像,供人欣赏,让人感到既浪漫又有情趣。因此,他廉价买了一些蔬果,并将它们塑造成各种形状的面谱,并推向市场,获得了利润。

运用联想,可以将毫不相关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对于小本经营者来说,从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情当中发现商机,然后果断投资,就会赚取财富。

当然,小额投资的门路不仅是这些,关键是能不能转变创业观念,善不善于捕捉投资信息,会不会瞄准市场缝隙勇于投资。

投资要懂得运用策略

创业投资如同领兵打仗,也要讲求战术、战略。在小本经营过程中,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小本经营者降低投资风险。

温州人李先生就是这样一个聪明的商人。1993年,李先生在杭州开设了小型食品店,当时生意做得不错。初尝到经商甜头的李先生,认为自己在杭州要发展,建筑是个可选择的热门行业。于是,他便筹措资金,开设了一家建材店,经商项目的转变使他赚了一大笔钱。

没过多久,周围建材店变得多如牛毛,李先生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他通过市场调查,发现杭州人的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伴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高档家具陆续进入百姓家庭。于是,他果断开办了一家高档家具店,这次转项使李先生成了杭州的“大款”。

1998年,浙江的高档家具市场趋向饱和,高档家具发展空间日益缩小。有了两次转项经验的李先生发现浙江家装业正在走俏,于是,他又将家具销售店改为装修材料店,同时利用自己在建筑行业的经验,开设了家庭装修工程公司,这次转项又使李先生成了浙江赫赫有名的企业家。

可见,准确有效地进行投资不仅可以帮投资者摆脱可能遭遇的危机,还能赚得大笔财富。那么,投资究竟有什么策略呢?

1.不能大量地借贷投资

对于小本经营者来说,由于经济相对较为拮据,又希望利用手中的资金赚钱,因此在投资过程中,只能赢、不能亏。小本经营者起初投资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力量力而行,不能借贷太多。因为大量的借贷带来的风险会很大,创业的心理压力也会很大,非常不利于小本经营者发挥能力。

2.不要盲目追赶热门生意的潮流

许多小本经营者在创业初期,由于对市场不了解,往往会跟着感觉走,看别人做啥生意赚到了钱,自己就盲目跟随,丝毫不考虑自己的情况。这样做,往往会因为市场供过于求而赔钱。因此,小本经营者在投资的时候要学会找冷门,这样才能赚大钱。

3.从小生意做起,不要贪大求全

手中没有什么资金、又无经营经验的投资者,不妨先从小本生意做起。小本生意虽然发展慢,但用不着为亏本担惊受怕,还能积累做生意的经验,为下一步做大生意打下基础。先以较少的资金从事小本生意,以了解市场,等待时机成熟后再投入资金做大生意,这是很多小本经营者投资成功的诀窍。

4.学一门技术,稳稳妥妥赚钱

对于小本经营者来说,交一些学费,学一门专业技术,不失为一种稳妥的投资方式。结合自身的情况学会一门技术,就不难找到赚钱的路子。

5.紧跟市场,拾遗补缺

小本投资者由于势单力薄,往往经不起市场竞争的风浪。因此,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应谨慎,要选择别人不愿意干或尚未顾及的那部分市场,采取“拾遗补缺”策略。这样既能开发属于自己的有利可图的“角落”市场,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与强手较量。

6.旧货里也能淘到金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日常用品的更新速度十分快,处理旧货便成为令人们头痛的事情。有意从事小本经营的人,可以做收购旧货、廉价租卖的业务,从旧货堆里淘金要比经营新货容易些。

如同做大生意一样,小本投资也要掌握一定的策略,这些策略是小本经营不可或缺的关键,也是快速赢得高额回报的秘诀。

投资要有勇有谋、量力而行

在商界,有很多稳重的小本经营者喜欢投资一些波澜不惊的行业,如零售业和运输业等,很少涉足那些风险大、利润高的行业。并非他们不想赚大钱,而是因为他们知道“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伴随高利润的,肯定是高风险。

香港的房地产大亨李嘉诚积累财富一直注重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1948年,靠经营塑胶花白手起家的李嘉诚,改变经营方向,转而投资房地产。在很多人眼里,房地产是高风险的行业,一向懂得规避风险的李嘉诚怎么就看不到呢?但李嘉诚自有一套看法。他认为香港地狭人多,房地产市场将会永远供不应求,价格虽然有变化,但总的趋势一定是看涨,这个行业不属于风险大的行业。所以,他毫不犹豫地投资了房地产。

20世纪60年代,香港出现了许多谣言,致使担心政局有变的有钱人把自己的房子低价出手,准备离开香港;其他开发商也纷纷抛售楼房。但李嘉诚镇定自若,他冷静地分析了形势,认为香港作为中国对外联系的窗口,位置很重要,政府肯定会审时度势处理好房地产行业的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李嘉诚不但没有卖楼,反而不动声色地大胆购进楼群。1970年,香港经济开始复苏,市场对房地产的需求大增,于是李嘉诚廉价购买的楼房便成为市场的抢手货。在这一年,李嘉诚的物业已经从12万平方米,增加到35万平方米,他本人也跻身富豪之列。

很多房地产行业的中小投资者,在楼市大涨的时候纷纷卖掉楼盘,结果他们赚的钱,就止于百分之百而已。为什么李嘉诚投资房地产获得了巨大成功?总结原因,关键就是他从容不迫、按部就班的经营谋略。房地产价格高涨的时候,他不轻易卖掉房子;房地产价格下降的时候,他更是按兵不动。由于他不图一时的急利,而是慢慢发展、渐渐积累,所以他赚的钱比谁都多。这印证了李嘉诚投资理念的成功。

看一个项目是否有风险,可根据自己的资金和实力,从长期和短期两方面分析。如果资金充足,项目总体看好,一时的市场波动不一定就是风险。不结合社会的发展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只是闻风而动,盲目投资,无疑就会带来风险。

在一些人纷纷涉足大买卖、梦想赚大钱的时候,山东有位年轻的朱先生却从风险小的生意项目做起,制作、销售袜子,从而淘足了金。

朱先生创业伊始做了一番市场调查,通过调查,他发现纯手工的袜子卖得非常好,这引起了他的特别关注。朱先生认为:制作、销售纯手工袜子,不仅成本低,而且获利也很大,虽比不上投资一些大项目赚钱丰厚,但这种小本生意风险小,易于操作,也能赚到一定的钱。

于是,朱先生特意前往北京,走访了许多民间的袜店,他看到一双双做工精细、用料考究的袜子,信心更足了。一过春节,朱先生便在山东德州开了一家袜子专卖小店。

开业之初,朱先生的店内十分冷清,但他不甘失败。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袜子店开始顾客盈门。一年之后,朱先生成立了一家制袜公司,生意不断做大。

为了将袜子做出品牌,朱先生给袜子注入了新的元素,他不断设计出新款的时尚袜子,使自己的产品彰显文化品位和流行趋势。不出两年时间,他开发的袜子便达到了数千个品种。

现在,朱先生的袜子已远销全国各地,他获得了一笔丰厚的财富。

朱先生虽然很年轻,但是却很有经营头脑,起初创业的时候,他并没有选择一些风险大的项目,而是从小本生意做起,并将生意逐渐做大,最终创造了财富神话。

跻身商海,如何选择投资项目是小本经营者需要考虑的重点。一般来说,投资利润高、风险较大的项目不适合小本经营者。众所周知,高利润背后潜藏着高风险。对小本经营者来说,他们经验不足、资金有限,是经受不起商海大风大浪的,一旦经营失败就很难东山再起。所以,小本投资需要根据自身经验和实力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