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汤普森医院包了一层楼,增设了五部电话和两部传真机。当时的《泰晤士报》是这样渲染的:汤普森——美洲的石油中心。
费迪的心脏手术很成功,他在这儿住了一个月就出院了。不过他没回美国。苏格兰乡下有一栋别墅,是他十年前买下的,他在那儿住了下来。1998年,汤普森医院百年庆典,邀请他参加。记者问他为什么卖掉自己的公司,他指了指医院大楼上的那一行金字。后来有人在费迪的一本传记中发现这么一句话:“富裕和肥胖没什么两样,也不过是获得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罢了。”
费迪和罗斯顿的例子告诉我们,单纯追逐金钱的生活是不明智的。生活中能够带给我们欢乐和幸福的,除了金钱之外,还有爱心、健康、智慧等重要的东西。如果我们一心只想着追逐金钱,就会像大文豪巴尔扎克笔下的老葛朗台一样,为自己的生命套上一只重重的枷锁,终日辛劳,却丝毫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
买买提是一位快乐的新疆小姑娘。她的父亲失业后,全家靠吃羊市上卖剩的羊杂碎过活。一天,她在一个商场的柜台里看到了一枚带红色塑料花的小发卡,顿时她便发疯般地迷上了它。她赶紧跑回家去央求妈妈给一元钱。母亲叹了口气(一元钱能买1斤羊杂碎呢),但父亲说:“给她钱吧,要知道这么便宜的价格就能为孩子买到快乐,今后是不会再碰上了。”那时,买买提就明白,这一元钱所能买到的是比金子还贵重的快乐。
金钱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如果你要做一个快乐的人,一定要记住不要让自己变成金钱的仆人,因为当金钱变成你的生活目标时,你就很难体会到生活带给你的简单的乐趣了。
“慢”出健康的心态
忙来忙去,享受生命
人生的选择最关键的是先挑出生命中的“大石块”,否则你会终生错过,留下无尽的后悔。
一天,时间管理专家为一商学院的学生们讲课。“我们来做个小试验。”专家拿出一个一加仑的广口瓶放在桌上。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把它们一块块地放进瓶子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学生们:“瓶子满了吗?”所有的学生应道:“满了。”
“真的?”专家说道。说着他又取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壁使砾石填满石块间的缝隙。“现在瓶子满了吗?”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一位学生回答道。“很好!”接着专家又拿出一桶沙子,把它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所有间隙。
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没满!”学生们大声说。然后专家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你不先把大石块放进瓶子里,那么你就再也无法把其他小东西放进去了。那么,什么是你生命中的‘大石块’呢?你的信仰、志向、学识……切记我们应先处理这些‘大石块’,否则会终生错过。”
寻找生命中的“大石块”的过程其实便是一个自我规划的过程。在我们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生命中的“大石块”会越来越多,亲情、爱情、友情、事业、金钱、名利、虚荣……我们肩头的担子逐渐地加重了。乍一想,似乎这些都是我们生命中的大石块,我们不舍得割舍其中的任意一个,于是我们只好背着所有的“石块”上路,以至于让自己负重不堪,劳累不堪。
为什么我们不能挑选合适的“石块”上路呢?是因为我们的欲望,我们总是需要太多的东西。让我们试着在下面这个故事中把那些对我们来说不算重要的“石块”丢掉吧。
有五个人上了天堂,在争辩什么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
第一个人指着头说:“理性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个人指着胸说:“爱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个人指着胃说:“食物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个人则说:“性才是最重要的。”
第五个人说:“你们说的都不对,因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相对的。”
上帝笑着说:“你们说一个活着的人如果得知自己下一秒就要死去,那么对于他来说什么最重要?”
其实,答案真的很简单,我们的生命最重要,既然如此,那生命外的东西还有什么是不能放弃的呢?我们忙来忙去忙到最后,不就是为了让生命散发光彩,不就是为了享受生命吗?一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最应该学会的就是选择和放弃,这样才能让生命的步伐走得更稳健,也更自在。
放慢生活的脚步
一个20出头的年轻小伙子急匆匆地走在路上,全然不顾路边的景色与过往的行人。一个人拦住了他,问:“小伙子,你为何如此行色匆匆啊?”小伙子头也不回,飞快地向前走着,只甩了一句:“别拦我,我在寻求幸福。”
转眼20年过去了,小伙子已变成了中年人,他依然在路上疾驰。
又一个人拦住他:“喂,伙计,你在忙什么呀?”
“别拦我,我在寻求幸福。”
又是20年过去了,这个中年人已成了一个面色憔悴、老眼昏花的老头,还在路上挣扎着向前挪。
一个人拦住他:“老先生,还在寻找你的幸福吗?”
“是啊。”
当他回答完别人的问话,猛然一惊醒,一行眼泪掉了下来。原来刚问他问题的那个人,就是幸福之神啊,他寻找了一辈子,可幸福之神实际上就在他旁边。
日常生活中,没见过一个超高速运转的车会停得住;没见过一个绷得过紧的琴弦不易断;没见过一个发条永远上得十足的表会走得久;也没见过一个心情日夜紧张的人不易生病。
最近看了一个小故事:一位华人在美国奋斗了很多年,经过艰苦的打拼,终于用自己的血汗钱买了一幢豪宅,可他没有时间打理,就雇了一个佣人,而他仍旧每天早出晚归拼命地工作赚钱,佣人住在他的豪宅里,每天享受着美食,在花园里散步,在他的健身房里锻炼,在他的游泳池里游泳,他在拼命赚钱,佣人替他享受劳动成果。这个小故事给人很大的启迪和思考,尤其是人到中年,就像爬山到了半山腰,该回过头来望一下我们走过的路了,生活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该怎样去生活?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成功、快乐的人生,秘密就在于你有没有给自己时间。我们常说生活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是讲究创造与欣赏的,它需要你花时间和心思在其中。生活应该是精致而美丽的,它充满乐趣和美好的体验。
讲求速度的现代人被时间的巨轮追赶得喘不过气来,但同时又认定忙碌才能带来充实的人生。因此不敢怠慢每一分每一秒,忙工作忙赚钱,连度假也是争分夺秒,生命的乐趣就在一连串的赶、追、跑中被自己无情地剥夺了。
不要成为生活的奴隶,填饱肚子之余,别忘了心灵也需要营养。人不能只靠面包生活,你的心灵需要比面包更有营养的东西,你有多久没有唱歌?没有到大自然中走一走?有多长时间没有读书了?
不妨问问自己:你可曾凝视花朵的坠落?你可曾注意过在秋千上嬉戏的小孩?你可曾聆听细雨落地飞溅的声音?你可曾追逐过飞来飞去的蝴蝶?你可曾凝视着“落日渐黄昏”?你是否每天忙忙碌碌,慌慌张张,当你的朋问声“你好吗”,他们是否听到了回答?当忙碌了一天后,你是否躺在床上还想着明天的种种琐事呢?你是否曾因无暇联系而使一段珍贵的友谊无奈凋零?
当你匆匆往某处赶时,你就错过了在路上的乐趣;你最好放慢脚步,因为时光短暂,生命之乐不会持久。
当你生活中满是焦虑和急促时,日子便像未开封的礼物,就这样被你丢掉……生活不是速度的竞赛,让我们放慢生活的舞步,在曲终人散前,仔细聆听——这生命之乐。
给自己一点品味生命的时间,在音乐、艺术、文学和大自然的世界里放松紧张的情绪,保持一颗鲜活的心,别拿忙碌当借口。多听多看多关怀生命,即使是阴霾的雨天,也会出现欢乐的歌声。
要懂得为自己减压
先看这样一组数据:在美国,有一半成年人的死因与压力有关,企业每年因压力遭受的损失达1500亿美元——员工缺勤及工作心不在焉而导致的效率低下。在挪威,每年用于职业病治疗的费用达国民生产总值的10%。在英国,每年由于压力造成1.8亿个劳动日的损失,企业中6%的缺勤是由压力相关的不适引起的……
压力让很多人身心俱疲,生活也失去了色彩。人潮中的你是否如此呢?
“时间”是个苛刻的暴君,而“现在”是一位魅力十足的女神。于是,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似乎对每个人都不再留情面,它的鞭子越抽越紧,我们现实中的每个人也拼命地挪动着脚步,不知道哪天可以停下。
但是人们忽略了,因为压力和劳累,患职业病、情绪不稳、心理失衡者甚至猝死者与日俱增。这是生活给我们的警示。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试着减一减压,缓解一下疲劳的状态。
讲师拿起一杯水,然后问大家:“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
有人说200克,也有人说300克。
“是的,它只有200克——那么,你们可以将这杯水端在手中多久?”讲师又问。
很多人都笑了,200克而已,拿多久又能怎么样!
讲师没有笑,他接着说:“拿一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呢?一个星期呢?那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大家又笑了,不过这回是赞同的笑。
讲师继续说道:“其实这杯水的重量是一样的,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觉得越沉重。这就像我们承担着压力一样,如果我们一直把压力放在身上,不管压力是否很重,时间长了就会觉得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担。我们必须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后再拿起来,如此我们才能拿得更久。所以,我们所承担的压力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放下,好好地休息一下,然后再重新拿起来,如此才可承担更久。”
让心放松,轻松生活
曾经有位医生在替一位卓越的实业家进行诊疗时,劝他多多休息。这位病人愤怒地抗议说:“我每天承担着巨大的工作量,没有一个人可以分担一丁点的业务。大夫,你知道吗?我每天都得提一个沉重的手提包回家,里面装的是满满的文件呀!”病人无奈地说道。
“为什么晚上要批那么多文件呢?”医生惊讶地问道。
“那些都是必须处理的急件。”病人不耐烦地回答。
“难道没有人可以帮你忙吗?助手呢?”医生问。
“不行呀!只有我才能正确地批示呀!而且我还必须尽快处理完,要不然公司怎么办呢?”
“这样吧!现在我开一个处方给你,你能否照着做呢?”医生有所决定地说道。
这病人听完医生的话,读一读处方的规定——每天散步两小时,每星期空出半天时间到墓地去一趟。
病人怪异地问道:“为什么要在墓地待上半天呢?”
“因为……”医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是希望你四处走一走,瞧一瞧那些与世长辞的人的墓碑。你仔细思考一下,他们生前也与你一样,认为全世界的事都得扛上双肩,如今他们全都长眠于黄土之中,也许将来有一天你也会加入他们的行列,然而整个地球的活动还是永恒不断地进行着,而其他世人则仍是如你一样继续工作。我建议你站在墓碑前好好地想一想这些摆在眼前的事实。”
医生这番苦口婆心的劝谏,终于敲醒了病人的心灵,他依照医生的指示,放缓了生活的步调,并且转移了一部分职责。他已懂得,生命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急躁或焦虑,现在他的心已经平和,也可以说他比以前活得更好了,当然事业也没有落下。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一味地工作,不懂得自我调节,无疑会招来疾患。这样,无形中心理及工作压力就加重了。
美国卡耐基学会的调查显示,心理健康是所有精力充沛、事业有成者的标志。人生活在社会上,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痛苦和疲劳,要想应付各种挑战,重要的是通过心理调节维持心理平衡。
工作,生活,任何一件事,都是要找一个平衡点,然后我们尽量去向这个平衡点靠拢,脚步才会走得越来越轻松。就像一个天平一样,如果任意一方过头,那么迟早会倾斜失衡。
有个人工作三年以后,突然没来由地觉得郁郁寡欢。可能是工作太累了,也可能是生活节奏确实需要变一变,生活方式需要变一变。可是变化是需要代价的,眼下的工作已经很上手了,变换一个环境,会随时面临着不可预测的未知变数。平常生活被打乱,是需要强大的心理支撑能力的。
这个困扰一直让他处于两难的境地,终于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再上班的时候已经毫无生气,于是他问自己:离开这份工作你会死吗?答:不会。于是他又告诉自己:那好,辞职吧。你需要变化,否则生命就像一潭死水,没有活力。
就是这样,任何一个人,无论是工作忙碌,还是生活烦恼,还是其他,都需要调整,找一个平衡点,让自己平和,也让混乱的生活变得简单明朗。很多时候,生活需要一份平衡,一份条理,一份你还可以持有的热情和快乐。
给身心放个假
你的健康可能受到许多内部力量的影响,这些力量中有一些可能是想象的心理虚构。
积极心态的两大报酬就是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要努力实践才能获得和保持积极的心态。但是,确定的目标、正确而清晰的思考、创造性的想象力、勇敢的行动、长期的坚持和真正的洞察力,这些如果被你满怀热情和信心地应用起来,你就能有把握地取得和保持积极的心态。
一位女强人因过度劳累,晕倒在办公桌前。最后她不得不停下工作,回家静养。等她再次复出时,眼中的光芒温柔多了,神情也显得极为轻松。当媒体问她下一步的打算时,她说,一切以照顾好身体为先。
的确,生活在机器轰鸣、高楼林立的都市中的人们,应该学会一点儿超脱,让紧张的神经松弛下来,让劳累的灵魂轻快起来。在背负多重压力的同时,别忘了时常去休闲,去“释放”劳累,给心情放个假。
当我们感到疲倦时,我们就应该去休息。休息并不是件奢侈的事情,休息就是养精蓄锐。即使你只打5分钟的瞌睡,也有助于消除疲劳。
为事业奔波,为生活所累,这种忙碌应该是一种有张有弛、有目的、有成效的补充,是来自工作的一种准备,是维护身心健康的保证。
工作并不总是必要的,很多时候,你应该享受一种东西,它会令你耳目一新,那就是休闲。给身心放个假,生命才会更美好。
穿越生命的阴影
生死仅在一念之间
医生说:“这个孩子不能活了。”他们所说的孩子是个刚生下来两天的婴儿。
“这个孩子会活下去!”父亲回答道。这位父亲具有积极的心态——他有信心——他相信祈祷,更相信行动。他开始行动起来了!他委托一位小儿科医生照料这个孩子,这位医生也有积极的心态,作为一位医生,他根据经验知道,自然给每种生理的缺点都提供了一个补偿的因素。这孩子最后确实活了!
“我不能活下去了!”——这是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报》上的一篇文章的标题。这篇文章讲述:一位62岁的建筑工程师回到家里,上床就寝时,感觉胸痛,呼吸急促。他的妻子比他年轻10岁,大为惊慌,她怀着希望为丈夫按摩,试图增强他的血液循环。但是,他死了。
“我再也不能活下去了!”这位寡妇对她的母亲说。
于是,这位寡妇由于经受不住心理上的打击也死了。她和她丈夫死在同一天!那活了的婴孩和那死了的寡妇证明了积极的和消极的心态同样具有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