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因遭遇逆境,承受不了压力而陷入无法东山再起的不幸中。例如事业失败,于是抛妻弃子独自求死;因生病、失业打击、毫无生趣而自杀……
为什么呢?为什么在逆境中有人可得正面效果,有人却收负面效果呢?
其实并不是逆境造成负面效果,关键在于接受逆境的人。
这就是说,遇到逆境时有“见鬼去吧!这样的困难才不会让我认输”的想法,此人在面对困难时才能有飞跃的进步而克服逆境。
反过来说,害怕困难而想逃避的人,就会被逆境所压迫,因而陷入不幸中。如果一个人生于下层,他只是怨天尤人,埋怨自己命运不济,生于此家庭,而不去努力,那么他这种状况非但不能改变,反而对生活失去信心。
□为什么逆境会变成好运的台阶
一心只想逃避逆境,逆境就变成了会使人陷入不幸中的负面存在,但以“去见鬼吧”的魄力和精神积极地挑战,逆境马上会变成好运的台阶,使人大踏步地跃进。
一个出身于低下阶层的人,要取得成功得付出比一般人多得多的努力;而只要努力,是会改变自己的阶层的。
林肯是美国著名的平民总统,小时候家里很穷,可以说其出身的阶层十分低下,但是他硬是不甘心于自己的阶层,努力上进,经过多年努力,成为著名的律师。到这时,他已由孩童时的贫民阶层成为一中产阶级(尽管他生活很是简朴)。后又成为美国总统。林肯的例子表明,社会阶层尽管比较封闭,但也并非牢不可破。
只要你愿意,去努力,你是可以离开原来的阶层,加入到一个新的阶层中去的。
当逆境变成人的一种动力的时候,逆境也就开始向着它的相反方向转化了。逆境作为事物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意味着新的起点就在你的脚下。俗话说,不如意的事过去了,好的机会就会跟着来临。
众多强者走出逆境的方式各异,但是他们具有共同的特征:不论是处在何种困境中,他们始终保待主动的状态。他们不会让事态的发展左右自己的选择,他们会积极地探索和认识逆境中的主要矛盾,既不低估问题,也不夸大问题,而是在努力寻求走出逆境的机会;即使是在等待,也是在积极主动地保持潜力,犹如樱树虽然静静地等待着春天,却无时不在蓄锐养神。
不论是在什么情况下,他们始终保持着一种创造欲望,他们从不相信“机会可遇不可求”的鬼话。机会从来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在逆境中,他们善于发现和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化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他们往往计划周详,考虑镇密,不寄希望于侥幸的成功。他们崇尚的名言是:“智者所创造的机会要比他所能找到的多。”不论是在什么样的逆境中,他们始终不放弃自己的人生目标。因为他们坚信,只要不放弃人生,就不能算失败,只是暂时不成功。失败、打击和磨难吓不倒他们,反而会使他们坚强。他们珍惜自己,坚信他们善于在逆境和失败中捕捉下一个新的目标,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目标。他们对生活始终充满着希望。
那些热爱生活,搏击逆境,用血和泪拥抱世界的强者们,不仅以他们可贵的性格力量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而且以他们的智慧策略之光照亮了人们冲出逆境的必由之路。
□如何面对压力冲破自我樊篱
有了毅然和决心,不舒服和不安的感觉将只是短暂的。
“成为不好不坏的二流人物,并非一件美妙的事。”你如能记得此话,那么这段焦虑、眷恋的日子很快就会过去了。舍弃使你平凡、忧郁或失望的生活形态,你可以更成功。看完下面的推论,你将更了解潜意识中,那个顽劣不拔、害怕改变的个性。
你的“自我”就像一位怪异又年老的城堡守护者,他日以继夜地守护着你“下意识”的城墙。他的工作是监视你的行为,确保你没有做任何改变。对他而言,不改变代表着一切安好。
你的守护者严密地看护着城堡,看你是否依照往年的习惯去做每一件事,除非他判定你的行为有章可循,否则他是不会允许你去做的。他的信念是绝对的,即使你旧有的生活使你的人生一败涂地,他还是要求你继续过那种不成功的生活。
这个守护者在梦中告诉你:“如果你改变,将会发生可怕的事情!听我说,这些年来,我不是都让你很安全吗?虽然日子是有点儿糟糕,但至少你仍活着。”
“注意!如果你改变……你会死!”
“看看你现在,事实证明了吧!你不是已经感到恐惧不安而不舒服吗?搞不好还会梦见你自己或你所爱的人死去的景象呢!所以,你若真的改变了,一定会发生事情。更糟的是,你将失去忠实诚挚的协助者———自我!理智点,照以前那个熟悉的老方法做你想做的事吧!”
如果你对他的话提出异议,并向他抱怨你是失败者,而且受了很多苦却得不到快乐时,这位老人会拍拍你的肩膀,回答说:“我知道你的生活一直没有起色,你觉得不妥当、没有价值,但这些年来,你不是用这种方式活下来了吗?听我的劝告,和我一起留下来过安全的日子,你知道我们现在的日子,但是不知道改变后会怎么样?为什么要冒险去做无法预期的事呢?这太危险了!”
使你害怕、使你无法实现梦想的人,就是你下意识的守护者。他的工作是教你害怕,永远不要改变。所以,不要听他的话,不要管他的警告。一旦你的守护者发现他无力阻止你改变,而你的新行为又已稳固了之后,他便会放弃无止境的喋喋不休,并加入你的行列。
当你抛弃没有价值和不适当的过去,开始接受赞赏时,这位老人会觉得紧张。他会使出最后一招来使你害怕而回到失败者群中,他的法宝是让你头痛、反胃、手心冒汗、脸红或是使身体各部分疼痛。只要他一想到自己将失去工作,便会使你痉挛呻吟。
因此我要你明白,当你刚步上胜利之途时,都可能产生这种生理上的短暂不舒服,这些都是你对害怕改变或对成功紧张的正常心理反应。他们证明你有胆量不服从守护者,而朝胜利迈进。
当你展开行动,并使你的内心知道将有更多快乐来临时,对成功的压力便会消失,其他的生理症状也将一并消失。但是你还是要注意那位年老的守护者,记住,他想回到他熟悉而舒服的古堡,和你要朝成功、自由、愉快迈步的欲望,是一样强烈的。
□如何面对压力摆脱墨守成规
你为何要固守这些“惧怕未知”的行为,而不到那奇妙的未知世界去漫游呢?也许认为那样确实能给你带来很多“好处”,这些“好处”是你固守这些行为的强大心理支撑点。例如:由于你一直墨守成规,生活单调,你就永远不必独立思考。既然你已经有一个计划,那么遇事只要看看计划就行了,而不必动脑筋思考。回避未知也有“好处”。你是如此惧怕未知,那么你只要固守熟悉的事物,就不必担惊受怕,尽管这样会大大有碍于你的个人发展与成就。跟在人家的后面走路总是保险的。然而,你可以想想哥伦布,当时,别人都告诉他,他的航海探险将彻底失败,然而他最后成功了。墨守成规总比冒险探索来得容易。毕竟,未知是一种挑战,未知隐藏着某些风险,挑战与风险总会构成某种威胁。
你可以说,你在推迟自己的快乐,并认为这样做是“成熟的行为”,从而固守熟悉事物并以此自慰。这样,似乎推迟快乐是“成熟”的“大人行为”,但实际上你固守自我、回避未知的原因不是别的,正是你疑虑未知,惧怕未知。
你可以为自己做对了某件事而感到了不起。你一直是个好孩子。只要你以成败为衡量标准,总可以把做成某件事看作自我价值的提高,并因此自鸣得意。然而在这里,“做成了某件事”仅仅是别人对你的评价而已。
努力选择并尝试一些新事物,即使你仍留恋着熟悉的事物。如尽力结识更多的新朋友,置身于一些新的环境,尝试一些新的工作,邀请一些观点不同、性格不一的人到家里来做客。多和你不大熟悉的客人交谈,少和你熟悉的朋友交谈,因为对他们已经太了解了。
不要再费心去为你做的每件事找借口。当别人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或那样做时,你并不一定要说出可信的理由,以使别人满意。其实,你决定做任何事情的理由都很简单———因为你想这样做。
试着冒点风险,使你解脱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如,上班时不一定非得要乘坐同一种方式的交通工具,每天早餐不一定总是吃同样的东西等。设想一种美妙的情景———你可以要什么就有什么。你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如想像自己拥有一大笔钱,足够在几年内怎么也花不完。这时,你也许会发现,你原来设想的计划几乎都是可以实现的。当然你不会去要天上的月亮或海底的珍珠,而是希望获得一些十分简单的东西;如果你不再惧怕面对未知世界,你同样可以获得这些东西。
试图做一件可能使你的生活发生剧变、但将对你有极大好处的冒险事情,如婚姻、工作或学习上的重大选择等。每当你发现自己总是在回避未知事物时,问问自己:“如果我真的接触了这些未知事物,最糟糕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仔细一想,其实并没什么,你对未知的压力,往往大于探索未知而产生的实际后果。试着做一些看似愚蠢可笑的事情,或一些你觉得“不应该去做”的事情。当你真正做完之后,你也会发现这样并没什么愚蠢可笑和不该之处。常常提醒自己,惧怕失败往往是惧怕别人对你的否定或讥讽。如果坚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你便能够用自己的标准———而不是别人的标准———评估你的行为。你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将不是你的能力是否高于或低于别人,而是你的能力不同于别人。
试着去做你一直以“我做不好”为借口而回避的事情。你可以用一个下午来绘画,让自己得到充分享受。即使你画出的画不很好,你也没有失败,因为你至少高高兴兴地度过了一个下午。你可以在家里尽情地唱歌,尽管你唱得并不太好。你可以到野外去拍照,尽管你并不懂得很多摄影技巧。
接触那些你认为使得你惧怕未知的人,主动同他们谈谈话。向他们明确表示,你打算尝试新的事物,看看他们反应如何。你会发现,他们的怀疑态度曾是你担忧的因素之一,因而你总是在这些否定态度面前陷入惰性。既然现在你可以正视这种态度,那么你便可以发表你的“独立宣言”,摆脱他们的控制。
放弃对自己任何事情尽善尽美的信条,让你和你的孩子选择那些喜欢或重要的事情,并努力做好;至于有些方面,只要敢于去做就行了。将每一件事做得最好是不大可能,也无此必要!人是很难做到尽善尽美的。
不要让自己不正确的观点阻碍个人的发展。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我们往往形成一些固定的看法并力图坚持,但也许你的某些看法并不正确,如果遵照行事,就会产生阻碍。在评估自己的行为时,不要根据你的观点,而应根据现时的具体情况、根据你现在的经历来衡量。
□如何面对压力不要自我否定
别人能做的事,你也一定能做到。你可根据自己的选择,实现你的任何目标。牢牢记住这一点,每当为保险起见而回避未知时,都提醒自己一下。
每当你发现自己正在回避未知时,马上自我警示,在内心里进行一场自我对话。告诉自己:在生活的具体关头不知道正在往哪儿走,这并没有什么值得恐惧的。要改变一种习惯,首先必须对其有所意识。
故意在某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失败。如果你输了一场网球,或画了一幅糟糕的画,你的个人价值是有所减少呢,还是没有变化?你是不是仍然可以从愉快的活动中获得乐趣?经历这些小小失败,你也许会找到一些更新更深的体验。
如果你无法给自己选择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那就很可能陷入一种自我贬低的误区之中,下面列举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容易出现的典型性的自我否定行为,并努力改正。
回绝别人对你的赞扬。如,“噢,这没什么……”、“这并不是我聪明,只是运气好……”;解释你的漂亮仪表,如“是理发师手艺好,……”、“主要是这衣服给我增色了……”、“绿色挺配我……”;当你作出成绩时总是归功于他人,如“多亏了杰克,没有他,我真是无从下手……”“这工作都是玛丽做的,我只不过在旁边指点了一下……”;你不敢走进某家豪华的饭馆里,不去点你想吃的那个菜,并不是因为你吃不起(尽管你也许以此做理由)而是因为你觉得自己不配吃那个菜。
不给你自己买些东西,因为你总想到应给别人买些东西,尽管并不需要这样做;或不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你觉得自己不配;不买自己喜欢的鲜花、烟酒等消费品,因为你觉得这是一种浪费;在一个公共场合,有人冲你叫道:“哎,傻瓜!”你马上应声回头;以贬义绰号自称,而且也让他人对此称呼,如笨蛋、呆子、甜点心、宝贝(大人的绰号)、怪脸、矮子、胖子或秃子等等,你感到这样无所谓;你的一位朋友或情人送你一件珍贵礼物,你心存感激之余则想:“他一定给别的人也送过如此贵重之礼。”别人说你气色不错,而你则认为“要么他在胡说八道,要么是想让我感到舒心”;有人请你吃饭或看电影,你却想:“刚开始他会这样,可一旦发现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他还会这样吗?“你与女友约会,她同意了,可你反过来觉得她是为了不伤你的心才同意你的请求。
上面所列的各种现象大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你或许以为这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从这些微小之处,可以看出你的一种自我摒弃的思维方法。你不自觉地让自我否定行为成了你的第二个天性,因此在日常的言谈举止中,你无意中会表露出大量的自我否定行为。每当你做出某种自我否定行为时,便进一步加深了别人已经给你带来的压力,并减少了生活中爱的机会———无论是自爱还是他爱。现在,你要相信,你是有价值的,不应总是贬低自己。
□摆脱精神压力有哪些方法
人生活在社会上总有或大或小的精神压力。所谓“一家事只有一家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的精神状态犹如一根琴弦,如果受到的压力过大,“弦”就会绷得过紧,容易断,这样就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虽说谁都不愿意遇到精神压力和挫折,可是人人都免不了要经受精神压力和挫折。因此,培养人们良好的适应能力,使他们能排除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那么,摆脱精神压力的方法又有那些呢?
1.要主动和别人交往。人在交往的过程中,可以把不愉快的事讲出来,这样既解除了内心的愁闷,吐出了心中的苦恼,又可以得到别人的帮助。这样就可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2.要有自知之明。即不要把生活、工作、学习上的目标定得过高,要定得适当。因为目标定得过高易于把事情看得太简单,往往经不起挫折的考验,在心理上出现大起大落。要将目标定得比较适当,就必须对自身的能力有自知之明。
3.要自寻乐趣。不妨多培养些兴趣爱好,使生活内容相互交叉调节,这样可以免于一味沉湎于苦恼或不悦中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