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销售为王——成交才是硬道理
23497800000027

第27章 成交从客户的拒绝开始(3)

电视广告画面一:两位年轻漂亮的小姐在打字,一位总是在聚精会神地不停地敲着键盘,另一位在使用××眼药水。接着,画面现出使用××眼药水的小姐还是眼明如镜;另外一位却架上了副老气的眼镜。同时画外音以恐怖而悠扬的声调说道:“疲劳是眼睛的敌人,保护你灵魂之窗,请用××眼药水。”

电视广告画面二:两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在爬天桥赶火车,其中一位步伐矫健,“噌噌”地钻进车内,脸不红、气不喘,手抓吊环充满活力;而另一位气喘吁吁,好不容易上了车,环顾四周,尽是些无精打采的老人。画外音:“你想保持活力吗?请赶紧服用××补药。”

这两则广告都是利用我们生活中屡见不鲜的事例,加以生动渲染,夸大了恐怖效果,使观众惧怕起来:“我要那样就糟了。”

于是一定有人在想:

“我的眼睛也经常疲劳,得用用××眼药水了。”

“我爬楼梯也是气喘吁吁的。”(惧怕自己衰老。其实谁爬楼梯也不会跟走平地似的那么轻松。)

“我也经常无精打采、疲惫不堪。”(谁累了都不会神采奕奕。)

总之,广告利用了人们希望健康、充满活力地活下去,不希望受病痛之苦的共同心理,夸大了人们日常的身体不适,使观众产生惧怕心理:“我可不能变成电视上那种糟糕的样子,用一用××眼药水、××补药吧。”于是这两种药品的销售量显着增加。

销售员也可以利用客户的惧怕心理进行有效的销售。

有位手腕高明的销售员就是如此。

“太太,现在鸡蛋都是经过自动选蛋机选出的,大小一样,很是漂亮,可常常会出现坏蛋。”

这样曾买到坏蛋的人自然产生共鸣。

“附近有一小孩,因他妈妈不在家,想吃鸡蛋,就自己煮了吃,没想到吃了坏蛋中毒,差一点丢了性命。……你瞧,这些都是今天刚刚下的新鲜鸡蛋……”

恐怖之余这位太太买下了这些鸡蛋,可等销售员走了,她才纳闷起来:“我怎么知道这些鸡蛋是不是新鲜的呢?”

如此利用消费者恐怖心理达到销售成功,当然不是十分“光明正大”的手法,但对有些商品(药、防盗门……)的销售,利用客户的惧怕心理确是一个销售小技。

善于运用人际关系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每天都处于各种人际关系之中。现代社会中,人们只有借着分工合作,人际关系来确保自己物质生活的满足。即使是人们精神生活也是互相依存的。

我们平常所讲的要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独立思考的习惯”,都只是在极小的范围内而言的,是相对的。一个人的知识、思想、观念、爱好,以至于对简单事物的判断都是受其周围人的暗示、明示及其他形形色色的影响。一个人从小受着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且这种教育的影响一直在他身上起作用。可以说一个人一出生就与众人隔离,那么他会成为非人,不具备正常人的特性了。

事实上,从来没有真正纯粹的独立思考的人。所谓独立思考,只是指他能根据自己平时吸收的知识、观念、见闻来对事物作出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囫囵吞枣,人云亦云。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宣传广告,销售活动才会存在,并起着不容取代的作用。学校是传播知识的地方,但学校永远无法取代广告销售,因为学校教的知识都是抽象的,而广告、销售活动却能把具体的东西呈现在你面前。比如学校教你照相机的原理、操作方法等,但不会告诉你应该买哪种牌号的照相机。

现代生活中指导人们进行消费活动的要靠宣传广告和销售活动。宣传广告公司自然会登出,而具体销售活动则是销售员的事。

那么,销售员如何让客户相信你所说的都是可信可行的呢?正因为销售员的职业特点,人们向来对销售员的话产生疑虑或者将信将疑。

在商店里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营业员在向一位女客户销售羊毛衫,不停地说着这羊毛衫如何质量好、样式好等等,客户却总是将信将疑,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如果她同来一位好友,也跟着说好,那么生意便成了;如果她的好友列出这羊毛衫的几个缺点,那么随营业员怎么苦口婆心,甚至这羊毛衫真的货真价实,这桩生意也很难做成。这不是因为这位客户优柔寡断,没有主见,而是因为不存在什么“独立思考”。这就是社会关系中的人。

销售员必须善于利用客户的人际关系。客户的亲朋好友很可能是商品的忠实能干的销售助手,其作用之大绝不容你忽视。

如果在你极力吹嘘你的商品的时候,能得到客户周围人的几句美言,那么你成交的希望会增加很多。

抓住女性的弱点为突破口

有位日本人辞去电视脚本执笔的职务,穿上日本传统服装来到纽约,打着“东洋神秘“的招牌,到处为人看相算卦并以此为生。

然而在纽约总见不到任何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因为每次都被秘书小姐挡出来。

“有没有预约?”

“没有。”

“未预约都不能见总经理。”

每次他都是这样被拒绝。于是他绞尽脑汁,思索怎样让秘书小姐引见。因为如果再不成功,他的生活就将成问题。

这一天他又被秘书小姐拒绝了,可他并未气馁。

“小姐,我给你带来了东方的神秘,我可以立刻算出你的烦恼,我今天优待你,免费为你看相。你现在正为男友而烦恼是不是?……”

就这么一句话,使秘书小姐大为惊异,立刻对这位知晓她命运的人肃然起敬。

“哦,请等一下。”说着,便立刻告知总经理,造成了他们面谈的机会。

事后别人问他怎么知道那位小姐的苦恼,他笑着说:“哎呀,像她这样的年纪,而且又像老小姐的样子,要是嫁得出去,结婚生儿子,还在那儿做秘书小姐?她怎能不为异性而烦恼呢?”

女人比男人忠于职守,安分守己,坚守岗位,而且听话,你教她做什么就做什么,适合做秘书工作。但女人的心理却非常不稳定,情绪变化莫测,易怒、易忧,更容易受到诱惑,容易相信别人而受骗,一点小恩小惠就能让其改变“初衷”。这是女人本性的缺点和弱点。

因此,讨女人的欢心也是不难做到的,比如你做出出人意外的举动,做出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言语正中其怀,就很容易得到她的信服和倾倒。一旦她对你产生好感,她会忘了上司的命令,或甘心为你做出违抗命令的事。

还有一位销售员也是一绝。

“总经理在不在?”若秘书小姐说在就好办,若说不在,不管对方是否在撒谎,他都作一声长叹:“真不巧,吃一片口香糖吧,这种口香糖可以润喉、清嗓,使人的声音更美妙。”穷聊了一会儿,留下一包口香糖离去。这样一来自然引起秘书小姐的好感,故伎重演几次总能奏效。

不要轻易上“欢迎”的当

有人说妙龄少女总是“言不由衷”,尤其是对异性的求爱,总是频频拒绝,似有道固若金汤、坚不可摧的心理防线,而只要你耐着性子与其僵持一段时间,这道防线往往便不攻自破了。如果是你初向少女求爱,便立刻得到热烈的回报,好似她正等待你的雪中送炭或与你“一见钟情”,那么往往是三分钟热度或她根本不爱你。

那么据以同理,我们来分析一下消费心理。求物欲望越强,相对会产生较强的抑制心理,因为要支付可观的钱,那么因此而产生的苦恼往往会外露为犹豫、拒绝甚至不高兴。所以,分期付款制往往能减缓客户支付的苦恼,也就不会流露出上述犹豫等情绪了。当然,这里并不是着眼于几元、几十元钱的小商品买卖。

日本一位房地产销售员去访问一家客户,这家太太对他说:“我经常有300万(日)元左右可自由使用,我先生忙于外事,无暇顾及家事,便由我做主来购买一幢别墅。”销售员一听喜上眉头,便三番五次到她家拜访。一次他们正在谈话,有人敲门要收购酒瓶,这位太太便搬出了一大堆空酒瓶,销售员却发现尽是些普通酒,不禁心中生疑,既然这么有钱,怎么总喝普通酒呢?果然,偶碰其夫时,当销售员谈及别墅时,其夫很惊讶:“哪有这事,我做梦也未想去买别墅呀!”这大概是这位太太将“想拥有别墅”的梦想,映射到了销售员身上吧。

经验不足的销售员总是因受到客户热情接待而兴奋不已,以为销售已成功一半,不曾想那仅仅是客户的梦想及希望的世界。

稍加思索便可明白,所谓拒绝的客户如果是拥有欲望,便会因为要付款而苦恼,才加以拒绝,这是理所当然的。

不要给自己留后路

“拒绝是不可避免的,不要灰心泄气。”上司总是这么不断地鼓励你,可销售员一上“商场”便是孤独的战士。胜了,也是满身是伤;败了,则罪不可逃。所以,接二连三地吃闭门羹,而别人还是叫你去杀呀冲呀,怎能不灰心丧气,要想再精神抖擞是很难很难的。

销售员每天都是大敌当前,然而最大的敌人还是自己。如果自己灰心丧气,临阵脱逃,躲进咖啡馆里,去同病相怜了,岂不是“不打自败”了。

可是逃避毕竟不是办法,逃兵和逃犯的生活还不如被抓进监狱里过牢狱生活踏实安稳。除非你改行,否则要想当销售员就要破釜沉舟,使自己无路可逃,义无反顾地去登门销售,接触客户,直面拒绝,接受挑战。

对于一个成功的销售员必须坚守两条原则:

(1)切断自己的逃路与退路;

(2)以钢铁意志勇往直前。

那么怎样切断退路和逃路?又怎样使自己意志刚强、勇往直前呢?

有一位优秀的销售员谈到他的成功之道时说:“我订了一本小册子,每页划上20个方格,每访问五家就在方格内填一个正字,20个方格填满了就表明我一天的访问目标(100家)完成了。”

不管是20格还是100格,不管是写正字还是划格子,都是督促达到目标的手段。它能切断你的退路、逃路,使你明白已访问了几家,还有几家未访问,从而你就会鼓起精神,继续向前!

采用这种手段是需要极强的意志的,只有不辞劳苦,才能写完20个正字、划完100个方格。那么,要战胜自己的懒惰,避免三分钟热度,就要坚守以下4个信条:

(1)不要跟自己讨价还价。一天100家就是100家,没有通融余地,达不成,披星戴月也要销售。

(2)欠债必还。今天只完成95家,那么明天目标便是105家。

(3)随时随地销售。时间是从不赊账的,今天就是今天,昨天就是昨天,明天绝不会加上你的昨天,那么就抓住一切时机进行销售,哪怕在你的旅途中。

(4)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人不是铁打的,人劳累了就要休息,休息不好就消除不了疲劳,人一疲劳就没有精力,而销售员必需精力充沛,所以不要过分逼自己去完成不切自己实际的过高的目标。

生意不成情意在

日本销售专家二见道夫曾对378名销售员作了如下调查:“当你受到销售员访问时,你是如何拒绝的?”(职业销售员也有被作为销售对象——客户的时候。)

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人都没有什么真正明确的拒绝理由,只是泛泛地反感销售员的打扰,便随便找个理由把其打发走。因此,销售员应当记住:拒绝你销售的公司或个人之中有2/3以上是在说谎。

仔细回忆一下你销售时受到的拒绝,再根据经验把客户的拒绝理由加以分析和归类,结果一定与上述统计数字接近。

人之常情,一般人说谎心里都会有一丝良心的不安和谴责,这便是所说问题的要害之处,抓住这个要害,就为你销售成功搭起了“鹊桥”。

关键是如何抓住这个要害。客户没有真正明确的拒绝理由,便“自欺欺人”,这就在其良心上扎上一针谴责,使良心不得安宁。而你若能抓住这个要害,抱定商情不在人情在,那么只要客户买你的账,必然会接受你的人情,并买你的商品来还你的人情。

“人情”是销售员销售的锐利武器,也是所有工商企业人士的锐利武器,要想做成生意,一定少不了人情。

一位销售员谈起他的一次利用人情销售成功的经验时说:“我下决心粘住他不放手,便连续两天在他家门口等待,而且等了很长时间,第三天他让我进门了。”这个客户买下了我的人情,生意成交后,他的太太说:“你来了,我说我先生不在,你却说没关系你等他,而且就在门口等,我们在家里看着实在感到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