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责任第一——优秀员工必备的行为准则
23494700000031

第31章 责任让你从优秀走向卓越(4)

(5)果断表达观点。对工作所涉及的领域心里有底,表达态度要坚决。面对问题,明明有自己的见解,却思前想后,犹犹豫豫,等到其他同事提出时才懊悔不已,一次一次的错过,我们就会失去表现的机会;平时说话总是模棱两可,明明是一个正确的意见,却让他人产生模糊的感觉,这也会让他人对我们的正确意见产生怀疑。所以,当我们考虑好了,我们就应该果断地提出自己的意见。

6.让自己在竞争中不断成长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所有政策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随时备战,为获胜做好一切准备。海军陆战队的所有士官和军官,不论在工作上有多胜任,表现有多优秀,立过多少战功,都无一例外必须通过每半年一次的体能测验,未能通过测验者,将经历严格的重新考评,如果仍未过关,其资历发展很可能画上一个句号。

因此,无论是刚入伍的新兵,还是久经沙场、功勋卓着的军官,都不敢停顿懈怠,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或躺在功劳簿上,过舒心安稳日子,其实在这里根本没有安逸日子。每个人都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时刻保持一级战备状态,并以新人的姿态来训练、打磨和约束自己。正是这种高度的生活压力,才创造出海军陆战队传奇般的经历。

每次挪威渔民出海捕捞沙丁鱼,抵港后发现,许多沙丁鱼早已死了。由于死鱼卖不出好价钱,渔民们千方百计想让鱼活蹦乱跳地返港,但种种努力均告失败。只有一艘船总能带着活鱼回来,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来,这艘船上的渔民捕了沙丁鱼后,每次都要在鱼槽里放一条大鲶鱼。鲶鱼进入鱼槽,总是四处游动,到处挑起摩擦,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异己分子”,自然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以“抗击”鲶鱼。如此一来,沙丁鱼在拼命游动中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这就是公司推崇的“鲶鱼效应”。其实,一个公司也如此,如果员工长期处于平稳无波澜的环境中,就会失去生命活力和前进的动力,容易养成惰性,缺乏竞争力。只有有压力、有竞争、有生存威胁,员工才会有紧迫感和进取心,才会像与鲶鱼争锋的沙丁鱼那样鲜活起来。

毫无疑问,竞争是公司生存的最大武器,是公司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是促进员工拼搏向上的绝对因素。如果公司没有竞争与淘汰机制,一味使用齐头并进的管理方式,小仁小义的结果只会姑息怠惰,使员工养尊处优、张狂自大,耽误公司的“进化”,使公司在竞争环境中悲壮出局。

英特尔公司意识到已有的辉煌都是暂时的,稍有懈怠和停顿,公司就会一溃千里,被其他对手乘虚而入,吞食殆尽。必须持续保持公司的竞争激情,鼓励内外竞争,并让每个员工感受并加入到竞争的行列中,才能确保公司的竞争地位不被他人颠覆。美国海军陆战队“不晋则退”的军旅文化,在英特尔公司表现的淋漓尽致。

公司每年进行一次员工评估,凡是做同样工作、同等级别的员工,无论身在何处,都参照同样的评估标准,放在一个组里,一起进行评估。从中找出工作表现最好、绩效水平最高的员工,进入人才“快车道”,给他们提供在其职业道路上所需的更多培训,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英特尔人才评估标准遵循六个价值观:(1)以结果为导向;(2)具有冒险精神;(3)良好的工作环境;(4)质量;(5)以客户为导向;(6)纪律。评估结果则分为三类:一类,超优;二类,优秀;三类,需要提高。

同时,公司还有一个员工速度的评定。公司要求每个员工每年都有进步,每年都有提高,每年都对公司有所贡献,并对表现尚佳的员工给予积极的表彰和奖励,旨在营造人人奋发向上,不断追求卓越的创新氛围,激发每个员工的旺盛斗志和工作热情,以消除大公司中官僚、自满和怠惰的坏毛病。

海尔公司总裁张瑞敏也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员工进入公司后,一帆风顺,容易产生麻痹松懈、骄傲自满的情绪,认为天下太平了,什么事都很简单,不在话下。当这种情绪汇聚起来,形成一种风气,一旦遇上风浪,那是极其危险的。

由此,他制定了海尔的生存理念: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以打破现有平衡和安逸,使每个员工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危机感,逃出“周期率”厄运,确保海尔大船高速、安全的远航。

海尔公司打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之说,推行“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的人才竞争机制,并在赛马中,严格遵循“优胜劣汰”的铁律。即将员工分为三类:试用员工——合格员工——优秀员工,通过科学的赛马规则,进行严格的工作绩效考核,使所有员工在动态竞争中提升、降级、取胜、淘汰。

在这里,没有身份贵贱、年龄大小、资历长短,只有技能、活力、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充分体现了“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用人哲学,使每个员工在实现集体大目标的过程中,都能找到一个发挥自我才能的位置。

所有岗位都可参赛,岗位是擂台,人人可升迁。竞赛中,胜出者,试用工可转化为合格员工乃至优秀员工;未胜出者,优秀员工会降级为合格员工或试用员工。如此一来,人人都有危机感和紧迫感,任何人都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更不能自我松懈,都必须有进取心,不断刷新自己的纪录,从一个起点向另一个更高的起点快速进发。

因为不进取,就要被他人替代或淘汰出局;不获胜,就不能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岗位。海尔的人才竞争机制与其倡导的“创业心态”相匹配,海尔的理念是“只有创业,没有守业”,即把自己永远当新人,永远当作刚入行的新手,以创业的心态和激情,去拼搏向上、努力奋进。

事实上,无论是可口可乐,还是迪斯尼,或是以速度创新的英特尔公司,以行业标准确立软件霸主地位的微软公司,还是永远保持活力,以做小公司的心态来做大公司的GE公司……这些大大超越行业发展,市场价值大幅增长的公司,都有一个极明显的特质:就是永远将自己看成是一个刚进入市场的新手,总在问自己:“如果我们推倒重来会怎样?如果我们重新开始该怎么做?我们还能做得更好吗?”

它们不以竞争对手为基准,而以自己为对手,不断创新,不断给自己设定更高目标,战胜和超越自我,有永不停息的价值创新力!它们不安于现状,勇于打破常规和昨天的思维定势。正是这些不同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价值思考方式,使他们站在竞争圈子之外,快速飞奔,并创造出公司持续的辉煌。

7.工作着并快乐着

在美国,工作就是一件让人富有创造力和心情愉悦的事情。这种观念也被全球的公司所接受。一次对全美国成功人物的调查结果说明:他们之中94%以上的人,都在做着他们最喜爱的工作。

事实正是如此,一个对于工作感到不满的人,不管他如何努力,都绝对不会有优越的表现。同时,有许多的证据已经说明:大多数的失败,都是由于工作的不适宜造成的。

弗罗斯特博士凭借着在埃克森-美孚公司做了十年政策顾问的经验,他总结了在这个石油王国工作的员工快乐的秘密——

(1)应许员工的期待。只要员工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公司就会把这个员工期待的合理职位留给他,让他在快乐之中为公司做出更好的业绩。

我们知道,期待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期待。人们对某种职业有所期待,就会对这种职业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在工作中调动整个心理活动的积极性,开拓进取,努力工作。反之,强迫做自己不愿意做的工作,对精力、才能都是一种浪费。

对于一个期待较多的人来说,选择职业时的自由度就大一些,他们更能适应各种不同岗位的工作。期待较多,可以促使人们注意和接触多个方面的事物,为自己选择职业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2)能力匹配职业。员工的能力特征影响着自身的工作效率,而每一种职业都对从业者的能力有一定要求。能力匹配职业,员工才有可能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去做,才不会为推脱上司的事务安排找借口,工作效率才会高,这样的工作才有可能快乐。

弗罗斯特博士说过:“在人的一生中,可以没有很大的名望,也可以没有很多的财富,但不可以没有工作的乐趣。要从工作中得到乐趣,首先不要让自己变成工作的奴隶,而要让自己变成工作的主人。无止境的日夜工作正如无止境的追逐玩乐一样不可取。工作不只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赋予个人的生命以意义;工作也不只是为了生活,而是赋予个人的经历以光彩。”

把自己融入良好的企业文化之中,员工就可以享受到工作的乐趣,成为公司的主人,成为了企业文化创新的主体和源泉。员工享受到了工作的乐趣,就会把自己的工作当事业来做,每个人就都可以充满责任感,公司也就不必生硬地要求员工“努力工作,决不拖延”。

工作的乐趣,应当充盈于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时刻。在职场中,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但大多数平凡的人都想变成不平凡的人。这并不是个坏现象。一个公司的进步,甚至整个社会上的进步,需要依靠这股力量。虽然就当事人来说,这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压力与情绪上的挣扎,但是,不论我们是否能变成一个不平凡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从工作上得到乐趣。工作的乐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工作者的自信、努力、谦虚、坚持……

而想要真正成功而且历久不衰,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致力于一份自己喜爱又天天期待的职业,一个挑战自己的能力与想象力的工作。这会让我们精神振奋地工作,一分一秒的时间都不愿意浪费。

记住李.雷蒙德经常提醒下属们的一句话吧,这就是:“我们不应该因为工作的快节奏而引起心理不适或精神障碍,而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适时忙里偷闲,消除紧张状态,善于自我解脱。”

李.雷蒙德还向埃克森-美孚公司的股东表示:我们不会为了成长而成长,一切都基于我们相信自己正在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他说:“每个人都需要耐心,需要做一次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