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最得力的员工
23491900000008

第8章 业绩突出:一切凭业绩说话(2)

总之,“立即执行”“立即行动”是一切成功的基础,没有什么习惯比拖延更能使人懈怠、减弱工作能力,也没有什么习惯比做事拖延对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更为有害。所以,每一个人都应培养自己良好的执行力,服从企业的制度,服从老板的指令,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能力大小从业绩里体现出来

目前,在这个竞争无比激烈的时代,比拼的除了能力就是能力的表现。每个人都得靠能力来说话,靠能力的表现来赢得领导的器重。能力把人的差异越拉越大,能力的表现把人的真正潜质呈示给每个人。

作为职场中的一员,绝不能让老板在评价你的时候,只说“那个人很老实,你就用他吧”,“他没有其他的特长,不过很老实”,诸如此类的评价,如今已很难再让人接受。福泽曾说过:“诚实并不是技能。”如果你认为一个人诚实就可以看守保险柜,那是大错特错的想法。有一种观点认为,让一个小偷看保险柜是最理想的安排。

所以,我们一定要敢于让自己“干得不错”,“干得不错”并不仅仅是指卖力工作,同时它还包含着对其达到预期业绩的能力的肯定。在日常工作里,仅有工作热忱、踏实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完成工作、达到预期目标的能力才行。

然而,还有一部分人,他们非常聪明,也有能力,他们上班时总喜欢“忙里偷闲”,要么上班迟到、早退,要么在办公场所叽叽喳喳,这些现象老板或许看不到,但是他的工作业绩却是隐藏不了的,所以不受领导重用时,也就不要抱怨老板为什么不重用自己了。

丹尼尔所在的公关部原定只有七人,注定有一人迟早被裁,加上部门经理位置一直空缺,如此便导致了内部斗争日益升级,进而发展到有人挖空心思抢夺别人的客户。丹尼尔不喜欢这样的氛围,她始终默默无闻,不愿意做出头鸟。尽管论学历、论工作态度、论能力和口碑,她都不错,但她在老总面前的业绩表现一直是最差的,把她当作无能的人也是必然。

人事部提前一个月下达的辞退通知发给了丹尼尔,丹尼尔好像当头挨了一记闷棍一般,半天也没回过神来。她实在有点不甘心,但是同时也想明白了:没有业绩表现能力,是自己最大的缺点。

丹尼尔决定奋力一搏,机会终于来了。一个和公司即将签约的大客户提出要到公司来看看。这家客户是一家大型合资企业,一旦和这家大客户签下长期供货合同,全公司至少半年内衣食无忧。来参观的人中有几个是日本人,并且还是这次签约的决策人物,这是公司没有想到的。见面时,因双方语言沟通困难,场面显得有些尴尬。就在公司老总颇感为难之际,丹尼尔不失时机地用熟练的日语同日本客人交谈起来,给老总救了场。丹尼尔陪同客人参观,相谈甚欢。她凭借自己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丰富的谈判技巧和对业务的深入了解,终于顺利地签下了大单。

丹尼尔适时地把自己的能力表现出来,让老总对她大加赞赏。她在老总心目中的分量也悄悄发生了变化。一个月后,她不仅没有被辞退,工资还涨了一倍。

可见,假如你不想成为那个被淘汰的人,或者不是那个可有可无的人,那么就让自己的能力以业绩的形式量化,显现出来,让老板看到你的能力。

实际上,假如你有了能力,就可以横行职场,无所顾忌,但是,如果你的这种能力只是隐形的,没有人能看得到的话,那么谁会知道你有能力呢?长久下去,连你自己恐怕也忘了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了吧。

当然,那种只注重做表面功夫的思维方式是完全应该被摒弃的。我们不能命令老板做什么,也不要刻意在老板面前表现所谓的能力,但我们有能力让自己按照最佳的方式做事,有能力把自己的业绩提高。用看得见的业绩来说话,比那些圆滑谄媚的动作实在得多、踏实得多,这才是真正的实力。

假如你没有实力,即使你利用一些技巧获得了老板的欢心,那也只是暂时的。久而久之,老板会认为你这个人太笨了,简直是“马尾拴豆腐——提不起来”。一旦老板这样看你,那就注定你在公司里被判了终身监禁,难有出头之日了。

所谓“实力”,是有才华、有能力,在工作中表现出色,能够取得比别人更好的成绩。也就是说,首先要能胜任某项任务,然后把他发挥出来,这就需要对自己完美的表现有信心。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是靠员工的工作来支撑的,所以,员工的工作能力与工作表现是一个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做销售的销售能力强,就能卖出更多产品;做人力资源的能慧眼识千里马,并能协调公司员工之间的关系,就能招聘与维系优质的人才;做技术开发的头脑聪明,肯钻研,就能开发出更先进的技术。归根结底,在工作中,凭本事、靠实力的,靠人缘、关系也许能风光一时,但也是脆弱的、经不起考验的。

最后请记住,工作能力需要工作表现来体现。你的业绩表上,来不得半点谦虚,否则,“谦虚”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谦卑的代名词了,反映给老板的就是你的无能。一定要敢于做出头鸟,学会为自己喝彩的时候,虽然可能因此而获得一连串的攻击,但是,你的能力却无人敢藐视,同时也能给你带来可观的收入,除非你认为是自己真的无能。

问题是自己的,业绩是老板的

不要用“这个问题还是你来解决”来掩盖自己能力上的缺陷,问题最终能否解决是你的事情。

在2005年7月召开的行业峰会上,一家来自福建的着名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的总裁这样说:“我要求我的员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公司任务时,都要信心十足地说‘这个就交给我吧,一点都没问题’,而不是‘这个问题太多了,您还是找别人吧。’这样的员工第二天就会从公司消失。作为公司老板,要的是业绩,而不是替员工解决问题。”

正如这位总裁所说,老板要的是业绩,公司员工就该以此为己任,把问题留给自己,把业绩拿给老板。这就要求员工做一个问题的终结者,这反映的不仅是员工的能力,也是对公司绝对负责的表现。

做问题的终结者有利于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掘自身潜能,这样我们才能将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从而创造出卓越的业绩。

1985年,年轻的布伦达?库瑞加入了联邦快递,如今她是这家全球最具规模的快递公司的一名高级客户服务代表。

一天她正在值班,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这个电话来自凤凰城某医学实验室。对方说有两个送往实验室的羊水样本还未送达,羊水来自两个情况十分危急的孕妇,一旦时间延误,羊水就会变质,这样一来,两位孕妇就必须再次忍受抽取羊水的痛苦。

放下电话后,布伦达?库瑞迅速对羊水的运送情况进行了查询,查询的结果是,这两件样品就在附近的达拉斯市。她通过公司总部的远程呼叫系统截住了运送羊水的汽车。按照实验室事先的要求,为了保证羊水的安全,羊水必须保存在冰箱里,但公司里找不到现成的冰箱,布伦达立刻赶回家中,将自己的小冰箱和备用电源搬上了汽车。

然后,她又紧急与达拉斯市联邦快递的空运经理取得了联系,当天晚上的十一点钟,她乘上了空运经理安排的飞往凤凰城的飞机。次日一早,实验室人员准时看到了羊水样品。布伦达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实验室后来告诉她,由于联邦快递运送及时,两件羊水样品完好无损,检测数据非常精确。她救了四个人的命——两位年轻的妈妈和两个可爱的小宝宝。

当实验室人员问她为什么这么做时,布伦达淡淡一笑,说:“这件事需要有人来做,刚好,当时我在那里。”勇于做问题的终结者的人,体现出的是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一种为了作出业绩不惧困难的坚定品质。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不少人互相“踢足球”,面对问题能推就推,能躲就躲。问题在相互推诿的过程中会由小变大,越来越严重,员工会在这些问题上浪费大量精力,错失各种能为企业带来业绩的机会,也使自己的成长步伐停滞。

所以,无论是就企业的发展而言,还是就员工的成长来说,面对问题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抱着“自己做不了还有别人”的想法,那么势必会影响你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影响到你的前途。只有将问题留给自己,将业绩呈给老板,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得力的员工,从而受到老板的青睐和提拔。

做一个业绩突出的员工

如今,职场竞争日益激烈,老板首先要考虑的是公司的生存与发展,高帽戴着再舒服也比不上公司利润的增长。所以,老板心中最得力的员工,一定是那些业绩斐然的员工。

而任何一个成功老板的背后,必定有一群能力卓越、业绩突出的员工。假如你在工作的每一阶段,总能找出更有效率、更经济的办事方法,你就能够提升自己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你将会被提拔,会被实际而长远地委以重任。因为出色的业绩,已使你变成一位不可替代的重要人物。

刘刚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私营企业做销售,这家企业主要的产品就是自行生产的遥控车库门,在当时的国内,除了这家企业,所有生产遥控车库门的企业的原材料和配件都是从国外进口,然后自己组装。

刘刚在面试的时候就给企业的老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给了他非常高的待遇,但是同时要求他要做到销售第一。

这天,老板把刘刚叫到办公室,给了他一份客户资料并告诉他一定要在三天内把此单签下来。公司先后已经有五位业务员找他谈业务,但都被他拒绝了。刘刚执导遇到难题了。

第二天,刘刚来到了这家公司,见到了总经理。“你好,我是XX公司……”还没有等他说完,对方就不耐烦地摆摆手说道:“去、去、去!我现在非常的忙!”表现得非常无理。

刘刚非常生气,自己一个大学毕业生凭什么受到这样无理的待遇?于是他扭头就走。可是,随后他又有些不甘心,他又站住了,转过身,重新来到总经理的办公桌前,对他说道:“请问经理,你的公司有没有像我这样的业务员呢?”

这位经理看都没有看刘刚一眼,说道:“你这样的业务员都是不合格的业务员,我的公司当然没有了,我的业务员都是非常厉害的。”

“那么请问你为什么不用我这样的业务员呢?”刘刚忽然觉得,我一定要把这个大客户订单拿到手,做销售状元。于是他继续问道。

“因为你这样的业务员是最无能的业务员,根本不能给我创造利润,而且还要浪费我大量的时间和经历,我当然不会用了。”他同样回答着。

刘刚听到这位经理的话的时候,立刻有了销售思路,他看着对自己不屑一顾的经理,仿佛自言道:“原来如此,如果我这样回去了,就会被我的老板炒掉,因为我的老板会跟你一样不喜欢我这样没有能力的业务员。”

刘刚的话果然有了效应,那位经理开始抬头看他,刘刚于是借机对他说道:“为了证明我是一位得力的业务员,同时也是为了不被像你这样的老板把我炒掉,我们重新开始吧!”接下来,刘刚和这位经理聊得非常开心,最后他和刘刚签订了大额订单。

刘刚很快在公司里得到了提升。

如果你也想迅速在你的公司得到提升,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升业绩,直到成为第一。GE(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向来都非常关注业绩,其原总裁杰克·韦尔奇提出的“No.1orNo.2”(数一数二)的口号,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