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国人有不送手帕、伞、钟、剪刀的习俗。忌送钟,因为“送钟”谐音“送终”,一定要送钟时,也要加送一本书,谐音“有始有终”;又忌送伞或送扇,因“伞”字、“扇”字与“散”字同音,有分手之意。也有“送扇,无相见”的说法,也会引起绝交的猜疑;又忌送剪刀或菜刀,因为会引起“一刀两断”、“一剪两断”的联想。忌送手巾是因为“送巾,断根”,“送巾,离恨”之说。这次因为旧时丧家常于丧事办完后送手巾给吊丧者,用意在于让吊丧者与死者断绝来往。因此在通常的情况下,赠人手巾,就会令人想起不吉的丧事或永别的意思。以上都是送礼极需避免之物。中国的习俗中还忌送甜粿与粽子,因为它们是丧家不做的食品,若以此物赠人,还恐怕人家怀疑自己是暗指对方为丧家之意,所以是绝对禁忌之事。
5.白色虽有纯洁无暇之意,但中国人比较忌讳,因为在中国,白色常是大悲之色和贫穷之色。同样,黑色也被视为不吉利,是凶灾之色,哀丧之色。而红色,则是喜庆、祥和、欢庆的象征,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6.西方人收到礼品,一定要马上打开,当着送礼人的面欣赏或品尝礼品,并立即向送礼者道谢。而中国人非常含蓄,要直到客人离去才私下查看礼品,否则会引起客人的不快。
送礼时要选择恰当的语言
一般来说,送礼时,送礼者与受礼者之间会进行一些语言交流。这其中蕴藏着很深的学问。
先让我们看看下面两个反差强烈的例子:
小周与小吕在一家合资企业工作,他们都是参加集体婚礼的新郎。说来也巧,尽管新娘小朱与小徐年龄差两岁,但生日都是8月10日。新婚才3个月的小周与小吕商量,买些什么礼品送给新婚后的新娘过第一个生日,他们决定,根据他们的收入状况,各买一条流行的包金项链,买一盒心形粉红色的扔油蛋糕。
生日那天,小周一面哼着“祝你生日快乐”的曲调,捧着蛋糕走进新房,一面说:“小朱,我准备了一件你的生日礼物,不知你喜欢不?”说着,放下蛋耗,打开盒盖;又从包中构出首饰全,取出色彩缤纷的包金变色项链。小朱激动地欣赏着心形蛋糕,又试戴着项链,说:“哇,真好看,我挺喜欢的!”小周又介绍道:“听说,这种项链现在在欧美很流行,连着名影星也佩戴它呢!”小朱感激地说:“谢谢你的礼物!”他们亲热地拥抱起来。
小吕却没有这般幸运,那天的生日气氛完全乱了,毛病扰出在他的用语上。小吕一进门,一声不吮,把蛋耗搁在桌上。小徐迎上来,高兴地说:“生日蛋糕,真谢谢你啦!”说看,打开了盒盖,赞叹道:“多美,我的生日也过了多回了,就数这盒蛋糕最令我喜爱了!”小吕也得意起来,说:“我买的,还会错?要说这形状,真是不实惠,还不一样吃,可要比圆形贵10多块钱呢!”小徐听着,脸色晴转多云了。小吕忙安慰道:“生日嘛,总得花点钱!”说着,又构出了首饰盒递过去,说:“你们女人最喜欢的东西。”
小徐打开盒盖,见是一条彩虹般闪光的项链,又露出了笑容,佩戴起来。小吕说:“我知道你喜欢!所以甘愿挨‘宰’!”小徐瞪着眼,不解地望着他,小吕又说:“这玩意现在流行,我思忖,包金的东西怎么比纯金的便宜不了多少?还不是流行,就宰人呗!”小徐把项链放进首饰盒,双双地走进外室,倒在床上抽泣起来……
可见,送礼时一定不能忽视语言的重要性。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送礼也是如此。如果送礼语言不加以注意,不但会让整个送礼过程出现不必要的烦恼,还会让受礼者对你的礼物产生排斥的心里,而你送礼的良苦用心,则会在这一细节污点中化为乌有。所以,送礼时特别要讲究语言的表达。
武月明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小伙子,然而他进公司一年了却一直得不到重视,武月明为此甚是郁闷。武月明的上司四十来岁,工作十分严谨,对下属要求也是非常严格。武月明虽然一直都想得到上司的重视,可他却不知道如何去接近这位严谨的上司。年底了,武月明看到市场上花色各异的礼品,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买礼物去看上司这一招。
他知道领导嗜好饮茶,他常看到领导的办公桌上摆有各种名茶。这样看来,领导的家里肯定是不缺少各种名茶的,那么该送什么好呢?茶具,这两个字突然闪现在脑海里。是呀,有名茶没有好的茶具也是一种缺憾。当机立断,他寻找了几家卖瓷器的店,终于寻得了一套比较满意的茶具,当然价格也是不菲的。
第二天,他便敲开了领导的家门,开门的恰是领导。武月明看到领导先是愣了一下,于是连忙说道:“王总,过年好啊!作为进咱公司最晚的一名员工,我来拜访您一下。”
“哎呀,小李,你真是个有心人呀。不过这么冷的天,让你跑来一趟,我这心里过意不去呀。”
当领导把武月明请进门时,忙说道:“没事,我年轻不怕冷。王总,您德高望重,为公司辛苦一年了,我来看看您是应该的。”武月明不失客套地说道。
“哪里呀,小李你过奖我了。我只是尽自己的一份职责罢了。”
“不管怎样,来公司这半年里,您都一直挺照顾我的,以后还得仰仗您提携我呢。平时也没有时间来拜访您,过年了,我也没什么好送给您的,知道您爱喝茶,就买了这套茶具略表心意,还望您一定要收下。”
“小李呀,你能来我就已经很高兴了,还带什么礼物呀。不过,你放心,大过年的,就冲你这份真诚,我一定收下。”
武月明知道事情已经成了,就起身环顾了一下领导的家居,“王总,您真是个有品位的人,从您这家居环境就看得出呀。”
“呵呵,哪里……”
接下来又聊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武月明知道自己该起身告辞了。领导见武月明真的要走,也便没有做过多的挽留。就这样武月明轻松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第二年,春节刚过没多久,武月明便被提拔为助理一职了。
送礼时,语言的表达是至关重要的。落落大方的动作再加上得体的语言,会给你的礼物增色不少,也会让收礼人乐于接受你的礼物、感受到你的真挚情谊。
下面,让我们来具体地看一看送礼时该如何得体的说话。
一般来说,在呈上礼物时,送礼者应站着,双手把礼品递到受礼人手中,并说上一句得体的话。
送礼时的寒暄一般就应与送礼的目的吻合,如送生日礼品时,说一句“祝您生日快乐”,送结婚礼品时说一句“祝两位百年和好”等,拜年送礼时可说一句“新年好”。
送礼时,有人喜欢强调自己礼品的微薄,如“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请笑纳”、“这是我们的一点小心意,请收下”。其实,这种时候你完全可以说出自己在礼品上所花的心思,以表示自己的诚意,如“这是我特意为您挑选的”。
一般而言,送礼时运用谦和得体的语言,会营造一种祥和的气氛,无形中增加相互间的友谊。但过分地谦虚最好避免,如“微薄”、“不成敬意”或“很对不起”等,这可能会引起对方的轻视。
当然,如果在赠送时以一种近乎骄傲的口吻说:“这可是很贵重的东西!”这也不合适。在对所赠送的礼品进行介绍,应该强调自己对受赠一方所怀有的好感与情义,而不是强调礼品的实际价值。否则,就落至了重礼轻义的地步,甚至会让对方觉得你是在炫耀,这样,好端端的情义礼品,反被你的一番话给糟蹋了,那岂不冤枉?
有些人到对方家中拜访直到要离开时,才想起该送的礼品,在门口拿出礼品时,受礼人却因为谦逊、客套而不肯接受,此时在门口推推扯扯。颇为狼狈。
避免这样情况的办法是:进到大门,寒暄几句就奉上礼品,这样就不会出现因为对方客套而不收礼的尴尬情形。如果错过了在门口送礼的时机,不妨等坐定后,在受礼人倒茶的时候送。此时,不仅不会打断原来谈话的兴头,反而还可增加一些话题。
综上所述,送礼时,一定要选择恰当的语言送出你的礼品,不恰当的语言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影响彼此的关系。
送礼间隔要适宜
生活中,有不少人对于送礼的间隔问题一直都不重视,他们认为,只要频率和礼物的分量都达到一定的标准了,这份礼物就一定能够送到位,而对方就一定能够喜欢。其实不然,过于频繁地送礼并不能够起到相应的作用,相反,有时它还会起到反面作用,让收礼一方的心里产生一种疑惑,容易让他人认为你给他送礼必定有问题。因而,他人有可能会拒收你的礼物。
那么,送礼的时机和频率应该怎样把握才能够将礼物送好呢?
其实,这个时间过于频繁和过长都不合适。长时间不给对方送礼,即使是亲朋好友,难免也会觉得你人情淡漠;另一方面,如果你时不时地登门送礼,或许是因为你重情义,或许是因为你办事心切……可这样的最终结果将会适得其反,对方可能会因怀疑你怀有某种目的而对你心存疑虑。另外,过于频繁的送礼,如果人家很讲究,会以礼相还,这样也会加重对方的经济负担。久而久之,只会促使对方远离你。因此,掌握好合适的时间间隔送上你的礼品,既可培养感情,又能达到办事的目的。
对于间隔长短的问题,最好以你们的关系而定,关系好的你可以稍微频繁一些,不过送的礼物就不必过于讲究了,有时候就算只是送上你家自做的点心,对方也会高兴的。相反,如果是不经常走动的人,有事求人家或者单纯的想搞好关系的话,那就不必过于频繁了;如果你想加深彼此的感情,更不要急于一时,由疏远到亲密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心血来潮,过于频繁的送礼会让对方诧异。
其实,送礼的频繁与关系的密切程度关系不大,不要片面的以为关系好就一定要多送礼,关系不好就少送礼。其实有的时候这个关系恰恰相反,对于那些关系不好的反而要多送礼,因为只有多沟通多交流才能将彼此的关系搞好,才能在某些问题上互惠互利,达成共识。
选择轻重适当的礼品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年,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回老家探亲,正遇上他的一个本家姑姑谢世了。出殡那天,张之洞在灵棚前行了跪拜礼,马上便有人把他领进了账房。账房老先生问道:“张大人今日有多大赏赐呀?”张之洞不慌不忙从身上摸出四两银子,轻轻往桌上一放,说:“大家一看便知。”“怎么,就四两?”满屋的人全愣住了。张之洞心里早就明白了大伙的用意,微微一笑说:“常言道,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随礼,是相互往来之事。我随他家,可拿出三五百两,若我家有事,他再随我,就很难拿出啦。之洞一生为官清贫,积蓄不多,今日又不是来摆阔气的。他家何时真有了困难,我及时周济就是了。”
可见,送礼要轻重得当。送的礼物不要过于奢侈,以免造成收礼者的心理负担,但所送的礼物也不能过于随便。礼物的价值应与收礼者的关系而衡量,以避免令双方尴尬。送礼是双方共同的行为,适度是原则。
小王是一个热心肠的人,非常喜欢帮助别人,但却对那些受惠者送来的礼物深感尴尬,因为许多人并不富裕,却送来非常昂贵的礼品,其实自己只是举手之劳,他常觉得受之有愧,常常叹息地说:“其实完全可以不用送如此大礼。”
受到别人的照顾或恩惠时,为了表达谢意,赠送一些礼物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一定要选择轻重适当的礼品,否则就会给受礼者造成不少困扰。
挑选礼品的时候,人们经常会为送多少价值的礼物而感到烦恼。不少人认为,价格高的礼物当然能表达送礼者特别的感情,能给受礼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许多场合中,人们都会选送价格不菲的礼物,希望自己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特别是有要事相求时,厚礼更是如鱼得水,发挥出它独到的优势。
其实,送礼并非越贵越好,送礼的多少与轻重,应视与对方的关系、送礼的目的以及受礼者的身份而定。我们要用非常理性、非常现实的思维来审视这些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商场的礼品柜台前都会听到许多夫妻低声商讨“这份礼是否有点薄了”、“送如此昂贵的东西值得吗”之类的话。反之,从收礼者的角度来看,若得到的远比预期的低,便会大感不悦,甚至比根本没有送礼来得更为气愤;可能责备对方“不识时务”、“没有礼貌”等,有一种身份地位被贬低的愤怒。因此,送礼应该视双方的关系、身份、送礼的目的和场合,加以适当掌握,不可太菲薄,也不可太厚重。
与您关系密切的人,您当然可以送他重礼,也可以送一般的礼物,关键看在怎样的场合。泛泛之交,互赠礼品时免不了几分试探,一般总是抱着不让对方吃亏的心理,你赠我一盒点心,我还你一袋水果;你送我一村书籍,我回赠一支钢笔。
价格相当,互利互惠,随着交往由陌生到熟悉,由肤浅到深入,由疏远到亲密的发展,礼品的轻重往来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外在的互利互惠,进而深入到内在心灵的交流。特别是密友知己之间,互赠礼品更是烘云托月,轻重相宜,送多送少已不重要了。
有人送礼是为了求人办事,那么,礼物的轻重就与办事的大小有关。求人办大事,礼物太微薄,事情就难办成。礼物太丰厚,受礼者迫于压力有可能拒收,事情就更难办成。
试图靠送礼来打通关节,联络感情,巴结权贵,博取功名,这样的礼品即使再贵重,但它所蕴含的情意却是虚假的。送礼者在患得患失中早已关闭了心灵的门窗,情感无法进行交易,靠金钱堆筑而成的“情谊”之堤,一经风雨就会溃决。即所谓“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这样的礼物送得再丰厚,充其量只是庸俗意义上的交换。
当然,并不是说轻微的薄礼必显情意,贵重的厚礼一定是为了功利,关键看礼品是否真正成为心灵的媒介,情谊的象征。“礼轻情意重”的另一层含义就是:礼轻、礼重都是相对的,再贵重的礼品,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意相比都是轻微的。
一般讲,礼品太轻又意义不大,很容易让人误解为瞧不起他,尤其是对关系不算亲密的人更是如此,而且如果礼太轻而想求别人办的事难度较大,成功的可能几乎为零。但是,礼品太贵重,又会使接受礼品的人有受贿之嫌,特别是对上级、同事更应注意。除了某些爱占便宜又胆子特大的人之外,一般人就很可能婉言谢绝;或即使收下,也会付钱,要不就日后必定设法还礼,这样岂不是强迫人家消费吗?如果对方拒收,你钱已花出,留着无用,便会生出许多烦恼,就像平常人说的:“花钱找罪受”,何苦呢?因此,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选择轻重适当的礼品,争取做到花少钱,多办事,多花钱,办好事。
“送多少”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从礼物的数量多少、体积大小以及价格的高低来说,送礼还是讲究尺度的。
一般而言,送的礼品要以小、少、轻为宜。少,就是不求数量多,要求少而精;小,指体积不宜太大,小巧玲珑,易送易存是最高境界;轻,则指价格适中,不求昂贵。总的原则是充分地重视礼品的精神价值和纪念意义。
欧美人送礼,往往一束野花、一本书、一小篓水果均成敬意。送礼对他们而言,是一种礼貌、尊重、感谢的表示,而不是给对方的物质援助或经济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