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献米献钱。胡雪岩回杭州,带回杭州有1万石大米和10万两银子。本来这1万石大米有一个名目,那就是当初杭州被围时,胡雪岩与王有龄商量,由胡雪岩冒死出城到上海采购大米以救杭州粮绝之急,胡雪岩购得大米1万石运往杭州但无法进城。只得将米转道运至宁波,后来杭州收复。胡雪岩将这1万石大米又运至杭州,且将当初购米款2万两银子面交左宗棠,等于是他既回复了公事,以此证明自己并非携款逃命,而又另外无偿献给左宗棠1万石大米。那10万两银子则是胡雪岩为了敦促攻下杭州的官军自我约束,不要扰民而自愿捐赠的犒军饷银。清军打仗,为鼓励士气,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攻城部队只要攻下一座城池,3日之内可以不遵守禁止抢劫奸淫的军规。胡雪岩献出10万两银子,是要换个秋毫无犯。
第二,主动承担筹饷重担。左宗棠几万兵马东征镇压太平军,每月需要的饷银达25万之巨,当时清政府财政紧张,用兵打仗采取的是“协晌”的办法,也就是由各省征出钱来做军队粮晌之用,实际上是各支部队自己想办法筹晌。胡雪岩听到左宗棠谈起筹响的事,毫不犹豫地表示自己愿意为此尽一份心力,而且当即就为筹集军饷想出了几条行之有效的办法。
当时,左宗棠急于求事功,胡雪岩正好给他送去了能使其成就事功所必需的东西,一送之下,也就送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后来,正是因为有了左宗棠这座大靠山,胡雪岩不仅生意飞黄腾达。而且得到了朝廷特赐的红帽子,成为冠绝天下的“红顶商人”。胡雪岩说:“送礼总要送人家求之不得的东西。”可见他是深谙此道的。
可见,学会送礼、乐于送礼,才能礼尚往来打造良好人脉关系。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时刻都牵扯着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自己与家人、自己与朋友、自己与同事、自己与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人员,我们每天都在接触新的人际关系,都在维护已有的人际关系,同时,也在为以后发展人际关系做准备。面对“人际关系”的各种挑战,送礼则是维护关系的最佳选择。
法国有一本名叫《小政治家必备》的书,教导有心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人,至少把你觉得20个将来最有可能做总理的人的资料罗列清楚,接下来是周期性地带礼物去拜访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样大有益处。据说,书中引用的案例有世界上许多国家部长级的人物,因为任何一位被委任组阁的总理受命伊始,最焦虑的问题是怎样迅速物色七、八位部长:所以被选的人除了具备杰出的才能以外,“和总理有些交情”能够互相信任,是最要紧的事情。
现在社会,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频繁,送礼是人际交往的手段之一,一份礼物可以成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桥梁,可以在你努力开拓人际关系时多一条道路。而掌握了送礼的学问,就能帮助你建立良好的社交形象。
送礼是维系情感最有效的方式
中国人崇尚“礼尚往来”,而送礼、回礼,是“往来”的典型表现形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正是在反复的送礼、回礼中,得以持续维系,越走越近。
先不论送出的礼品是什么,也不论送礼的具体目的是什么,有一点是所有送礼人在送出礼品时的共同愿望,那就是希望自己送出的礼品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对受礼者的那份感情或心意。因为,只有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这份真情实意,你附加在其之上的所图也好,所求也好,才有可能得以实现。因为真挚的感情,是无法以价值来衡量的。就如同“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这个典故一样,即便你送的是一根鹅毛,它所代表的意义也是能够被他人所理解和感觉到的。
春秋时,吴王寿梦有一个儿子,名叫季札。他是一个贤良、重情义的人,深受当时列国的不少贤士大夫甚至国君的敬重。有一次,吴王派他出使列国,在途经一个小国——徐国时,他专程去拜会了徐国的国君。徐君很敬慕季札,他特别喜欢季札的那把佩剑,但他没有明说。季札也觉察到了徐君的心思,但考虑到还要出使其他国家,不能没有佩剑,所以暂时把剑留着。当他出使完毕,再专程到徐国时,徐君已经死了。季札非常悲痛,找到了徐国国君的墓冢,拜祭过后,便把宝剑解下来,挂在墓旁的树上,然后离去。可以说,季札和徐君的友情,显示出朴实与纯厚,这种真诚之情足以打破生死的间隔。季札宁愿舍弃宝剑,以慰亡友之灵,由这把宝剑所折射出的朋友情义同样是令人感叹的。
其实许多时候,我们送出的礼物本身并无太多的价值,送礼只是一种传播情感的方式,是一种精神世界的东西,这种东西可以让相隔千里的两人成为一生的知己。
送礼对现今社会的每一个人也都是必要的,而且是促进人际关系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为办事送的礼物,多数可以理解为给办事者的一种回报;朋友间的礼物,没有那么多的功利,是一种友谊的表达方式,好友间互赠礼物,或者探亲访友带点吃的或特产,除了能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还是一种情谊的粘合剂。朋友间的礼物更多的代表着一份感情,不一定要多贵重,但一定要能表达心意,所以送朋友礼物未必要多贵重,但一定要花心思。
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探望亲朋好友,还是拜访陌生人,我们一般都会带上一份礼物,因为礼物犹如一个盛装情感的器皿,表达的是一种亲情和友情。他像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桥梁,能使情感得以更好的建立、传递和保存,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到良好的推动。因为它代表着一种诚意,寄托着交流双方的情感价值,甚至在更高层次上,它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和沟通。
阿华和阿强是普通朋友,生活在同一个小区里,一次机会他们认识了,但走得并不十分近,见面时都能有说有笑,但谁都不会去主动找对方一起出去活动。在阿华的眼中B只是一个认识的正好又谈得来的人,并没有打算两个人会成为好朋友。直到有一次,阿华又在路上遇到阿强,阿强从兜里掏出了一件小礼物,对阿华说:“我前阵子去海南玩了,那边真美,我给你带了一件小礼物,是一个牛角雕,你看看,喜欢吗?”当时阿华的感觉有些受宠若惊,接下去就是感动,真没想到阿强出去玩,在挑礼物的时候还能想到自己,原来他一直把自己当成朋友。之后,阿华开始主动联系阿强,一起出去玩,一起聊天,一来二去,他们成了好朋友。
人的感情具有物化性,仅用话语来表达你对朋友的关心和友谊不太实际。即仅凭两张嘴是无法建立友好关系的,还要有点物质上的交流。这就需要你运用一些小礼品来沟通与朋友的关系。
张晓丽是一个个性大方、举止优雅的女孩子,平日里一点都不矫揉造作,而且反应相当灵敏。她不仅仅、是公司里最能干的女孩,也是整个写字楼里最抢眼的人。或许有人会因为嫉妒而讨厌她,但更多的人却是倾慕于她的,这当然也包括一些女性,隔壁公司的阿雅就是一个。由于阿雅和张晓丽不是一个单位,所以彼此并不是很熟,只有在卫生间、走廊上、电梯里碰到时,才会互相问候。“早啊!”“吃过了没?”虽然只是短短的寒暄话,阿雅却可以感到张晓丽温柔的个性,令人心情愉快。
“真想跟她多聊聊,成为她的好朋友!”阿雅不知不觉间产生了这个念头。机会比预期中要来得早,大概是心电感应的关系吧!在一次旅游活动中,我们两人同时被分到服务小组。第一次开小组会时,阿雅毫不犹豫地坐到她身旁,然后试着邀约。
“哪天有空,下班后一起去喝咖啡吧!”阿雅说。
张晓丽立刻露出友善的笑容,轻松地说:“好啊!等到这个会议结束后去吧!”
当天的话题从公司的闲言闲语开始,一直聊到男人、化妆、打扮等,两个女孩子谈得非常愉快。虽然这个谈天的契机使她们立刻亲密起来,但若说是好朋友,可还有一段距离。一直想和她成为好朋友的阿雅,想出了一个如何使两个人更亲密的计策——送一份礼物给她。
张晓丽平时喜欢以黑色为主做各种时髦的装扮,所以选她喜欢的礼物很简单,阿雅决定送她一个黑色的手环。选择一个价格合适的手环,等于是代替日常的问候。“逛街时发现这个手环,觉得满适合你的,于是就买回来了。”说完后,阿雅便在一次会议中很自然地交给了邻座的张晓丽。
第三次会议见面时,张晓丽已经把阿雅送给她的手环戴在手腕上了。“谢谢你送我的礼物,现在请接受我的一点心意。”说完后,张晓丽递给阿雅一个小盒子,里面是一副漂亮的白耳环。
从此以后,两个女孩子的关系日益密切,时常互相赠送黑与白为基本色调的小东西,同时也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送礼是一种感情的投资,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距离,便于人们的沟通交流,达成共识。礼多情就多,这是人们送礼总结出来的经验。学会了送礼,就等于学会了人际交往的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