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小礼物大学问
23491100000002

第2章 有“礼”走遍天下——小礼物解决大问题(1)

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几乎每天都要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人际交往,包括与家人、亲戚、同事、朋友,上司、下属等。而送礼这一独特的社会形态,在某些情况下,礼品成为维系人际关系,或达到个人目的的必要手段。在这方面道理不难懂,难就难在操作上,你送礼的功夫是否到家,能否做到既不显山露水,又能够打动人心。这是送礼的关键。

送礼那点事儿

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几千年来,中国人由于受周公之礼、孔孟之道的影响,一向崇尚礼尚往来。《礼记·曲礼上》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正是中国人对礼的认识的真实写照。

送礼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人们相互馈赠礼品,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际内容。

馈赠,是与其他一系列礼仪活动一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们知道,礼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在祭祀时,人们除了用规范的动作、虔诚的态度向神表示崇神和敬畏外,还将自己最有价值、最能体现对神敬意的物品(即牺牲)奉献于神灵。也许从那时起,在礼品的含义中,就开始有了物质的成分和表现了。即礼可以以物的形式出现。

关于礼物这个概念,还有人说它最初来源于古代战争中由于部落兼并而产生的“纳贡”,也就是被征服者定期向征服者送去食物、奴隶等,以表示对被征服者的服从和乞求征服者的庇护。史书中曾有因礼物送得不及时或不周到而引发战争的记载。如春秋时期,因楚国没有按时向周天子送一车茅草,而引发了中原各国联盟大举伐楚的战争。还有人认为,最初的礼就是一种商业性质的物品的有来有往,原始的“礼尚往来”,实质上就是以礼品的赠与酬报的方式进行的产品交换。

从礼品的各种形式的起源中我们可以看出,礼品一般是以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的范围很大。在古代,礼品可以是钱币类的金银等,《春秋》、《史记》等史书和古籍中,常有天子赐予诸侯或功臣以“千金”、“万金”之记载,也可以是工具、武器等专器械,“宝剑赠英雄”更是我国的千古佳话;还可以是马等特殊作用或特殊意义的动物,《三国演义》中关羽座下的“赤兔马”、刘备骑乘的“的卢”,分别是曹操、刘表所赠。至于衣物、珠宝食物及田宅等更是平凡的了。最特殊的是古代,人也被作为礼品赠来送去,世界各地无不如此。中国古代第一美人西施被范蠡当作礼品献之与吴王夫差,貂蝉也是王允用连环计献给董卓的礼品。奴隶社会时期的任何国家,如古希腊的斯巴达,奴隶主之间互相赠送奴隶更是极其正常的事。

人类社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进入近代社会以后,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送礼”这一独特的社会现象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逐渐摒弃了一些违反行为首选道德和个人意志的不健康概念,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艺术形态,有其特有的内涵,有其诸多的表现方法。

关于送礼的习俗,我国古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孙膑18岁离开家乡到千里之外的云蒙山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一去十二年,既没回家,也没给家写封信。有一年的五月初五,孙膑猛然想到:“今天是老母八十岁生日,乌鸦十八日反哺母娘,羊羔吃奶跪乳,禽兽还知恩达礼,我却有十二年没报母亲的养育之恩。”于是向师傅请假回家看望母亲。鬼谷子摘下一个桃送给孙膑说:“这桃我是不轻易送人的,你在外学艺未能报效母恩,我送给你一个带回去给令堂上寿。”孙膑谢别师傅就急上路了。

这天孙膑的家里,正大摆酒宴为老母亲庆寿。老母亲见全家人劝慰母亲时,孙膑回来了。他从怀里捧出师傅送的桃送难母亲说:“今日告假回来,师傅送我一个桃孝敬母亲”。老母亲接过桃吃了一口说:“这桃比冰糖蜂蜜还甜”。桃还没吃完,母亲的容颜就变了,以前雪白的头发变成了如墨的青丝,昏老的双眼变得明亮了,掉了的牙又长了出来,脸上的皱纹也不见了,走路也不用拐杖了。全家人都非常高兴。

人们听说孙膑的母亲吃了桃变年轻了,也想让自己的父母长寿健康,便都效仿孙膑,在父母生日的时候送鲜桃祝寿。但是鲜桃的季节性强,于是人们在没有鲜桃的季节时,用面粉做成寿桃给父母拜寿。所以送寿桃的故事就是因为这样而出名的,也由此引出送礼的概念,发展为送礼的习俗。

送礼,是从古到今留下来的习惯,其中包含着很丰厚的情意。送礼作为一种社会风俗,实际上体现着道德的准则,标志着人情的温暖。

着名的西班牙礼仪专家伊丽莎白就说过:“礼品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不管我们承认与否,礼品对双方都有意义,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对礼品的渴求也就是对赞同、慈爱、理解和爱情等的渴求。我们赠送与接受礼品的行为牵涉到生活的许多方面。通过礼品我们可以激励他人、教育他人,可以取得控制、获得补偿,可以显示知识和修养、表达友善和爱心,也可以扩大个人的影响。送礼不是为了满足对方的欲望或对自我的夸张,礼品本身没有意义,而是为了表示您的情感和某种特定关系的存在。

人们常说礼尚往来,不管是亲戚间的走动也好,还是生活中互惠互利的帮忙也好,很少有单方面的行为。其实,礼物不仅是一个表意的容器,它还像一个标志物记录着人际往来。只有送礼,而没有还礼,那么,这样的交往就被认为是失去了规矩。有了“一来”,还要“二去”。

我们从礼物的流动中可以看到生人变熟,熟人更熟,社会关系像一张大网逐渐被织就的过程,其实,礼物的流动是为了更重要的一个东西。这一点古人早有认识。《诗经·卫风·木瓜》中就有这样的三段诗: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规范,倡导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以礼的方式来交往,便会增进人情,增进社会的凝聚。

送礼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各个地区。一件理想的礼品对赠送者和接受者来说,都能表达出某种特殊的愿望,传递出某种特殊的信息。

礼品是一个宣言,它既宣告了你与接受者的关系:普通的朋友、友善的亲戚、感激下属的老板或是一位热心的崇拜者。它也反映了你希望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树立怎样的形象,一位能赞赏别人的人、一位情趣高雅的人,抑或是一位知道如何用微笑来促进关系的人……更重要的是,它对接受者来说也是一个肯定:对方的忠诚得到了你的认可,对方的坚忍精神值得赞扬,对方的领导才能对本部门至关重要,对方的健康令人牵挂……它把你和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你和他的情谊。

送礼让彼此的交往更顺畅

我们生活在一个讲“礼”的环境里,如果你不讲“礼”,简直就是寸步难行,被人唾弃。求人要送礼,联络关系要送礼,“以礼服人”、“礼多人不怪”,这是古老的中国格言,它在今天仍有十分实用的效果。

生活之中,凡是拜访陌生人或者初次见面的人都会带上一份礼物,因为礼物犹如一个盛装情感的器皿,表达的是一种亲情和友情。通过它能使情感得以更好地建立、传递和保存。有人将它称为“敲门砖”,不但能够敲开对方的门,还能敲开对方的心!

北方某大学生毕业分配到南方工作,他不知该怎样与同事们融洽关系,打破最初的隔膜,后来经人指点,在他第一天到单位报到时,带去了一些具有浓郁北方特色的小礼品送给周围的同事们,并诚恳地请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多指教。这一举动果然奏效,他很快在新的环境中顺利地展开了工作。

礼物能够代表一种诚意,作为表达思想、加深感情、加强交流的一种方式,关键是一种感情和意义上的互通交融。不管是首次拜访还是后来登门,带上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首先,能够说明你对待对方的态度是积极的、是比较重视的,这样从开始就能给对方一个好的印象,为下一步的交流奠定了基础。另外一点就是带着礼物上门还能够化解见面时的尴尬气氛,哪怕对方原本不愿接待你,也很难在你的热情之中冷面打发你。

英国着名社会学家蒂特马斯说:“在一些社会,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礼物馈赠都旨在换取和平,表达情感,联合群体,联系情感,实现契约上的义务和权利,表达忏悔、羞愧,丢脸以及象征人类的其他感情。”我们往往用礼物来表明自己的真诚,表明对友谊的重视程度。

投桃报李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着近两千年的交往史,其间虽然也有过刀兵相见、短暂交恶的痛苦记忆,但主流还是和平与友谊,而赠送礼物在中日友好关系中曾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1972年秋,中日邦交正常化。田中角荣访华时,赠送给中国1000棵名贵的大山樱。这些樱树后来分别种在北京的天坛、紫竹院、陶然亭几个公园里。1973年4月,正值樱花盛开季节,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率团出访日本。

临行前,周总理让摘几片樱叶送给田中首相.到日本后、廖公把它们交给田中首相,并说:“这是从首相为庆祝中日恢复邦交而赠给中国人民的大山樱上摘下来的,订婚礼物,现在大山樱长势很好,感谢首相的好意,并请留作纪念。”田中首相接过后,叮嘱身边工作人员一定要妥善保存,也感谢中国人民的情谊。

在对外交往,出于对贵国的尊重和友好以及对领导人的敬仰,往往会赠送贵重的礼物,这些礼物增加了两国人民的了解,促进了国家间的友好与合作。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有“活化石”之称,为各国人民喜爱.在生态环境恶化,仅存数量聚减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大熊猫作为礼物赠送到国外,始于公元685年,中国皇帝武则天赠送给日本天皇两只。建国后,先后有23只大熊猫作为珍贵礼品赠送给9个国家。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时,送给中国人民两头麝牛,作为回赠,中国送给美国人民两只稀有的大熊猫兴兴和玲玲。

1986年10月3日,李先念主席访问朝鲜。在金日成广场,一位名白龙益的74岁老人,向李先念主席赠送了他珍藏多年,象征着吉祥平安的银刀。在朝鲜风俗中,向贵宾赠送银刀是最高礼节。在朝鲜卫国战争期间,白龙益老人曾在新义州为志愿军运送伤员,他的大儿子在同志愿军并肩作战中牺牲。老人一直把这把刀珍藏在身边。赠刀不仅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深切情义,也饱含着对贵宾的祝福。

礼物是礼仪的点睛之笔,在社交礼物上多下点工夫,会让社交活动更加顺利。我们生活在一个讲“礼”的环境里,如果你不讲“礼”,就会造成人际关系的尴尬。

2009年3月初,英国首相布朗在奥巴马上任以来首次访问美国,给奥巴马带来了一个笔筒。这是他精心准备,充满了象征意义,强调英美之间的传统友谊的礼物。可以和奥巴马总统椭圆形办公室里那张名为“坚毅桌”的书桌相配。这张书桌在白宫已有129年历史,是用19世纪英国皇家海军“坚毅”号军舰的船身木材打造而成。布朗送给奥巴马的这只笔筒取材于英国皇家海军“塘鹅”号军舰的船身木材,而“塘鹅”号和“坚毅”号是姊妹舰,这个礼物的挑选可谓煞费苦心。奥巴马回赠布朗的却是25盘好莱坞大片影碟,包括《星球大战》、《公民凯恩》、《教父》、《愤怒的公牛》等,甚至还有《精神病患者》。更火上浇油的是,这些影碟由于美国和欧洲视频制式的差异,导致在英国无法播放。这一意外还被一些媒体抓住借题发挥,引申为“两国关系确实特殊,特殊到像屏幕上显示的一样——错误地区”。

随着媒体口水战的愈演愈烈,《伦敦时报》还指出,奥巴马总统夫人米歇尔送给布朗两个儿子的礼物——美国总统专用直升机“海军一号”塑料模型——同样不经思考、没有品位。这家报纸说,“这礼物绝对是最后一分钟在白宫礼品店里顺手抓的”。而英国首相夫人萨拉·布朗送给奥巴马两个女儿的礼物则是从英国品牌TopShop精心挑选的衣服加上配套的项链,还有一套英国儿童作家的书籍。

英国首相和首相夫人精心挑选而送出的礼物,更反衬出奥巴马回赠的礼物的不合时宜,着实让奥巴马政府尴尬异常。

送礼是一种艺术和技巧,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都很有奥妙,送礼送得好,方法得当,会皆大欢喜;送得不好,让人挡回,触了霉头,定会堵心数日。所以,只有巧妙掌握送礼的技巧,才能把整个送礼过程划上一个漂亮的句号,绝不能瞎送、胡送、滥送。

用礼物增强自身形象

生活中,不少人认为送礼只是一种形式,随便花点钱应付了事。这种出发点是对自己的一种嘲笑,是对自身形象的一种玷污,这样做不仅没有正面意义还会落得个负面影响。其实,礼品是一种门面,它直接决定了我们以何种面目示人。既然要送礼,就一定要送的好,与其损害自身形象,不如给人留个好印象。

在《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有一个关于送礼的经典案例。

话说史湘云来到贾府小住,之前,她已经派下人送了几个绛纹石的戒指给林黛玉等人,这次,她又亲自带了四个戒指来送给丫鬟。林黛玉就说了:为什么不一起送来。史湘云说,送给小姐们的礼物,下人送进来后,一看就知道是送给谁的。但是,送给丫鬟的,还要告诉下人这个丫鬟那个丫鬟的名字,记错了就麻烦了。所以,她亲自带来。

这绛纹石的戒指也不算什么厚礼,只能算是个挺别致的小礼物。史湘云的技术含量体现在她的送礼对象,她把这四个戒指送给了袭人、鸳鸯、金钏儿、平儿。袭人是宝玉屋里的“临时女主人”,鸳鸯是贾母房中的“行动小秘书”,金钏儿是王夫人身边的“贴身副手”,平儿是凤姐办公室的“特级助理”。这四个丫鬟的主子是荣国府权力体系的塔尖人物。这一回中史湘云送礼,并不代表她有意拉拢这几个当家人,只是表现她除了天真之外,也有通晓人情世故的历练。

史湘云不愧为送礼的高手,就连给丫鬟送礼这点小事,她也考虑周全,做的无可挑剔,又怎能不给人留下好感呢!所以说,礼品就像一面能够折射的镜子,它能够折射出送礼人内心的真正想法,是一个人人品的外面表现。

俗话说:“境由心生。”受礼者需要什么样的礼品,只要是会送礼的人一般都能看出来,这些礼品恰恰能够反映出这个人的人品,因为一个人内心的欲望是无法掩盖的,就好比一个人的人品最终会暴露在大家面前一样。所以,我们应该在赠送礼品时多用心,这样才能用礼品来改善人们对我们的看法,从而达到最佳的送礼效果。

潘祖荫是咸丰时期的进士,在他军机大臣任上的一个节假日里,诸多官僚到他家里玩麻将,边玩边扯白话。扯到了某地方的提督,潘祖荫对这人满口称赞,说此人忠肝义胆,德才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