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而广之,创业的道理与此也有相似之处。也许,这仅仅是一个典型的故事,但成功确实得靠人们这样去用脑、用心,寻找机会和机遇,去创造机会和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播种机会,创造机会,如同蜘蛛结网,等待的将是收获。
11.
S代表成功,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做事情要想成功有三个条件:A表示辛勤劳动;B表示做事情要有适当的方法。那么,C呢?年轻人用期待的眼光看着爱因斯坦,急不可待,似乎把希望寄托在C上。只见科学家不紧不慢地说:C表示少说废话。
众所周知,世界上公认的最着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是相对论的创建者爱因斯坦。1905年爱因斯坦引发了人类关于物理世界的基本概念(时间、空间、能量、光和物质)的三大革命。科学家通常把那一年称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奇迹年”(见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2005年7月24日在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北京)上的演讲,《文汇报》2005年8月21日)。
今天人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说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科学家,是最伟大的成功者之一。他成名后,据说有一群年轻人一连好几天缠着这位大科学家,让他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后来,爱因斯坦被他们的诚心感动,提笔在纸上写了一个公式:
S代表成功,科学家说,做事情要想成功有三个条件:A表示辛勤劳动;B表示做事情要有适当的方法。那么,C呢?年轻人用期待的眼光看着爱因斯坦,急不可待,似乎把希望寄托在C上。只见科学家不紧不慢地说:C表示少说废话。
这则关于爱因斯坦的小故事,是真是假,作者是谁,包括何时问世,已难考证。不记得自己是在什么报刊杂志上读到的,但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读到的时间是在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地点也清楚地记得是在当时的图书馆报刊阅览大厅里。这个小故事,尤其这个可以称为“爱因斯坦公式”中的A、B、C实在能给人无穷的启发。其耐人回味,令人深思。我虽然只读过一次,但一生牢记,终生受益。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把这个富含哲理的小故事讲给我的学生们听,让他们分享其中的道理。
“A”表示辛劳。成功的基础在于辛勤地劳动,在于付出。不付出哪里有回报?不付出艰辛的劳动,哪里能获取丰硕的果实?在社会生活中,这是一条公认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定律。我们的先辈已经无数次地告诉我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劳者不获”;“梅花香自苦寒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功夫不负有心人”;“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等。诸如此类的格言、谚语、名人名言不胜枚举。
成语“守株待兔”的故事众人皆知。《韩非子·五蠹》上说,有一个人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他便每天守在树旁等待,希望再得到同样撞死的兔子。这种不经过努力,不经过劳动,靠侥幸得到成功的几率极小。如同现代某兄买彩票中了500万元大奖,虽是幸运儿,但比例在多少万分之一,实在是少之又少。享受这种一夜暴富的收益,与享受自己通过辛勤劳动而获取的踏实果实相比,恐怕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最终引发出使用金钱的结果也都不尽相同。这类典型的例子在报刊上、电视上都不乏报道。
曾有一位葡萄园主,在他即将去世时把儿子们叫到床前说:我勤劳一生,给你们积攒下一批财宝,就埋在了那片葡萄园里。园主去世后,儿子们数天里把葡萄园的土地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一件宝贝。可是,大家仍不死心,又把葡萄园里的土地细细地深翻了一遍,仍然是一无所获,出了大力,流了大汗之后,他们只好死心了。第二年,葡萄园里的葡萄生长旺盛,根深叶茂。到了秋天,硕果累累,葡萄个个长得又大又甜。儿子们卖掉了葡萄,挣到了大钱。这个时候他们才明白,老人生前根本没有留下什么金银财宝,留下的是让他们付出汗水后明白:只有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殷实的果实——财富。
第一次去黄山市开会,知道了许多关于古徽商的故事。数百年里,徽州商人遍及中国四方,名扬天下。徽州文化号称徽学,博大精深,至今惠及后人。会余,游览了着名的西递村,在瑞玉庭有一则楹联,经导游介绍后,让人不能忘怀。上联是“快乐每从辛苦得”,下联是“便宜多自吃亏来”。有意思的是上联中的辛字多了一横,下联中的多字少了一点,而亏字上面却多了一点。这绝不是书法家的疏忽和失误,而是主人、作者意在启迪后人。多一点辛苦,才能获得多一份的快乐;虽然多吃了一点亏,但实际上是得到了便宜。广义地说,付出即吃亏,收获即是便宜,足见商人的良苦用心。经商赚钱之道乃至成功之道,隐含其中。
成功与励志的名言,中外皆有许多。有一次给学生上课,走进教室,看到后墙上贴有横幅——“Nopains,nogains.”这是一句英文名言,中文的意思是“不劳则无获”。“教室文化”底蕴丰厚,此句英语谚语,写得如此之美。一则言简意赅,哲理深刻;二则短短14个英文字母,两句话,后句只将前句的“p”改为“g”,按照中文的说法对仗工整。这谚语,确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但让人一下子能记得住,而且其中的深刻道理,作为一笔知识财富让人永可享受。
“B”表示做事情要有适当的方法。要想成功,一定要有适当的方法。方法得当,能够成功或事半功倍;方法不当、方法不对,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会以失败告终。成功的事例千千万,分析任何一件,无不得益于方法得当。也许,在生产、学习、生活中,有些人还没有意识到适当方法的重要性。我们说,做事情要达到目的,获得成功,离不开适当的方法,而适当的方法也不是空想出来的,它来自于知识学问,来自于“十年磨一剑”,来自于“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来自于“面壁十年”,厚积薄发。
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比如测量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传统经典的方法可以利用拉皮尺由顶点到地面,直接进行度量,显然这不是一个好方法。换个思路,目前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学和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远距离选取一个测量点,通过测量距离,量取小高度或者角度,而后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或者直角三角形知识,就能很容易间接地计算出建筑物的高度。再如,要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利用拉皮尺度量的方法根本是不可能的,必须另外设计出其他的适当的测量方法。对于最高速度——光速的测量,同样是如此,更要寻找出适当的方法。历史上一个着名的试验是法国学者斐索在1849年设计出的、极其巧妙的齿轮实验装置,他在地面上测出了光速。当然今天有更多的方法,可以更精确地测量光速。
适当的方法,在不同的条件下也会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人要过河,河有宽有窄,水有深有浅,水流有急有缓,因此过河的方法有数种:游泳,坐船,架桥,拉索道,挖隧道;小溪流甚至可以蹚水或砍一根毛竹像撑竿跳一样撑过去,等等。这些方法中一定有一种是最适合你的。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出一种合适的方法。按目前流行的说法,要选一种“性价比”最佳的方法。选择卓有成效的,有时甚至可能是惟一适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其基础靠的是科学、技术,是学问,是知识。那绝不是空想,不是蛮干。适当的方法,来自于深思熟虑,查阅文献,或经验总结,或试验实践,调查研究,充分论证。任何不符合实际,靠想当然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肯定都是不适当的,应用之后往往不能解决问题,甚至会造成失败的结果。
我亲身经历了一个因知识功底浅薄,方法选择不当,而且蛮干,造成了损失,教训深刻的实例。大学毕业那年,上级要求抽调大学毕业生去工厂、农村参加路线教育工作队,我被派往邻县的一个生产泥烧砖的大轮窑厂工作。尽管是年轻人,20多岁,由于是驻厂路线教育九人工作队成员之一,那个厂的厂长、科长、车间主任等厂里的领导对我都很客气,自以为说活较有威信,实则是他们给面子,那时本人实际上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小年轻。
夏季里有一天,路线教育工作队的杨队长交办一件事。他说:小吴,你是学物理的,东食堂旁边那口井,水泵抽不出水,去看看怎么回事,帮他们修好。于是我来到井旁,观察一番。那是一台小功率电动离心水泵,抽水供食堂做饭用,水泵放在一个离地高约1米半,用土砖垒成的圆形台子上。我根据书本知识判断,离心式水泵在大气压作用下可把水最高压至98米左右,可能是因为天气热,地下水抽取过度,井里水位下降,致使离心水泵抽不出水来,因此只要将搁置水泵的圆台拆掉,降低水泵放置的高度即可解决问题。于是,一声令下,几个工人七手八脚很快把砖台子扒掉了,离心水泵放置高度下降了1米半。哪知一通电,水泵仍然抽不出水。场面正有点尴尬之时,一位老电工走来,一句话指点迷津,他说那是泵轴处漏气,只要加点填料即可。噢,我恍然大悟,轴处漏气,抽水管真空度降低,当然抽不出水来。故障原因知道了,问题自然迎刃而解。那一刻我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站在工人们面前,如此地丢人难堪,真的恨无地缝可钻。这件事让我终生难忘,事后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得出许多经验教训。当时为什么不做调查研究?为什么不找一段绳子测一下水面到地面的深度?为什么不多思考几种可能引起的原因?即使要将水泵下移,也可以不必扒砖台子,用绳子吊下水泵也能达到目的。实践出真知,经验大似学问,老工人的方法才是真正的适当方法,而我的方法是想当然的馊主意,是蛮干的方法,自然要失败。好在失败是成功之母。美国着名的励志成功学大师拿破论·希尔曾说过:“每一个困境的背后,都有等量或更大获益的机会存在。”
后来我真的又遇到了一次关于离心泵漏气的故障实例。计划经济的20世纪80代初,一次我拿粮油本去粮站买食油,恰好遇到站里的离心泵从筒库中抽不出油,居民在排队,站长急得团团转,由于我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便自告奋勇,帮助排除故障。轻车熟路老一套,拆下法兰盘,轴头缠上几圈沾油的棉线,于是大功告成。那真是“手到病除”。站长感激不尽,热情过度,面向排队的居民高喊:“这位‘专家’不用排队了,优先购油。”我享受到了一次作为“贵宾”顾客的待遇。现在回忆起来还觉得很有意思。这说明知识能改变现状。更高的境界是知识可以改变你的命运!
“C”表示少说废话。“少说废话”不等于“不说话”,而是让你少说一些空话、大话、无聊的话,少说“吹牛皮、侃大山”的闲话,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去实践、去干工作。
大自然十分公平,赋于每个人的时光一天都是24个小时。改革开放之初,深圳特区曾经打出过一个着名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确实,“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光一旦逝去,永远不再返回。人的一生时间有限,自然是过一天少一天。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享受生活,“今天能做到的事,不要把它留到明天”,明天又有明天的事。
少说废话与劳逸结合、正常的休息娱乐同样有着辩证的关系。该学习、工作时,就专心致志地学习工作,该休息时也应该放松休息,凡事都要把握好一个“度”。说废话、空谈同样不要过度花费时光。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该休息时就休息,玩笑话、“废话”还是要说的,只是要少说、适度说。
有这么一个实例,某伍姓老板正与客商谈一笔千万元的合作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做得扎实、细致,约好客商于某日来基地实地考察。该老板曾有一个“舞爷”的雅号,因为他嗜好跳舞。恰巧客商到达的那天中午,伍老板的一个好朋友来探望他,那人目前正巧从事舞蹈培训班导师的工作。朋友相见,分外高兴,切磋舞技,一通狂舞、一通神侃,废话说过了头,至使延误了接客商的时间。合作伙伴不快,一个不守时、无信用的老板,能与其合作吗?为此,客商找了一个理由,取消了这笔千万元的合作项目,异地另寻合作伙伴去了。可见废话说多了,有害无益。后来,精明的老板还是知道了那位客商不愿合作的真正原因。他虽然失去了这笔生意,失去了一次合作的机会,但他却真正领悟到说废话误事的道理。
美国励志成功大师,拿破仑·希尔在他创建的成功哲学和十七项成功原则中也有少说废话的论述。他说: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是有限的,你必须慎选使用的方式。如果你决定以贬低他人而提高自己的方式来浪费一些有限的资源,你会发现,你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说人是非上,自己可用的,反而所剩无几。如果你爱散布恶意伤人的内幕,别人再也不会信任你。有句话说得好:“向我们论人是非的,也会向人论我们的是非!”结论是“只顾把时间花在说人长短、毁谤他人的人,是没有时间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