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理财有道投资有招
23481000000012

第12章 创业就是理财,有业才有财(3)

2004年春,马琳来到了男友的老家山西五台山。除了每天到山林中散步,马琳还到田间地头采野菜,回来自己做着吃。她觉得:野菜才是最健康的绿色食品。因为野菜除了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明目、醒脑、健胃、排毒、养颜等许多神奇功效。疗养两个月后,马琳的视力逐渐恢复正常。

有一天,她突发奇想:把这些野菜带回北京大面积种植!在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人都想返璞归真的今天,吃纯天然的野菜无疑会成为一种时尚。

2004年5月下旬,马琳返回京城后毅然辞职,在郊区租了20多亩耕地,试种起了从山西带回的蕨菜、苦公菜和马齿苋等十几种野菜,结果长势竟出奇的好。

不久她种植的几十种野菜在市场露面,尽管每公斤8元的价格是普通蔬菜的几倍,还是被抢购一空。

之后,一些酒店考察后主动提出让她常年供货,并把价格定在每公斤10元。从此马琳的野菜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

后来,一些酒店又提出,他们还需要大量外形漂亮、颜色鲜艳的特菜,如洋芥蓝、芦荟、香椿等。于是,马琳又决定:再租10多亩地,实施特菜种植计划。

忙碌了一年之后,除去各项成本,马琳净挣了20多万元。

马琳的野菜种植地紧靠北京房山旅游区,经常引得不少游人前来参观。一天,一位游客看上了一株原产于北美洲的七彩沙伽豆,掏了30元钱买走了,还说要移种到家里的大花盆中,每天欣赏。

一株菜竟比一堆野菜还值钱!正在为野菜生长周期长、经济效益不能令自己满意而发愁的马琳立刻想到把它们做成盆景。没想到,盆景一拿到市场上,900多盆4天就卖光了,净赚了上万元。

马琳琢磨,居住在喧嚣都市里的人们都渴望在家里吃上自己亲手种植的纯绿色蔬菜,可是,都市里没有土地,怎么能让大家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菜园呢?

当时市场上正流行一种易拉罐装的“宠物花卉”,受此启发,马琳设计了一个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体迷你盒,放入特制的泥土和蔬菜种子。只要你平日里淋点水,偶尔让它晒晒太阳,就能种出新鲜蔬菜来。

由于种菜的过程变得简单而又趣味盎然,2005年7月,马琳的“迷你菜园”一上市就风靡京城。目前,这种菜盒可种植出迷你蕃茄、洋香芹、野草莓、北美沙伽豆等20多个品种,不少品种都能连续割3茬以上,现割现吃,鲜嫩无比。

2006年3月,马琳的一位朋友以入股的方式投资80万元,和她共同创立了康乐宝特种花卉公司。

如今,马琳的“迷你菜园”除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十分畅销外,还远销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地。同时,她的野菜基地也经营得红红火火。只用了两年时间,她就从一个“京漂妹”成为拥有200多万元个人资产的富姐。

马琳开发“迷你菜园”,她的主意是适应市场需求的金点子,路子对了,因此销售好,有市场。

7.屡仆屡起“孔小三”不辱祖姓

孔令文靠“孔小三”布鞋每年都收入上百万元,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如今,国内“孔小三鞋业分店”已在全国40多个城市扎根,连北京市王府井大街都设有孔令文的布鞋专营店。

步鞋几千年来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走路、护脚、保暖的代步工具。传统的制作步鞋工艺是手工劳动。鞋底是靠手工千针万线纳出来的(据统计表明,一双成人布鞋鞋底约要纳2500次针线),鞋帮是用布手工裁缝出来的,女士穿的精美布鞋鞋帮上还绣上花,称为绣花鞋。中国人做布鞋、穿布鞋的历史十分悠久。布鞋穿着舒适、养脚,既美观又朴素大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穿鞋的主流已是机制皮鞋了。包括农村在内,做布鞋的人、穿布鞋的人也逐渐减少,农村劳动者也早已流行买皮鞋、穿皮鞋了。在今天看来,布鞋还有市场吗?

孔令文出生在山东省曲阜市,他有着令人羡慕的辉煌家世——他是孔子的第76代孙。1987年高中毕业后,他穿上军装来到大西北,在甘肃某高炮旅服役。3年后退伍,他被分配到曲阜市华侨友谊公司上班。他工作十分卖力,开拓市场成绩显着,多次受到公司嘉奖。可是好景不长,公司很快不景气起来,拖欠工资达一年之多。1999年6月,29岁的他下岗了,下岗后他一直在寻找就业、创业之路。

孔令文在一次买菜的时候了解到,当地菜市场的土豆价格很高,而从电视上看东北的土豆大丰收,他想要是能把东北的土豆贩过来卖,一定能赚到不少钱。于是他拿出仅有的几千元积蓄,又筹借了1万多元,踏上了去黑龙江七台河市的列车。孔令文到达七台河市后很顺利地找到了很多要卖土豆的农民。在说好价格后,他一下收购了10吨土豆。

孔令文不懂储藏保鲜知识,运输时用编织袋装土豆,很多土豆都被挤压坏了。等土豆拉回曲阜后,他又把2000多袋土豆堆在了一起,由于不透气,卖了没几天土豆就开始坏了。

初次下海“试水”,就亏了个血本无归。看到他失魂落魄的样子,妻子劝他:“谁没有个三灾两难的,不就是赔了几万块钱吗?咱们都还年轻,再找个好门路做生意,很快就能把欠债还上的。”在妻子的劝说下,孔令文才渐渐对生活恢复了信心。

这年春节后的一天,他家的一个农村亲戚想换台21寸的彩电看,可是市场里的这类彩电的价格都在1500元以上,他想让孔令文在县城帮他买一台二手彩电。孔令文跑到济宁旧货市场,以500元的价格买到了一台不错的二手彩电。

孔令文送走亲戚,脑袋又开始转动起来。

不久,孔令文收购、转卖二手彩电的小店开张了。为了让二手彩电的利润空间大一些,他专门跑到济南、北京、天津、广州等大城市去收购旧彩电,城里人换彩电换得快,不少人家的电视机看起来还很新就要换掉,于是他以较低的价格收回,然后回到曲阜卖。几个月后,他的小店生意红火了起来。孔令文又加了电磁炉、电饭煲等品种,生意好的时候,他一天能卖出去几十件旧家电。

收购来的电器有些必须先维护好才能出售。孔令文不懂维修技术,就找到了以前打过交道的一个南方人合作,由那个南方人负责技术和组织货源。

这年夏天,那个南方人对孔令文说马上要再从深圳组织一大批货源,孔令文出于对朋友的信任,连想都没有想就筹集了一些钱连同卖旧电器收回的资金一起交给了他。结果,当天晚上,南方人突然消失了。

南方人卷走了6万元钱,孔令文一家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两次失败使他欠下了十几万元的外债。

2001年孔令文又发现了商机。一天,孔令文无意翻开了一份报纸,上面的一篇文章很快就吸引了他。

这是一篇关于布鞋的文章,说市场调查表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讲究健康,布鞋将很快回归。某小区调查表明有85%的人认为布鞋有发展前途,有85%的人乐于穿布鞋。他反复看着这篇文章,越看越兴奋。心想,要是能打开布鞋的销路,这个生意一定有赚头。于是孔令文下定决心做布鞋,并认为这是他自己的第三次创业机会。

他高兴地把做布鞋的想法讲给妻子听,没想到妻子却极力反对:“你去大街上看看,现在是什么时代,有谁还穿布鞋?如今人们都讲究穿皮鞋,布鞋已经没有市场了!”虽然妻子反对,但是孔令文还是想尝试一番,为了节省成本,他准备自己先学着做布鞋。

等到拿起针和线开始纳鞋底,他才发现,做布鞋也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一双男人的大手要把小小的针捏在手里,灵活地穿针引线,确实有些困难。一双布鞋上的多层底,孔令文就用了两个月时间才纳好,他的手指也无数次地被针刺破。

这期间,孔令文又经过市场调研,深思熟虑,他充满信心,决定从做布鞋起步、起家。他认准了做布鞋、卖布鞋一定能实现自己的创业之梦。他坚信布鞋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物质财富,穿布鞋一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说实话,做布鞋、穿布鞋、买卖布鞋的确是一种有悠久文化底蕴的民族传统。孔令文花了5个月的时间准备,第一双布鞋面世了,感觉如同抱着刚出生的儿子一样高兴。然而,想着容易,说着容易,真正做出了布鞋,拿到市场上销售却遇到了困难。孔令文卖布鞋真的不容易。一次,他发现了商机,曲阜市要搞孔子文化节,他紧紧地抓住这个商机不放松,在孔庙附近租了店铺,雇了礼仪小姐,同时在三孔圣地、在牌坊之前、在游客涌流之中广作宣传。他的各种规格花色的布鞋,包括绣花鞋、布拖鞋、高跟布鞋等,从广告、展示、试穿、推销,着实卖出了一批。可是当文化节一过,布鞋的销售便一落千丈。后来,孔令文想到,布鞋中还是女性穿的绣花鞋好卖,做布鞋就应该做年轻女性喜欢的、款式时尚的绣花鞋。这时他又遇到了难题,高跟鞋底要花钱买,做鞋样的楦也要买,可两年来生意一直入不敷出,他们已经把能借钱的地方都借过了,等借够了买鞋跟的钱,要买价格昂贵的楦实在是借不到钱了。妻子是个很好强的人,她在张口向别人借钱的时候总是不好意思,在一次次被别人拒绝后,她就特别难过。她觉得丈夫付出这么多根本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不如干点其他的事。她对孔令文说:“咱们随便做点生意就能维持生活,做布鞋实在是没有前途,咱们就不做了吧!”孔令文看着一起吃苦的妻子特别内疚,可他还是劝她:“做布鞋是咱的事业,再难也要闯过这一关,再坚持一下就好了!”

到哪里去筹买楦的钱呢?孔令文想到了给临产妻子留下的仅有的几百元钱,他偷着把存折上的钱全取走了,拿着钱到济南一家鞋厂买了楦,回来后在互联网上搜到了一些时尚的女鞋样式,天天在家试验。半年之后,孔令文做出了第一批时尚的女式布鞋,这些布鞋的外型和皮鞋相似,鞋面上有精致的手工绣花,各种花色和款式顿时令孔令文的小店蓬荜生辉,很快吸引了接踵而来的游客。一双又一双的布鞋被买走了,很多大城市来的女性游客一买就是好几双。一个月下来,鞋店的销售额比平时翻了好几倍,孔令文终于松了一口气。

生意越做越火,没有统一的商标可不行。孔令文苦苦思索,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家世就是很好的文化品牌!孔令文想到了老祖宗,决定打出孔家的品牌。孔令文知道,老祖宗孔圣人的儒家文化尽人皆知,打出孔子的招牌,一定是一个金字招牌。孔子又称孔老二,孔令文在家排行老三,于是他注册了一个卖布鞋的公司,打出“孔老三布鞋公司”。这时孔令文的一位初中老师,叫柳民歌,柳老师是他最敬佩的一位老师,打电话找到他,说儒家之道,讲的是仁义理智信,认为他的品牌打“孔老三”不妥。后来,又经过反复推敲、斟酌,孔令文将公司改名为“孔小三鞋业公司”。关键的一字之差,“孔老三”疑有与“孔老二”平起平坐,不敬祖宗之嫌,将“老”改为“小”,称为“孔小三”,恭敬谦虚之心由然而生。妙哉!这真是好事多磨。这个名称得到了孔氏家族的认可,也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

随着孔令文推出的布鞋新品在市场上取得节节胜利,他又乘胜追击,研发出更多精致、美观、耐用的女性布鞋。作为孔氏后人,孔令文在开发新品种的时候注重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龙凤吉祥、松鹤延年、凤衔花枝、蝶恋花、喜鹊闹梅……一双双精致的布鞋上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细心的孔令文还在布鞋面上绣上了象征吉祥如意的中国结。这些布鞋一上市场就赢得了时尚女性的青睐,很多外国游人在看到他的布鞋后连声赞叹,一买就是十几双。

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不仅把孔令文的绣花鞋带到了世界各地,也让孔令文找到了一项可以轻松获得新颖鞋款的办法。他经常到游客集中的地方去看游客的鞋子,那来来往往的脚上五花八门的鞋子,带给了孔令文许多灵感。

进入2005年后,孔令文的布鞋生意越做越好,不少的外地客商纷纷加盟。孔令文没有就此满足,而是把目标瞄向了更远的地方,在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他制作了属于自己的国际互联网站。网站开通后,不少外国客商和他取得了联系,他的布鞋源源不断地销售到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国内代销商看到他的网站后也主动和他洽谈合作事宜,他的布鞋终于打开了全国市场,走向了世界。

今天孔令文谈起他的布鞋销售,感慨万千。回忆过去,他在网上销售的第一双布鞋,曾让他赚了20元。当时,这着实让他欣喜若狂,全家去饭店庆祝,大撮一顿。紧接着,一位云南商人一次就订购了200双布鞋,而且先付款后交货,这确实让他领略了孔子金字招牌的威力,尝到了诚信经商的甜头。真实的创业经历,实实在在地说明创业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只要有勇气,勤于动脑,丰富知识,经风雨、见世面、百折不挠,创业一定能够成功。

有人说,创业有三要素——勇气、头脑、知识。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创业理念的问题。把勇气、头脑、知识称之为创业的三要素也罢,算之为创业的三步曲也罢,总之创业成功者都一定离不开这三条。人们一直在总结关于创业的经验,说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人云:20世纪80年代创业,靠的是勇气,是社会给予的机遇;90年代创业靠的是头脑。也有人说创业,开始时靠的是“点子”——“银点子”、“金点子”、“炒作点子”;后来靠经营理念创业;而今天是靠知识创业,提倡自主创业。各有各的道理。

当然一个创业者,首先要有创业的意识、创业的勇气,这是最重要的。先哲说过,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是伟大的。创业就要有创新精神,不怕吃苦,不怕失败,有勇气摔打,摸着石头过河。也许经过千辛万苦,路子走通了,创业也就成功了。可以肯定的是,创业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甚至要作好不怕牺牲,不怕死的准备。一个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人,他就具备了创业成功的精神基础。想创业,想作为创业者中的一员,就不能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变“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为自立自强,变依赖官场为直面市场,变找饭碗为造饭碗。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天然的铁饭碗,原来计划经济意义下的所谓“铁饭碗”是要生锈的,甚至不如泥饭碗。自主创业、勇创大业才可能铸就自己的真正的铁饭碗。

当然在创业的过程中,光有勇气、胆量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创业者最后真正能够成功,靠的是头脑、是知识。思考是金,有思路才能有出路。想主意、找路子。碰钉子,而后拔钉子。这期间创业者做事情一定要顺应社会潮流,遵纪守法,呼应大局、大势,最终经过一路拼杀,创业者才可能杀出一条成功的道路。

只要用心、用脑、敢为,有创新精神,三百六十行、七百二十业,行行业业都能创出业绩。

8.由小到大,“小刘”叫板“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