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比如说你需要积蓄500元钱,那么每天存下2元的零用钱,8个月后,你便可以达到积蓄500元的目标。
同样,每天拿出一点点时间来检查你第二天的计划,每个星期拿出一点点时间来检查下个星期的计划,至少提前一个星期把该计划的事都计划好。
(4)利用最有效率的时刻
做计划时,应该把你一天中头脑最清醒、精力最充沛的时间安排来做最重要的事情,使顺序上列在最前面的事情始终成为你计划的核心。
(5)为重要的事留出整块时间
如果你不预先计划出这一段时间,你就难免要挤一些零碎的时间来处理这些重要的事情。结果可想而知,由于时间限制,你不得不做做停停,无法按时把这些事做完,甚至根本无法完成。
(6)负责任地制定计划
制定计划要负责任,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并把它们用在最有意义的事情上。
做计划也要讲方法。
8.积累专业知识,也要有计划
为了更好地工作,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来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积累专业知识也要有计划性。一个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积累的人,最后什么都学了一点,往往什么都学不精。
福特少年时,曾在一家机械商店里当店员,周薪只有2美元多一点。他自幼好学,尤其对机械方面的书籍更是着迷。因此他每星期都花二块多钱来买书,孜孜不倦地研读,从未间断。
当他和布兰都小姐结婚时,仅仅一大堆五花八门的机械杂志和书籍,其他值钱的东西则一无所有;但他已拥有了比金钱更宝贵、更有价值的机械知识。
几年后,福特的父亲给他二百多平方米的土地和一栋房屋。如果他未研读机械方面的杂志书籍,终其一生,也许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农夫而已。但“水向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已具有丰富机械知识、胸怀大志的福特,却朝向他向往已久的机械世界迈进。此时,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便助他开创出一番大事业。
功成名就之后,福特曾说道:“积蓄金钱虽好,但对年轻人而言,学得将来经营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远比蓄财来得重要。”“年轻的朋友!先把钱投资于有益的书籍吧!从书上可学到更大的能力;至于储蓄,有了充分的能力致富后,开始蓄存还来得及。”
“书到用时方恨少。”知识的积累只有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
在知识的积累中,最重要的是要有目标。有引标的积累最有效。这是因为:有了目标,才谈得上有计划。目标不清楚,无从制定计划,也做不成任何一件事。
有了目标,才能明确“积”什么,“累”什么。缺乏内在联系的知识,或虽有联系但彼此相隔太远的知识,积累得再多,也难以发挥作用。
有了目标,才可能判断知识的相对价值。知识都具有或大或小的价值。但是对于不同的立志成才者来说,它们的价值又具有相对性,并不一样。语言对于学习历史、哲学、文学的人价值很大,可是对学现代物理的人价值就小多了。因此,应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最有用的知识。可见,只有明确目标,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
积累知识,还要注意一定阶段内求知的限度。一个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积累的人,最后什么都学了一点,往往什么都学不成。
一位教育学家指出:“你的周围有一个浩瀚的书刊的海洋,要非常严格慎重地选择阅读的书籍和杂志。喜欢钻研和求知欲旺盛的人总是想博览一切,然而这是做不到的。要善于限制阅读范围,要从中排除那些可能会破坏学习制度的书刊。”
讲求知的“限度”,为的是建设好一个人知识结构的框架,并不是说其余一概不看,一概不读。积累知识,并不是为了堆集材料,而是为了组成一定的结构,发挥知识的功能。这就要考虑知识的整体效应。
那么,作为精神世界的结构——知识结构,应该怎样强化它的整体效应呢?
(1)突出知识结构的特色。所谓知识结构的特色,主要是由其核心决定的。在知识结构之中,核心决定结构的性质与功能。这个核心的构成是复合的,不是单一的;但是一般都有一门、两门知识占有较大的比重。比如,物理学人才知识结构核心多是由物理学、数学组成。
(2)要使知识系统化。系统化就是按照科学的内在联系组织知识,使之能在课题面前有效地解决问题。达尔文认为“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别林斯基也认为:“只要一涉及到科学,那么主要的事就是讲究有系统、有秩序。”知识系统化,不仅是发挥其功能的前提,也是科学本身的重要特征。
(3)要注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注意知识间的相互作用,实质是掌握知识间的融会贯通,不要把任何一门知识或一门知识的某一部分凝固化。同时,要从整体结构上去把握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使自己的知识熔于一炉。比如,地理学与历史学之间也有紧密的联系,历史事件的发生总是不能脱离一定的空间、时间的。学好地理有利于学好历史,学好历史,也可以促进学好地理。
(4)实行灵活的求知动态调整。合理、高效的知识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的认识要想不落伍,就得不断调整,才能与之相适应。
调整的基础有两个,一为反馈,一为预测。反馈是适应性的,预测是主动性的,二者都不可忽视。例如爱因斯坦,在他读大学的时候并没有认识到数学在他研究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上数学课常让同学代他做笔记。可是,到后来攻占相对论高地的时候,没有数学工具——黎曼几何、能量分析几乎寸步难行。信息传来,他马上进行补充数学知识的长征,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终于驾驭了数学工具,完成攻克相对论理论高地的目标。
调整是为了提高知识结构的完美性,但是世界上并没有一种至善至美的结构。追求知识结构的完美无缺,并不是我们的目的。要紧的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具有攻克成才目标的功能。
一个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积累的人,最后往往什么都学不成。因此积累知识也要有计划,还要注意一定阶段内求知的限度。
9.职业生涯也要有计划
苏格拉底曾说:“认识你自己。”罗马皇帝、哲学家奥里欧斯说:“做你自己。”莎士比亚也说:“做真实的你。”充分、正确、深刻地认识自身能力、个性及相关环境,以此作为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及策略的基础。
职业生涯计划设计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能力摸底。了解职业要求的能力,可以参考各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一般大公司对管理人员能力的要求有: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决策能力、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应变能力、组织与计划能力、敢冒风险能力等。
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能力测验:可以借助一些权威的测验量表.对自己的职业能力倾向做一个比较可观的鉴定。
第二,活动分析:即从实际工作、生活经历来判断自己的实际能力。也可以请家人或朋友对你实际能力的优势与不足做一个评价。
(2)个性评价。可以通过心理测验、他人评价、经验总结和专家咨询4个渠道来评价自己的个性。
(3)职业定位。在职业定位中最关键的是要制订实现职业目标的行动计划。职业定位中的目标确定,可以成为追求成就的推动力,有助于排除不必要的犹豫,一心一意致力于职业目标的实现。
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个性列出适合从事的多种职业,再把每一种职业的具体工作列出来,按“喜欢”与“不喜欢”将表分两类,仔细审视“喜欢”表,评定自己感兴趣且在能力范围内的职业是什么。
关于职业定位,有专家认为可以分为以下5类:
第一类,技术型
持有这类职业定位的人出于自身个性与爱好考虑,往往并不愿意从事管理工作,而是愿意在自己所处的专业技术领域发展。在我国过去不培养专业经理的时候,经常将技术拔尖的科技人员提拔到领导岗位,但他们本人往往并不喜欢这个工作,更希望能继续研究自己的专业。
第二类,管理型
这类人有强烈的愿望去做管理人员,同时经验也告诉他们自己有能力达到高层领导职位,因此他们将职业目标定为有相当大职责的管理岗位。成为高层经理需要的能力,包括分析能力、人际能力和情绪控制力三方面。
第三类,创造型
这类人需要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或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产品或工艺,或是自己的公司,或是能反映个人成就的私人财产。他们认为只有这些实实在在的事物才能体现自己的才干。
第四类,自由独立型
有些人更喜欢独来独往,不愿像在大公司里那样彼此依赖,很多有这种职业定位的人同时也有相当高的技术型职业定位,但是他们不同于那些简单技术型定位的人,他们并不愿意在组织中发展,而是宁愿做一名咨询人员,或是独立从业,或是与他人合伙开业。其他自由独立型的人往往会成为自由撰稿人,或是开一家小的零售店。
第五类,安全型
有些人最关心的是职业的长期稳定性与安全性,他们为了安定的工作、可观的收入、优越的福利与养老制度等付出努力。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这种职业定位,很多情况下,这是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而并不完全是本人的意愿。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将不再被迫选择。
(4)设计方案。根据“列表分类”得出的结果,针对每一种职业设计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案,方案中要定出工作目标和希望的职位,描述本行业发展前景,所需要的人际环境、工作的具体程序(越具体可操作性越强)。方案订出后,拿给相应行业的朋友阅读,得到较高评价的方案是你进一步选择的依据,你可以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5)职业评估。评估可通过择业策略来反馈,更可以作为下一轮职业生涯设计的主要参考依据。成功的职业生涯设计,需要时时审视内在外在环境的变化,并且及时调整自己的前进步伐,修正目标,才能成功。
选择能真正鼓舞你的理想职业
《圣经》中说,“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人是有福的”,特别是对现代人来说,竞争更加激烈,找到一份普通工作已非易事,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就更加困难。因此,这句话更带有真理性,并且更耐人寻味。但是,人就是这么一种奇怪的东西,在几乎所有民族中,在几乎每一个年龄段,你总会发现,总是有一些人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工作表示不满和抱怨。
对于有的人来说,不管他们所从事的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他们都不喜欢。因为他们是一些喜欢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人。对一个不喜欢工作和劳动的人,你能指望他做出什么呢?除了失败和平庸,他们一生之中是不会做出什么成绩、创造什么事业的。懒惰乃是万恶之源,一定要牢记:一日劳作,可获一日安眠;终生劳作,可获一生幸福。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没有取得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懒惰,并不是因为他们好逸恶劳,而是因为他们在开始生活的时候,迈出了错误的一步,选择了错误的职业。人们通常把这种情况称之为对某一工作“不合适”或者说“不能胜任”。
因此,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
在求职择业的时候,进行比较长远的考虑也是非常必要的。
对现在的你来说,10年后是个遥远的未来。但是,何不试着预测一下10年后的你会如何呢?
10年后你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是否幸福、满足呢?一旦考虑到这些长期性的问题,就必须列出一串对你而言具有魅力的职业清单。接着,还要把几项主要因素考虑进去,然后了解这些职业的状态,有什么样的特征。例如,会不会像海洋生物学者和考古学者一般,就业机会很少?有无地理上的限制?地质学者为了要找寻新的矿床,必须长期离开家庭,那样的条件和你理想中的家庭生活协调吗?如果你没有特别感兴趣的职业领域,建议你选择工作机会不受地区限制的职业。这样,即使搬去别的地方,学到的技艺还是伴随着你。大多数的医生都体验到移民到外国是很困难的事,因为医生的教育有很严格的规定,并且几乎所有的其他国家都不相同。
求职择业也要有规划。
10.计划好,还需执行好
在杰夫·戴维森的《实现目标》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计划是重要的,精心策划是重要的,预想未来也是重要的,而付诸行动却是关键的。”懂得自我管理,就能更好地将计划付诸行动。
关于自我管理,作家杰克森·布朗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比喻:“缺少了自我管理的才华,就好像穿上溜冰鞋的八爪鱼,眼看动作不断,可是却搞不清楚到底是往前、往后,还是原地打转。”
一个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如何,将会影响到他的工作业绩。也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工作完成得好坏,取得的业绩,是由他的自我管理能力决定的。
一个懂得自我管理的人,可以这样安排自己的工作。
首先,在每周的开始列出本周的计划。计划的内容就是本周准备做哪些事情,除非是外界有严格时间限制的任务,否则,周计划无须设定每项任务拟订的完成时间,也没有必要详细去说明任务的内容。你只需要一些提示,让你不会忘记本周要做的工作。
每天早上(或前一天晚上)列出时间表,从周计划中选择出当天想做的事,并安排具体时间去完成。列出所有需要打的电话和每个电话的内容。这张时间表应该随时在你身边,一抬眼就能看到,它像一个忠实的助手,随时告诉你下一步工作的内容。
最后,定时进行工作计划的总结。很多人把工作总结想得很复杂,仿佛需要把所有已完成的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没有完成的任务的未完成原因都详详细细地书写出来。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其实,工作总结随时都在进行,方法很简单:用笔把你做完的事从周计划和日时间表中重重地划去。另一种总结是把当日或当周没有完成的工作抄写到下一日或下一周的计划中去。
当我们意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时,并在工作中加以实现,那么你会发现,你的生活习惯与工作习惯都因此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有条理可循,在同事与领导眼中,你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优秀员工,是一个可以让人放心和懂事的人。所以,你的上级会放心地把重要的工作交由你去完成;你的同事会喜欢与你共同工作,并会主动与你交往。你的能力在完成交待的任务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与提高,为你赢得了晋升与加薪的机会;你的人际网络在同事与你的工作过程中得到了扩大,这可能会为你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成功机遇。
计划好还要执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