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疗法是采用天然或人工的物理原理作用于人体,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等生理调节机制,来达到治疗、康复和预防目的的方法。
物理疗法内容较广。包括电磁疗、电疗、超声波、光疗、磁疗、石蜡和水疗等。
理疗可以消炎、镇痛、兴奋神经肌肉,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自主神经及内脏功能,松解粘连及软化瘢痕,还可维持骨量防止骨丢失,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因此,在骨质疏松治疗康复中,具有广泛应用范围。
(1)物理疗法的作用:
①物理疗法对骨密度的改善作用:如提高骨量用紫外疗法、氟钙导入等。
②物理疗法对骨结构的维持作用:骨骼即使在成年期间,卧床6周以上即可使尿中排钙量增加1倍,局部固定不动可使局部骨骼脱钙。因此,早期进行性物理疗法,不仅可维持骨代谢的正平衡,而且还可以促使骨密度增厚,骨小梁的结构排列更趋向于“受力型”。
③物理疗法对软骨的作用:已知软骨并无直接血管供应,其营养主要来自软骨下骨组织的血液和关节液。物理疗法所引起的这种运动可以保持关节液的营养成分。同时物理疗法在维持关节的形态和功能上起重要作用。
④止痛:物理疗法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消炎镇痛药对绝大部分身患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来说是不可能长期使用的,因此选择性地运用各种物理疗法对骨质疏松引起的急慢性疼痛来说应作为首选疗法。
⑤减少瘢痕和组织粘连、改善肢体功能活动。
⑥改善局部血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预防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
⑦增加局部应力负荷,促进钙磷沉积。
⑧增强肌力、防止肌肉萎缩。
⑨促进神经功能修复。
⑩防止继发性骨质疏松。
(2)适用范围:
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②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失用性:全身性包括长期卧床、肢体瘫痪、骨折术后制动、宇宙飞行、失重;局部性包括局部病损或制动;骨与关节疾病;内分泌引起的骨髓病。营养缺乏性:肝肾胃肠的慢性疾病;药物性:包括酒精、高血压与高脂血症;肿瘤。
③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和成年特发性骨质疏松症。总之,凡是由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感觉障碍、肌力下降、运动障碍、功能障碍、显微骨折、继发性锥体骨折、髋骨骨折、桡骨骨折、肱骨骨折均为物理疗法的适用范围。
(3)物理疗法选用哪种好,这主要看你就医治疗的目的,想解决哪种症状或功能障碍。可分别挑选以下5种疗法:
①消炎止痛类物理疗法:适用于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凡具有消炎止痛功效的物理疗法均可归入本类,主要有:无热剂量的超短波、脉冲超短波、脉冲短波疗法等;无热剂量微波、分米波疗法;冷疗法;间动电流;磁疗法;低频及中频电疗法;激光。
②增加骨量物理疗法:多数学者认为,凡能产生压力效应、改善骨皮质血循环、增加应力负荷的物理因子都会对骨量增加起到积极作用。主要有:低频脉冲电磁疗法;磁疗法;紫外线疗法;直流或超声氟钙离子导入;温热疗法;中药热敷;按摩疗法;高频或中频电疗。
③改善功能类物理疗法:一般认为骨质疏松因疼痛制动、肌力下降,局部损伤、炎症及骨折制动等因素日久而至肌肉萎缩、黏连进而引起功能障碍。因此适当选用减少黏连、防止肌肉萎缩、帮助改善功能的物理疗法对患者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有:音频电疗法。
温热剂量的超短破、微波疗法;超声波疗法;漩涡疗法。
④促进骨折愈合类物理疗法:超声波疗法;光疗法;温热疗法;离子导入疗法;磁疗法。
⑤促进感觉、运动恢复类物理疗法:低频及中频电疗法;温热疗法;针灸疗法;按摩推拿,针灸、按摩对于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具有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