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23410600000023

第23章 编余小记

岁月在不经意间从身边划过,在每一个匆忙的身影背后,父亲关爱的目光越来越远,母亲熟悉的话语日渐淡忘,在我们身心疲惫的时候,想起他们,总有种温暖的感动涌上心头。

转眼之间,《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即将进入付梓阶段。本书从策划、组稿、编辑、出版,历时半年多的时间,现在回想起逝去的这段美好时光,真可谓感慨万千!

当看到面前堆放着的厚厚的一摞书稿时,我深知本书的顺利出版凝聚着太多人的心力,我们应该感谢的人太多太多。

从最初进行的问卷调查,到策划方案的拟订和实施,再到有针对性地约稿,以及后来的选稿、分类,直到最后繁重的编辑工作。

在此过程中,很多朋友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热情的鼓励,在此一并表示最诚挚的谢意!特别需要感谢的是,好友赵枫将自己珍藏多年的由母亲亲手制作的剪纸贡献出来,作为本书的内文插图为本书增色不少,算是对母亲去世10周年的最好的纪念吧。

在本书的编辑期间,有许多朋友一直在询问本书何时能够出版,他们的热情关注既给了我们时间上的压力,同时又给了我们下功夫编辑好本书的精神动力。因此,请允许我再一次向这么多热心的朋友表示感谢!

出书难,能够出一本得到读者认可的好书则更难。

为征求更多人对本书的意见和建议,以使书稿更加完善,在本书核红之时,我将清样拿回到家中,母亲作为本书的第一个读者,在看过书中的文章之后,禁不住发出赞叹:“写得真好!”“总结得真好!”’她随后说出的一句话让我沉吟良久,她说:“儿女活到一百岁,父母操心操到九十九。”父母之爱,日月可鉴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全天下的父母之爱,其实都体现征一针一线、一句句叮咛、一件件的细微小事之中。母爱是温暖的外衣,时时关爱着我们的身体;父爱是贴身的背心,刻刻呵护着我们的内心。父母之爱是我们身上的“两重衣”,如影随形,无时无刻不围绕着我们的身旁,无论我们远隔千山万水,还是在天涯海角;无论我们声名显赫,还是一贫如洗,这种爱都会始终如一地在我们身上紧紧围绕。

从我们年幼时对我们的精心呵护;到我们求学阶段的叮嘱;再到我们参加了工作后,反复提醒我们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干出成绩;等到我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又要为我们的婚事费心操劳:再等到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又要以自己不再健壮的身体担当起照顾下一代的重任。在人生的各个阶段,父母永远是这样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在世间的各个角落,无不浸透着父母对我们的爱!

是呀,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最无私的,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也是最无微不至的。怎能忘记父母日渐增多的白发,怎能忘记临行前母亲戴着花镜为儿女缝衣服的背影,怎能忘记儿女出远门时父母挥手相送的镜头。面对父母不求回报的爱,又有谁不感动得落泪呢?

扪心自问,父母为我们做了这么多他们所能做到的一切,而我们却又为父母做了什么呢?惭愧呀!有时候,我们可能忘记了;有时候,却又做得太少太少。

那么,如何来报答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呢?本书中的“爱心提不”已经列举了很多具体的措施,但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切实落实到实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付诸行动,完成父母心中对我们的最大心愿:有个健康的身体、考上理想的学校、找到一份好工作、在工作中取得好成绩、找到称心如意的好伴侣、让我们的小家庭幸福美满,我想我们在成就这些事情的同时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

记得一位朋友在接到我的电话约稿时,曾说:“这真是在做良心文章呀!这样的文章读后会让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的。”还有一位朋友在发来自己写好的稿件后,对我说:“写这样的文章对我来说真是一个触动,也是对我的一个很好的提醒,她会促使我在孝敬父母方面做得更好!”若真能如此,则达到了我们编辑、出版本书的初衷,我们会为此而感到欣慰和释然的。

在本书的故事里,有的文章是作者强忍着泪水写出来的,有的文章写出了多年积蓄在心中的真情,写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对父母的爱倾注在文章中的每一个字里行间,读后让我们为之动容和落泪。在文章中,每位读者都能感受得到儿女对父母的深深谢意、对父母的愧疚以及太多没有说出口的话,没来得及做的事……而为我们的成长付出的代价却是,父母不再硬朗的身体和日益苍老的面庞。不是每个人都有幸及时听到他们的安慰和鼓励的话,不是每个人都能时时有父母陪在身边,不要让还未实现的报答成为遗憾。

找些空闲,常回家看看。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吧!让我们的家庭之中充满浓浓的亲情之爱,让这份爱滋润我们的心田,陪伴我们走过爱的四季。

值此本书即将付梓之际,写下上面的文字,只想代表儿女对全天下的父母致以最诚挚的敬意:父亲、母亲,作为你们的儿女,我们永远爱你们!祝你们健康长寿!祝你们快乐幸福!

编 者

2005年1 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