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素质教育——哲理篇
23410200000007

第7章 小故事、大道理(3)

该买哪一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都非常灵活可爱。这个人转啊转,还是拿不定主意。

结果,他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但标价却是800元。

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

店主说:"不。"

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它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

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对管理者来说,不善于运用委托艺术,就只能陷入事务之中,成为瞎忙的事务主义者。不敢委托,实际上是对下属的不信任。

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的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追求完美主义,事必躬亲,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关人员、销售代表,却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辞职

A对B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

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的报复!这样的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A问:"为什么?"

B说:"如果你现在就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不如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挡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重大损失,这样就非常被动。"

A觉得B说得非常在理,于是他努力地工作。事遂人愿,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后,他有了许多忠实的客户。

再见面时,B问A:"现在时机成熟了,要跳就赶快行动哦!"

A淡然笑道:"老总跟我长谈过,准备升我做总经理助理,我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了。"

一般来讲,员工在两种情况下有机会提升。一是公司为了弥补空缺职位,二是当公司扩大发展时出现了新部门、新岗位。但无论是从公司内部来选拔、提升,还是到人才市场上去招聘,公司最看重的是一个人曾经所取得的业绩。

一个人的工作,永远只是为自己的履历。但只有付出大于得到,让老板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于位置,才会给你更多的机会去替他创造更多的利润。

弥勒佛与韦陀

去过寺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没有好好地管理账务,因此依然入不敷出。

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

而韦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就止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管理者必须讲究"用人之道",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其所长,各尽其能"。人无完人,才无全才。骏马虽能驰骋疆域,但耕田不如牛;汽车虽能重载货物,但渡河还需用船。事实表明,用人所长,人尽其才,管理者顺手,被管理者也心情舒畅,工作效率也明显提高。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关键看如何运用。通过优化组合,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就是佛祖的管理艺术。

博士过河

有一个博士被分配到一家研究所,成为所里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箭步如飞地跑到对面去上厕所。

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面上飘了回来。

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过了一阵,副所长也站了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去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云集的地方?

这时,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都有围墙,要到对面上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去上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土生就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上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却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位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木桩正好淹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学习是人的天赋的能力。比如游泳,未必人人都会,但每个人都有学会游泳的能力。先试错,再变成自身掌握的能力,比别人学得快,当然能力就比别人强。学习力就是一种核心的竞争力。

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有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一个好的团队,也应该是学习型的团队。

司机考试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

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

"二公尺。"第一位说。

"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

"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

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急于求职的朋友们,面对林林总总的招聘会,面对眼花燎乱的用工岗位,不要盲目受各种各样的诱惑,要多看、多听、多问,只有擦亮自己的双眼,才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不要和诱惑较劲,而应离得越远越好。金子,直接对人心的极大勾引和诱惑,此时不是比车技的问题,而是比意志的坚定和做人的原则问题了。

养牛之道

我们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老大爷,你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让它吃?"

老农说:"这种草草质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顾;但是我放到让它勉强可够得着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

营销商品的时候,管理公司员工的时候,甚至教育孩子的时候,都可以用"养牛之道"来做。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人们往往不会珍惜。

大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越是不去珍惜,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越是苦心去追求。"容易得到,不知珍惜"的人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人,而世界上这样的人还不少呢。

将军的马

有一位勇猛的将军,在他年轻的时候,特别喜欢宴饮。每次他都喝得酩酊大醉,一边东摇西晃,一边同女人调笑。他总是到离家有一段距离的一个村子里,享受他的放荡生活,通常一周光顾一次。他的青春年华就这样一天天虚度,自己的武艺也渐渐荒废。

终于,有一天早上,将军的母亲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责怪他不该像一个花花公子那样无所事事。母亲情真意切的话令他猛醒,将军感到羞愧万分。向母亲发誓说。他再也不会去那个村子了。从此,他开始拼命训练,立志一心向善,成为一个品行优秀的人。

一天傍晚,在进行了整日的野外训练之后,将军又累又乏,伏在他的爱驹上睡着了。马儿本来应该驮他回家,但这天恰好是周末,也就是以前他去那个村子游乐的时间。受过主人良好调教的马儿,一路上竟带他往他的乐土去了。

当将军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违背了对母亲所发的誓言,他又到了他不该到的地方。想到自己的失信,将军忍不住掉下泪来。他凝视着自己的马,这是他孩提时就伴随着他的亲密伴侣,是他除了亲人以外的至爱。经过长久的沉默,他拔出剑来,杀了这匹马。

你是否杀了自己的马?变革是痛苦的,无论一场变革可能为你带来多大的好处,它都会使你失去一些古老的、你所熟悉的、让你感到舒服的东西。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你必须清楚,改变人们的行为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人们不喜欢变化,老的做事方式既省心,又轻易,而且步骤也十分清楚。

这个故事的另一个寓意是,任何时候,当一家公司寻求改变旧有的东西时,它必须准备放弃旧方式所带来的种种好处。

火鸡和牛

一只火鸡和一头牛闲聊。

火鸡说:"我希望能飞到树顶,可我没有勇气。"

牛说:"为什么不吃一点我的牛粪呢,它们很有营养。"

火鸡吃了一点牛粪,发现它确实给了自己足够的力量飞到第一根树枝。第二天,火鸡又吃了更多的牛粪,飞到第二根树枝。两个星期后,火鸡骄傲地飞到了树顶。

但不久,一个农夫看到了它,迅速把它从树上射了下来。

火鸡的悲哀在于先天不足,走了牛屎运后,后天也不思发奋,自以为到达了"顶峰",就那么得意忘形地、一成不变地老站在一个地方,它能不被人打下来吗?牛屎运让你达到顶峰,但不能让你留在那里。

反过来看,有人扶你上马,是件好事,但关键还得看你会不会骑马,倘若不会,只怕早晚会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