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素质教育——哲理篇
23410200000025

第25章 返朴归真(3)

那个太太生气地喊道:"你这个懒惰没有用的家伙,看看你做的好事,你让我们都没有晚餐吃啦!"国王从自己的思考中回过神来,只是惭愧地垂着头。

刚好伐木人回来了。他立刻就认出那个坐在炉灶边的陌生人。

他对太大说:"你知道你骂的人是谁吗?这是我们高贵的国王。"

他太太吓坏了,她跑到国王的身边跪下,乞求他原谅她刚刚这么严厉的话语。

但是睿智的国王请她起身,说:"你骂得没错,我说我会看好蛋糕,而我却把蛋糕烤焦了。我被你骂是应该的。任何人要是接受了一个责任,不管责任大小,都应该切实地完成应尽的本分。这次我搞砸了,但是绝不会再有下次了,我要去完成我当国王的责任。"

那之后没几天,国王就再度重整他的军队,并且很快就将敌人打败了。

在做任何一件事的时候,都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在重视小责任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对未来大责任负责的好习惯。

年轻的修女

一位年轻的修女进入修道院以后一直在从事织挂毯这项工作。做了几个星期之后,有一天她拂袖而去。"我再也做不下去了!"她叹道:"给我的指示简直不知所云,我一直在用鲜黄色的丝线编织,却突然又要我打结、把线剪断,完全没有道理,真是浪费。"在另一旁织毯的老修女说:"孩子,你的工作并没有浪费,其实你织出的很小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老修女带她走到在工作室里摊开的挂毯面前,年轻的修女看呆了。原来她编织的是一幅美丽的《三王来朝》图,黄线织出的那一部分是圣婴头上的光环。

在工作中,只有看到自己进行的工作存在的价值,你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所进行工作的真正意义。永远不要轻视自己的工作。

樵夫的斧头

山里住着一位以砍柴为生的樵夫。他不辞辛劳地建造了一所房子,从此可以免受风雨的侵袭,日子也过得很是舒坦。

有一天,他把砍好的木柴挑到城里换回了许多必需品,忙碌了大半天,直到黄昏时分才回到家。可是,他却发现他心爱的房子不知什么原因就起火燃烧了。左邻右舍都前来帮忙救火,但是傍晚的风势过于猛烈,最后还是没有将火扑灭,一群人只能静待一旁,眼睁睁地看着炽烈的火焰吞噬了整栋木屋。

当大火终于被扑灭的时候,樵夫手里拿了一根棍子,就跑进一片废墟的屋子里不断地翻找着。围观的邻人以为他在翻找藏在屋里的珍贵宝物,所以都好奇地在一旁注视着他的举动。

过了半晌,樵夫终于兴奋地叫着:"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邻人纷纷向前一探究竟,才发现樵夫手里捧着的是一片斧头,根本不是什么值的宝物。只见樵夫兴奋地将木棍插进斧头上安装木柄的孔中,充满自信地说:"只有这柄斧头,我就可以再建造一个更坚固耐用的家。"

成功者失败之后永不气馁,能够找到自己的核心能力,然后运用它,使成功再次向他招手。

一锤定音

在一个小山村的村头,有一家人经营着一个专打铜锣的铺子,不知道从哪个年代开始,他们祖祖辈辈就以此为生。工匠夫妇一个人做,一个人卖,抚养着两个儿子,日子虽然贫苦却也平静。

儿子渐渐长大了,也跟随着父亲学手艺。现在,老工匠师傅已经70岁了,但还坚持每天掌锤。两个儿子虽然也干了十几年,但每到制作锣心的时候,他们就停止了,把锤子交给父亲,由父亲完成最后的一锤。

一个远道而来的人,对此疑惑不解,便向老工匠询问。

老工匠说,这锣心的一锤与周边的锤法都不一样,锣心以外的每一锤都只是准备,最后的一锤才是定音的,或清脆悠扬,或雄浑洪亮,都因这一外锤而定。这一锤打好了,就是好锣,要打得不轻不重,恰到好处。否则,这只锣就报废了。

那个人恍然大悟,难怪有"一锤定音"之说呢,原来就是老人说的一番道理。

人生常常有许多重要的关头,而边要人们去好好把握。往往只是小小的一步,就成为得失成败的关键。

深坑和高空

秋天的一个晚上,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见星空清朗,便在草地上观察星星。他仰头看着天空,一边慢慢地走着,不料前面有个深坑,积了雨水,他只顾看星星而忘了脚下,一脚踩空,人便像石头般掉了下去。待他明白过来,身子已经泡在水里了,虽仅淹及胸部,离路面却有二三米,出不来上不去,只得高声求救。

当路人救他出了水坑,这位哲学家抚摸着摔痛的身体对那人说:"明天会下雨!"那人笑着摇摇头走了,将他的预言当作笑话讲给别人听。

第二天,果真下了雨,人们为这位哲学家在气象学方面的知识如此丰富而惊叹。有的人却不以为然,他们说:"他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哲学家对这种嘲笑只付之一笑,没有说什么。

2000年后,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听到了这个故事,他想了想,说了一句名言:"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地上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人生就是如此!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生命中的挫折,那他的一生也就是不完全的,就很难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也就看不到那开阔清朗的高空。

自己救自己

某人在事业上一无所成,整天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命运独独对他这样不公平。有一天,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

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这人问:"你是观音吗?"

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天助不如自助",自助者天必助之!"

我们的身边,时时有危机,你或者灭亡,或者横空出世,全靠自己。逃避危机、逃避磨难,足弱者的行为。"求人不如求己",这并不是说要舍弃经典,不去学习别人的经验,而是强调人们无论做什么,主要还得靠自力,要自己去实践和实施,任何人替代不了。

我们有很多人都渴望被保护,于是在不知不觉中期待家庭、朋友或是佛祖之类来指引我们过一生。其实,只有不断成长,掌握自我,才是赢取胜利的惟一方法!学着靠自己吧,自己救自己。成功者自救。

钉钉子与拔钉子

有一个男孩的脾气很坏,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篱笆上。

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37根钉子。慢慢地,他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要容易些。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而乱发脾气了。

他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父亲,父亲告诉他,从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

一天天地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都拔出来了。

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篱笆上的洞,这些篱笆将永远不能恢复成从前。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将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彼此无法释怀的坚持,而造成永远的伤害。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开始宽容地看待他人,眉间放一"宽"字,不但自己轻松自在,别人也舒服自然。而且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帮别人开启一扇窗,也就是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软弱。宽容要以退为进、积极地防御。宽容的最高境界是对众生的怜悯。

标准答案标准吗

有位小学一年级的同学十分与众不同。每次考试,他的答案总是令人匪夷所思,当然成绩也总是在倒数前三名之列。

他的小脑袋里,总是有一些让老师无法接受与理解的想法。例如有一次数学考试,一道简单的算术题目:"三加二等于多少?"他的答案竟然是"三",还跑去问老师为什么答案一定是"五"?

老师跟他解释说:"一个盘子里有三个苹果,再放两个下去,不就是五个苹果了吗?所以标准答案是五。"

他却跟老师说:"考卷上又没有写这么清楚,那如果一个笼子里有三只老虎,放两只鸡下去,老虎饿了,把鸡吃掉了,那不是只剩三只老虎吗?哦!对了,如果老虎不太饿,只吃了一只鸡,那答案可能是四,那如果老虎刚吃饱……"

老师当场气得骂他是强词夺理、脑袋坏了、"怪胎"。这种事,每当上课老师一发问,或考试后发布成绩及标准答案时,就一再发生。因此老师口中常骂他的"怪胎",就成了他的绰号。

"怪胎"破坏力更是超强,任何玩具、电子产品、教材到了他手中,总是以"五马分尸"收场,连他的课桌坐椅也都被他拆了再改造过。教室外的扩音器,也因为他想揪出里面讲话的人而被他拆了。上自然课做实验时更不得了,经常搞得鸡飞狗跳,教室一片混乱。他却自得其乐,玩得不亦乐乎。

老师们终于受不了了,请他妈妈到学校来商量,准备将她这个"脑壳坏掉"的问题宝贝送到启智班去。虽然"怪胎"的妈妈坚决反对,但在争议一阵后,在校方的坚持下,还是将"怪胎"转到了启智班。

到了二年级,因为"怪胎"的爸爸是农耕队的驻外技术人员,长年居住国外,因想念妻儿,于是将"怪胎"接到了美国。从此"怪胎"就在美国定居。

过了若干年,曾经被认为"脑壳坏掉"的"怪胎"在美国修了两个博士学位,年纪轻轻就在一家高科技公司里当高级工程师。

如果"怪胎"继续留在启智班,他现在还会不会是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在这种为了追求考试成绩,为了进明星学校,而造成的填鸭式教育环境中,只能有一个"标准答案",小朋友不能有天马行空的幻想力与创造力,否则只要与课本上的标准答案有丝毫不同,就可能被视为异类或"怪胎"。但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启智班的"怪胎",到了美国却成了"资优生",成了优秀的高科技人才。

"标准答案"不知埋没了多少未来的希望与人才!

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每次生气和人发生争执的时候,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然后坐在田地边喘气。

爱地巴工作非常勤劳努力,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但不管房子和土地有多大,只要与人争论生气、他还是会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爱地巴为何每次生气都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呢?

所有认识他的人,心理都起疑惑,但是不管怎么问他,爱地巴都不愿意说明。直到有一天,爱地巴很老了,他的房子和土地也已经十分广大。他生气的时候,拄着拐杖艰难地绕着土地和房子,等他好不容易走了三圈,太阳都下山了。

爱地巴独自坐在田边喘气,他的孙子在身边恳求他:"爷爷,你已经年纪大了,这附近的人再也没有任何人的土地比你更大,你不能再像从前一样,一生气就绕着土地跑啊!你可不可以告诉我这个秘密,为什么你一生气就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上三圈?"

爱地巴经不起孙子的恳求,终于说出了隐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他说:"年轻时,我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就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并边跑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小,我哪有时间、哪有资格去跟人家生气。一想到这里,气就消了,于是就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努力工作。"

孙子问到:"爷爷,你年纪大了,又成了最富有的人,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

爱地巴笑着说:"我现在还是会生气,生气时绕着房子和土地走三圈,并边走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我又何必跟人计较?一想到这里,气就消了。"

忍耐是自我控制的主要方式。当遇到挫折时,要自觉地控制自己,忍受内心的痛苦和不快,不讲过激的言辞,不采取冲动的行为。事实是,越是睿智的人,越是胸怀宽广,大度能容。因为他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看得深、想得开、放得下;也因为他知道: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很多事情,错过了就没有了;错过了就是会变的,缘分也是。

对着飞机放声大吼

有个人在公司里的人缘很好,他性情温和、待人和善,几乎没人看他生过气。有一次,他正在顶楼上对着天上飞过来的飞机吼叫,有人好奇地问他原因。

他说:"我住的地方靠近机场,每当飞机起落时都会听到巨大的噪音。后来,当我心情不好或是受了委屈、遇到挫折,想要发脾气时,我就会跑上顶楼,等待飞机飞过,然后对着飞机放声大吼。等飞机飞走了,我的不快、怨气也被飞机一并带走了!"

怪不得他脾气这么好,原来他知道如何适时宜泄自己的情绪。

心理学上的"宣泄效应"告诉我们,人的负面情绪,诸如苦闷、烦躁、愤懑、痛苦等郁积在心里会给身体带来较大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