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素质教育——哲理篇
23410200000021

第21章 别让心灵蒙尘(4)

尽管冠军有着很高的荣誉,还能得到更为丰富的奖品,但那不是汤姆最真实的需要,他想要的只是一双并不起眼的小鞋子。结果,他不仅没有为妹妹赢得一双鞋子,反而连自己仅有的一双鞋子也跑坏了。

很多人都在寻找幸福,其实幸福就是获得自己真实的需求,而与物资、财富、权力、容貌等等人为设定的东西无关。

从设定目标开始

比赛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里。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

这里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据说不是因为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他们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里的人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

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峰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十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八百英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沙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一定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个汉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

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沙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立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的根本差别并不是天赋、机遇,而在于有无目标。对于没有目标的人来说,岁月的流逝只意味着年龄的增长。

一个人无论他现在多大年龄,他真正的人生之旅,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以前的日子,只不过是在绕圈子而已。"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你的生活目标选定了吗?你生活中的北斗星在哪里?如果你还没确定,那你就及早选择吧。

遭遇老虎

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一只大老虎。甲赶紧从背包里取出一双更轻便的运动鞋换上。

乙急死了,骂道:"你干嘛呢,再换鞋也跑不过老虎啊!"

甲说:"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了。"

没有危机感就是最大的危机。

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机会,是不认识机会或没有事先做准备;不是没有阳光,是因为总低着头。当更多的"老虎"来临时,我们有没有准备好自己的跑鞋呢?为了更好地生存,我们永远要比别人跑得快!我们要不断地穿上跑鞋,与身边的人赛跑。

狮子和羚羊的家教

每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

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地饿死。"

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他们吃掉。"

这个故事给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同情谁?到底谁应该活下去?正确答案应该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强者生存!自然界不同情弱者,生活也不相信眼泪。大自然的生存法则是残酷的,在人类社全中的某些领域也有类似的情况。人生在世,总免不了竞争与竞赛。你跑得快,别人跑得更快。所以,你得尽最大努力跑出你的最快。

要鱼竿还是要鱼篓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着他钓。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钓的鱼就装满了鱼篓。

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

老人惊异地问道:"你为何不要?"

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鱼竿。"

老人问:"你要钓鱼竿做什么?"

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鱼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你一定会说,好聪明的小孩。错了,他如果只要钓鱼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钓鱼竿是没用的。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

有太多的人认为自己拥有了人生道路上的钓鱼竿,再也无惧于路上的风雨。如此,难免会跌倒在泥泞地上。就像职员看老板,以为只要坐在办公室,就有滚进的财源。

永远的坐票

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座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

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一节车厢地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

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空位,而在其它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他又说,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不大细想在数十次停靠之中,从火车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蕴藏着不少提供座位的机遇;即使想到了,他们也没有那一份寻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的立足之地,很容易让大多数人满足,为了一两个座位背负着行囊挤来挤去,有些人也觉得不值。他们还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永远只能滞留在没有成功起点上的人一样,这些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乘客,大多只能在上车时最初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

世界是动态的,一个人的生活也不是静止的。没有谁敢主观断定明天将出现的风云人物,一定不会是自己身边的人。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只是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人私下里正在自信地"找座位"!成功者不一定是聪明者,而是生活中的强者!

生活真是有趣,如果你只接受最好的,你经常会得到最好的。自信、执着、富有远见、勤于实践,会让你握有一张人生之旅永远的坐票。

野狼磨牙

一只野狼正趴在地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都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到我们队伍中吧!"

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

野狼停下来,回答道:"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

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

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再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不要怕与不要悔

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动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

老族长正在练字,他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写了三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就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

归程漫漫,回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

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诀。他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三个大字:"不要悔"。

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人生不就是如此吗?入世时,不要怕;遇事时,不要慌;面对困境时,不要愁;回首往事,不要悔。这简简单单的"不要怕,不要慌,不要愁,不要悔",就足以享用一生。

这故事的另一个积极的启示是:要干一行,像一行;而不是干一行,怨一行。只要有敬业精神,把世俗名利看淡些,即使在困境中也必能随遇而安,化危机为转机;假以时日,必终有成功之日。

给自己造房子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