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淮安文学史
23405000000028

第28章 清代淮安文学:甲骨学与女子文学的双高峰(4)

一自故园兵乱后,流离无所叹途穷。

钗分镜破深秋里,托足安宜(今宝应)类转蓬。

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七月,长兄汪祖茂病逝,她离开宝应再投苏州,投奔任青浦县知县的侄儿汪瑞尊。汪瑞尊请她任家庭教师,生活暂时得以稳定。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一代才女汪蕖客死他乡。

《子虚记》

《子虚记》在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由世界繁华报馆印行过八卷本的前十回外,全书没有出过。她共六十四卷,六十四回,约一百五十万字,共有六个手抄本,分别藏在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南京师大图书馆、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首都图书馆和天津南开大学图书馆。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子虚记》列入《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 — 1990》。2010年11月,汪蕖的后人肖镕璋女士与淮安市博物馆达成协议,把珍藏的《子虚记》全套稿本捐赠给该馆。

综合看过书稿的王泽强和李灵年两位先生对《子虚记》的研究,我们现在可以得知的是:

在苏州期间,汪蕖爱上了弹词。

她爱上了弹词,也读弹词,但对弹词的观念却不能赞同。

她读过楚州才女邱心如的《笔生花》,也深深为女主人公姜德华的品行所感动。但弹词读多了、听多了,发现几乎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女性抗婚,然后女扮男装,再金榜题名,恢复女儿身,御赐完婚。大团圆则大团圆了,当贤妻良母则当贤妻良母了,然而这就够了么?

她沦落到宝应时,开始写作自己的弹词《子虚记》。

《子虚记》以明孝宗弘治朝为时代背景,以文府为中心,裴府为陪衬,展开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它涉及到二十多个家族,描写了一百多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结构十分庞大。

男主人公文玉璘文武兼备,才貌超群。平日里尊重女性,国难时力挽狂澜,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

女主人公赵湘仙(裴云)貌若天仙,聪慧清纯。不顾女子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之律令,女扮男装,赴京赶考,一举夺得头名状元。她为朝廷巡抚天下,平反冤案,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表现出卓越的治国才能。她是作者女儿哪点不如男的观念的展现。

弹词的结局是,赵湘仙荣升宰相,却暴露了女儿身份。皇帝当即赐婚,但她不从,竟绝食而死。这个以悲剧结局的弹词,将作者的个性和对女性解放的渴望展示得淋漓尽致。

此书中,故事情节最为感人的当是男主人公文玉璘的一段大义凛然的“婚外恋”。文府的幕僚俞英,有一才情俱高的妻子郑素瑶。俞英与郑素瑶夫妻情重,生死不渝。他们曾被叛臣刘雄掠去,刘雄见郑素瑶才貌双全,便欲占有郑素瑶。郑素瑶以死相拼。是文玉璘救出其夫妻,并让俞英成了幕僚,让郑素瑶成了文府的女教师。在不断接触中,郑素瑶为文玉璘的为人所感动,由敬佩发展到了爱慕,到了“欲断情缘情不断,私奔欲学卓文君”的地步。是文玉璘,既自尊自重,又努力不去伤害对方的感情和自尊。他既与郑素瑶相约来生,又劝戒她不背乃夫,保全名节。这一场爱的悲剧,提升着文玉璘形象的审美价值,提升着本书的品位。此外,这一节难道不会是作者汪蕖在青浦县知县任家庭教师时一段生活和感情的真实印迹?

此书中刻划成功的还有一批女性人物,一是裴云的前妻杨珍珍。裴云女扮男装成状元后,为掩人耳目,娶妻杨珍珍。她进入这种扭曲的婚姻后,开始麻木,后来爆发,人物刻划得十分醒目。二是皇族女朱纤纤。她被赐婚给裴云后,仍努力地追求她所爱的文玉璘。裴云不肯接受赐婚,绝食三天以死抗争去世后,朱纤纤更是大胆追求文玉璘,直到幻想彻底破灭仍不悔。对女性如此叛逆的描写,在古代作品中是十分罕见的。

此书总的格调是为表现妇女的潜质,为争取妇女的地位而呼喊。

此书艺术上的成功之一是,整体布局缜密。作者驾驭人物和故事的能力极强。文府和裴府两个大舞台,一百多个人物轮番登场,各类故事交叉演绎,可见女作者手笔之大,功力之强。

此书艺术上成功之二是作者善于铺排、描写宏伟开阔的大场面。或沙场鏖战,或大型聚会,均气势磅礴而布局得当。

此书艺术上成功之三是文词婉约,写作流畅。或对仗工整,或刻镂入微,或描摹如画,或跌宕起伏,足显作者的文学功底之深。

同治初年,汪蕖丧夫后依长兄寄居宝应,始着手撰写此书,到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脱稿,历时几二十年。现该弹词与《天雨花》、《再生缘》和《笔生花》并称为中国古代弹词小说四大名著。

汪蕖还写有一部弹词佳作《群英传》,共二十八卷六十多万字,至今也未出版,国内仅有一部稿本,珍藏在上海图书馆的密室里,外界无人知晓它的内容。

§§§第六节 相关文学之一:清代淮安的其他经学大师们

清代的文字狱的环境,造就了考据学(训诂学)的繁荣,淮安也不例外。淮安经学大师或说国学大师,除了罗振玉、刘鹗外,还有阎若璩、张弨、吴玉搢、程晋芳、丁宴等,他们或翻了经学史上的大案,或义不事清、埋头考古,或为家乡历史作一讴歌,其为人处世,很值得一说。

阎若璩,翻了千年经学大案的宗师

阎若璩在《清史稿》中有传:阎若璩(1636 — 1704年),字百诗,祖籍山西太原。几代从事盐商,后一直住在了淮安。阎若璩可以说是清代汉学研究的先导。

阎若璩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十月十四日(11月11日)出生。其祖父阎世科,是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进士,官至辽东宁前兵备道参议,且多有著作。其父阎修龄,字再彭,号饮牛叟,明末贡生,诗词很有名,著有《眷西堂诗文》、《红鸥亭祠》等书。母亲丁氏亦能诗文。这个家庭给阎若璩提供了很深的家学渊源。

阎若璩从小体弱多病,还内向口吃,读书只记忆却不肯念出声。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他15岁时,成山阳县(现淮安市楚州区)县学生员。他在家中柱上题写了南北朝时医学家、文学家、“山中宰相”陶弘景和魏晋时医学家皇甫谧的话作为警句以励志:“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暇日。”

他苦读经史,让其一举成名的是对《古文尚书》的辨伪。

《尚书》又称《书经》,是经过孔子删、序、编的我国上古的一部文献汇编,也是一部儒家经典。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一度失传。汉初,由通晓《尚书》的伏生口授,得《尚书》28卷,称为《今文尚书》。后鲁恭王坏孔子旧宅,得到《古文尚书》。此书由孔子后裔孔安国做了考订,但又失传。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奏上《古文尚书传》58篇,说是汉代孔安国为之作传的《尚书》传本,比《今文尚书》多出25篇。至隋唐时,经儒臣研究,认定这就是孔府壁中的《古文尚书》。

但阎若璩学习古文时讲究考据,善于追问。年方二十时,已怀疑梅赜的《古文尚书》上有25篇是伪作。他穷追不舍,“手一书至检数十书相证”,再研究了三十余年,写出《尚书古文疏证》八卷,对东晋梅颐所献的《古文尚书》辨出伪迹一百二十八处,得出《古文尚书》有25篇都是魏晋间伪作的结论,从而翻了一个一千多年经学史上的一个大案。明清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黄宗羲看了他的书后说:“一生疑团,见此尽破矣!”他亲自为此书写序。近代学者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评述说:“阎百诗的《古文尚书疏证》,不能不认为是近三年学术解放之第一功臣。”他在考据学方面的成就,使他名声鹊起,成为一代宗师。

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阎若璩先游京师,再改回太原籍,补了廪膳生(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康熙二年和十一(公元1672年)年两次乡试均落第。不过他在太原松庄拜会了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和医学家傅山,考辨金石遗文之学。康熙十一年他再回太原时,恰逢明清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顾炎武到了太原,他与顾炎武一同游晋祠,考晋史,对顾炎武所写的《日知录》提出修改意见。

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他应博学鸿儒科试,但仍名落孙山。就此他就留在京城,与众多学者切磋学问。他的学问日益得到公认。内阁大学士徐乾学邀其到他家来住,参与《一统志》和《资治通鉴后编》184卷的编修。他还撰写《四书释地》五卷,对历史,事必求其根,言必求其据。还写《孟子生卒年月考》卷、《潜丘劄记》六卷、《毛硃诗说》一卷,手校《困学纪闻》二十卷、《日知录补正》,《丧服异注》、《博湖掌录》诸书。

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徐乾学去世,一统志局的诸学者云散,年近60岁的阎若璩回到了淮安府山阳县。清世宗胤禛(雍正皇帝)还在当亲王时,听说他的名声后,手写一书,差人请他赴京。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三月,他到了亲王府,胤禛拿着他的书来看,每看一篇,就称好一次。

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六月,阎若璩在京去世,享年69。胤禛遣使帮办丧事,并写诗四篇,作为祭文。诗云:“读书等身,一字无假,孔思周情,旨深言大。”

在清初的学术史上,阎若璩上承顾炎武、黄宗羲,下启惠栋、戴震。作为清代汉学(或考据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阎若璩在清代学术史上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清代内阁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昀对他在考据学上的贡献给予很高评价:“百年以来,自顾炎武以外,罕能与之抗衡者。”江藩《汉学师承记》将阎若璩推为清代汉学家第一人。其儿子阎咏,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进士,官中书舍人。

张弨:不肯做官穷考古

张弨(1625—1694年),字力臣,号亟斋,生于明天启五年,淮阴人。

他的祖父张永年曾官至鸿胪寺丞,父亲张致中,字性符,为崇祯时贡生,学贯各科,尤其是诗词和古文功底深厚。他家里贫穷,但收藏的古物甚多。他虽未做官,却著作等身,为学者敬仰。有《学志》,《理学孱守录》、《经济源流》、《虽遥客随钞》、《张氏宗政符山堂诗》、《眉尹文集》等书留世。《山阳重修志》、《山阳艺文志》有其传。其妻方氏也收录于县志列女中。

张弨九岁时母亲方氏去世,父亲应诏去江宁,他就随父亲游遍大江南北。他从小在父亲影响下,对金石考据产生兴趣,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父亲中年早逝,张弨当年才17岁。这时的他,既要在家中照顾年幼的弟妹,又要应对明王明土崩瓦解的动荡局面。他在家乡以教书为生。

后来他与大思想家顾炎武相识,常书信来往交流金石、碑拓的心得。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他参加县学岁考,列十八名入学,但后来仿效顾炎武,不参加科举,不登仕途,潜心学问。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顾炎武写出《广韵》、《音学》等五本著作,寄给他斧正。他认真校看,请两个儿子誊写,并变卖家产为其刊印。这义举让顾炎武极为感动,叹息说:“笃信好古,专精六书,吾不如张力臣。”并写诗一首《寄张文学弨》:“冬来寒更剧,淮堰此何如,遥忆张平子,孤灯正勘书。江山双鬓老,文字六朝余,愁绝无同调,蓬飘欠索居。”

这年秋冬时节,他做了一件也很出彩的事。

镇江焦山西麓石壁上有摩崖碑刻《瘗鹤铭》。铭中记载,一位名叫华阳真逸的人在华亭得到一只仙鹤,仙鹤随他四处云游,走到朱方(镇江古名),鹤竟然仙逝。主人用玄黄的丝绸收敛其遗骸,葬在焦山下,并写出《瘗鹤铭》刻于石崖上。书家题名为“上皇山樵”。“上皇山樵”有人认为是书圣王羲之,有人认为是唐代大书家颜真卿,有人认为是唐代大名士顾况,还有人认为是南朝的陶弘景。说法虽不一,但公认是艺术性极高的书法作品。宋代大书家黄庭坚推崇她“缜密无间,势若飞动,大字无过瘗鹤铭。”此碑刻曾遭雷击,落入长江。平时没在水中,只在冬天枯水季节方能得见。就在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的十月,张弨来到镇江焦山,他拨开荆棘,援崖径而下。碑碎成两块,一块是面向下的,一块侧立着,却无多少字了。于是张弨卧地仰视,向上涂墨。他不顾墨水落面,在落日寒风中苦撑了三日,最终拓得四纸,比宋代金石家黄伯思(字长睿)、董逌(字彦远)所拓多十余字,回淮后写出了《瘗鹤铭辨》。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他与顾炎武一同从京城回乡,中途游了山东。在拜谒孔子故里时,见曲阜孔庙与济州学舍里有几块东汉时隶书碑块。他对学碑详加考察,写出了解释和说明——《济州学碑考》。在此书的《序》,他谈到自己时说:“予家淮阴,幼承庭训,捧观旧藏拓本,辄早夜临摹,强仕后遍历五岳,入秦晋巴蜀,闻古碑则必力求。亦尝探险劈披荆榛,所见仅得一二,终不能过是。”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他又写出《汉隶字原》,清初史学家、文学家全祖望为书作序称:“字字求考,其用功亦勤矣哉!”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十月,康熙皇帝第一次南巡来到淮安,他得到皇帝召见,并赐官宜阳令。但他不愿意为清廷效力,便推托未就任。他四处游走,遍拓字碑。他完成的《昭陵六骏图赞辨》,考证出《六马赞》为欧阳询书,诸降将名为殷仲容书,由此解决了一个学术上的悬案。此文后被收入《四库全书》。

淮安文人范以煦写有《淮壖小记》,记载淮安的事例。书中他记录了张弨的两首小诗:

汉水舟上

四山环一舟,咫尺前无路。

乃从石隙间,群挽急流渡。

里许复一折,折折生惊惧。

嗟此倦游人,日日向前去。

一游经万里,心神日憔悴。

全家常在胸,念念每以次。

忽仰见奇峰,又使游心醉。

自叹复自语,游心从此遂。

他晚年穷困,“居淮之清江浦”,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朋友都来为他过70岁生日。之后何年去世没有记载。清末学者段朝端在编写的《张力臣年谱》的《序》中称他,“谈金石者,至今推为鼻祖”。

(本节文字多有参考淮安文史专家郭寿龄《清初考古金石家张弨》一文。)

吴玉搢:《别雅》五卷入“四库”

吴玉搢(1698 — 1773),字籍五,号山夫,晚年号顿研、钝根,山阳(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人,为清代古文字和考古学家,《清史稿》上有列传。

清史稿上的传,过于简单。有仲勉先生著文,根据《吴玉搢的年谱》及地方志记载,写出《金石古文字学家吴玉搢》一文,使吴玉搢形象生动丰满了许多:

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他生于淮安一书香世家。祖父吴会,又叫吴德义,字东枢,为贡生,学术修养,被县里人奉为大师,去世后尊为“真士先生”。父亲吴宁谧,又名吴仕迹,字静公,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中举,被任命为广德州(今安徽宣城市广德县)学正(八品,官学中的老师)。地方志载,他好礼、经、乐府,谙训诂学,还说他“性好宾客,虽冷署,坐客常满,善书法,求者无虚日”,意思是虽然学府是个冷衙门,但因为他很好客,来宾常满。他书法也好,每天求字者盈门。他有《铸错轩稿》、《桐川乐府》两本著作留世。

吴玉搢八岁随父亲泡在署衙,喜辨古字。20岁时,朋友张芝桥拓得一张济州汉碑诗给他,他便开始废寝忘食地爱上了金石训诂。一次路过苏州,得知有明末清初经学家、国学大师顾炎武的《亭林全集》卖,倾全部盘缠买下,最后在寒风中以片席挡风,搭鸭嘴船渡江回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