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首,即第八首小令,中有“潇湘去”字句,当是在湖南所做。其第六首有“蓼花洲”与“洞庭秋”比拟,蓼花是广东兴宁市的特产,写这首小令时,作者当在广东附近。其第五首有“锁横塘”句,苏州西郊有横塘古堤。作者当是在苏州。第三首有“唱彻醉翁亭”,可见作者是在靠近淮安的皖北滁州。由此排序看来,其第二首唱到“秦宫汉冢,乌江云梦”,也是在皖北的长江边,那第一首一句“市朝名利少相关,成败经来惯”,“急流勇退谁能辨?一双俊眼,一条好汉,不见富春山。”就似乎是在讲淮阴的韩信了。结合盍西村故乡在泗州的盱眙,盱眙与楚州的淮阴县和安徽的滁州相邻,可见这次旅游是从泗州的盱眙开始的。
盍西村没有留下生平,更没有留下太多的作品,但其仅有的17支小令和一个套数却被各种元曲选本广为选刊。这样,盍西村既补了元代淮安名人之缺,更补了淮安古代曲作家之空白。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论说其词“如清风爽籁”。
附其《杂咏》:
市朝名利少相关,成败经来惯。莫道无人识真赝,这其间,急流勇退谁能辨?一双俊眼,一条好汉,不见富春山。
古今荣辱转头空,都是相般弄。我道虚名不中用,劝英雄,眼前祸患休多种。秦宫汉冢,乌江云梦,依旧起秋风。
杏花开候不曾晴,败尽游人兴。红雪飞来满芳径,问春莺,春莺无语风方定。小蛮有情,夜凉人静,唱彻醉翁亭。
海棠开过到蔷薇,春色无多味。争奈新来越憔悴,教他谁,小环也似知人意。疏帘卷起,重门不闭,要看燕双飞。
淡烟微雨锁横塘,且看无风浪。一叶轻舟任飘荡,芰荷香,渔歌虽美休高唱。些儿晚凉,金沙滩上,多有睡鸳鸯。
绿杨堤畔蓼花洲,可爱溪山秀。烟水茫茫晚凉后,捕鱼舟,冲开万顷玻璃皱。乱云不收,残霞妆就,一片洞庭秋。
晚来群雀噪茅檐,渐渐云收敛。但觉新凉入藤簟,喜幽潜,佳人学得皆勤俭。闲情幽怨,新愁旧恨,不许上眉尖。
淡黄杨柳月中疏,今古横塘路。为问萧郎在何处,近来书,一帆又下潇湘去。试问别后,软绡红泪,多似露荷珠。
§§§第四节 《一饭报德胜千金》—— 中国话本小说中唯一正面歌颂农民义军的小说
这是收录在清代天花主人编写的《云仙笑》中的一篇小说,但在元代,这小说就在淮安流行,讲的是山阳县的故事,且山阳县的历史上也真有其事。
小说开头提出吃饭比穿衣还重要的观点,举韩信为例说,“假使当年漂母不来看觑,王孙果然饿死,那汉高帝业如何得成?”再扩展出民以食为天的观念,推出民因无食而变的故事。
故事发生的时间为元朝至正年间(公元1341年—1368年),元朝在中原最后一个皇帝期间。全国先是水灾,后是蝗灾,淮安府则发生瘟疫和旱灾。
府治所在的山阳县城,有曾珙曾秀才,这天仆人死了,他找出一件道袍准备当几个钱为他料理后事。出门遇见挑水卖的刘黑三。刘黑三很仗义,他一会儿又找来一个人帮忙料理了后事。
县城还有一富宦黄通理。他本是在江西行省任平章事的,见朝政腐败,就辞官回了家乡。遇到饥荒年,他每月逢五逢十,在庄院中派饭赈灾。贴出的告示称,人人都可以凭票吃一餐饭,但僧人除外。
刘黑三也在群众中领票打饭。每人一大碗饭,一碗豆腐。刘黑三想到老母病倒在家,就流着泪,想把饭带回家去给母亲吃,不料一大汉冲了上来,将饭菜抢去,吃了个精光。众人上去将大汉捉住,扯下头巾,发现他正是个和尚。
从庄子主管的口中我们知道黄通理为什么不给和尚施舍了,原来是看不惯他们平日骗人钱财,背地里买酒肉吃。也弄清了这汉子不是和尚,是山西太原来贩枣的李老四。因折了本,回不去了,想想庙里有吃的,就投了庙。不料庙里也没有吃的了,才又到此吃饭。看到刘黑三端着碗流泪,以为他有病吃不下去,就抢过来吃了。听了这话,大家原谅了他,放他走了,也另给刘黑三一些饭菜。
刘黑三出来,却见曾秀才冻饿昏倒在雪地中,便把他背回家,给他吃饭菜,救了他。还给他讲了白天遇到李和尚的事。曾秀才想到他把带给母亲的饭给自己吃了,就有了今后定要报他一饭之恩的想法。
第二天一早,曾秀才一开门,就有人上门叩头,并请他上马。他说他叫张义,是河南刘千岁派来请曾秀才的。刘千岁在叶县屯兵。虽然自己并不认识什么刘千岁,但想想自己只一个人,在家也没吃的,就随张义去了。再细打听,原来刘千岁叫刘福通,颖州(今安徽省阜阳市)人,是曾秀才的表兄弟。他起了义军,占了河南四府,军中少个有文化的人,就来拉曾秀才入伙。
走到安徽宿县,一行人住店,再遇到白吃白喝还砸店的蛮和尚李老四。张义替李老四赔偿了店家损失,李老四则加入张义的义军。
接着义军发兵三千,贺文虎为先锋,曾秀才为参谋,张义、李老四为偏将,开始兵出河南,攻打江淮的泗州、邳州、徐州、宿州。
这时山阳县再出一事:黄通理一句不舍僧人的布告惹恼了一个和尚,他到淮安府廉访司告状,说黄通理是买服民心,以图不轨。这时姓褚的廉访就提兵来捉黄通理。平时黄通理待百姓不薄,刘黑三出头,聚众将府兵打退,还杀了山阳知县,救下黄通理。褚廉访得到消息,马上调出两个府的兵马,要前往山阳县剿灭。听到探马的报告,想到刘黑三的一饭之恩,曾珙马上提出要去救刘黑三。李老四当然也十分同意。但先锋贺文虎说,山阳隔着好些州县,要跨区域去打可能有些力不从心,还是报告给刘千岁定夺吧。于是事情就报告了上去。但李老四心急,心想等报告批下来刘黑三还不死透了呀。于是他一个人只身去救刘黑三。
快到山阳县的白羊岭上,李老四被强盗邓保手下拿住。听说李老四是去救刘黑三的,邓保很仗义地放了他。还告诉他,刘黑三和黄通理都被官兵拿下了。马上连夜押往京城。然后官兵还要再血洗山阳城。邓保说,他也是受过黄通理的恩惠,也在想办法救黄通理。于是二人率众下山,在半道上劫了囚车,救下黄通理和刘黑三。然后他们仍扮成押解犯人上京的官兵,来泗州投曾秀才。
化装成官兵,一路走进了泗州,才知道贺先锋与曾珙打盱眙县城失败,退兵三十里。李老四便先找到曾珙。曾珙当然想救家乡山阳百姓。见李老四等以官兵身份混入城中,就想起里应外合之计。第二天,盱眙县知县领兵出城再交战时,李老四和邓保在城中动起手来,义军乘机占了县城。之后,张义守盱眙,义军飞兵进军淮安。很快,义军打下山阳县城,救了百姓和黄通理的家眷。这时,刘福通占了汴梁,推奉韩林儿为帝,国号大宋,建元龙凤元年。他平了江淮,就封曾珙为江淮行省左丞,统兵住淮安,其余人等各有封赏,只有黄通理不受,辞还诰命仍返乡怡养天年。后来明太祖起兵濠梁,刘福通已死了。黄通理就劝曾珙一行人归顺了朱元璋。他们都做了开国的勋臣,封妻荫子。
最后小说总结说,“佛氏云:‘一粒粟中藏世界。’看官们,不必去参棒喝,可就在这句里得悟了,有诗为证:当年一饭值千金,尽道王孙报德深。试看山阳曾珙事,报恩不数汉淮阴。”
此小说写作的特点有以下几点:一是正面歌颂农民起义。它是中国话本小说里唯一正面歌颂农民义军的小说。二是悬念备出,小说写作手法成熟。写小说,无论什么流派,最终讲究的是故事写得好;故事要写得好,就要悬念设计的好。本小说无论是刘黑三的一碗饭,还是曾秀才一会儿走头无路一会儿又时来运转,还是李老四的作派,无一不是让人意想不到的,且又环环相扣。多人物,多线索,曾秀才一条线,刘黑三一条线,李老四一条线,黄通理也可算一条线,多线索并举,却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十分耐读。三是立意高。淮安古时有韩信得漂母一碗饭的故事,到了元代,又有了刘黑三的一碗饭的故事。饭都是救人的,吃了饭的人都是报恩的,只是本小说的作者把一碗饭的故事再上升到“一粒粟中藏世界”的高度,让人去反思一碗饭处理好与不好可能得到的政治和人生的后果。第四,这本小说是由完全真实的一段淮安的历史创作而来,褚廉访和黄通理、曾珙、刘黑三在历史上都是有其人的,不过褚廉访当时是好官,最后是入名宦祠的。
由以上四点看,此小说的文学价值很高,值得认真品读。
§§§第五节 相关文学之一:古楚淮阴留在金代文学中的痕迹
辽、金、夏文学,是宋代之后中国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以金文学成就最高。按《中国全史》的说法,金文学分为三个时期,即“借才异代的前期文学”、“承平过渡的中期文学”、“丰茂繁丽的后期文学”。中期文学以党怀英为文坛领袖。在这位文坛领袖的作品中,笔者偶然看到了他出使南宋路过淮阴的诗作,即《奉使行高邮道中二首》。
党怀英为宋初名将党进的第十一代孙,祖上是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党怀英的父亲党纯睦做了泰安军录事参军后,便举家来到山东奉符(今泰安)。党怀英曾与南宋名将、文学大家辛弃疾同门读书(先后师从北宋末年归隐诗人蔡松年、亳州地方诗人刘瞻),以才华超群并称“辛党”(党怀英大辛弃疾七岁)。金兵南下后,山东沦陷,辛弃疾率众起义,最后归宋抗金,而党怀英则留恋已是故乡的山东不肯离去(据说二人当时以占卜决定去留,辛得《离》卦,南下;党得《坎》卦,故留下。另,辛弃疾的祖父辛赞也未南下,担任了金朝的朝散大夫、知开封府。)这期间党怀英取妻生子,家境十分贫寒,有史料说他的儿子还为别人放过猪。但他苦学不辍,在金世宗大定十年,37岁的他参加了金国的科举,中进士,任莒州军事通判。金国人才奇缺,有心招揽汉族名士,党怀英的诗、文、字、画俱佳,被金国视为国宝,任为国史院编修,再至翰林学士承旨,人称“党承旨”,一时在金国名声鹊起,后竟成金国中期文学的领袖。
作为金朝命官,他曾出使南宋,由淮河而下,过淮阴而至高邮,期间有了两首诗:《奉使行高邮道中》:
其一
野云来无际,风樯岸转迷。
潮吞淮泽小,云抱楚天低。
蹚跲船鸣浪,联翩路牵泥。
林鸟亦惊起,夜半傍人啼。
其二
细雪吹仍急,凝云冻未开。
牵闲时掠水,帆饱不依桅。
岸引枯蒲去,天将远树来。
行舟避龙节,处处隐渔隈。
此组诗写一路风景,其一中“潮吞淮泽小,云抱楚天低”写出淮水的风高浪急,写出淮阴大地压抑,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其二中却可以看到淮阴的标志物蒲草和渔港,“避龙节”更写出二月二春龙节时河面上的热闹,给冬天带来明快。两首小诗,平实畅达,有魏晋古风,观察敏锐,技巧娴熟,一出手,便是一幅恬静安详的古楚淮阴冬季山水画。由此小诗二首,便可窥其才艺独步金代的风貌。他著有《竹溪集》三十卷,已佚。此二首被金后期文学大家元好问收入《中州集》第三卷中。他的诗词平易自然,与辛弃疾抗金诗词的慷慨激越风格迥异。两人在人生道路上分道扬镳,但最终在中国文学史上各占一席,这该是他们老师的欣慰了。
§§§第六节 相关文学之二:元代诗人萨都剌的咏淮诗
一般常提到的萨都剌的咏淮诗为两首,即其代表作《初夏淮安道中》和《题淮安王氏小楼》。其实他还有一组七篇《酹江月》词,其中专有一首《过淮阴》。
萨都剌是元代一批能用汉文写作的少数民族杰出诗人之一,是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有人说其为蒙族,也有人考证说他是回族。这么一个大文人,却生卒年月不详。有学者考证,其祖思兰不花、其父阿鲁都剌,先后随从元世祖、元英宗进驻代州(今山西代县),萨都刺就出生在代州。代州古称雁门,他的诗集也就名为《雁门集》,他本人被称做雁门才子。推断他生于1305年左右,卒于1355年左右。
他青年时家道中落,在吴、楚经商,这时有诗证明他游过镇江南郊的鹤林寺北固楼。不过留下的诗很少,所以这时他虽然可能走过淮安,但所留咏淮诗不会是这时候所做。
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19岁的萨都剌中进士,之后做过京口录事司达鲁花赤、江南行御史台掾史、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照磨、闽海福建道肃政廉访司知事、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经历、翰林国史院应奉文字等九至七品小官,在江南行御史台掾史任上时,因弹劾权贵被贬。元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或四年他任江南诸道行台侍御史,一次上京,留下有《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满江红·金陵怀古》、《木兰花慢·彭城怀古》。与这些诗构成组诗的还有《初夏淮安道中》和《题淮安王氏小楼》,《酹江月·过淮阴》。
晚年因避战乱,到过浙东、安庆。这时他路过淮安的可能也极大,但未能肯定他留下的是哪首诗或词。
试赏析其三首咏淮作品:
初夏淮安道中
鱼虾泼泼初出网,
梅杏青青已著枝。
满树嫩晴春雨歇,
行人四月过淮时。
题淮安王氏小楼
拂晓楼窗一半开,
楼前昨夜浪如雷。
满江梅雨风吹散,
无数青山流水来。
酹江月·过淮阴
短衣瘦马,望楚天空阔,碧云林杪。
野水孤城斜日里,犹忆那回曾到。
古木鸦啼,纸灰风起,飞入淮阴庙。
椎牛酾酒,英雄千古谁吊。
何处漂母荒坟,清明落日,肠断王孙草。
鸟尽弓藏成底事,百事不如归好。
半夜钟声,五更鸡唱,南北行人老。
道傍杨柳,青青春又来了。
由这三首诗词看,他是春夏的四月来淮的。三首诗词,一是保持其乐观的个性,二是保持了他流丽清婉的山水诗风格,三是以古拟今,诉说着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如第一首饱含着清新的生活气息,不需注释就十分明了,让读者四月中进入了春色的有鱼有虾绿芽初绽的淮安。第二首,则写他所住的王氏小楼。小楼是临着运河水的,所以楼前昨夜里排浪声才会如雷。推开小窗,梅雨已被一夜的风吹去,而青山倒映水中,随滚滚的流水而动,有排山倒海一般而来的感觉。此诗写的十分的流畅畅快,写出一个河畔早晨诗人的欢欣感。第三首词更是将自己与景写得惟妙惟肖——诗人是穿着短衣的骑着瘦马的,在楚州的碧云蓝天树丛中显得十分的单薄。在野外河边和孤零零的淮阴古城边,努力地回忆自己以前来过时的情景。古木上有鸦啼叫,所烧的暝币的烟灰飞入了韩侯庙,这荒凉的场景引诗人遐想:这么个千古的英雄,怎么没人用牛和酒的大典来凭吊呢?更有给韩信饭吃的漂母,你的坟又在哪里?我什么只能看到清明节的落日和令人肠断的王孙草?(注:汉淮南小山《招隐士》有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此以后以“王孙草”指引起人离愁的景色。)最后诗人感叹,鸟尽弓藏是帝王们都会做的事,再好的事不如全身而退好。可叹的是,我还独在野外,听着夜半钟声,五更鸡唱,在走南闯北的漂泊中渐渐老了。不过,我老了,看看道旁的杨柳,青青的春又来了。如此一番,诗人叹英雄末路,为英雄不平,最后却仍能看到春天总要来的规律,让积极的人生态度最终感染了读者。
萨都剌一生留下了将近八百首诗词,著作有《雁门集》14卷,又《武夷诗集序》文一篇,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他的诗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