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世界上最简单的智慧书
2339500000016

第16章 进退之道: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5)

“纳才任贤”是古代君王成就大事的最基本方法。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靠一己之力是很难取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应该重用人才,知人善任。

管仲买鹿弱敌

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谋略过人,把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征服了许多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但唯一令齐桓公没办法的就是楚国,齐桓公屡派大兵攻打,但都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当时,齐国有好几位大将纷纷向齐桓公请战,要求挂帅攻打楚国,但却遭到了宰相管仲的激烈反对。

管仲认为眼下齐军疲惫,不宜久兴兵事,他日夜命人抢铸铜钱。

一天,管仲派百多名商人到楚国宣扬一头鹿两枚铜币。当时,鹿是较为普通的动物,楚国盛产梅花鹿,人们把鹿当做肉食动物,两枚铜钱买鹿已经是天价了。众人争先把手中的鹿卖给商人。

有人问商人:“为什么要用这么多钱来买鹿?”

商人回答说“齐桓公好鹿,不惜重金购买。”

楚成王听到后认为齐桓公是在玩物丧志,便鼓励人民去山上捉鹿。这时那些商人纷纷竞价,最高时把鹿的价格升到了四十枚铜币一头。

楚人见一头鹿的价格竟与万斤粮食等同,在利益的驱使下,农民不再种地,改行做了猎人;战士不再练兵,背起弓箭偷偷上了山。

一年之后,楚国国内铜币堆积如山,但却田地荒芜,粮源断绝。管仲又向各诸侯国发号施令禁止与楚国交易,违者处斩。楚国人拿着大把的铜币却买不到粮食。

日渐消瘦的战马和吃不饱饭的士兵令楚成王彻夜难眠。他知道可能中了齐国人的奸计了。

不久,齐桓公便集合八路诸侯人马,浩浩荡荡开往楚国边境。楚成王内外交困,忙派大臣向齐国求和,同意从此听命于齐国,永不反悔。

管仲较早地认识到:利用经济战能够搞垮一个国家。“买鹿之谋”是一个滴水穿石的过程,让对方实力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削弱。

田忌察性知人

战国时期,田忌本在齐国为相,但由于在齐国不得志,便来投奔楚国。楚王知道田忌很有才能,就对他很尊重,经常向他询问一些国事政事。

一次,楚王问田忌:“齐楚两国实力相当,如果齐国来攻打我们,我们该怎样应付呢?”

田忌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果齐国派他们的申孺为将,我们就出动五万人马,派上将军率领,这样就能战胜齐军;如果齐国派他们的田居为将,那我们就需出动二十万人马,由上将军率领,这样才能和齐军打成平手;如果齐国派他们的眄子为将,那我们就应该出动全国的兵马,由大王您亲自率领,我田忌跟随相国上将军担任左右司马,这样才能让您幸免于难。”

不久,齐国和楚国真的爆发了战争。

齐国以申孺为将,派大军攻伐楚国,楚王照田忌所说,派出五万人马,由上将军率领,果然齐军打不过楚军,楚军还斩了申孺的首级,齐军大败。

齐王听说后大怒,于是重新派遣眄子为大将,率军重新进攻楚国。这次,楚国出动了全国的军马,由楚王亲自率领,田忌跟随上将军担任左右司马,并增加九辆楚王的属车。这一仗打得很激烈,但楚国由于作了充分的准备,因此并没有遭受什么大的损失,楚王也平安无事。

事后,楚国上下都称赞田忌的计策非常高明。楚将齐怯问田忌:“您怎么还没交战就已经知道了战争的结果呢?”

田忌答道:“这是因为我对齐国的将领十分了解罢了。申孺这个人,傲慢自大,贤与不贤的人都不能为他所用,因此必然败亡;而田居这个人,虽然尊重贤者,但却轻视不贤者,在他的旗下,贤者有事可做,不贤者则被屏退,内部关系没理顺,因此二军交战最可能一胜一负而归;眄子这个人既能尊重贤者,又能爱护不贤的人,贤与不贤的人在他旗下都能得到任用,其部下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因此我楚国必须要尽全力来对付他。”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两军对垒,了解对方的情况,然后针对这种情况妥善部署战略,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箕子不独醒

商朝最后一个帝王纣残虐无道,弄得天怒人怨,而他自己却浑然不知。

有一天,纣王因为通宵饮酒,弄不清几月几日,问左右的人,左右的人不敢得罪这位无道昏君,就都搪塞说不知道。

这时,纣王就派人来问箕子,箕子悄悄地对自己的弟子说:“做天下之主而使一国都没有时间和月日的概念,天下就危险了。一国人都不知时日,只有我知道,我也就危险了。”

于是,箕子也假借自己喝醉了,说自己也不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了。

在举世皆浊的情况下不可独清,这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而且还可以由此获得曲径通幽的机会。

子婴借机杀赵高

秦朝时,赵高怀有造反之心,在施计杀了二世之后,便立二世哥哥的儿子子婴为秦王,将二世当做平民来埋葬。要子婴斋戒,以便入太庙祭祖,接掌传国玉玺。

当斋戒进入第五天的时候,子婴与他的两个儿子商议说:“丞相赵高杀了二世,怕臣子们杀他,就假装依道义来拥立我登基。我听说赵高竟然与楚国相约要灭秦朝皇室,然后在关中称王,现在要我斋戒,以便入太庙,就是希望借此在太庙中杀我。为了不让他的阴谋得逞,我想届时装病不去,那么赵高一定会自己来找我,你们事先设下埋伏,等他一来就杀了他。”

到了要入太庙的时候,赵高派人去请子婴等人,子婴佯装生病,无法前去。

赵高果然自己前来,说道:“宗庙之事,非常重要,大王为何不去呢?”

子婴趁此时命令手下的伏兵在斋宫中杀了赵高,并灭了赵高三族。

大多数情况下猫捉老鼠,但偶尔也会有老鼠玩猫。危急时刻,可以设法放松敌人的警惕,伺机还击。

王翦求赏避嫌

战国末年,秦国在灭掉了魏国以后,准备进攻楚国。

有一天,秦王在朝堂上问大将李信:“这次讨伐楚国,你看需要带领多少人马?”李信回答说:“给我二十万人马就够了。”

秦王又转过头来问老将王翦:“老将军认为该带多少人马呢?”王翦答道:“需要六十万人马。”

秦王心想,这王翦是越老越胆小了。于是,秦王封李信为将军,领兵伐楚。

李信领命,率二十万大军攻打楚国,却遭到楚国大将项燕的拼死抵抗,结果大败而还。秦王大怒,将李信革职查办,然后备了厚礼去请王翦挂帅出征。

王翦自然要求秦王给他六十万人马,秦王满口答应了。

大军出发,秦王亲自送王翦到灞上。这时,王翦对秦王说:“请赐给我一些上好的田园、美宅。”

秦王说:“将军即将出发,何必担忧贫穷呢?”

王翦说:“做大王的将领,有了功劳还是不能封侯,所以趁大王看重臣的时候,臣也及时借此请求田园做子孙的家业罢了!”

王翦到达前方战线之后,又前后派遣五位使者返回请求为他建一座花园,花园里要有最好的鱼池,鱼也要最珍贵的。秦王都笑着照办了。

过了几天,王翦又托人送信给秦王,说他的孩子们现在仍无功名,请大王封他们一个,好为国家效力,再赐点金银珠宝,以备不时之需。秦王认为王翦是个慈父,仍然按照他的要求办了。

有人对王翦屡索封赏有点看不惯,就说:“将军的请求,也太过分了吧。”

王翦说:“不是这样。秦王心中忧惧,并且不信任别人,现在将全秦国的军队交付给我,我不多请求田宅做子孙家业以表白自己的心意,只会令秦王因而怀疑我罢了!”

功盖天下者不赏,声名震主者身败。王翦索要秦王不在乎的东西,以打消他的疑惧,可谓将秦王了解得入木三分。

假借摔跤捆鳌拜

清朝的康熙皇帝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皇帝,他在八岁时就继承皇位。按照顺治帝的遗诏,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鳌拜欺康熙年幼,索尼年老,遏必隆无才软弱,苏克萨哈威望低,横暴专权,屡兴冤狱,栽培死党,甚至乱杀苏克萨哈及其子孙。

康熙对鳌拜的专横乱政耿耿于怀已经很久了,早就想解除他的权力,但又考虑他战功多,势力大,所以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下手。

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康熙已成为十六岁的小伙子。对鳌拜的专权已经是忍无可忍了。最后,他终于想出除掉鳌拜的计策。他一方面亲近任用鳌拜,另一方面装做不理朝政,经常挑选一些同龄有力的少年侍卫在校场练习摔跤扑击,以此来麻痹鳌拜。鳌拜见康熙每天这样庸庸碌碌,不务正业,心中非常高兴,觉得康熙难成大器,因此对康熙放松了警惕。

一日,鳌拜去观看康熙摔跤角斗。康熙见机会来了,乘其不备,命令侍卫们把鳌拜摔倒捆起。这位老谋深算的鳌拜被擒,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是康熙在和他开玩笑。鳌拜四面树敌民愤极大,王公大臣列其三十大罪状,请求康熙帝灭其族。

康熙下诏说:“尽管鳌拜罪大恶极,该夷其族,然而念其多年为国效力,屡建战功,以其家财抵罪,免死拘禁。”另对其死党逐一治罪,对鳌拜制造的冤案逐一进行平反。这样,康熙皇帝从此开始牢牢掌握了大清的政权。

当我们的实力尚无法和敌人抗衡的时候,不妨韬光养晦,迷惑对方,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一举将对手制伏。

两头公牛和一只青蛙

两头公牛为了赢得一头小母牛的垂青,他们争斗了起来。有一只被公认为最聪明的青蛙见了这情景,连连叹气,眉头紧锁。

他的同伴十分关切地问道:“为什么闷闷不乐?他们打架跟我们没有关系的,你何苦自寻烦恼呢?不要这样了,开心点儿,亲爱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