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那些年,我们错过的爱情
23389100000003

第3章 恋爱的季节里没有恋爱(3)

五雷轰顶!我下意识地说:“你这个话要是4年前说,我会成为天下最幸福的人,人生没有任何遗憾。可是,现在我已经不这样想了。”

那边是深深的叹息声。为了安慰他,我说:“你别这样,别觉得有什么负担啊!要不,你我都去寻找吧,到了30岁都还没找到的话,咱们再说。”

又像老朋友那样谈了很久,我无非想让他不至于太尴尬。他大概不会明白我的心思,因为他没经历过我那样的伤痛。

挂了电话,我很难平静,仿佛报了一箭之仇,却没有一点喜悦的意思。我深恨自己当年急于表白,如果没有那场戏,今天的电话将是多好的机会:我卧薪尝胆,历尽苦难,终于等来心上人的表白,这是世间多难得的事情啊!是我自己破坏了这场婚姻,当时明知他有钟情的人还去表白,难道是急于求败吗?结果弄得自己伤痕累累,连最深的爱都已迷失,还幻想有一份意义重大的爱情吗?

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是按照心灵的意愿行事,不计后果。

单位里的后勤处是我和兰小池经常爱去聊天的地方,这里是司机和杂务等人的办公室。司机小秦是个爱说话的北京人,30来岁,戴着黑框眼镜,像个卡通娃娃。他经常拿兰小池开玩笑:“你是末班车都过了,没希望了。”又对我说,“你可得抓紧,别像她似的。”

兰小池对找个知识分子的兴趣不大,她虽然大学毕业,但对知识分子的热情远没有对一个干事的没学历的人高,她说:“我可不喜欢酸文人,宁愿找个大老粗。”这也是我很喜欢她的地方,不酸文假醋,而我身边的酸文人太多了!

我曾悄悄地拿了她的照片给我以前的同事看,同事的朋友中有一位离异的电视台导演正在寻觅对象。那时潜规则之说还没有暴露出来,导演的名声也没有被人们想象得那么坏,相反倒是很新鲜的感觉。这个职业对不喜欢酸文人的兰小池应该很合适。兰小池对这件事似乎也很期待,有一次她在跟同学的闲聊中,还特意提到这件事。但是导演的反馈是,兰小池长得不漂亮。我无法转达这样的意见,只好对兰小池说,他想找教师,不喜欢别的职业的人。兰小池显出不在意的样子,说:“哦,谁让我命不好,不是教师呢?”她的失望情绪我多少还是感觉到了。

有时,兰小池会感叹一下:“其实像小秦那样的人就很好。”我说:“那样的人配你,条件太低了吧?”兰小池咯咯地笑道:“我可没那么高的条件。不过,人家老婆孩子都有,说这些也都晚了。”

一向没什么野心的兰小池很早就跳槽离开了画报社,她去了一家之前有过联系的文化公司做画册。那家公司离我们画报社只隔着一座立交桥,后来她一个人忙不过来,还叫我过去帮忙。那样繁杂的工作,我帮她做了一个周末,冒着酷暑,干到后半夜两三点钟,然后俩人挤在一张沙发上睡了四五个小时,起来接着干。没有一分钱报酬,但我觉得能帮她很欣慰。

这个性格坚毅的女孩,路越走越远,后来又跳槽到电视台当了记者。起初她还打来电话,向我征求做每条新闻的思路,等她渐渐熟悉了业务,电话也就越来越少了。

我只听说,她在电视台找到了男友,大概是个做生意的人,她还曾向我俩共同认识的在银行工作的某主任拉关系,替男友跑贷款。后来我在她所在的电视节目里再没有看到她的名字和身影。就这样,兰小池的故事几乎算是戛然而止了。

前两年,在中央二台的经济频道,一档调查大商场打折现象的节目中,我忽然像发现外星人一样发现了她。她正作为随机调查的消费者谈自己的看法。她几乎一点没变,只是长发变成了短发,穿的还是那类休闲服装。她的观点表达得流畅成熟,比当年更上一层楼。这类节目,我也有所了解,表面看都是随机找的人,其实有不少是记者的熟人。这样看来,她还在这个圈子里混。

有时我想,舒依哲给女人的分类似乎显得比较幼稚,像兰小池这样的女孩,到底算他说的哪类呢?务实的剩女,善于抓住机会的人,俗而可爱,过得还算快乐。

7.我的天使女友周晓萍的婚事

画报社要我写民工进城状况的选题。采访还是蛮顺利的,素材有了不少,但我觉得还不够丰富,需要补充材料。找谁帮忙呢?我一下子想到了周晓萍。她在一家医院的特需病房当护士,那里的护工都是外地人。打电话找到晓萍,她痛快地说没问题,等她哪天值夜班,我去就行了。

我和周晓萍8岁就认识了。认识的第一天,她作为插班生,背着花布小包站到了我们的面前,一副外地孩子的打扮。从那时起我俩就是好朋友,无话不说。她是个少见的实诚认真的女孩,凡是委托她办的事,她都会竭尽全力。虽然我俩是好朋友,可是往往我帮她的地方少,她帮我的地方多。她帮我的都是实打实的帮助,我帮她的多是疏解心事。她是个似乎老没主意的女孩,做什么事情都喜欢找人商量,最常找的人就是我了。

这天晚上正好是晓萍值班,我7点钟准时到达特需病房护士站。因为正值夏夜,天还亮着。晓萍已经跟同事和小护工打好招呼,我的采访畅通无阻。小护工很会讲话,并不怯场,显示了在大地方工作的见多识广。我想拍她几张工作照,晓萍就领着我到了小护工看护的病房。

这里是高干特需病房,我觉得不跟病人事先打招呼就进去很不合适。晓萍却笑着说:“没事。”她脚步很轻,进到病房,就替躺着的老人掖掖被子,说:“哈喽,孙老,感觉怎么样啊?”孙老似乎也在说着“哈喽”,只是口齿不清,不知在说什么,或者什么都没说。我才知道,这个病人是个留过洋的老科学家,90多岁了,已成植物人多年了,只对早年留学的英语还有些反应。小护工就以老科学家为背景,照了几张端着便盆的照片。

和晓萍道别时,看着她因为长期值夜班而显得苍白的脸,想着那曾经风华正茂的留学生科学家,我忽然觉得如果不抓紧,青春就滑落了,跌向那无尽的苍老的陷阱中。我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但我要拉晓萍一把,不要让她的青春苍白下去。

正好,顾西颜打来电话。在她长篇连播的空当,我赶紧把她的话引向我希望的话题——给好女孩周晓萍介绍对象。顾西颜笑道:“正好我们同事前一阵还说她们家邻居的孩子正找对象呢。我再问问具体条件吧,你也把你这位同学的条件跟我说说。”

由慢条斯理的顾西颜来牵线搭桥,极为稳妥。不久,在顾西颜的张罗下,这两个年轻人就见了面。当晚,顾西颜给我打来电话,兴高采烈地说:“哎,我觉得这事能成!他俩长得挺有夫妻相的,都有一双小眯缝眼儿。”我笑起来,晓萍只是单眼皮儿而已,眼睛并不算小,而且人也长得不难看。不过,既然顾西颜看好他俩,我就觉得这事挺靠谱。

紧接着,晓萍也打来电话。晓萍说话和顾西颜一样絮叨,可是顾西颜讲话重在有声有色,晓萍则是周密不遗漏,各有特点。晓萍讲述完见面情景之后,犹犹豫豫地说:“我也没什么感觉,说不上喜欢还是讨厌,要不就算了吧?”我怂恿道:“别呀,多见几次不就知道感觉了,别见一面就轻易否定。”她说:“那也成,那就等他打来电话再约我吧,反正我不会给他打的。”我说好,但一心想促成这件事,就马上给顾西颜回复说:“女孩感觉还成。”得到这样的消息,男方就开始约她了。

一般媒人给人介绍对象都是心情愉悦的,都有一颗向善向好的心。我促成了这件事,很有成就感。两个人搭上线,媒人的任务就算完成了。时光飞逝,偶有晓萍的汇报,都是平稳进行中。直到一年后,晓萍突然跟我说,他们定在8月份结婚。我吓了一跳,脱口而出:“这么快!”心里有了一点不安。按理说也不算快,我只是觉得不放心而已,我还没见过这位男士呢,也不知道他俩到底合适不合适。

结婚这天,正值八月中旬,本来很热的天气,却鬼使神差,刮风又下雨,我穿了件红色条绒长袖衬衫还觉得冷,当天气温大概也就二十几度。晓萍穿着简单的婚纱,露着双肩,一点也不冷,她真够激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