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新手豆妈的101件NG尴尬事
23388000000025

第25章 成长路,须谨慎(2)

有的妈妈对宝宝总是过于小心翼翼,生怕有一点闪失,这也是导致宝宝胆小怕事的一个原因,对于这样的宝宝妈妈要对宝宝进行开放式教育,鼓励宝宝自己去探索和尝试一些事情,在实践中培养宝宝的勇敢精神。不要因为宝宝摔过一次而不再让宝宝走路,要让他从小有独立勇敢的精神,在妈妈的注视下慢慢长大。

成长中的第一次谎言

豆宝贝上幼儿园之后,一直处于相当兴奋的状态,每天放学回来我也会问问他在幼儿园里发生的趣事。这天豆宝贝放学回来,我看到他一脸兴奋的样子就问他:“豆宝贝,今天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吗?

豆宝贝兴奋地对着我比划着讲:“今天我和孙悟空一起玩了。我一听,和孙悟空一起玩?难道是他们演节目了?我就非常有兴趣地坐在沙发上看豆宝贝在我前面边比划边讲。听着听着,我听得一身冷汗,越听心越惊。豆宝贝讲他们今天演了节目,先是牛魔王来要抢他们的东西,一会孙悟空从天而降打跑了牛魔王。当孙悟空离开的时候牛魔王把豆宝贝还有另一个小朋友抓了起来,还用刀比划着他们,最后是警察叔叔和孙悟空一起来把牛魔王给抓走了。

我听完心里大惊,这不是绑架吗?豆宝贝一定是把教他们体育的男老师当成了孙悟空,幼儿园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不通知家长呢?我一时冲动给豆宝贝的幼儿园老师打电话,结果老师回答我说,下午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切正常,这一定是豆宝贝在撒谎。

挂完电话我的脸红得像个猴屁股,我叫过豆宝贝说:“豆宝贝,你为什么要对妈妈撒谎呢?今天下午明明什么也没发生,为什么要告诉妈妈你被坏人绑架了呢?

豆宝贝一脸无辜地问:“妈妈,什么是撒谎啊?听完我无语地愣在那里,这小家连撒谎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就已经会撒谎了,这可怎么办?晚上我把这事告诉豆爸时,豆爸笑了笑说:“豆宝贝在这个时候很容易把幻想与现实搞混,所以他今天下午说的事情只是他心中幻想的事情,与撒谎并没有直接关系。虽然豆爸这么说,可我还是担心,这么小就已经开始撒谎了,再大一点可怎么办呢?

在日常生活中,宝宝“说谎的情况十分常见,比如宝宝会说“我家有一个像房子一样大的车、“我爸爸能把一座山举起来等等。这是因为宝宝的认知能力发展并不成熟,宝宝年龄小、个子小,他所观察与体会到的事情和成人的世界不一样,因此他说的话有时就会显得很夸张。

有的宝宝说谎是为了在平时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希望可以得到大人的关心等,再有就是宝宝从小的模仿力很强,有时候父母教育不当直接对宝宝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宝宝容易受别人的暗示,比如妈妈问宝宝:

“你是不是把玻璃珠吞进肚子里去了?这种暗示性的提问很多宝宝都会回答:“是的。这时如果妈妈耐心地问宝宝:“玻璃珠哪里去了?宝宝会指着桌子底下告诉你说,滚进桌子底下去了。有的宝宝也会像豆宝贝一样,常常会把希望得到的东西当成已经得到了,或已经发生了,这是因为宝宝的心理活动和思维发展尚不完善,因而产生了“幻想,并非真在说谎。

当然有的宝宝是因为要逃避某些事情而撒谎,比如说他不想去幼儿园,就撒谎说自己肚子疼等。

面对宝宝的撒谎,妈妈要如何做才能在不伤害宝宝自尊的情况下给他纠正过来呢?首先父母自己要做出一个好榜样,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谎话和借口,很多妈妈在给宝宝提要求时都会承诺一些事情,如果承诺了,那么妈妈必须想办法办到,决不能食言。在宝宝做错事之后不能严厉地惩罚宝宝,因为这样做只能让宝宝说更多的谎,更加狡猾,以便不被妈妈发现。

妈妈在平时要多关心宝宝的生活,对宝宝的要求要切合实际,如果宝宝做错了事情一定要调查研究,鼓励宝宝建立正向的行为。如果宝宝勇于承认自己做错了事,妈妈要马上用比较特别的语言去表扬宝宝,比如“宝宝真乖,你能认错妈妈真为你感到骄傲!、“宝宝能勇敢的承认错误,妈妈为你感到自豪!、“知道自己错了并且能和妈妈承认错误,宝宝还是一个好孩子!等等,让宝宝知道,主动承认错误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宝贝也会嫉妒吗?

发现豆宝贝开始学着嫉妒别人是豆宝贝的二姨带点点来玩的时候。因为豆宝贝从小就很优秀,所以经常得到我们的表扬,这一天豆宝贝的二姨带女儿点点来玩,因为点点是个小女孩,长得也很可爱,家里人都围着点点转。

豆奶奶问点点想吃什么,点点礼貌地说:“姥姥做什么我就吃什么。

豆奶奶对点点一个劲地直夸,又给点点做了好吃的水果沙拉。我一直很喜欢小女孩,感觉小女孩可以打扮得漂漂亮亮,所以对于点点我也一直很喜欢,点点来我们这里,一来是我很喜欢她,二来也是因为她是客人,所以我一直陪着点点一起玩积木,豆爸也跑来凑热闹,把点点抱起来玩飞飞飞游戏,就是把点点举得高高的游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点也没注意到豆宝贝,一直单纯地认为豆宝贝是哥哥,而且也一直蛮喜欢这个和他差不多大小的小妹妹,所以对于我们对点点的态度他应该不会有什么别的想法才是。我们一点也没发现这一切已经让豆豆产生了嫉妒,终于在点点去拿豆宝贝的玩具时豆宝贝爆发了,他把点点一下推倒在地上,并对她大喊着说:“这是我的!你别来我家,你走!这一下,吓得点点哇哇大哭。

豆奶奶看到豆宝贝这样很生气,批评了豆宝贝几句,豆宝贝也哇哇大哭起来。

很多宝宝的嫉妒心理都是来自对别人的对比,这是因为嫉妒来自“自己不如别人的感伤,在对比中的差异会燃起宝宝心中的妒火。很多妈妈会对自己的宝宝说:“你为什么不像小强那样爱干净、“你为什么不像飞飞那样听话、“你为什么没有浩浩那样学习好等,这种硬性对比使宝宝感到自己不如别人,宝宝会由此自卑,这种对比只能让宝宝认为,受夸奖的那个宝宝把妈妈的爱夺走了。他会由此嫉妒他。

对于这种情况,妈妈应该清楚,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特点,对不同的宝宝做同样的对比显然是不公道的。嫉妒的情绪并非完全消极,有时宝宝们之间发生适当的矛盾冲突,能刺激宝宝的社会能力,帮助他们学习如何尊重他人的需要,激励宝宝的创造性。适当的冲突能使宝宝学会分享、竞争、进取以及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名誉。

尽管嫉妒有积极的因素,但消极因素毕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宝宝屡生嫉妒,天长日久,会成为一个心胸狭窄、气量小、容不得人的人。

在负面情绪中的宝宝,往往容易表现出过激的行为。当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后,妈妈需要先帮宝宝冷静下来,认清自己的心情。接下来,妈妈要做的,就是让宝宝接受自己的很多面,阳光的、狭隘的、大方的、小气的……每个人都是个多面体,当我们忍不住生出负面念头的时候,第一步,是要去接纳它,知道那也是自己的一部分,然后才是分析该怎样面对那样的念头。一般来说,冷静下来的宝宝都会意识到自己的冲动之举欠妥,这时,妈妈只需给他一些提示,给他一个台阶,帮他走出困窘的境地。当他感受到你的爱和支持时,也会带着新的目光去寻找别人的优点。

当宝宝放下心中的焦虑和嫉妒,不再“不许你比我好以后,他会真切地感受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会欣然接受这种舒心和安心。

当然,平日里妈妈也要多注意培养宝宝的自信心,因为只有宝宝自信了才能更容易接纳别人的好。

豆宝贝的占有欲逐渐上涨

最近我发现豆宝贝多了两个字眼,那就是“我、“我的。年龄小小却总是把“我、“我的挂在嘴上。

有一次我在家里给豆宝贝收拾东西,随手将他玩完放在茶几上的一个玩具拿了起来,打算放到玩具筐里。就在这时,在一边玩的豆宝贝看到了突然跑过来从我手中一把将玩具夺了过去,并大声宣称:“这是我的!

我一看有点好气又有点好笑,我装作严肃的样子问他:“那么,你告诉妈妈,这个‘你的爷东西是谁给你买的?

豆宝贝根本不上我的当,强势地说:“买给我的就是我的!

我有点生气地对豆宝贝说:“豆宝贝!你这种做法很不好!妈妈不喜欢!你不应该这么自私!妈妈知道这是你的,可是你也不能这样独占。

豆宝贝看到我似乎生气了,没有说什么,只是气呼呼地把玩具放下转身就跑开了。

去幼儿园接豆宝贝放学,想起前几天豆宝贝的这种情况,我想去问一下老师,豆宝贝在幼儿园里会不会也存在这种现象。结果果然不出我所料,老师说豆宝贝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这种占有欲更为明显,有时候这小家伙甚至还把别人的玩具抢过来,并据为己有。说他也不听,偶尔听了也显得特别生气。

听到老师这么说我非常困窘,同时我也深感不解,豆宝贝原来很可爱的,并不自私,怎么现在变得这么自私了,完全不能懂得分享的快乐呢?

很多宝宝在这个年龄段都和豆宝贝一样,其实宝宝的这种“占有欲是这个时期的正常表现,此时是宝宝进入积极建立自我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宝宝眼中,周围的一切都是属于他的,然后通过不断地宣示“我的,我的这种说法来建立强烈的自我意识。

宝宝透过对物品专属的占有权发展出自我意识,因此,宝宝会将属于他的东西寸步不离地带着。因为宝宝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自我认同并增强安全感。当其他的小朋友触动了属于他的玩具,他一定要将专属于自己的东西争回来,而且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在这个时候,明智的妈妈是不会要求宝宝去与别人分享的,因为这个年纪的宝宝建立明确的自我意识是首要之务,其余的一切他毫不在乎。如果这个时候妈妈强迫要求宝宝去分享,以期望他能和别人好好相处,这种做法将使宝宝在表面上不得已接受她的做法,但在心理上,由于自我意识建立不完全,成人之后更容易变成自我中心、占有欲强的人。

相反,如果妈妈在这个时候能尊重宝宝建立自我意识的迫切性,接受并善加诱导,在宝宝再大一点的时候,由于父母的协助,他建立了完整的自我意识,自然乐于开始尝试分享的乐趣。

此外,有时分享是必要的,比如妈妈带宝宝在外面玩的时候,宝宝在荡秋千,别的小朋友也想来玩,这时妈妈应该告诉宝宝:“别人也想玩,你再玩五分钟后换他们玩,大家轮流玩,好吗?

当宝宝吵着“我的,我的的同时,妈妈可以从旁肯定他。但同时,父母也要教他一些规矩,“对,这些是你的东西,慢慢说,不可以尖叫,妈妈不喜欢你随便喊叫。当宝宝以尖叫的方式索讨玩具时,妈妈不妨转身离开或低下头正视着他,待他稍微安静下来时,告诉他:“如果再叫,妈妈就不把玩具给你,你必须好好地说。父母要坚定自己的立场,当宝宝哭闹吵嚷时劝导,等他平静下来后,再给他玩具。

急速膨胀的“小小虚荣心”

最近我在豆宝贝身上遇到一件怪事。上周末,小区里几个同龄的小朋友在一起玩,有几个小朋友在说他们去过哪里玩、玩过什么、有多好玩之类的事情时,豆宝贝突然夸口说:“我爸爸带我去日本旅游了,那里有唐老鸭、米老鼠,可好玩了。我听到吃了一惊,因为我们根本没去过日本,这孩子年纪小小,怎么虚荣心这么强。

当着小朋友的面,我没有拆穿豆宝贝的谎言,回到家后我问豆宝贝:

“豆宝贝,今天你为什么要告诉小朋友说爸爸带你去日本玩了?

豆宝贝听完之后嘴一撇:“谁让他们去的地方那么好玩,我都没去过!

听到豆宝贝这么说,我有点不知道怎么再和他说下去。晚上豆爸回来之后我把这件事告诉了豆爸,豆爸听完哈哈一笑说:“嘿,你还别说,咱家豆宝贝年龄不大,可这自尊心还蛮强的。

我一听气不打一处来,说:“这叫什么自尊心,这是虚荣心,你懂不懂!

豆爸看我真的要生气了,正经地说:“亲爱的老婆大人,你不要对豆宝贝任何一点不足就这么紧张。小孩子有虚荣心是心理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只要我们引导好了,虚荣心是可以进化为进取心的,这种心理会帮助豆宝贝积极进取。当然了,对这种现象我们也不能放任不管,否则这种虚荣心将成为豆宝贝以后成长中的绊脚石,更有可能长大后变成一个喜欢弄虚作假、沽名钓誉的人。

听了豆爸的话,我稍稍放心了点。我想再观察豆宝贝几天再说,或许是自己真的过于紧张了。

就这样过了几天,我去幼儿园接豆宝贝回家,发现豆宝贝正在向别的小朋友介绍自己家有多漂亮,自己家的电视有多大……而这一切都不符合实际,都有夸大的嫌疑。我认为事情已经很严重了。面对这样的豆宝贝,我还能不紧张吗?

在这个阶段的宝宝都会出现虚荣心理,比如和周围的小朋友攀比谁的衣服漂亮,谁又买了新玩具,谁家有钱,谁家房子漂亮,谁家爸爸厉害等等。还有的宝宝会认为自己什么都会,比如有的大人夸奖某个宝宝聪明,会算几加几的算术时,另一个宝宝就会说:“这有什么,我还会算几百加几百呢!这样的宝宝只爱听表扬、受不了批评,只能赢、不能输,否则大哭大闹,失去心理平衡。

让宝宝有虚荣心理的主要原因一般是宝宝自我认识能力差,不能客观评价自己。有的宝宝从小就过高地评价自己,以为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

还有就是大人教育方法的不当,很多父母认为只有一个宝宝,又有经济承受能力,所以舍得为宝宝投入高物质生活,比如买高档玩具、流行服装等。有些父母不注意宝宝的修养和教育,喜欢在吃穿打扮、玩具图书等方面与别人家进行攀比,甚至给宝宝大把零花钱以显示自己的富有和与众不同。

当宝宝有了这种虚荣心理时,父母应加强自身修养,给宝宝示范一个好的榜样,平时注意多给宝宝讲一些关于《劳动最光荣》、《谁最美》的故事,让宝宝通过故事懂得爱劳动爱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妈妈在宝宝出现虚荣心理时,一定要少表扬他,尽量不要在众人面前去夸奖他,别人夸奖他时也要转移话题。平时对宝宝做事也要高要求,让宝宝从小接受一点小小的挫折,让他学会调节情绪。

另外,不管经济条件如何,父母都不能放纵宝宝的消费欲,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引导,逐步纠正宝宝追求穿戴、羡慕虚荣的坏习惯。

妈妈要知道,幼儿阶段的宝宝,生活经验少,又喜欢做一些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知识面不广,又容易把现实与虚构混在一起;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但想象力又非常丰富。

宝宝向别人夸自己家的东西如何如何好,自己又去过哪些好地方,其目的仅仅在于引起同伴的注意,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不尊重事实的习惯。

这种情况下,妈妈可以在平时多和宝宝观察家里的各种用品,让宝宝能对其名称、用途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帮助宝宝积累更多的知识经验,在宝宝与同伴交流时,有真实的内容可说,用广泛的知识和实在的语言去吸引同伴,赢得赞赏。

“怕生”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