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是如何被杀的
汉初元年,楚汉两军在中原大地拉开了历时4年的战争,史称“楚汉相争”。由于刘邦的知人善任,韩信的才华横溢,君臣携手打败了项羽,创立了大汉王朝。韩信也因为功高盖世,先被刘邦封为齐王,后被封为楚王。由齐王变成了楚王,韩信也算是衣锦还乡,但是就在韩信春风得意之时,刘邦却不断地挤兑、打压韩信,这到底是为了什么?面对刘邦的软硬兼施,韩信是步步败退,最终落了个“功臣末路断头颅”的悲剧。
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韩信被杀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在汉十一年,就是刘邦当了汉王的第十一年,也即他当了皇帝的第六年——这个时候西汉王朝也不过刚刚建立——发生了一件事情,一个叫陈豨的起兵造反,他自称“代王”,不是代替的“代”,而是代国之王。代在什么地方呢?是在现在的河北省境内。陈豨当时有很多军队和人马,而且他是养士的人,手下有很多英雄豪杰——陈豨这个人是很厉害的,走到哪儿随从他的车辆都有上千辆,很多人拥护他。
听到陈豨反了的消息,刘邦勃然大怒,带领军队御驾亲征,去讨伐陈豨。这期间,韩信与陈豨有书信来往。韩信写信给陈豨说,你只管造反,兄弟我在京城给你做内应。而且他做了准备,准备把监狱里的人放出来,让他们去攻打皇宫——当时留守京城的人是吕后,就说把吕后抓起来杀了。
这个事情被人告发了。告发的起因,是韩信手下有一个人犯了错误,被韩信关了起来,准备杀头。这个人的弟弟知道了这个情况,就向吕后通风报信,说韩信准备谋反。
吕后说这个事情怎么办啊?把相国萧何找来商量,萧何就出了一个主意。萧何出了一个什么主意呢?他自己去找韩信,说前方传来了捷报,咱们皇上打了胜仗,现在群臣都要到皇宫里去祝贺。
我们知道那个时候的通信是不发达、不方便的,前方有什么战事,韩信并不知道;萧何那么一说,韩信就相信了。但是韩信不去,韩信说,你看我一直在生病——因为前一段时间韩信闹情绪,一直装病不上朝——我连朝都不上的人,怎么能去呢?萧何说:“虽疾强入贺。”意思是,你虽然有病,但还是勉为其难去一趟吧;这么大的事情,大家都去祝贺,你不祝贺不好嘛!韩信觉得实在是推托不过,就勉勉强强进宫了,来到长乐宫。
当时汉王朝的主要宫殿有两座:一座叫未央宫,是皇帝住的;一座是长乐宫,是皇后住的。因为这期间是吕后在主政,所以韩信来到长乐宫。长乐宫两边早就埋伏好了,韩信一进来,很多壮士一拥而上,把韩信捆了起来。吕后没有请示也没有汇报,也来不及了,当机立断,先斩后奏,把韩信杀了——斩之于长乐钟室,就是在长乐宫里面一个放编钟的房子里把韩信杀了;而且立即下令逮捕韩信的家人——“夷信三族”,就是将韩信父族、母族、妻族三族的人全部杀光。
公元前196年,一个为大汉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就这样被杀了。可以说,韩信之死不完全是因为功高盖主,不完全是因为“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因为他说这个话的时候,刘邦并没有杀他;而是因为他参与了一个谋反大案,被吕后所杀。临死之前,韩信仰天长叹,说了这么一句话:“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是说我后悔啊,我后悔当初没有听蒯通的建议,以至于落到今天这个下场,被小孩子、女人所欺骗、所谋杀,我真是追悔莫及!
韩信是秦汉之际的军事家,在秦亡汉兴的过程中,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被称为汉初“三杰”之一。但韩信在功成名就之后,却没能够寿终正寝,而在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被吕后、萧何诱杀于长乐宫钟室。韩信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呢?史学界历来说法不一。
有人认为他谋反,所以罪有应得;但是也有人认为他忠义不二,被诛杀真是千古奇冤。那么,韩信是否真的是被屈杀了呢?
有人认为,韩信向来居功自傲,素有野心。兵权被夺,心生不满,必然会有忌恨刘邦之心。受到打击压制,很容易产生反叛念头。陈豨拥重兵,韩信有韬略,如果起事,有成功的可能。那时候,韩信可重分天下,安享尊荣。因此,吕后及时捕杀韩信,清除这个分裂反叛因素,制止了一次叛乱,避免了二次楚汉战争,还是很英明的,韩信被杀不冤。
有人认为,这是阴谋,屈杀了韩信。首先,告发之人的消息来源就不可靠。告发人是韩信欲处死的罪徒的弟弟,是韩信的仇人,韩信怎会让他知道机密大事?再有,韩信拥兵据齐时,有实力三分天下,却没有背叛刘邦。他被夺了兵权之后,闲居在京城倒想谋乱,这可能吗?说他与陈豨勾结,高祖头年就平定陈豨,说他第二年春天谋反,前后互相矛盾,显然是陷害了韩信。韩信死后,看刘邦的态度就可以窥出其中端倪。《汉书》中说,刘邦平定陈豨叛乱归来,听说韩信已死,“亦喜且怜之”。什么意思呢?
原来,刘邦一直视这些打天下的武将为眼中钉、肉中刺。这些人威信高、有军功,一旦有二心,很容易威胁刘家天下的稳定。韩信是刘邦最害怕的人。战争一结束就夺了他的兵权,云梦巡游,没抓住实据,无法以谋反罪杀他,刘邦已经很不开心了,早晚要寻借口除掉他。刘邦给韩信封个闲职淮阴侯,对韩信这样的功臣,不断压制,他是对不起韩信的。越是害怕韩信,也就想尽快除掉韩信。所以,听说吕后捏造罪名杀掉韩信,心中高兴,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他心里知道这是谋杀,韩信根本没谋反。因此,心中有愧,从心底涌出一丝同情:韩信虽是无辜的,但只能是这种下场,挺可怜的!所以说,韩信是被屈杀的。
我们回过头来分析,韩信有没有谋反的念头呢?楚汉战争期间,他攻城掠地,无人能敌,是不可替代的,刘邦要利用他,待他如兄弟,他没有谋反的念头。汉朝建立后,文官治理天下,武官倒有些碍事了。韩信这样的功臣,异姓封王,严重威胁着刘氏天下的安全。不管韩信是否忠心,只要武力谋反的假设存在,他就逃不掉被翦除的下场。韩信兴许明白了这个道理,产生过不谋反是死,谋反也是死,不如反了的念头。但是兵权已失,还不是空想?他已经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了,只能落进刘邦和吕后的陷阱,任其谋杀,韩信真的与陈豨串通举事,也是刘邦逼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对忘恩负义、阴险狡诈之人,有何忠心可讲?韩信早该反了!
我们通常把韩信是否与陈豨图谋叛乱,作为认定他是否是被屈杀的标准。事实上,没有这件事儿,他也一定被杀。
韩信,一代名将,旷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奋进,在胜利中沉沦。韩信到底是否谋反,为何而反,至今还有争论,但这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韩信作为我们民族英雄时代的英雄人物,他的忍辱负重,他的自强不息,他的叱咤风云,甚至他的犹豫狐疑、患得患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记忆。
邓通浮沉之谜
作为佞幸人物的代表,邓通在中国历史上有些声名,读过《史记》、《汉书》的人应该对他印象很深。
邓通的父亲邓贤生逢高祖刘邦开国初年,避开了秦末的战乱,家道殷实,也读了几年书。在接连有了三个女儿后,妻子终于为其生下了一个儿子,自然视为掌上明珠。因村北南阳郡到汝南郡的官道才修通十多年,活了半辈子的邓贤方才见到驿骑飞驰、四方辐辏,就为儿子起名叫“通”。幼年的邓通读经习文之余,除到村北的官道边看车马外,更多时间是去水深草丰的南河西水中戏耍、摸鱼、捉虾。到了弱冠之年,读书没见大的起色,却练就了一副弄水撑船的好身手。
西汉初年,读书人的仕途大致有三条:一条是郎官,家有中等财产(财产10万钱以上,汉景帝改为4万),自备车马服装生活费,可以到京师做郎官,等候朝廷的使用;一条是在本郡做小官吏,不计财产;一条是大官府指名征召,需有高才大名。到汉武帝时,才令郡县推举孝廉、秀才。在这种情况下,颇有资财的邓贤只有置办车马服饰,挥泪送别小儿邓通前往京师长安,为邓家寻求一条光宗耀祖、彰显门楣的道路。
年轻力壮的邓通一路行来并不觉得车马之劳,因其性情诚谨,擅长划船,不久就被征召到皇宫里做了黄头郎,专职掌管行船。
汉文帝时期,经济状况已经有了极大的改观,汉文帝也在朝思暮想能够成仙而长生不老。所以对于在梦中助推其上天的黄头郎,视为恩人暗自寻找。当他来到渐台时,看见一专职从事给宫廷划游船的黄头郎与梦中所推自己上天的黄头郎极为相似,召来一问,此黄头郎姓邓,名通,随即意会“邓通”与登天之路通达相一致,于是认定邓通就是帮助自己登天的贵人而十分喜欢他。汉文帝自感这是自己的幸运之至,再加上邓通原本是一个踏实做事的下层人物,生性老实本分,为人低调,不喜欢外交,就连汉文帝放他休息准许外出,他都不出去。于是文帝就赐予了邓通巨大的财富,并封官至上大夫。有一天,文帝命令一个善于看相的人为邓通相面。相人说:“邓通的命会穷困饿死。”文帝说:“能使邓通富有的在于我,怎么说他会贫困呢?”于是将邓通家乡附近的大小铜山都赏赐给他,准许他铸钱。于是将西汉中央政府直接统辖的15郡之一,远在西南的蜀郡严道铜山赐予邓通,并破例允许邓通拥有与同姓诸侯王相同的特权——可以自行铸造钱币。同时还说:“能富通者在我,何说贫?”邓通这个人也很争气地通过自己的老实本分、诚实守信,以所铸造钱币份量足、质地优而广受大众喜爱,得以邓氏钱遍布天下,富庶一时。
文帝身患毒疮,因感念他的恩德,邓通常为其吸吮患处。文帝闷闷不乐地问邓通:“天下谁最爱我呢?”邓通答:“应该没有比太子更爱您的了。”后来太子进宫问候文帝的病情,文帝要他吸吮患处。太子吸毒疮时却面露难色,事后听说邓通经常为皇上吸吮毒疮,心里感到惭愧,却也因此而怨恨他了。
到了汉文帝驾崩以后,太子被立为皇帝,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景帝怀恨邓通曾经让自己尴尬难当,无地自容,所以一即位后就免去了邓通的官职,收回了邓通铸钱的特权,让其在家闲居。邓通感到在家闲居既无收入又很无聊,所以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不久,有人告发邓通偷偷跑出境外在私自铸造钱币。
于是汉景帝派出官吏找到了邓通进行审问查实,果然有此事发生。当即就将邓通捉拿归案,没收了他的全部家产上交国库,并处邓通数以万计的罚金,从而让邓通背上了巨大的债务。而长公主经常念叨邓通对父皇汉文帝的忠诚,并记下了汉文帝对相面人说的话,所以赏赐了一些钱物给邓通。而当地的一些监督邓通的便衣官吏随即就全部将其没收抵扣负债,就连邓通身上稍微值钱一点儿的发簪也给搜走了。长公主也无可奈何地只有采取“借”的方式,下令接济一些衣服、食物给邓通,以维持邓通一些日常的基本需求。时间一长,邓通不堪心理压力,贫病交加竟身无分文客死在别人的家里,从而了却了起伏离奇的一生。
邓通在古代佞幸史上非常有名,也被现在很多杂文家拿来当作不知廉耻的例子,其实非常不公平,因为他不过是皇权下的一个卑微的牺牲品。他为皇帝吮吸毒疮,在那时的情况下,不但是不得已,说不定还是一种真诚的报恩手段。他出身贫贱,不过是个黄头郎,哪懂得什么宁死不辱的气节?皇帝对他好,他就要对皇帝好,想法很朴素,从情理上来讲,没有什么可值得深责的。皇帝问他天下谁最爱自己,他回答是太子,也是一种朴素的想法。至于为此得罪了太子,并非他的本意。如果他老谋深算,也许就不会那样回答,也就不会遭到那样的下场了。
晁错为什么会被腰斩
晁错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他也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非常关心国家大事,他虽然在太子府里面做一个家令,或者还只是做一个门大夫,等等,官职不大,但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他时常研究国家大事,向汉文帝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他给汉景帝上了好几道疏文,其中最有名的是谈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守边,一件事情是劝农,这篇疏文后来被收入《汉书》的时候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收入晁错的本传,一部分收入《食货志》,收入《食货志》的后来被命名为《论贵粟疏》。《论贵粟疏》是一篇有名的文章。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晁错又是一个有思想、有办法的人,还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正因为他是一个有学问、有思想、有能力和不甘寂寞的人,就命中注定了他会来蹚朝政这汪“浑水”,他一定会来管这个国家的事情。景帝前元三年,晁错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巩固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向汉景帝上书《削藩策》。汉景帝为了汉朝的长治久安,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开始了“削藩”。但是就在晁错的政治理想就要实现之时,他却被腰斩于长安东市。
晁错
他的蒙冤而死与文帝时代青年政治家贾谊的夭折,成为文、景时代最著名的两大政治悲剧!晁错蒙冤而死是因为朝廷大臣给他拟定的罪名是无臣之礼,大逆不道。朝廷大臣给晁错拟定的罪名虽然很重,但并不是晁错被杀的真实原因,那么晁错被杀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
晁错被杀的直接原因是“削藩”。晁错是一有机会就要向汉景帝鼓吹削藩的。而且,正是因为他的极力主张和一再鼓吹,景帝才最终下了削藩的决心。什么是“削藩”呢?简单地说,就是削减藩国的辖地。所谓“藩国”,就是西汉初年分封的一些王国。这些王国的君主,不是皇帝的兄弟,就是皇帝的子侄,是大汉王朝的既得利益者。削藩,无疑是要剥夺他们的权力,侵犯他们的利益,这些凤子龙孙岂能心甘情愿束手就擒?所以,削藩令一下,最强大的两个王国——吴国和楚国就跳了起来。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联合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起兵造反,组成七国联军,浩浩荡荡杀向京师,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七国之乱”,也叫“吴楚之乱”。七国兴乱,朝野震惊,舆论哗然。景帝君臣一面调兵遣将,一面商量对策。这时,一个名叫袁盎的人就给景帝出了个主意。袁盎说,吴楚两国,其实是没有能力造反的。他们财大气粗不假,人多势众也不假,但他们高价收买的,不过是一些见利忘义的亡命之徒,哪里成得了气候?之所以贸然造反,只因为晁错怂恿陛下削藩。因此,只要杀了晁错,退还削去的领地,兵不血刃就能平定叛乱。袁盎是做过吴国丞相的,说话的分量就比较重一点儿。何况这时景帝大约也方寸已乱,听了袁盎的建议,就起了丢卒保车的心思。
晁错之死也是其性格使然,他桀骜不驯,仰仗景帝的宠幸,今日要变法,明日又要改革,惹得群臣无论是正直之士还是委琐小人对他都不满。清官宰相申屠嘉是要杀他,就可以看出他的为人。景帝杀他之时,一片欢呼之声,竟无一人为之求情。只有死后一位八百石的邓公为之说了声冤。司马迁说:“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