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上的今天
23384500000283

第283章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1885年10月11日—1970年9月1日)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法国剧作家及小说家,195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莫里亚克出生于法国波尔多市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守旧的资产阶级家庭,少年时期起就沉缅于宗教文化和文学作品。中学毕业后,莫里亚克考进巴黎文献典籍学校,但几个月后就毅然抛弃学业,转而从事文学创作。1909年,莫里亚克发表诗集《握手》,深得名作家雷斯的赞赏。1911年,莫里亚克发表第二部诗集《告别青春》。莫里亚克1912年开始写小说,但一直未被世人注目。192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给麻风病人的吻》,是莫里亚克的成名之作,从此莫里亚克蜚声文坛,陆续写下了一系列以资产阶级形形色色的家庭悲剧为题材的著名小说。1925年发表的《爱的沙漠》获法兰西学士院小说大奖,也为日后莫里亚克赢得1952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奠定了坚实基础。1932年发表《蝮蛇结》。此外还有小说《吉尼特里觅斯》(1923)、《苔蕾丝·德斯盖鲁》(1927)等。1933年,莫里亚克当选为法兰西学士院学士。

莫里亚克是一位富于正义感的作家,他勇于跳出宗教樊篱,站在正义和进步的一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他参加了法国地下抵抗运动,战后成为最杰出的记者之一,同时继续发表小说《脏猴儿》(1951年)、《羔羊》(1954年)、《昔日一少年》(1969年)等,并从事戏剧创作和散文写作。在政治上,他积极支持戴高乐,维护民族独立,曾获“荣誉团大十字勋章”。戴高尔高度评价他,说他“一直忠于法国,选择了法国”。莫里亚克的小说充满乡土气息和宗教色彩,受到自己家庭浓厚的天主教氛围影响,莫里亚克对笔下的芸芸众生一直充满了怜惜。他善于揭示资产阶级家庭的内在悲剧,因而被誉为“描写痛苦的大师”。1952年,“因为他在小说中深入刻画人类生活的戏剧时所展示的精神洞察力和艺术激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莫里亚克辛勤写作一生,留下了一百多卷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1970年莫里亚克去世时,戴高乐将军在唁函中赞誉他“代表了法国文学的精萃,是嵌在法国王冠上最美丽的一颗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