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5年6月24日—1878年1月26日)
厄恩斯特·海因里希·韦伯,德国心理生理学家、心理学家。
1795年6月24日,韦伯出生于德国的维腾贝格,1815年在莱比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818年任莱比锡大学解剖学和生理学助理教授,1821年任教授,1871年退出教坛,1878年1月26日卒于莱比锡。
韦伯是19世纪重要的生理学家之一,他的许多实验具有重大的心理学意义。韦伯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感觉生理学。1834年,他用拉丁文写成《触觉论》,详细报道了皮肤的压觉、触觉、温度觉、冷觉、位置觉、肌觉、痛觉、关节觉等。著名的韦伯定律即发表于此。1846年,韦伯为R.瓦格纳编的《生理学词典》写了著名的《触觉与一般感觉》一文。韦伯对干温度觉的研究使他认为冷热感觉并不直接取决于刺激的温度,而是取决于皮肤温度的上升或下降。
韦伯在研究触觉时发现,如果分别用两个针尖刺激皮肤某一区域,被试者通常报告感觉到两个不同的点。如果两点之间的距离逐步缩小,尽管仍然有两个刺激,但被试感到只有一点。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两点阈。如果距离进一步缩小,被试者仍然报告只感觉到一点,而如果增大距离,则被试者报告感觉到两点。韦伯进一步观察到,两点阈在身体的不同部位是不同的,在指尖,两点阈非常小,而在背部,两点阈非常大。
韦伯对肌觉进行过重点研究。他的兴趣是去发现一个人怎样通过提物,即把一个物体的重量与另一个物体的重量进行比较来辨别物体重量差异的。他发现,一个人在一个标准重量和各种比较重量之间说出差别的能力并不是绝对的。在比较重量和标准重量相同的情况下,“最小觉差”位于阈限之下。当比较重量和标准重量之间的差别变得明显时,比较重量便更容易觉察为较重。因此,最小觉差的分数对标准重量来说是一种恒定的关系。这一关系用G.费希纳的公式来表示,即所谓的韦伯定律是△I/I=K。在这一公式里,I为强度,△为强度刺激增加量,△I为来自标准重量的最小觉差分数,即差别阈限,K为小于1的常数,称为韦伯比例。实验证明,韦伯比例仅运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韦伯在心理学史上的重大作用在于他是发现感觉对于外在刺激物具有相互存在性的第一人,心理物理学便是由此而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