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上的今天
23384500000149

第149章 巴枯宁

(1814年5月30日—1876年7月1日)

巴枯宁,俄国革命,国际无政府主义运动活动家和理论家。他的思想是用极端革命的词语装扮起来的无政府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潮

1814年5月30日,巴枯宁生于俄罗斯加里宁一个贵族家庭,15岁进入彼得堡炮兵学校学习,由于目睹对波兰起义的野蛮镇压,使他产生了对专制制度的刻骨仇恨,于是在20岁时辞去军职,到莫斯科攻读哲学。1838年发表《〈黑格尔中学讲演录〉译者序言》,推崇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1840年秋侨居国外,开始从事政治活动。在德国、瑞士、比利时、法国接触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特别受到蒲鲁东和魏特林的思想影响。1842年发表《德国的反动》一文,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巴枯宁积极参加欧洲1848年革命和策划柏林武装暴动,并于当年6月参加在布拉格举行的斯拉夫人代表大会,发表《新斯拉夫政策的基础》一文,宣扬泛斯拉夫主义,鼓吹建立斯拉夫联邦。1849年5月因参加并领导著名的德累斯顿起义而被捕。1851年被引渡给俄国沙皇政府。在彼得保罗要塞狱中,给沙皇尼古拉一世写了长篇的《忏悔书》。1857年被判终身流放东西伯利亚。1861年6月从流放地逃走。经日本、美国到达英国。在伦敦参加赫尔岑《钟声报》的编辑工作和撰稿,反对沙皇政府的专制统治,继续宣扬泛斯拉夫主义。1862年底,与俄国国内的革命组织“土地和自由社”取得并保持密切联系,对革命的民粹派运动产生过很大影响。1864年11月在伦敦会见马克思,加入第一国际。

60年代中期开始,巴枯宁到意大利、瑞士和西班牙等国活动。1865年在佛罗伦萨建立秘密的无政府主义团体,在那不勒斯建立秘密组织国际兄弟会(国际革命协会)。1866年写成《国际革命协会的原则和组织》,标志其无政府主义思想已逐渐形成。他认为:“人类进化的目标在于完成人性,只有当个人得到绝对自由时人性才能获得最完满的实现。包括无产阶级专政在内的一切国家都是同个人自由相对立的,因而是违反人性的”。1868年巴枯宁在瑞士制定的“国际社会主义民主同盟”的纲领简明地表明巴枯宁的政治主张:“本联盟乃无神论者的组织。它旨在消灭阶级,实现男女政治平等和社会平等。它要求土地、生产工具以及其他资本归全社会集体所有,只能由工人即农业和工业联合会使用。它认为所有现存的政治和主权国家都将在各自的国度里降格为公共事务的管理机构,并注定要消失在农业和工业自由联合会的大联合中。”

1869年9月第一国际巴塞尔大会上,他要求把废除财产继承权问题列入议程,遭到马克思主义者的反对和批判。1871年成立第一国际汝拉联合会作为进行分裂活动的一个重要据点。1872年在第一国际海牙大会上,巴枯宁和吉约姆被开除出第一国际。海牙大会后,他纠集一些国家的无政府主义者在瑞士圣伊尔耶举行会议,成立无政府主义国际,自称“国际工人协会”,与第一国际分庭抗礼。1873年,发表《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集中表达了他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之后因饱经折磨的健康也严重恶化了,他只得隐退于家中。1876年7月1日,巴枯宁在伯尔尼离开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