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当代]教学理论发展与孔德拉秋克《教学论》选读
23380100000022

第22章 孔德拉秋克《教学论》选读(15)

计划和进行教学时都应当做到在每堂课上都能使发展思维、表象、情感、记忆、意志等等的工作取得一定的进展。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通过自修来扩大和加深知识的能力。为此必须注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能获得一定的独立性和在自己的行动中取得一定的成效。

在学习学科的开始时期,教师应特别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在学习了基本术语和掌握了一定系统的所谓感觉标准(сенсорныйэталон)及反映本学科特点的其它一些应变知觉单位(оперативнаяединицавосприятия)之后,应当有明确目的地努力使学生形成独立掌握这个部门知识的技能。在课上要增加各种形式的工作,学生为了完成这些工作,就不得不积极参加认识活动。

仔细选择学习材料和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独立完成巩固知识的练习来很好地巩固所学材料,这样做有助于提高上课的效果。在课上学生如懂得了基本教材,并独立理解了它的意义,就应给学生布置课后做的带有创造性质的作业。这些作业可以包括独立利用教科书,了解其它来源的材料,独立完成探索性练习。

在教师教会学生积极地理解所讲授的材料并独立掌握知识的班上,比那些只是使学生习惯于消极地识记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并照样加以再现的班上,所采取的教学形式可能更完善些和灵活些。现代课堂教学的特点是具有完整性和多样性。在课上学习新材料往往结合为一个有机地完整的感知、现解、巩固知识和形成相应技能的过程。传授新材料和初步巩固材料这两个结构环节似乎结合为一个统一的、有逻辑联系的师生一起积极进行教与学的过程。

教师要面向学生,让他们回忆一定的概念,并利用这些概念来揭示新的东西,而且他在揭示新东西时要使所有学生都能同他一起工作,积极地掌握新知识。同时教师要提出巩固新知识的练习,并应把工作组织得能使学生独立地以其它观点,从另一种情境来研究材料。

由此可见,在以前传授的知识中,能添入某种新的东西,而且学生也能独立理解这种新东西的意义。

合理利用上课时间是改进课堂教学的最重要途径之一。课堂教学的一些收效不大的部分应尽可能减少。例如,不必要时就无须延长上课的组织环节。应当采取多种有效的巩固、复习和检查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方式,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详细解说次要材料上,以及花在用照原样再现的方法进行长时间的巩固和复习上,等等。

教学工作的强化和课时的合理利用,是受到过很好宣传的、人所周知的里比茨克经验的基本内容。

最适当的教学工作速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最适当的速度就是为感知、全面理解和巩固知识而紧张地进行教学活动,就是全班为圆满地掌握知识和技巧而紧张地活动。

由学生那里得到的关于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信息的有效性对提高教学效果起有重要的作用。已经有足够的各种有效的反馈联系手段用来武装教师,这些手段如得到巧妙的应用,就会对提高上课效果产生重大作用。自动化教室特别值得注意,因为在这样的教室中,在每张课桌上都有专供学生使用的操纵台,并为教师备有控制台(参阅第九章)。

在课堂上采用技术手段是改进课堂教学的途径之一。借助发声手段可以演示各种噪声,并能教会学生听出本专业所研究的各器官的工作情况。例如,每个医士必须知道人在患各种疾病时心脏和肺部工作所特有的声音。机械技术员和工艺技术员需要知道机器正常工作时的特有声音和机器在发生一定损坏时的声音。

借助录音机可以收集必要的声音征兆的音响,并可获得为在课堂进行研究所必需的一切。

在文化教育学校中为了听杰出音乐家的演奏和歌唱家、艺术大师的演唱等等,必须使用声响手段。在学习外语时,声响手段能使教师更好地向学生说明,怎样正确地发音,念单词和读句子。在讲授普通科目和专业科目时,声响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用来解决许多问题,改进课堂上的教学过程。

采用银幕式灯光投影装置,放映教学电影,可以大大扩大课堂教学的可能性,使自然界、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中发生的极其复杂的现象和过程易于为学生所理解。

善于应用问题教学法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着名的苏联教学理论家М.Н.斯卡特金认为,如果学校在全学程内日复一日地只是培养学生进行再现式的认识活动,那么从学校培养出来的将都是一些消极旁观的人。他们可以这样或那样地理解世界,但却没有学会应当怎样创造性地改造世界,而问题教学恰恰能可靠地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远非每个人都充分表现出对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现象的兴趣。只有在教学和教育的一定条件下,才能使学生形成和巩固想进行研究的、也就是对认识活动表现出需要的条件反射。在课堂上创造由再现式学习活动向创造性学习活动过渡的条件,能巩固学生的充满热情的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知识和技能的质量。

不断改进教学工作的方法和方式是改进课堂教学形式的可靠途径。每门教学科目都有独特的内容,因此某些教学方法将只有某一学科所特有。正确地考虑这些特点,就意味着找到课堂教学工作的最合理的方式和为有效地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创造条件。例如,在学习数学和某些其它科目时,都广泛采用所谓讲演考查教学制。它的实质在于,教师按每一题目在课堂上用讲演方法讲述理论材料,并从课的结构中除去复习材料所花的时间。在讲过全课题或一部分之后,教师就进行测验检查课,这种课在必要时也可作为课堂讨论来组织。

数学教学的特点在于家庭作业基本上是用解答应用题、试题和做练习的方法完成的。教师通过检查答案正确与否就能随时了解到学生怎样掌握每堂课的材料。视需要的程度,他可在下次课上就学生不正确和不完全掌握的材料作些补充的精确说明,并为学生全面地了解这一材料提出新的作业。讲完这一课题后,就让学生准备考查,并完成考查作业。

在研究社会学和其它邻近科目时,许多教师都利用讲演课堂讨论教学制。正象讲演考查制一样,这一制度也是用讲演方法来讲授教材的。在几次讲演课之后,就进行课堂讨论。在课堂讨论中,除讨论学生在家研究的问题外,还要考查学生的知识。

为了提高检查知识的效果,教师布置的书面家庭作业应使他在检查时能更充分地了解到学生在每堂课上掌握知识的情况。

在讲授专业科目和一般技术科目时,常采用定时考查制。这一制度是教师在讲授每一部分或一个大课题时都从学习新知识开始,然后进行综合课和实习课,在这些课上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复习材料。

在学习一个部分的过程中可以组织课堂讨论。在一个部分的学习结束时,可用传统方法或程序检查方法进行测验检查课。用概括课结束该课题的学习,在概括课上对测验检查课进行总结,发现并消除这一部分知识中的缺陷。定时考查制能使教师系统地检查学生的工作,并有效地了解学生在每堂课上掌握知识的情况。

讲演考查制及其一些变形,如讲演课堂讨论制和定时考查制,能使教师考虑到不同学科内容的具体特点和讲授的条件来提高教学效果。

四、个人学习工作的组织

个人独立学习工作的组织形式有:让学生预习功课,进行观察(物候观察、对生产过程的观察,等等),进行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在生产实习时独立地完成个人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预习功课的家庭作业在教学过程中花去许多时间。实际上,预习功课就学生为完成学习工作所花费的时间来说,在中等专业学校中占第二位,仅次于上课。在课堂上教师直接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后学生自己酌量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由于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正确地组织自己做家庭作业的工作,合理地分配时间,教师就应组织对他们的辅导,定期检查他们在宿舍的工作,纠正他们组织工作中的缺点或错误。

起初最好是向学生指出完成每一部分作业和全部作业大致所需要的时间,说明准备工作位置的规则和做作业的合理方法。

组织学生独立工作的特点在于,教师不应监护,而应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为此必须一开始就教会学生独立利用书籍,首先是教学用书,检查每个学生是否会读书中的专门插图,是否会在引用参考书中的文句时利用插图。对于感到困难的学生,必须在专用教室组织他们做练习,把插图同模型、样品、教学图表、实物教具加以比较。也应当让学生练习运用专门术语、基本(基础)概念,因为这些都是为形成独立利用本学科书籍的技能所必需的。

学生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方面的独立工作是在长时期内同每天上课和准备功课的经常性工作同时完成的。因此,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工作要求特别周密的劳动组织,而且每个学生对自己时间进行计划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课程设计在各主要专业科目的教学计划中都有规定,是培养学生从事毕业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在培养未来专家独立从事以利用理论知识为基础的生产活动中是两个必要的和不可代替的阶段。因此摆在教师面前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过程中能根据本部门的科学理论知识独立完成实际生产任务。

由于每门课程设计的劳动量相当大并且具有个别特点,完成每门课程的设计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应当按阶段组织学生的独立工作。教师要明确规定每一工作阶段的信条,并指导学生去完成。

现在我们以《机器修理》科目(《农业机械》专业)的课程设计工作为例来说明上述各点。

鉴于这是学生的第一次课程设计工作,教师在一开始就组织辅导,并同时检查工作的进展情况。之所以必须如此是为了及时防止可能发生的错误、偏离题目,以及为了使学生在探求正确答案、工作的理论根据的道路上树立信心。

完成这一课程设计工作可以分为九个阶段。在第一个组织阶段上,教师要提出设计题目,说明完成课程设计时应当遵循的要求,告诉每个学生设计所需的基本材料和应参阅的学术书籍、科学书籍,以及生产指导和手册一类的书籍,规定设计的范围及其完成期限,确定第一工作阶段的具体任务,预定同学生会面的日子,在这一天之前学生应当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此外,教师要指出日常辅导的日子和钟点。第一阶段的任务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收集必要的参考书;(2)把搜集的基本资料同实习工厂、区间“农业技术”联合工厂的生产计划加以核对;(3)简短地说明实习工厂的特点。

在学生完成第一阶段任务后同他们会见时,教师要检查他们搜集的资料,说明怎样克服在完成第一阶段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并提出下一阶段的任务:(1)确定所需用的时间和本研究对象的修理进度;(2)统计工人数量;(3)计算和选择必要的设备。

应当向学生指出,为了完成这一阶段工作任务,需要利用参考书中的哪些材料。

为了使学生学习在完成设计时计算自己的时间,必须制定工作进度计划,计划中应指出在设计工作的每一阶段完成后进行必要辅导的时间。除工作进度计划外,学生还应有各阶段任务统计表。

在最初的三、四次辅导时,必须仔细检查所有学生按阶段完成任务的情况,并为克服所完成工作中的缺点和就完成下阶段任务的方法提出详细的建议。

课程设计以个人设计答辩告终。让每个学生简短地讲述自己工作的内容,指出自己作出的正确的解答方法,说明设计的生产意义。

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经受到独立解决重要实际任务的训练。通过答辩他能学习合理地论证所找到答案的适当性和计算的正确性。应当吸引出席答辩的学生参加审查每份设计的工作。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方面的独立工作能使学生的普通知识和专业知识成为更加灵活和适用的知识,成为能从现代科学观点说明实际专业活动的知识。中等专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差别之一也就在这里。

生产实习时的独立工作,对于更加深入地实际研究所选专业方面的生产过程来说,对于获得感觉经验和生产经验来说都是必需的。

在生产实习时,独立工作一定要同无可指责地遵守安全技术规则结合起来。因此使学生作好参加生产实习准备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让他们学习这些规则。然后在生产指导员的直接指导下,每个学生掌握在生产中遵守安全技术规则来完成工作的技能。

要让充分掌握了这些技能的学生独立完成工作。生产条件下的实际工作能吸引住学生的主要注意力,使他们注意于有关技能的掌握过程本身,以及注意如何改进这些技能。同时掌握技能时的实用主义可能使学生脱离他们在中等技术学校所学习的理论基础。为了防止这种脱离现象,当学生具有足够承担独立工作的能力时,必须给与他们专门的学习任务。这些任务的内容应有助于学生把自己的理论知识同在生产中完成的工作联系起来。这一教学论的要求是以知识和技能之间辩证的矛盾规律为依据的。在最初阶段为了掌握初步的技能,需要的基本上是实际知识,学生是在生产指导员的直接照管下进行工作。这时任何补充知识将只会诱使学生离开掌握技能,推迟能让他独立完成工作的时间。这一时期,应当把学生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掌握技能上,并要力求使学生能达到独立工作的地步。

当学生在教学和生产实习中开始独立工作时,应向他提出一些需要作理论论证的学习任务。同时独立工作具有愈益自觉的性质。

掌握的技能和技巧能创造感性经验,而这种经验就能使学生较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由此可见,教学过程的动力具有良好的作用,而这种作用也就包含在知识和技能之间的矛盾中。生产实习中,如在学生个人独立工作情况下进行教学,效果就会提高。

学生在教师、生产指导员指导下的个别工作在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种工作的表现形式是个别辅导、指示和指导形成职业技能和技巧(驾驶内燃机车、汽车、拖拉机、推土机、起重运输车,以及在自动化工段上进行各种操作等等)。在教学生学习音乐、唱歌、艺术、造型艺术等等的时候,特别广泛地采用对学生的个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