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物有声为呕,有物无声为吐;哕即呃逆;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本篇所论呕吐、哕、下利三种病均属胃肠病变,故合篇讨论。
一、呕吐
【原文】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要点】
胃反是由于脾胃虚寒,不能腐熟运化水谷所致,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原文】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大半夏汤方:
半夏二升(洗完用)人参三两白蜜一升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要点】
本条论述胃反的证治。主症: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心下痞硬,大便燥结如羊屎。病机:脾胃虚寒,运化失职。治法:补虚润燥,降逆止呕。方用大半夏汤。
【歌诀】
从来胃反责冲乘,半夏二升蜜一升。
三两人参劳水煮,纳冲养液有奇能。
【原文】
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
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要点】
此两条论述寒饮挟肝气上逆引起的呕吐证治。辨证要点:呕吐,或干呕,或吐涎沫,胸满,头痛。病机:肝胃虚寒,浊阴上犯。治法:温胃散寒,降逆止呕。方用吴茱萸汤。
【歌诀】
升许吴萸三两参,生姜六两救寒侵。
枣投十二中宫主,吐利头痛烦躁寻。
【原文】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四逆汤方:
附子一枚(生用)干姜一两半甘草二两(炙)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要点】
本条论述阴盛格阳而见呕吐的证治。主症:呕吐,脉弱,小便自利,身微热而四肢厥冷。
病机:阴盛格阳。治法:温阳救逆。方用四逆汤。
【歌诀】
生附一枚两半姜,草须二两少阴方。
建功姜附如良将,将将从容藉草匡。
【原文】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半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要点】
本条论述少阳邪热迫胃而致呕吐的证治。
主症:呕而发热,口苦咽干,胸胁苦满。病机:
少阳邪热犯胃。治法:清热和胃,降逆止呕。
方用小柴胡汤。
【歌诀】
柴胡八两少阳凭,枣十二枚夏半升。
三两姜参芩与草,去渣重煎有奇能。
【原文】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外台》方,又治吐水。
大黄甘草汤方:
大黄四两甘草一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要点】
本条论述胃肠实热而致呕吐的证治。主症:
便秘,呕吐,食入于胃,旋即吐出。病机:胃热上冲。治法:通腑泻热。方用大黄甘草汤。
【歌诀】
食方未久吐相随,两热冲来自不支。
四两大黄二两草,上从下取法神奇。
【原文】
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要点】
本条论述呕利并见的证治。辨证要点:呕吐、腹痛、暴注下迫、利下热臭或垢积,甚至下利脓血。病机:邪热内犯胃肠,病变重点在肠。
治法:清热止利,降逆止呕。方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歌诀】
枣枚十二守成箴,二两芍甘三两芩。
利用本方呕加味,姜三夏取半升斟。
【原文】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甘草三两(炙)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要点】
本条论述寒热错杂的呕吐证治。辨证要点:呕吐、肠鸣、泄泻、心下痞。病机:中焦寒热错杂,升降失司。治法:开结除痞,和胃降逆。方用半夏泻心汤。
【歌诀】
三两姜参炙草芩,一连痞证呕多寻。
半升半夏枣十二,去滓重煎守古箴。
【原文】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
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猪苓散方:
猪苓茯苓白术各等分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要点】
本条论述饮停致呕的证治。主症:呕吐清稀痰涎,吐后口干欲饮。病机:胃中停饮上逆。
治法:健脾利水。方用猪苓散。
【歌诀】
呕余思水与之佳,过与须防饮气乖。
猪术茯苓等份捣,饮调寸匕自和谐。
【原文】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茯苓泽泻汤方:《外台》云:治消渴脉绝,胃反吐食之,有小麦一升。
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二两桂枝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要点】
本条论述饮阻气逆而呕渴并见的证治。主症:反复呕吐,吐后饮水,水入又吐,吐后再饮,再饮再吐。病机:饮阻气逆,津不上承。治法:
化气利水。方用茯苓泽泻汤。
【歌诀】
吐方未已渴频加,苓八生姜四两夸。
二两桂甘三两术,泽须四两后煎佳。
【原文】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生姜半夏汤方:
半夏半升生姜汁一升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
止,停后服。
【要点】
本条论述寒饮搏结胸中的证治。主症: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心胸中极度烦闷不适。病机:寒饮搏结,气机受阻,病及肺胃,凌迫于心。治法:散饮祛结,疏通气机。方用生姜半夏汤。
【歌诀】
呕哕都非喘又非,彻心愦愦莫从违。
一升姜汁半升夏,分煮同煎妙入微。
【原文】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半夏干姜散方:
半夏干姜各等分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服之。
【要点】
本条论述中阳不足、寒饮内盛的呕逆证治。
主症:干呕,或呕吐涎沫。病机:胃寒气逆。
治法: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方用半夏干姜散。
【歌诀】
吐而干呕涎沫多,胃腑虚寒气不和。
姜夏等磨浆水煮,数方相类颇分科。
【原文】
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要点】
呕吐是一个症状,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必须审证求因,治病求本,不可见呕止呕;呕吐是病势向上,邪气欲从上而出,治疗时应因势利导,不可轻用苦寒攻下法。
二、哕(即呃逆)
【原文】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橘皮汤方:
橘皮四两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
【要点】
本条论述胃寒气逆而干呕、哕的证治。主症:干呕,哕,手足厥冷,胃寒喜热饮。病机:
胃寒气逆。治法:散寒行气止呕。方用橘皮汤。
【歌诀】
哕而干呕厥相随,气逆于胸阻四肢。
初病气虚一服验,生姜八两四陈皮。
【原文】
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橘皮竹茹汤方:
橘皮二升竹茹二升大枣三十个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要点】
本条论述胃虚有热的呃逆证治。主症:哕逆,虚烦不安,少气,口干,手足心热,脉虚数。
病机:胃中虚热,气逆上冲。治法:清热安中,和胃降逆。方用橘皮竹茹汤。
【歌诀】
哕逆因虚热气乘,一参五草八姜胜。
枣枚三十二斤橘,生竹青皮刮两升。
三、下利
【原文】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四逆汤方:方见上。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
【要点】
本条论述虚寒下利兼有表证的证治。主症:腹满,下利,身体疼痛。病机:表里同病,里气虚寒为急。治法:先救里,下利止后再解表。解表用桂枝汤。
【原文】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甘草二两(炙)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要点】
本条论述寒厥下利的证治。主症:下利清谷,四肢逆冷,冷汗出,浮热面赤。病机:阴盛格阳,里寒外热,真寒假热。治法:回阳救逆。
方用通脉四逆汤。
【歌诀】
一枚生附草姜三,招纳亡阳此指南。
外热里寒面赤厥,脉微通脉法中探。
【原文】
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锉,一半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要点】
本条论述虚寒痢疾的证治。主症:下利脓血,血色紫暗,赤白相兼,神疲乏力,腹痛隐隐,喜温喜按,口不渴,舌淡苔白,脉微细而弱。病机:中气虚寒,气血不固,滑脱不禁。治法:温中涩肠固脱。方用桃花汤。
【歌诀】
一升粳米一斤脂,脂半研磨法亦奇。
一两干姜同煮服,少阴脓血是良规。
【原文】
气利,诃梨勒散主之。
诃梨勒散方:
诃梨勒十枚(煨)上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疑非仲景方。
【要点】
本条论述虚寒气利的证治。主症:下利泄泻,滑脱不禁,大便随矢气而出。病机:中气下陷,气虚不固。治法:涩肠固脱。方用诃梨勒散。
【歌诀】
诃梨勒散涩肠便,气利还需固后天。
十个诃梨煨研磨,调合米饮不需煎。
【原文】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厚朴二两(炙)枳实大者三枚(炙)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得利则止。
【要点】
本条论述胃肠实热下利的证治。主症:下利谵语,潮热,汗出,腹满拒按,舌苔黄燥,脉实有力。病机:实热中阻,食滞内结。治法:攻下实热。方用小承气汤。
【歌诀】
朴二枳三四两黄,小乘微结好商量。
长沙下法分轻重,妙在同煎切勿忘。
【原文】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黄连黄柏秦皮各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
【要点】
本条论述热利的证治。主症:下利脓血,里急后重,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病机:
湿热胶着肠道,腐灼肠道脉络。治法:清热燥湿,凉血止利。方用白头翁汤。
【歌诀】
三两黄连柏与秦,白头二两妙通神。
病缘热利时思水,下重难通此药珍。
【原文】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绵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则止。
【要点】
本条论述下利虚烦的证治。主症:下利后心中郁郁微烦,按之心下软,无腹满、腹胀、拒按。病机:余热未清,热扰心神。治法:泄热透邪,解郁除烦。方用栀子豉汤。
【歌诀】
山栀香豉治何为,烦恼难眠胸窒宜。
十四枚栀四合豉,先栀后豉法煎奇。
(汪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