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赢在中层
23350500000014

第14章 不同阶段不同中层(2)

联想的杨元庆说过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企业是如何发展的。他说,企业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做大,第二个阶段是做强,第三个阶段就是好产品和好效益。所以,一个企业再大再强,他的产品没有人要或卖了不赚钱,都是枉然,公司也无法持续发展。我认为这是他的经验,对我们来讲也是一种忠告。

我在前文提到过,公司发展的稳定期就是要突破瓶颈。“只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凭借惯性滑行,永远进入不了一流公司的行列。这是行业的本质。”我把它讲得更直白一点:在每个行业里面总有一些惯性,凭着这个惯性滑行,你永远都是二流的,进入不了一流的行列。我就搞不懂为什么医院里挂号跟缴费的地方一直在一楼;为什么超市、便利店没有学麦当劳送餐上门;为什么营业厅都是一个大门进去,里面是一排柜台,而不是东西南北四个门,进去后中间是一圈柜台……这些都是行业中的惯性。

联想就一直想打破这种惯性,所以它们有两个主要运营中心。不管怎么样,至少你不得不承认,联想是我们国内品牌电脑当中的第一。但是一提到联想,许多人会说它是电脑组装厂;而提到惠普电脑跟苹果电脑,就不会有人这样说。什么叫组装厂?组装厂就是重要的零配件是别人生产的,我们只是拿过来把它拼装成一个产品。那么联想该怎么去突破,才能让大家改变这种观念呢?很简单,联想需要有非常超前的设计观念和研发能力,而且要富有创新力,否则没办法改变人们对它的看法。

你会不会说三星的手机是组装出来的?肯定不会,因为在全世界的手机品牌中,三星位列前三,与诺基亚、苹果齐名。而且你不得不承认,三星其实花了很多的技术研发费用,才能够做成这样。

苹果公司2011年当选全球最受赞赏公司第一名。之所以能雄踞电脑业全球榜首,这与它卓越的创新力是密不可分的。

总之,要创新就需要人才,这是公司发展到稳定期所必需的。

稳定期不能太“稳定”

前面提到,公司在稳定期会出现利润下滑和缺少创新产品的情况。一般公司在创业的时候,老板和员工都会有一种激情和斗志,为了公司,大家可以晚上不回家,睡在地板上,甚至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不拿薪水。但一旦打下天下以后,就不是这样了。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

首先,创业激情退化。这种情况发生在很多公司,而且往往到稳定期就会出现。

其次,做到最后,产品的差异化往往就不存在了。你能说出蒙牛、伊利和光明这三种鲜奶的差别在哪里吗?可口可乐跟百事可乐差别又在哪里?很多公司竞争到最后,差异化就越来越不明显了。也许你会说:“余老师,照你的意思就是不要竞争了?”不是。我的意思是,不要一天到晚去想根本就没有差异的东西,你要去想想别的,要有技术突破,否则很难有差异化的产品。

那么,突破这个瓶颈的手段是什么呢?

第一,放下一些你过去做事的习惯,嫁接一些成功的经验。我的建议是:做中层的要常常到别的公司去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所以,中国银行应该常常去参观一下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等,多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

第二,多跟“敌人”做朋友。中层主管可以常常跟竞争对手在一起交际应酬,跟“敌人”做朋友,向“敌人”学习,因为他总有一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第三,到那些竞争激烈的城市,像东京、纽约、新加坡,甚至巴黎、罗马、伦敦,看看人家是怎么竞争的。我相信你每出国一次,都会有很多新的想法。如果你是做酒店的,到人家酒店去看看或试着住住;如果你是做快餐的,别总吃自己的快餐,应该多去吃吃别人的快餐;如果你是做饮料的,不要老喝自己的饮料,多去喝喝人家的饮料……你马上就会发现,人家肯定有很多值得你借鉴的地方。

第四,搞好研发预算。国际上有一项研究,每投入1元钱的研发费用,就会创造10元钱的销售收入,这个比例是1∶10。所以,一个公司对研发的投资,如果没有达到1万元钱,销售收入就很难达到10万元;没有投入1亿元,销售收入就很难达到10亿元。据说海尔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华为也在100亿元上下。如果它们的研发投入都只有20亿元,我可以大胆地预测,它们在遇到瓶颈后就发展不下去了。所以,研发的预算一直要走在销售的前面,研发投入的10倍就是你未来的销售收入,这是一个通则。

第五,及时补充新人。打江山的都是老臣老将,如果任由这些人一直占着位子,不输入新鲜血液,公司就会因为缺乏新人而丧失激情。

“嘉禾神话”的终结

香港曾经有两个很大的影视公司,一个是嘉禾,一个是邵氏。邵氏的老板邵逸夫如今已经一百多岁了,但是他的儿女却没有一个继承家业的,邵氏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嘉禾被卖掉了。

嘉禾原来的老板是邹文怀,八十多岁了,邹文怀底下的元老们都已经六七十岁了,连他的中层干部也都五六十岁了。嘉禾公司培养了很多电影巨星,李小龙、成龙、吴宇森都是从嘉禾出来的。2007年10月,邹文怀以2亿港元将嘉禾电影公司卖给了橙天娱乐,邹文怀变成嘉禾公司的顾问,橙天娱乐董事长伍克波成了嘉禾公司的董事长。从此,“嘉禾神话”终结。

这个案例给你什么启发?干部们普遍老化的时候,公司的经营很可能会出现困难,因为没有新鲜血液,没有新陈代谢,没有新的中层。

衰退期:开源节流,变革维新

公司衰退以后会不会再度复活?这是另外一个问题。我只想提醒你,即使衰退,也不要衰退得太快。我有门新课程叫做“拐点”,其中就讲到这样一句话:什么叫做成功的企业?所谓成功的企业就是经济衰退的时候,它是最后一个倒下去的。还有一句话:所谓成功的企业就是经济复苏的时候,它是第一个站起来的——经济一旦好转,有了变好的迹象,它马上就起来了。

易“复活型”中层才能转危为安

处于衰退期的公司需要两种中层干部:

第一种是再造人才。流程再造的意思就是重新排列作业流程,讲得更清楚一点就是:先不要去想你们公司现在的流程,先考虑客户要的是什么流程,再把公司的部门和人员安排下去。结果你发现只需要72个人就可以了,而且减少了5个步骤。你们公司现在有100个人,就表示多了28个人,那就把这28个人先放在一边。至于这28个人是辞退,还是轮流上班,这是另外的事情。不要为了你们公司那100个人,给客户搞个流程,应该为客户设计一个科学化的流程,再看看实际需要多少人,这才叫做流程再造。

另外一种叫做企业重组人才。企业重组又是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一个屋子屋顶漏雨,墙壁龟裂,地板翘起来,厨房窗子破了两个洞,而且洗手间太小,卧室也不大,这屋子该怎么改造?东改西改不是办法,敲来敲去也不是办法,最好拆掉重盖,这就类似于企业重组。所以,企业重组不是一些表面的功夫和一些消极的做法,而是积极地拆掉重建。

很多公司都认为,企业重组就是让这几个人坐在一起上班、那几个人坐在一起上班。这其实不是真正的企业重组,而应该叫做归大堆——把几个人归在一起,人数没少,机构没少,房子的面积没少,连费用也没少,只是形式上几个人坐到一起。我认为真正的重组是拿掉不必要的人,拿掉不必要的机构,拿掉不必要的作业,拿掉不必要的设施,重新再进行组合。

“修理”福特的飞机先生

艾伦?穆勒里(Alan Mulally)是美国波音公司的前CEO,后来被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挖过去了。大家知道,T型车是从福特开始的,福特汽车被公认为是汽车界的鼻祖。但是福特公司到了第三代时,情况有点不太好,所以福特公司第三代掌门人比尔?福特就把艾伦?穆勒里挖过来,希望他对福特汽车公司进行重组和流程再造。

艾伦?穆勒里被誉为“全球最成功的项目管理领袖”,他有一个本事,就是把飞机拆开,让好几个国家去加工,然后再进行组装。比如波音787飞机,就是由9个国家共同制造的。也就是说,他将飞机的机头、机身、机尾、机翼、发动机、起落架、乘客舱门以及货舱门等,分派给不同的国家制造,从而彻底实现了全球供应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

现如今,在艾伦?穆勒里的领导下,福特在美国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逆势发展,在通用和克莱斯勒相继倒下后,福特仍然屹立不倒,成了底特律三巨头中的唯一幸存者。所以,福特老板比尔?福特说他选对了人才。

看来,这位“飞机先生”在对福特汽车进行流程再造和企业重组中获得了初步的成功。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在公司处于衰退期的时候,是非常需要流程再造和企业重组这两方面人才的,因为他们很有可能使公司重新焕发生机。

目标明确,措施到位,不走下坡路

在流程再造和企业重组的过程中,公司应该有三个目标:

第一个目标,停掉那些对公司没有直接帮助,而且现在拿掉也不会影响市场与客户服务的支出。也就是说,缩减一切过度膨胀的开支。你认为你们公司打的广告都有效益吗?请客户吃饭值得吗?干部需要天天出差吗?董事长每次外出都应该坐头等舱吗?每个干部都需要配一辆汽车吗?我敢讲,每个公司都有膨胀的开支。国际管理专家有一个统计,每个公司的膨胀开支至少占15%。

第二个目标,裁撤不必要的部门和网点。什么叫做不必要的部门和网点?凡是收入低于支出的网点,就是不必要的;凡是没有办法扩大市场份额的网点,就是不必要的;凡是没有什么差异化、没办法增加新客户的部门,就是不必要的。总之,不必要的网点的特点就是:第一,不赚钱;第二,打不开市场;第三,没客户。这种网点要坚决裁撤掉。

当然,你一定会说:“哪能随便说关就关呢?”所以,在关网点时,要注意两件事:一是人员怎么遣散。千万不要造成“社会风暴”,哪些留下、哪些回家、哪些并到总部、哪些外调,最好仔细研究、妥善处理。二是债务债权处理清楚。网点撤掉了,欠人家的钱应该赶快还给人家,不要欠一屁股债就跑了,否则你就会有麻烦。总之,裁撤不必要的网点时,相关人员要做合理的处理,债权债务要做合理的交代。

第三个目标,调整生产线。生产线主要有三种调整方式:第一种是生产线如果太长了,增加了太多的成本,就把一部分生产线砍掉,交给别人来做,这叫做产品外包。第二种是三条生产线只有一条比较强,就把另两条转手或者关掉。第三种是最积极的做法,也是实在没有办法的办法,干脆不做,转行做经销,拿别人的产品来卖。例如,不想做电风扇了,拿人家的电风扇来卖;不想做冷气机了,拿人家的冷气机来卖;不想做摩托车了,拿人家的摩托车来卖。

要实现以上三个目标,我认为有三个手段:

首先,公司要组织一个变革小组来推动变革。如果老板说某一项改革很重要,总经理也认为有道理,副总也同意,其他干部也没有话说,你认为改革能自动实施吗?不可能。没有变革小组做推手,是没有人会动的。你永远不要指望那项改革能自动实施,除非公司有变革小组。

其次,从最紧急的地方下手。举个例子,有一位男士得了脚气病,他还有一点胃溃疡,肠胃消化也不好,检查的时候,医生还发现他有比较严重的脂肪肝,这说明他的肝功能已经不太好了。这位男士买了很好用的药膏,天天去擦自己的病脚,终于把脚气治好了,脂肪肝却恶化了,变成了肝硬化。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大家:身体的主要器官肝坏了没有去治,一天到晚治脚气有什么意义?这就是没有从最紧急的地方下手。所以,你们公司不要总做表面工程,不要总是只顾面子,应该从最危险的地方下刀,因为那个地方决定着公司的生死存亡。

最后,爬升制高点。意思就是让自己站到一个很高的地方,从上面往下看,这时候你会发现,情况不一样了。

联想以前不只做电脑,还做数码相机。2007年12月,联想把数码相机停了,开始专心致志地做自己的电脑品牌,并且取得了很不错的业绩。

其实,如果当初联想没有停掉数码相机,它是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认为,不管你做什么,有两件事特别重要:第一,世界是一个地球村,公司与公司之间有时候会互相牵动,你稍微不注意,就会侵犯人家的专利权。比如数码相机,就包括CCD(电荷耦合器件)、存储卡等多项专利技术,这些技术大部分掌握在日本人手中,所以数码相机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好做。第二,即使统统都自己做,也要想办法做成全球最便宜的数码相机,如果你生产的数码相机比索尼贵、比奥林巴斯贵、比佳能贵、比柯达贵,你的数码相机就很难卖了。

所以,联想停掉了数码相机。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联想学习,让自己站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只有这样,视野才会开阔,看问题才会比较清楚。既然这条生产线不能再继续做下去,那就关掉、转售,你不这样做就活不下去。也许你的公司发展到了第四阶段,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但如果你目标明确,措施到位,至少不会滑得太快,至少能活得长久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