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育儿百科
23339700000061

第61章 幼儿的早期培育(7)

想像的主题容易变化。这是因为婴幼儿的神经系统还不够健全,神经活动还不够稳定,所以婴幼儿常常在想像中把一种东西变成另一种东西,而不管这两种东西之间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幼儿想像主题不稳定,不能长时间想像同一主题,极易改变想像的焦点。如在画画时,开始想画小鸟,在画的过程中有可能产生新的想法,又改画别的东西。拼插游戏中也常常是这样,开始一般没有固定的想法,常常是在插的过程中,随着手中玩具的改变而产生新的想法。随年龄的增长,孩子想像的主题会较稳定,在游戏、画画、搭积木前都会有一定的想法,并能根据想法去做。

想像夸张且易与现实混淆。幼儿的想像常常带有夸张的成分。幼儿画画时,会把他认为重要的地方画得特别大,如兔子的耳朵、猫的眼睛等。另一方面,幼儿又容易把想像和现实混淆起来,把自己的想像当成现实,如他非常喜欢恐龙,就告诉小朋友自己家里有一个大恐龙,每天骑着玩。父母要注意把孩子的想像和说谎区分开来,不要误解孩子。他往往把想像的东西当作现实的东西,并且说起来有声有色,好像是他自己耳闻目睹的事情。

幼儿想像受兴趣的影响。幼儿感兴趣的事情、熟悉的事情往往能引起他们的想像。如孩子对喜欢的故事百听不厌,在讲自己喜欢或熟悉的故事时能加上自己所编的情节。

容易对想像的过程感到满足,而不去对想像的目的和结果加以认真的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是婴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相对成人而言比较浅,抽象思维的能力也比较弱。幼儿的再造想像多于创造想像,如孩子们非常喜欢玩的过家家等角色游戏,游戏的情节、内容和孩子的生活经验有密切的关系,如他们扮演的角色多是生活中常见的爸爸、妈妈、医生、老师、司机等,他们的想像离不开生活经验。一般来说,年龄越小的孩子游戏的内容较单调,想像较贫乏,而随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想像也越丰富,游戏内容也越充实。

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

那么,怎样培养宝宝的想像力呢?家长在与宝宝沟通时,要注意少用限制式提问,多用开放式提问,不要提出只有一种答案的问题,要提出答案丰富的问题让宝宝去寻找。还可以让宝宝自己设计、主持游戏,在设计的过程宝宝接触到许多未知领域,对他的知识是个补充。爸爸妈妈在宝宝学习的过程中,要真诚地鼓励他,当他出现小错误时不要耻笑,否则会打击宝宝的积极性,影响他的自信心。父母可以多和宝宝一起做想像游戏,如所有关于鱼的话题,鱼会游泳、鱼有各种颜色、鱼的品种等等。

幼儿期是宝宝想像力最丰富的时期,宝宝认为月亮公公每天晚上在看护自己睡觉,小白兔会说话,太阳有脾气等等。父母讲的故事特别能激发宝宝想像力的发展,而丰富的想像力往往来自于联想,许多宝宝可以在你讲到一个事物时联想到多个与此有关的事物,这就是想像力的开端。孩子想像力的培养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早期的想像是一种自由联想。这时,想像是由于外界刺激而直接引起的,一般没有主题,也没有预定目的。在3岁左右,孩子在绘画以前,不知道究竟要画什么,只能在画的过程中,一边想一边画,画完后看它像什么就是什么,而且所画内容不能重复画出来,说明这个时期的孩子想像事先没有明确目的,而是受外界刺激直接引起的。这个时期的孩子,想像的主题容易变化,在绘画时,经常中途改主意。听故事时,喜欢不厌其烦地重复听,这说明他的想像没有预定的目的,只是以想像过程为满足。孩子的想像不是凭空产生的,孩子的想像是有一定的生活基础的,知识、经验是进行想像的材料,是发展想像力的基础。因此,要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多带孩子外出,多亲近大自然,多与他人交往并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善于观察,让孩子从生活和游戏中获得知识和经验,为丰富的想像奠定基础。

早期想像容易与现实相混。孩子还不能清楚地划分想像的事物和现实中的事物之间的界限,有时他会把想像当做现实,并且加以肯定。如几个小朋友在一起吹牛,这个说我家的电视特别大,那个就会说我家的电视更大,比黑板还大。这不是说谎行为,而是孩子分不清现与幻想的行为,应帮助他从混淆中分清想像与现实。

为孩子提供充分的游戏机会。在各种各样的游戏中,如过家家等角色扮演游戏,搭积木、拼插等结构游戏,根据文学作品进行的表演游戏,玩沙、玩水以及绘画、利用各种材料进行的手工活动如剪纸、粘贴、捏泥、听故事和讲故事、编故事等活动中,孩子的想像力可以得到充分的表现和锻炼。如果仅仅把这些活动看作是孩子的玩耍,限制孩子的游戏,而过分着重于教孩子认字、算术,那么,孩子的想像力就会受到限制。早期想像具有特殊的夸大性。这个时期,孩子常会夸大一些事物的局部特征或情节,或者是他的印象中特别深刻的部分,如他画人时,总是把头画得很大,身体非常小。

早期想像以复制和模仿为主。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过家家时,常常学着各自父母的言行举止来表现。这也给家长们提了个醒,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总而言之,早期的想像以无意想像为主,并向有意想像过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充分发展他的有意性,设计有目的的生动形象、活泼新颖的游戏方式,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起他的兴趣,以发展他的想像力。

三、提高幼儿想像力的方法孩子到3岁时,就会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假扮游戏了。当孩子6岁时,就会开始进行更为准确、更有组织的假扮游戏活动。

父母无须担心太多的想像会导致孩子整天做白日梦或是爱说谎。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假扮游戏对儿童的精神及情感发育是健康的,也非常必要的。

激发孩子的想像力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在购买玩具时,要考虑玩具可以提供多少种玩法。

不要买那些阻止孩子想像力或是有过多的现成附件的玩具。装配式玩具或积木更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2)对孩子看电视或玩计算机游戏应加以适当限制。

多给孩子购买一些画画或写字的文具,鼓励孩子画画、做户外活动、读书。

(3)在家里展示孩子的艺术作品和字画。

(4)让孩子参与做饭和做小手工艺品。

(5)给孩子的假扮游戏提供场地。

帐篷、纸箱、桌子,都可以成为孩子假扮游戏的场所。

(6)用那些随手可拾的材料,而不是商店买的零部件,和孩子一起建一个火车站或是娃娃屋。

(7)做“如果……就……”的游戏。

问一些激发想像力的问题,如“如果孩子是一只蝴蝶,会怎么样?”或“如果我们在月球上,我们将建一所什么样的房子呢?”

(8)理解假扮游戏和暴力活动的区别。

假扮游戏是积极的、极富想像力的游戏,经常会涉及枪支和英雄。而暴力却是蓄意地毁坏他人财产,并伤害他人。

(9)要保证正确教育方法,并用艺术品、故事以及游戏激发孩子的想像力。

(10)与孩子一起去探索大自然。

种植花草、观察昆虫、喂养鸟兽,跟孩子一道去大森林,谈论看到的现象,并带一只袋子,在路上拾宝,让宝宝用树叶、果实等创作艺术作品。

应给宝宝足够的时间去想像、思考和探索,鼓励宝宝玩想像力的游戏。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会使宝宝在童年时期真正过得像个孩子。

想像力游戏:

骑竹马方法:

①父母让孩子看一些有关骑马的图片或电视,以便在孩子的头脑里留下骑马的动作。

②游戏进行时,父母先问孩子:“大人是怎样骑马的呀?”然后启发孩子想像,并模仿出大人骑马时的样子。

③为了增加孩子的兴趣,父母可为孩子准备竹竿或别的东西代替马。然后父母再针对孩子的反应和动作表现,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使孩子逐渐学会骑马奔跑的动作。

④父母可以在前面带着孩子一起做骑马的动作。

目的:

锻炼孩子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培养孩子的想像力。

注意:

在游戏中,父母和孩子一起做骑马的动作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可以从中模仿父母的动作,更快地掌握骑马的动作要领,同时调动孩子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看天空方法:

①问孩子:白天天上有什么?

孩子答:太阳,云彩。再让孩子看,那些云朵都像什么?孩子必然答他熟悉的东西,如像坦克、汽车等等。

②晚上,让孩子看天空,他会发现月亮,星星,还可顺便讲讲牛郎星织女星的故事给他听,重点放在牛郎担着两个孩子找妈妈织女星时,孩子如何想念妈妈。

目的:

培养孩子的想像力、观察力。认识天空里有太阳、云、月、星。

注意:

大人应随时指给孩子天空的变化,月亮圆缺的变化。

水的用途有多大方法:

请孩子开动脑筋,尽可能说出水的各种用途(至少6种)。

目的:

开发幼儿的想像力。

注意:

父母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给幼儿些提示。

3个圈画什么方法:

让幼儿动手画,1个圈画个地球仪,两个圈画1个救生圈,4个圈画一个蝴蝶,那么,3个圆能画什么?

目的:

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及动手能力。

注意:

父母可以拿实物给幼儿看。

(第六节)记忆力的培养

人脑将过去所看过、听说过和经历过的事物记下来,需要时把保存着的经验重新呈现出来,这就是记忆。记忆对幼儿的发展非常重要,无论是游戏、生活还是学习,都需要记忆,没有记忆就没有经验的积累,也就无从发展。婴儿很早就有了记忆,如看到熟悉的人高兴,而见了陌生人害怕或躲避,是因为孩子已有了记忆。

一、幼儿记忆的特点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回忆)三个基本环节。随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能够有意识地去记住一些事,如家长告诉孩子去外面玩之前要换衣服、带玩具,五六岁的孩子一般会作好准备,记住外出前自己带上玩具,这时也可以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而不需经常提醒。请求孩子帮助做事,实际就是要他们有意地去记住一件事。对于两三岁的孩子,需要有耐心,要经常提醒孩子记住什么。有时家长会责怪孩子常常忘记答应的事,认为孩子不听话,而事实上是孩子的能力所限。四五岁的孩子记忆的有意性增强,但并不是完全能记住成人交给的任务,还需经常提醒。

记忆不够精确。幼儿的记忆往往不够精确,如幼儿复述一件事时,常常会遗漏和忘记某些情节。由于分辨不清,幼儿会不自觉地把两件事混淆在一起,或者用想像的情节来代替,容易把自己想像出来的事情同很久以前发生以及自己希望会发生的事混淆起来,这在幼儿讲故事或回忆他们的经历时,表现得很明显。当孩子所说并非实情时,不要简单地认为孩子说谎而斥责他,应帮助孩子澄清事实。

记忆以无意记忆居多。无意记忆指事先没有明确的目的或不去刻意地记住什么事物,而是很自然地记住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事物。幼儿往往在生活和游戏中自然地记住一些感兴趣的、印象深刻的事物,如从幼儿园回来后,会讲许多在幼儿园的事,而这些常常是孩子感兴趣或印象深刻的事情。

对形象、具体的事物较易记忆。与抽象的材料相比,幼儿对形象、具体的事物更容易记忆,如孩子看到熊猫后,较容易记住熊猫的外形,而如果孩子从来没有见过熊猫或者熊猫的图片,只是讲给孩子听,孩子便很难记住熊猫的形状,孩子对玩过、见过的事情比单纯地听过的事记忆更容易。因此,在对幼儿的教育中,实际的操作、事物的呈现和直接的感知效果要优于单纯的语言描述,如在给孩子讲故事时,拿着形象生动的图画书边看边讲,孩子更好理解。

通过游戏活动会有较佳记忆。在游戏中,孩子更积极主动、情绪愉快,注意力更加集中,比单纯的训练、刻板的学习,记忆的效果更好。

二、培养幼儿的记忆力

记忆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家长可以利用孩子形象记忆的特点,有意识地利用新鲜生动的实体,培养他的记忆力。要坚持不懈地培养,才有可能让孩子的记忆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不要小看了孩子的记忆能力,它是人们积累知识、经验最有效的武器。

加强幼儿语言能力。幼儿的记忆与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无论识记或回忆,语言都起着重要作用。记住记忆任务、理解记忆事物、复述记忆内容等各环节都离不开语言。因此,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提高幼儿记忆能力的重要方法。

幼儿时期孩子的记忆力以无意记忆为主,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记忆力的一个特点是容易遗忘,因此一般人记不住3岁以前的事情,心理学称之为“人类幼年健忘”。这个时期的孩子,对鲜明、生动、有趣的事物非常感兴趣,这些事物能引起他的情绪反映,重复多次后使孩子能够不费力地记住,如喜爱的玩具、动物、道路、词汇等等。但这还是无意记忆、形象记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家长可以给幼儿明确的记忆任务。幼儿的有意记忆较差,如果预先告诉孩子要记住什么,孩子明确了自己要记住些什么,记忆效果会更好。如在讲故事前,告诉孩子在讲完故事后你要问的问题,孩子会特别留心听故事;在去动物园之前告诉孩子记住今天都看到了什么动物,记忆效果会更好。平时要有意地给孩子布置一些任务让孩子完成,也可做训练记忆力的游戏,如把四五件常见的物品放在桌子上,让孩子闭上眼睛,然后调换物品的位置或拿走一件,让孩子说出顺序的变化或少了什么。

学龄前期的记忆特点有所改变。4岁以后,孩子的记忆力就有可能终生难忘,但是,由于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这时的记忆基本上还是属于形象记忆。在5~6岁时,孩子记忆的有意性就有了明显的发展,他不仅能识记和回忆需要的材料,还可以运用一些方法帮助自己加强记忆。这个时期,家长就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有意记忆,它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技巧的基础。因为靠无意记忆所获得的知识是零碎片断的,是不完善的。要增进幼儿对事物的理解。由于幼儿理解能力有限,对很多事情难于理解,对记住的事情并非真正理解,如孩子会背诵古诗,但并不理解,而是-种简单的模仿和机械的记忆。随年龄的增长,幼儿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仅靠机械记忆是不够的,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因此,为了加强幼儿的理解力,要让孩子学会分析和比较,如让孩子知道小鸭和小鸡的区别和相似处,孩子的记忆就会更深刻和精确。

整个幼年的记忆特点是形象性。孩子识记形象直观的材料,要比识记抽象的原理和词汇容易得多。而在识记词汇的过程中,生动形象化的描述又比抽象的概念容易让孩子接受。不过,在5~6岁的孩子中,词语记忆的发展已经大于形象记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