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育儿百科
23339700000042

第42章 幼儿的生活料理(3)

平时穿衣眼、脱衣服,尤其是提裤子、脱裤子时,应尽量鼓励小孩自己动手,当你上街买东西时,可以带小孩去公共厕所,目的是让孩子知道使用公共厕听是很方便的。父母应该改掉一定回到家里才上厕所的习惯,因为小孩子没有那么久的控制能力。

在正式开始训练前,应做一些准备工作。父母要确保资产有一个使用方便的便盆,因为孩子在大小便时不易保持平衡。应为孩子准备很多内裤,大约10条左右。这样就可以应付许多意外弄脏内裤的情况。同时,洗这么多内裤比一次只洗二三条内裤经济得多。孩子的内裤不应太大或太小,使孩子能很容易地将内裤脱过臀部及大腿根部但又不致于掉下来。

当孩子需要使用厕所时,父母必须让孩子自己独立做每一件事情。而且通常让孩子多吃一些流质食物来鼓励他们多上厕所(注意避免吃任何易引起腹泻或腹痛的果汁)。当父母小便时让孩子注意听一听,来帮助孩子了解上厕所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训练有助于使孩子直观地明白在厕所里大小便与便盆上大小便是一回事。

一开始应该教男孩子坐下来小便而不应站着撒尿。否则,一听到响声或受到惊吓,他们常常会把浴室弄得到处都是小便。

在入厕练结束后6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孩子偶有一次反复,这是预料中的事,与入厕训练的方法无关。许多孩子在6或7岁之前仍有许多麻烦事发生。3岁以下的儿童夜尿多或尿床(遗尿),应该是意料中的事。也与入厕训练无关。孩子并非故意要弄湿他们的床,因此不应该因为尿床而责骂他们。

大多数孩子在大便后不能擦干净他们的肛门。尤其是在大便稀软的情况下,对很多孩子来说,这种情况要到4岁才会得到改善。如果你的孩子排便困难或便秘,甚至便后喊大腿酸痛,你就应该考虑每天饮食中给予更多的植物纤维或粗粮。在入厕训练中,没有比小孩子便秘引起的麻烦更糟的了。如果孩子经常便秘或排便困难,你就应该在进行入厕训练前带小孩子找医生看-看。

十九、如何给孩子选择幼儿园

给孩子选择幼儿园时,不要光看他的广告做得怎么样,他们介绍得怎么样,父母还要亲自到那里去看一看。

幼儿园里的教职工是否受过专业训练?

幼儿园里气氛怎么样,是很活跃,还是管理得死气沉沉,把孩子管得像小学生。

教员能否和孩子亲切相处?

在幼儿园的所有角落是否都充满温暖和爱护?

幼儿园的教学是否组织得好?各种活动是否有教学目的。

幼儿园的环境、设备、教具是否很好。

幼儿园的营养师是否有专业水平。

二十、宝宝入园新说

宝宝应送托幼机构

宝宝到了2、3岁,喜欢和同伴一起玩耍,这是宝宝社会适应能力的萌芽,也是心理发育的需要。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比较普遍,宝宝在家中缺少玩伴,即使请邻居家的小朋友到家里来玩,也只是短时间的交往,不可能满足宝宝获得社会生活经验的愿望。父母应该把宝宝送到托儿所、幼儿园,让宝宝在集体中生活,对宝宝身心发育都有好处。

(1)托幼机构里玩伴多,宝宝能够尽早学会与人友好相处,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宝宝在家里时,全家人围着他一人转,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特别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我说了算的自私心理。而在托儿所,想要和同伴在一起玩,就要学会谦让、容忍、照顾别人等品质。而且还能克服在家中由于无同伴而形成的性格孤僻、少言寡语等弱点,有利于培养宝宝开朗、活泼的性格。此外,2~3岁宝宝的模仿性强,整天和成人、老人在一起,容易早熟,说成人话,举止行动模仿成人,像个“小大人”,失去儿童天真活泼的本色。

(2)托儿所、幼儿园的教师受过专业训练,可以针对儿童的身心特点,通过各种游戏对儿童进行教育,从而使宝宝语言、思维、与人交往等各项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这在家庭的小天地里是得不到的。

(3)托儿所、幼儿园的教师虽然爱孩子,但不像父母那样溺爱孩子,宝宝在这种环境中容易消除依赖心理,逐步培养自立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宝宝将来成才不可缺少的优秀心理品质。

从生长发育来看,在托幼机构也比在家庭中有利。许多宝宝在家中不好好吃饭,挑食厌食,甚至只吃零食,令父母很头疼。

而托幼机构的生活很有规律,有专人负责营养配餐(即根据孩子生长需要,合理搭配膳食)。宝宝们在一起吃饭,互相影响,即使在家挑食的孩子也大多会把自己的那份吃完。托幼机构的零食定时定量供给。不但能满足宝宝生长需要,而且还可纠正宝宝随便吃零食的不良习惯。

为3岁宝宝做好入园准备

(1)激发宝宝上幼儿园的兴趣。去幼儿园前,父母可带宝宝去参观,了解幼儿园的活动。让宝宝看看各种活动设施及丰富多彩的玩具,使宝宝对幼儿园的生活产生向往感。父母千万不要把送宝宝到幼儿园作为一种惩罚手段,不然宝宝会产生一种到幼儿园去就是“受苦受难”的错觉,形成对幼儿园恐惧的心理,从而导致不愿去的思想。

(2)培养宝宝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家庭中,宝宝的衣、食、大小便都要依赖父母。为了适应幼儿园的环境,上述内容要学会自理,不然宝宝与别人相比会产生自卑感,并给在幼儿园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3)心理上的准备。进入幼儿园后老师对宝宝要求十分严格,有时还要批评,这与父母的要求不严、“戴高帽子”、“说好话”的做法截然不同,若是不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宝宝就会出现“想不通”、“老师不喜欢我”等心理不平衡。

(4)培养宝宝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避免因语言障碍而影响与小朋友及教师的交往。

宝宝入园的分离焦虑有些宝宝刚进幼儿园时又哭又闹,不肯离开父母,不愿呆在幼儿园。这种现象,大多要持续数周,少数甚至长达数月之久。

宝宝的这种拒绝入园的现象,心理学上叫做“分离焦虑”现象。

“分离焦虑”源于宝宝对父母的依恋行为。半岁至3岁的宝宝又慨育者形成了固定的依恋关系,他们已懂得抚育者(大多是父母)在自己身旁,是自身安全感和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根本保证。

所以,这个年龄的宝宝格外关心所依恋的对象是否在身边,倘若发现不在身边,就以哭闹来“抗拒”。所以,宝宝初次入园,来到陌生的环境和人群面前,就会觉得失去了安全感,因而紧缠着父母不愿离开。

每个宝宝分离焦虑的情况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宝宝表现为与亲人刚分离时,情绪很坏,但亲人走后就转为正常;有的与亲人分离较长时间还思念着,甚至哭闹不止;有的则表现为精神紧张、恐惧、呆板、不哭闹、独自枯坐等。

这些差异与以下因素有关:

(1)年龄:从依恋关系发展的规律看,宝宝年龄越小,入托入园越难适应。其中以6个月至3岁分离最为痛苦,因为这时宝宝已建立并加强了与抚育者固定的依恋行为,同时在生活上独立自理的能力差。

(2)与抚育者关系的密切程度有关;依恋行为越紧密,分离焦虑就越严重。

(3)与宝宝过去是否入托入园有关。曾入托入园的宝宝再入托入园自然适应,因为他们已形成“入托与亲人分离--在托儿所过集体生活--出托儿所与亲人团聚”的生活周期模式。但是未曾入托入园的宝宝容易产生不安全感。

(4)与宝宝本身的身体健康条件、气质、性格特点和教师方面的一些情况有关。宝宝刚入园时的分离焦虑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这时父母对初入园的宝宝,在征得老师同意的情况下,给宝宝带-件最心爱的玩具,这样宝宝在离开亲人期间,会把依恋的情感暂时迁移到心爱的玩具身上,从而有助于减轻焦虑感。

让宝宝愉快地进入幼儿园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不仅有助于培养宝宝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有利于宝宝智力开发,并为将来上学做好准备,是家庭教育的必要补充。美国儿童专家认为,宝宝入幼儿园的根本目的在于学会与同伴和睦相处,并在同伴的帮助下,逐渐寻求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方法。3岁左右的宝宝,很愿意与同伴交往,所以2~3岁的宝宝入幼儿园较为适宜。

许多宝宝不愿意入幼儿园,除了宝宝对父母的过度依赖或体格较弱等原因外,更主要的是由父母本身的某些错误做法造成的。

有的父母把宝宝送进幼儿园后,分别时频频说:“再见”,依依不舍;不少父母甚至数次返回,趴在窗前张望。这种做法只能使宝宝感到,一旦父母离开,自己在幼儿园里就会遇到不如意或倒霉的事情,否则父母为何如此放心不下?于是更对父母恋恋不舍,不愿迈进幼儿园的大门。

年龄幼小的宝宝初入园时难免会产生焦虑感。父母帮助宝宝克服“焦虑感”的具体做法是,离园时父母接宝宝回家之前,可以留在宝宝身边看着他玩一会儿,待玩够后,再领他回家。第二天,可陪宝宝在幼儿园再多呆些时候,当宝宝渐渐地与幼儿园的老师及小朋友熟悉后,即使家长不和他在一起,他自己也会有充分的安全感。

(第二节)学龄前幼儿的教养

一、怎样让你的小宝宝参加集体生活

二、三岁的幼儿,无论身体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在迅速地发展。孩子一般在三周岁以后,就能够掌握了走和跑的技巧,并且能够用语言同别人交往,因此具备了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的条件。

孩子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在成年人看来,可能不算什么大事,但是对三岁的孩子来说,却是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在婴儿期中,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很差,基本上是在大人的护理下生活的。但在幼儿园里,一位老师一般要管理二十来个孩子,这就需要儿童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另外,幼儿园是许多孩子组成的集体,他们要共同遵守集体规定的各种规则,但是,这些都是初送幼儿园的孩子所不适应的外界条件。如果不能使孩子迅速适应这种新的生活,就会使他们失去对幼儿园的兴趣,甚至会使他们产生对幼儿目的反感。不过经验告诉我们,在父母的协助下,只要做好孩子入园前的准备工作,是可以帮助儿童较快地习惯和爱上幼儿园生活的。主要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要使孩子对幼儿园生活有心理上的准备。幼儿依恋他们熟悉的家庭环境,不愿离开亲近的人到陌生的环境中去,这是很自然的。但是,如果幼儿园的各种活动新鲜有趣,富有吸引力,孩子也会欣然前往。所以,在孩子入幼儿园以前,做父母的决不能用“不听话就送你到幼儿园去”之类的话威胁孩子,以免使孩子误认为幼儿园是个惩罚自己的场所,从而产生对幼儿园的畏惧情绪。父母要对孩子经常介绍幼儿目的生活情况,告诉他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还有老师。老师教小朋友唱歌、跳舞,还给小朋友讲故事……生活十分有趣。”这样就能使孩子对幼儿园产生亲切感,盼望自己能早日到幼儿园去。

(2)要注意增强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孩子到了两岁多,就可以学会做一些事情,家长要有意识地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例如让他们自己用匙吃饭,喝汤,用杯子喝水,尽量让他们独立行走等等。还要注意教会他们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要求和希望,而不是只满足于孩子会打手势。这样,孩子在进幼儿园后,生活上就会少遇到一些困难。

(3)应当培养孩子按时作息和遵守集体生活规则的习惯。做父母的应该预先了解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如对儿童午睡、衣着,进餐等生活上的一般要求,尽可能使孩子在家庭中的生活习惯接近于幼儿园的生活制度,使他的行为符合幼儿园的要求。这样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就能很快地适应集体生活。

事实证明,只要父母认真做好孩子进入幼儿园前的准备工作,孩子是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另外,幼儿园的老师如果能体贴照顾新入园的孩子,并且把幼儿园的生活安排得富有吸引力,孩子会爱上幼儿园的。

二、不能忽略学龄前幼儿的品德教育学龄前幼儿尽管年龄幼小,能力稚弱,思想意识还没有成型,但是他们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已经开始形成最初步的是非观念、爱憎感情以及行为习惯,这就是道德意识的雏型。这种初步的道德观念和品质特征十分重要。伟大的无产阶级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儿童最初获得的印象会使他终生不忘,所以,如果我们想认真地、而不只是在口头上说要培养出能把生活提到更高阶段上的一代人的话,那我们就应该在儿童生活刚开始的头几年对他们非常慎重地进行教育。”

社会主义社会要求培养具有伟大精神和高尚理想的人,因此,对儿童的品德教育从一开始就要符合这个要求。对幼儿进行德育的内容,是向幼儿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并要培养他们诚实、勇敢、团结、友爱、活泼、守纪律、有礼貌等优良品德以及文明的行为和习惯。

对学龄前幼儿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不能靠讲大道理,而要从一些小事情做起。例如:培养儿童集体主义精神,首先就要教育他们对周围的人要有正确的态度和行为。要教育他们尊敬老人,对人要有礼貌,能和同伴友好相处,共同使用玩具。进而再要求他们关心别人,关心集体,愿意为集体做好事。这样,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为集体的利益抑制自己的爱好和要求,克服自私心,加强集体感。

培养学龄前幼儿的勇敢精神也很重要。首先,要引导孩子在众人面前能大方地回答问题、唱歌、跳舞、参加游戏,预防注射时不怕痛,不小心打破了器皿勇于承认,到黑暗的房间里去取一件东西不畏缩。当成年人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引导幼儿参加各种活动,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胜利时,孩子的勇敢精神就能得到发扬。反之,有些幼儿的胆小,却是由于成年人在一些小事上有意无意的影响造成的。如用恐吓的方法使孩子服从成年人的意志,给孩子讲可怕的故事等,都会使幼儿感到恐惧和对自己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形成怯懦的性格。

培养幼儿的品德,讲明道理固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周围成年人的模范作用。这是由于幼儿思维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模仿性强。因此,对学龄前的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言教往往不如身教。在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第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范例就是父母本身的行为。幼儿十分敏感,经常细心观察父母的一言一行。父母良好的道德品质将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的不良行为,则会给幼儿造成恶劣的影响。

有些父母不自觉的自私心理的流露,也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如有的父母向孩子暗示“不要把自己的玩具给别的小朋友玩”,或者威胁孩子,“再不好好吃饭,就给别人吃了。”这些话都会激发孩子的自私心理,不利于孩子先人后已的高尚品德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