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23328200000011

第11章

校长及评选小组对所有的候选人进行了一次面试。筛选后只剩下富兰克林和亚当斯两人了。小组对聘请谁仍犹豫不决,只好让他俩在大学礼堂进行一次公开的演讲后,再行决定。演讲题目定为《古代苏门人的文明史》,三天后开讲。

在这三天功夫,富兰克林寸步不离房间,废寝忘餐,日夜赶写讲稿。而亚当斯却不见有任何动静--酒吧间里依旧传出他的笑声。每天他很晚才回来,一边问富兰克林的讲稿进展情况,一边叙述自己在弹子房、剧院和音乐厅的开心事。

到了演讲那天,大家来到礼堂,富兰克林和亚当斯分别在台上就座。直到此时,富兰克林才惊恐万状地发现,自己用打字机打好的讲稿不知什么时候不翼而飞了。

校长宣布说,演讲按姓名字母排列先后进行。亚当斯首当其冲。情绪颓丧的富兰克林抬头注视着亚当斯--只见他神情自若地从口袋里掏出窃来的讲稿,对着在座的教授们口若悬河、振振有词地讲开了。连富兰克林也暗自承认他确有超人的口才。亚当斯演讲完毕,场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亚当斯鞠了一个躬,脸上露出微笑,回到座位上去。

轮到富兰克林了。他的一切东西都写在稿子上面,由于心情不好,要另开思路是不可能的了。他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唯有用低沉而疲乏的声音,逐字逐句重复亚当斯刚才振振有词的演讲内容。等他讲完坐下来时,会场上只有零零落落的几下掌声。

校长及全体评选小组成员退出会场,去讨论该聘任哪位候选人。礼堂内的人仿佛对决定的结果早已有了数。

亚当斯向富兰克林探过身来,用手拍了拍他的背,微笑着说道:"厄运呀,老兄。没办法,两者只选其一。"

这时,校长及小组成员回来了。"诸位先生,"校长说,"我们做出了选择--聘请富兰克林先生!"

所有的听众都惊呆了。

校长继续说:"让我把讨论的情况向诸位披露吧。亚当斯先生口才过人,知识渊博,我们大家都深感钦佩,我本人也为之感动。但是,请不要忘了,亚当斯先生是拿着稿子去作演讲的。而富兰克林先生呢,却凭着记忆力,把前者的演讲内容一字不漏地重复了一遍。当然,在这以前,他不可能看过那份讲稿的一字一句。我们缺的那项工作,正需要有这样天赋的人!"

大家陆续走出了会场。校长走到富兰克林面前,见富兰克林面上仍然挂着那副惊喜交集、不知所措的样子,便握着他的手,说道:"祝贺您,富兰克林先生。不过我得提醒您一句,日后在咱们这儿工作,可要留神点,别把重要的材料到处乱放呀!"

一枚硬币托尔斯泰虽然很有名,又出身贵族,却喜欢和平民百姓在一起,与他们交朋友,从不摆大作家的架子。

一次,他作长途旅行时,路过一个小火车站。他想到车站上走走,便来到月台上。这时,一列客车正要开动,汽笛已经拉响了。托尔斯泰正在月台上慢慢走着,忽然,一位女士从列车车窗里冲他直喊:"老头儿!老头儿!快替我到候车室把我的手提包取来,我忘记提过来了。"

原来,这位女士见托尔斯泰衣着简朴,还沾了不少尘土,把他当作车站的搬运工了。

托尔斯泰赶忙跑进候车室拿来提包,递给了这位女士。

女士感激地说:"谢谢啦!"随手递给托尔斯泰一枚硬币,"这是赏给你的。"

托尔斯泰接过硬币,瞧了瞧,装进了口袋。

正巧,这位女士身边有个旅客认出了这个风尘仆仆的"搬运工"就是托尔斯泰,就大声对女士叫道:"太太,您知道您赏钱给谁了吗?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呀!"

"啊!老天爷呀!"女士惊呼起来,"我这是在干什么事呀!"

她对托尔斯泰急切地解释说:"托尔斯泰先生!托尔斯泰先生!看在上帝面儿上,请别计较!请把硬币还给我吧,我怎么会给您小费,多不好意思!我这是干出什么事来啦!"

"太太,您干吗这么激动?"托尔斯泰平静地说,"您又没做什么坏事!这个硬币是我挣来的,我得收下。"

汽笛再次长鸣,列车缓缓开动,带走了那位惶惑不安的女士。

托尔斯泰微笑着,目送列车远去,又继续他的旅行了。

餐馆奇遇当将近二十岁的哈克设想自己的未来时,总是觉得前途一片灰暗。他的家庭并不富有,他受到的教育很有限,周围的人也不太把他当回事。

为了能够养活自己,他找到了一份临时工作,当上了厨师。有一天晚上已经很晚了,店里只剩下哈克准备打烊。这时,有一个人闯了进来。看到餐馆就要关门的样子,他问哈克能不能为一个可怜的澳大利亚游客准备一份晚餐,他迷了路,而且非常饿。哈克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等他从厨房里出来,他发现除了那位澳大利亚游客以外,又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坐在了距澳大利亚人两张桌子远的地方。哈克用英语同他打招呼,那个客人耸了耸肩表示不懂。他用阿拉伯语解释说他不会讲英语。恰好哈克在学校里学过一点阿拉伯语,于是他知道了这位客人是从沙特阿拉伯来的,也在市区迷了路,并且也很饿。

哈克回到厨房又准备了第二份饭,等他回来的时候,他发现气氛很压抑,因为两个人语言不通,都一言不发......就那么静悄悄地坐在那里。

于是,哈克决定让他的两个"陌生"的客人高兴,他就利用他的特长,一会儿说英语,一会儿讲阿拉伯语。聊了一阵儿之后,他有了一个有趣的发现:

这个阿拉伯人经营着一家进出口公司,而这个澳大利亚人有一个很大的绵羊养殖场。

于是,哈克问澳大利亚人是不是有兴趣把他的羊出口到阿拉伯去。澳大利亚人拼命地点头。他又转过身来问阿拉伯人是不是愿意从澳大利亚进口新鲜、肥美的绵羊,因为到了过节的关口,很多伊斯兰信徒会云集沙特阿拉伯,从而会大量地消费羊肉。阿拉伯人也不停地点头。

谈话也由此变得越来越热烈,双方交换了联系方式和地址,协商了价格,互相把对方的银行账号也记在了餐巾纸上。

在经过了两个小时的翻译和谈判之后,两个客人互相握手、拍肩膀表示祝贺,然后向哈克道了再见。在出门的时候,澳大利亚人又转回身来问道:"我怎么和你取得联系呢?能给我留个地址吗?"于是,最后一张餐巾纸也被写上了字,然后三个人分头消逝在夜幕里。

三个月之后的一天,哈克收到了几封信,其中有一封是从澳大利亚寄来的。那个澳大利亚人在信中感谢哈克所做的出色的翻译工作,同时也感谢他敏锐的商业眼光。他告诉哈克,已经有几千只羊在漂洋过海去沙特阿拉伯的路上了。在信的后面,还附上了一张2000美元的支票,作为对哈克帮忙的报酬。

于是,那个晚上就这样成了哈克一生的转折点。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表示友好愿望的手势和开放式的交流能够带来如此丰厚的报酬。他从此变得开朗、主动,成为一名有着敏锐眼光的精明商人,并且一直到现在都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