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开发青少年发散思维的益智故事
23327600000018

第18章

后来我才知道,这种蟹有一种安贫乐道的习性,它们之所以寄居在远离大海的浅水洼里,是因为每次涨潮都能给它们带来点儿可怜的食物。只要有定期的潮水,它们都会赖着不返回大海。由于浅水洼的食物时断时续,它们的生活总是处于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因此这种蟹很难长大。但是一遇到枯水期或一连几个星期潮水涨不到它们寄居的水洼,它们也会不辞辛苦地爬向大海,最终长成一只盘子大小的螃蟹。

这种蟹对我触动很大,于是我决定不再去救济我故乡的索里曼人。就在我作出决定的时候,恰好接到要授予我勋章的王室来函。大家都知道,最后我没有接受。

1997年10月17日,是国际消除贫困日,摩洛哥《先知报》全文刊登了对布迪兹的采访。一场误会消除了,但一个引人思索的话题却产生了--救济是不是真的能帮助穷人?最后的结论是:对穷人施以经常性的物质救济,只能使他们陷入永久的贫穷。

坚持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实验室里仔细地观察锁在笼子里的南美洲毒蛇。当他抓住蛇头把它拿出来,准备给它抽血化验时,突然毒蛇咬伤了他,殷红的鲜血从伤口流了出来。他抓起身旁的电话机,却打不通,身边又没有别人。这时他的头脑十分清醒,觉得他应该做些什么。

于是,他找到一些绷带,把伤口包好,拿出实验记录本,把体温表夹在腋下,看着手表,记录下每一阶段的感觉。"体温很快升到了三十九点五摄氏度......胃剧痛......"汗水,在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淌着,脸上的肌肉不断地抽动。他感觉到从来没有过的燥热,想喝水......突然,他什么也听不见了,耳朵里像有什么东西在发出噪音,但他还是顽强地记录着:"睁开眼时,眼皮疼......快四个小时了......"老人的伤口、鼻和嘴开始淌出血来。"我已经看不见体温表了,情况十分严重......血从鼻子和嘴里淌出来,疼痛消失了,软弱无力,我想脑开始充血了......"

在被蛇咬伤五个小时以后,这位老人完成了自己悲壮的人生。这篇用生命写成的日记,为后人鉴别诊断蛇毒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它是一曲为科学而献身的壮丽史诗。

这位可敬的老人就是美国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着名的动物学家卡尔·施密特博士。

从咖啡馆跑堂到奥运会冠军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一日三餐都难以保证,连鞋子也没得穿,经常光着脚踢足球,他最爱好的是长跑。

十一岁时,他辍学了,迫于生活的压力,就去咖啡馆当了跑堂。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但还是坚持练习长跑。为了能进行锻炼,他每天早上五点钟就起来,以致他的脚跟都脓肿发炎了。

为了生活,他报名参加了法国田径冠军赛。他先是参加了一万米冠军赛,只得了第三名。后来,他决定再参加五千米比赛,这次他取得了第二名。很幸运,他被"伯乐"选中并被带进了伦敦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当时,他还不知道什么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当看到奥运会:是如此宏伟壮观时,他异常惊讶。他虽然是法国人并代表法国队参赛,但没有人认为他是一名法国选手,没有一个人看得起他。比赛前,他想请专为运动员做按摩的按摩师给自己按摩,但遭到了按摩师的拒绝。按摩师看不起这名从咖啡馆里走出来的小跑堂。

那天下午,他参加了一万米决赛。在糟糕的天气里,同伴们一个接一个地落在他的后面。他成了第四名,随后是第三名。很快,他发现,只有捷克着名的长跑运动员扎托倍克一个人跑在他前面,他奋力冲刺,终于得了第二名。就这样,他为法国,也为自己争得了第一枚奥运会一万米比赛银牌。获奖后,人们并没有看得起他,而是把他的成功归因于糟糕的天气导致其他选手失利。这使他感到异常难受。

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在伦敦奥运会四年以后,他又被选中代表法国去赫尔辛基参加第十五届奥运会。在那里,他打破了一万米比赛法国纪录,并在被称之为"本世纪五千米决赛"的比赛中,再一次为法国赢得了一枚银牌。随后,在墨尔本奥运会上,他参加了马拉松比赛。以一分四十秒跑完了最后四百米,终于成了奥运会冠军!从此,他再也不用去咖啡馆当跑堂了。

这位历经辛酸从社会最底层拼搏出来的法国着名长跑运动员、法国一万米长跑纪录创造者、第十四届伦敦奥运会一万米比赛亚军、第十五届赫尔辛基奥运会五千米比赛亚军、第十六届墨尔本奥运会马拉松赛冠军就是大名鼎鼎的阿兰·米穆。

孩子,其实你不必这样距离高考还有二十多天了,高三复习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这天,一个叫程海的高三男生来找我,嗫嚅地说:"老师,我写了一篇备考作文,想麻烦您给看看。"我欣喜地接过作文,告诉他说:"一点也不麻烦,给你这个高才生看作文,我好荣幸啊!"我不教他,但我一直在留意他。他长得又瘦又小,坐在教室的第一排;他各科的成绩都十分优异,在年级一直稳居前十名;他是"特困生",三年的高中学费全免。

那是一篇写得挺不错的作文,我很喜欢,就边改边将它敲进了电脑。当我把一篇打印稿交给程海时,他喜出望外地看着我,连声说了七八个"谢谢"。

做课间操的时候,我看着他特别卖力的样子,不由得有一点心疼。我跟他的班主任说:"程海这孩子干什么都不会偷懒吧?"班主任说:"何止是不会偷懒,他简直就是苛求自己。他生活那么困难,却不肯接受大家的捐助。你知道他怎么买饭吗?

二两米饭,半份素菜,从来都是这样的。"我说:"高三这么苦,这么累,每天的学习时间超过了十四个小时,是超强体力劳动呢!他才吃这么点东西,身体非垮了不可!"班主任叹口气,没有说什么。

第二天,我特意到高三的售饭区等候程海。程海来得很迟,我知道他特别惜时,晚一些来为的是错开排队的高峰。程海往打卡机里插卡的时候,我看到显示屏上清晰地跳出了四十一点五元的字样。他买了一份饭、半份菜,还剩下四十元钱。

我和他边聊边往就餐区走。当我确信周围没有人注意我们时,我把自己的饭卡递到程海面前,假装很随意地说:"我们交换一下好吗?别紧张,我需要减肥,你需要长肉,咱们一起努力,到高考那天,你把我饭卡里的钱用完,我把你饭卡里的钱用完,你说好不好?"程海有些手足无措,低声说:"老师,我的......钱,够用。"我说:

"我看见你的卡里还有多少钱了。别让我着急了,咱俩其实是互相成全。好了,把你的卡给我吧。"程海说了声"谢谢",就和我交换了饭卡。

我的饭卡里存有二百元钱,足够他这二十多天用了。那之后,当我去食堂买饭,偶尔遇到往高三售饭区走的程海,我都会向他做一个"V"型手势,鼓励他努力吃,努力学。

高考来了。高考又走了。

程海到学校来找我,郑重地将饭卡还给了我,并真诚地向我道谢。我也找出他的饭卡,笑着说:"我的任务完成得不赖,你可不如我。你看你,还是这么瘦!"程海说:"其实我长肉了,偷着长的,老师看不出来。"

很快,高考成绩下来了,程海考出了六百二十八分的好成绩。作为关爱着他的老师和关注着他的朋友,我就像自己又经历了一次会榜题名一样高兴。

临近放假的一天,我到食堂去买饭。我把饭卡插进打卡机,显示屏上居然显示出了一百六十元的字样!我一下子懵了。我把饭卡抽出来,到存款机那里去查询,结果是这张饭卡近期没有存过款!也就是说,在高考前的二十多天里,程海仅仅花去了他"自己"的那四十元钱!

我捏着那张饭卡,突然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

我看着冷清的高三售饭区,想着那个几乎天天来食堂都要"迟到"的又瘦又小的只买半份菜的男生。我问自己:是不是我在无意中伤害了这个十分十分要强的孩子?

此刻,如果程海出现在我面前,我将对他说:孩子,穷,本不是你的错。不要用自己羸弱的身体去给"穷"这东西殉难,它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