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人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看到有人排队就希望排过去,看到有人扎堆儿就希望靠上去,总以为多数人都在做的事肯定不会错呢?
为什么明明不能扔垃圾的地方,在有一片垃圾之后,垃圾会越来越多?
为什么电视综艺节目喜欢放假笑声和鼓掌声?
为什么现在很多广告喜欢找名人代言,或者让一个人拿着糖果在前面跑,其他人拼命追?
人为什么喜欢扎堆儿
从众心理,也叫“趋众心理”,是一种为适应团体或群体的要求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信念的心理。由“从众心理”指导的行为就叫“从众行为”。
“从众心理”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
在美国作家艾伦·芬特所作的电视剧本《小照相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人由于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当他走进候诊室时,环顾四周,发现坐在里面等候的人都只穿着内衣裤喝咖啡,看杂志,聊天。这个人起初感到非常奇怪,后来判断这群人一定知道一些他所不知道的内情,于是几分钟后,这个人也脱得只剩下内衣裤在那等候医生。
可笑吗?你肯定认为可笑。不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此等可笑的事情还真不少。
在画展的走廊上,贴着这样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人张着嘴,仰着头,似乎在看天。有一个人看到了,觉得非常奇怪,以为天上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于是,这个人也像画上的那个人一样,张嘴,仰头,看天。这时来了另外一个人,他想,这两个人都在看天,一定是天上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于是他也这样做了。又来了一个人……这样,到后来有一群人都像第一个人那样,张嘴,仰头,看天。还没等他们发现天上到底有什么东西,只见第一个人脑袋抖了几下,“哇”的一声,打了个大喷嚏,身旁那一群人才傻了眼。
某转弯处,一个人忽见一长队绵延,在没有查明原因的情况下,他以为有什么难得的好机会,于是停下脚步,赶紧站到队后排上,生怕错过这样的好机会。等到那个人拐过拐角,才发现在这里排队的人都是为了上厕所,不禁哑然失笑。
其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动向: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看到有人排队就希望排过去,看到有人扎堆儿就希望靠上去,总以为多数人都在做的事肯定不会错。正所谓“一人胆小如鼠,二人气壮如牛,三人胆大包天”,反正人多,谁怕谁。
在心理学上,这种心理动向被解释为“从众思想”,也叫“趋众思想”。由“从众思想”指导的行为就叫“从众行为”。所谓“从众行为”,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例如,你是十字路口上的一位行人,红灯亮了,然而路面上并没有行驶的车辆。这时候,有一人不顾红灯的警告穿越马路,接着两人、三人……人们蜂拥而过。置身其中的你会怎么做呢?倘若你还留在原地,不但别人会说你傻,恐怕连你自己也会这样认为了。
在这方面,美国着名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1952年所做的一个试验最能说明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阿希所做的这个试验是这样的:他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受试者,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其他来参加实验的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们会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于是,他们只能坐在其他位置上。事实上他们不知道,这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受试者(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对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作出比较,看它和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确判断之后,5个假受试者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的受试者开始迷惑了。他们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都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从总体结果来看,有33%的人选择了和大家一样的判断,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对这个问题判断出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坚持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
为什么人们会放弃自己的正确答案而选择和众人一致的错误答案呢?因为人类的许多社会行为都具有模仿性,而人多本身就是具有说服力的一个明证。这也是为什么乞丐会在乞讨的盒子里先放些零钱,为什么明明不能扔垃圾的地方,在有一片垃圾之后,垃圾会越来越多,为什么电视综艺节目喜欢放假笑声和鼓掌声,为什么现在很多广告喜欢找名人代言,或者让一个人拿着糖果在前面跑,其他人拼命追的原因所在。
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在利用人们的从众思想,造成这样一个现象:大家都这样做了,你还考虑什么呢?于是没有跟着去的消费者就从众了。或者他们告诉消费者,某种商品增长最快或销售最旺,这样他们就间接地告诉消费者他们的产品是同行中最棒的。他们只需要把自己的产品套上“大家都认为是这样”的外套,就足以证明他们的商品质量了。
当然在利用人们的从众思想为自己创造条件时,也不是每每都能奏效。因为人们的“从众思想”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发生的力度也有大小之分。
如何更好地迎合“从众思想”呢?心理学中有相关研究,并总结出以下规律:
1.人们的从众思想与群体规模成正比。也就是说,群体规模越大,赞成某种意见的人越多,群体意见对个体产生的压力就越大,就越容易迫使个体产生从众思想。
2.群体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的一致性越高,个体的从众倾向就越强烈。
3.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一般来说,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越低下,越容易产生从众行为。而那些地位高的个体,由于他们自认为自己经验丰富,非常能干,所以,往往表现得非常自信。因此最好不对这些人使用从众策略。
4.不同类型的人,从众行为的程度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女性从众心理多于男性;性格内向、自卑感的人多于外向、自信的人;文化程度低的人多于文化程度高的人;年龄小的人多于年龄大的人;社会阅历浅的人多于社会阅历丰富的人。
电话忙,请稍后再拨
周围人的行为对个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虽然通常在询问研究对象是否受他人行为影响时,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是因为人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
简单来说,当人们对一件事抱不确定态度时,当人们对自己不是很有把握时,当形势不是很明朗时,也就是在不确定性占上风的时候,人们更倾向于观察周围人的做法,以指导自己的行为。
科林·斯若特是电视购物最炙手可热的节目策划,担任着美国几大知名电视购物节目的编剧。她的策划打破了家庭购物频道近20年来保持的销售记录。
在节目中,斯若特运用的都是些最为常见的电视购物营销手段,如浮华的广告词、狂热的听众以及名人的认可。不同之处在于她仅仅通过改变电视购物中的电话用语。就使得购买产品的客户数量大幅上升。是什么样的更改呢?什么样的更改能让潜在客户认为他们将要购买的产品是非常畅销的呢?
原来,斯若特只是将购物专线的电话用语由“接线员正在等待您的来电,欢迎您立刻拨打”改为“接线员正在忙线中,请稍后再拨”。表面上看来,这样的更改说不定会让顾客产生自己会在反复重拨上浪费很多时间的感觉。其实,有这样的怀疑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人们的从众心理。
您可以试想一下,当听到“接线员正在等待您的来电”这句话时,您在脑海里会产生一幅怎样的画面呢?那么多清闲的接线员守着电话,或懒洋洋地修剪着指甲,或看着报纸。这幅画面传递给人们的是产品销售不佳的信息。
现在您再想一想,当您听到“接线员正在忙线中,请稍后再拨”时,您又会产生怎样的推想呢?此时,出现在您脑海中的接线员不再是百无聊赖,而是忙于接听一个又一个的购物电话,不得空暇。在修改过的电话用语影响下,顾客会想“如果电话忙,肯定是其他同样收看节目的人也正在打电话购买产品。”这样,顾客就会受到其他匿名顾客的行为暗示而购买产品。
由此可以看出,周围人的行为对个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虽然通常在询问研究对象是否受他人行为影响时,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是因为人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简单来说,当人们对一件事抱不确定态度时,当人们对自己不是很有把握时,当形势不是很明朗时,也就是在不确定性占上风的时候,人们更倾向于观察周围人的做法,以指导自己的行为。
回想一下,当我们身处图书馆的时候,是像其他看书的人一样安安静静地看书,偶尔说话也是小声耳语,还是像酒吧里的顾客,大声喧哗的同时还玩着游戏呢?相信大多数人是前一种情况。
这里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图书管理员的管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们喜欢按照相似环境、场合或情景下的规范做事。也就是说我们往往会效仿那些与我们相似的人,而不是与我们不同的人。因为相似性是从众效应更好发挥作用的另一个条件。
举个例子,如果您正在向书店老板推销软件,那么能影响他决定是否购买的,一定是其他使用过该软件的书店老板的意见,而不会是航空公司什么大人物的意见。因为书店老板会认为:“既然同行对这款软件评价这么好,我买来用也不会有错。”
又或者您是一位经理,希望员工对公司的新政策加以拥护。那您需要的应该是同一个部门员工的推荐。最好的选择就是找一个也在旧制度下工作很久的员工来充当说客,即使这个人不是那么善于言词,也不受大家欢迎。因为那些与目标人物更为相似的人的意见,会有更好的说服效果。
人多胆大的奥秘
引起群众争相仿效的社会感染一般有两种,一是情绪传染,个体自控能力下降,表现出各类过激行为。二是行为传染,动作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当参与者具有共同的态度、兴趣和价值观时,社会传染最有可能发生。
如果世界杯足球赛在哪个城市举办,想必主办城市的居民必定会兴高采烈,但当地的警察肯定是高兴不起来的。为什么呢?因为“足球流氓”。
欧洲的男子足球水平很高,但欧洲的足球流氓也同样大名远扬,尤其是英格兰的足球流氓,足以使任何球场保安谈虎色变。1985年5月,比利时海塞尔体育场欧洲俱乐部冠军杯赛决赛现场,由英格兰利物浦队和意大利尤文图斯队争夺冠军。比赛中途,利物浦球迷率先挑起骚乱,暴力冲突中双方球迷死46人,伤逾百人,上演了空前的惨剧。
“海塞尔惨案”已经过去了好多年,然而球场暴力却有增无减。1999年,英国警察共在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所有的比赛中逮捕了1461名肇事的足球流氓。2000年,各大足球强国,如德国、意大利、荷兰、阿根廷、巴西,均发生不同规模的足球球迷骚动,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00年7月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体育场进行的一场世界杯预选赛上,南非与津巴布韦的球迷之间发生激烈斗殴,共有13名球迷丧生,近百人受伤。继欧洲与南美之后,非洲也成为足球流氓的重灾区之一。
鉴于惨案愈演愈烈,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一再指出,球场暴力已成为足球事业发展的毒瘤,也是足球运动的耻辱。那么,这阴魂不散、“我行我素”的球场暴力,究竟有些什么奥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