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事实都说明,冲动是要受到惩罚的。当一个孩子遇事慌慌张张、冒冒失失,不能掌控自己的情绪,不能沉着冷静地应对时,就意味着他将吞下失败的苦果。只有具备了沉着冷静的性格,孩子才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接纳孩子的情绪化反应
许多父母觉得现在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坏,想哭就哭,想闹就闹,真是难以管教。其实,每个人都有发泄不快的需要,孩子也一样,所以做父母的首先应当学会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使孩子觉得自己获得了理解,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可是,有些父母为了纠正孩子的坏脾气,常常打断孩子表达愤怒与不快的过程,阻止孩子表达坏情绪。
洋洋养的一株兰花死了,他心里非常难过。这时候,爸爸过来安慰他:“别哭了,不就是一株兰花吗?爸爸再给你买一株。”洋洋哭得更伤心了:“谁要你给我买一个,我就要原来那株!”爸爸觉得很生气,吼道:“你怎么这么不可理喻!”这使得洋洋哭得更厉害了。洋洋之后的哭,不再是因为兰花的死,而是因为爸爸拒绝接受他的感觉,对他难过的心情不理解。
妈妈带洋洋在院子里玩,洋洋不小心摔倒,妈妈连忙跑过去安慰他:“不疼,不哭,你是个坚强的孩子。”不料,洋洋很生气,大声嚷道:“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不疼?你没摔着,你当然不疼!”妈妈被洋洋问住了,心想:这个孩子这么不知好歹,妈妈关心你,你还来劲了。于是开始教训他:“疼怕什么?摔一跤有什么了不起的?”不料洋洋越哭越凶,从他的哭声中,妈妈听出来,他已经不再是因为疼痛,而是因为他的宣泄不被接纳和理解。
孩子的情绪性反应,无论是悲伤还是愤怒,父母都应该关注、理解、尊重,而不是立刻反对他的情绪。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不等于赞同孩子的情绪或看法,而是先接纳,再想办法引导、改变。即先顺着孩子的意思,让孩子说出来内心的想法,然后想办法劝慰、教育孩子。接纳了孩子的情绪,孩子就会信任你,从而愿意听你的建议或看法。
那么究竟怎样接纳孩子的情绪呢?
(1)用“是吗”、“嗯”、“我明白了”等语气词表示接纳。
这些简短的话可以换来孩子的信任和平静心情,然后再说出你的关心或看法。
孩子放学回家,书包还没放下就说:“作业太多了,累死了,我不想学了。”擅长接纳孩子情绪的父母会说:“是吗?那你先在沙发上歇一会吧。”而不懂得接纳孩子情绪的父母可能说:“我还从来没有听说有人上学累死了,你纯粹是在找事,还不给我老老实实学习。”
孩子担心考试发挥不好而焦虑不安,甚至发脾气了,有经验的父母会说:“嗯,我知道了。我小时候考试之前,总是先想开心的事情,然后就冷静下来了,心情也就放松了。”而有的父母则会说:“平时看你不用功,现在害怕了吧?”
(2)用和孩子相同的感受回应,比如称赞孩子。
孩子取得好成绩后格外兴奋,流露出无尽的喜悦,合格的父母会说:“好孩子,爸爸妈妈真为你高兴,你是最棒的!看来你的努力和汗水有了成果,相信你下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不合格的父母会说:“你取得一点成就就沾沾自喜,成不了大气候。”
(3)用“想象法”化解孩子的烦闷和担忧。
孩子不小心把泡泡糖吞进了肚子,向父母哭诉时,爸爸说:“哎呀,谁吃了泡泡糖就会变成大泡泡糖。你快去喝水就不会变了!”不合格的爸爸可能会说:“吃泡泡糖都不会,还有脸哭!”
孩子打翻了颜料瓶,把桌子弄得乱七八糟,内心十分担心挨批评。合格的妈妈会笑着说:“不用担心,吹口仙气就可复原。”孩子的坏心情马上就云消雾散了。
通过以上三步骤,父母可以很好地接纳孩子的情绪反应,并有效地化解孩子的不良情绪,让孩子从烦闷、担忧等不良情绪中冷静过来。事实上,接纳孩子的情绪反应、与孩子沟通讲究的是灵活变通这些步骤,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对孩子提出期望,防止孩子今后犯同类的错误。
孩子被老师批评因为情绪冲动和老师顶嘴了,父母可以对孩子说:“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喜欢独立思考,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接纳)。但是当我得知你与老师顶嘴时,我觉得好难过,因为老师是站在他的立场上,想帮助你提高学习成绩,是不是呢?你这样子反对他,我和老师心里都不好受(感受或看法)。下次老师批评你时,你心平气和地和老师说好吗?(期望)”
当孩子因为情绪化而做错事或失败时,善于教育孩子的父母会先赞美孩子一番:“嗯!你做得不错!”“你很用心地去做了,不错了!”这些话足以拉近父母和孩子的心理距离(也就是接纳),接着婉转地告诉孩子失败的原因(也就是看法),最后加上鼓励的结束语(也就是期望),告诉孩子“只要你沉着冷静一点,下次一定会更好”。这样,孩子的不良情绪很快就会烟消云散,并且孩子会谨记父母的教导,学会沉着冷静地面对发生的事情。
给予孩子安全感
孩子从小就对父母有着强烈的依恋,这种依恋是在婴儿与父母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过程中形成的。孩子需要的不仅是父母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更需要父母为他们的心理安全提供保障。
有些父母希望在孩子心目中树立严厉的形象,动不动就批评孩子、责骂孩子,给孩子造成了不安全的感觉,使孩子产生紧张感、焦虑感,一旦这些不良感受积聚到一定程度,孩子就容易闹情绪。
有个孩子叫郝阳光,可是在他的脸上看不到一点阳光。因为父母对他管教特别严厉,从小就按成人的标准要求他,这给他造成了许多不安和恐慌。
郝阳光2岁的时候,父母就要求他一个人睡在自己的房间。每次关灯后,郝阳光都想撒娇、哭泣,可是爸爸妈妈对他说:“小男子汉要勇敢一点,不怕黑。不准哭。”如果他哭了、闹了,父母就会呵斥他。
郝阳光3岁的时候,父母让他独自去三里之外的姨妈家拜年,看着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他感到紧张不安,生怕走错了路。
郝阳光5岁的时候,脾气变得特别坏,一旦在幼儿园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回家后就哭闹,希望获得父母的安慰,但是父母根本不理解孩子的心情,总是无情地将他推开,或只是安慰他别哭。
对孩子来说,他们的需求比较浅显,那就是有安全感。有了安全感才能放松身心,才能冷静、沉着应对每件事情。当孩子的安全感存在时,他们通常可以不理会父母而同陌生人玩。但当孩子感受到危险时,则会立刻向父母求助。父母应对孩子的哭、笑、发声等信号保持敏感,并做出恰当的、积极的反应;父母指导孩子的时候要用温和的语气,学会适时赞赏孩子的行为,这对培养孩子自信和冷静的性格有重要意义。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场景:当孩子要依靠父母时,父母大发脾气,以惩罚恐吓孩子,甚至施以体罚。有些父母认为,这样教育孩子,是为了不把孩子惯坏。事实上,当父母这样做的时候,孩子会产生恐惧和痛苦。有些孩子甚至认为父母不喜欢自己、不爱自己了,这就更加没有安全感。那些被父母一顿暴打后依然抱着父母不放的孩子,可能纯粹是为了寻求安全感,而不是希望得到父母的爱。
孩子希望获得安全感的另一种表现是,希望看到家庭关系和谐。如果家庭内部矛盾重重,比如父母之间经常吵架、打架,父母分居、离异,都可能使孩子感到特别恐惧,没有安全感。当这种恐惧感长期积累后,孩子就会通过发脾气、闹情绪来释放自己,希望以此引起父母的注意。
还有一种情况会使孩子失去安全感,比如孩子被当作成人的替罪羊。家长或老师可能因为自己的心情不好而对孩子发脾气,虽然行为时是无意识的,但是却对孩子造成了实实在在的伤害。
对孩子的无理取闹不要一味顺从
如今的社会中,任性、无理取闹可以说是“小皇帝们”的通病。很多孩子对自己的特殊需要、愿望毫不克制,无法去抗拒欲望,不服从大人管教,不听父母的好言相劝,不达目的不罢休。如果父母一味顺从孩子,任其发展,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喜欢闹情绪、冲动,这就使孩子无法健康成长。
6岁的媛媛聪明可爱,在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争着疼爱她。这让她变得很任性,做事冲动鲁莽,甚至有时候喜欢无理取闹,稍不如意,就会大发脾气,为此,父母伤透了脑筋。
一天早上,妈妈给媛媛准备好了早餐,然后准备去上班。由于害怕媛媛贪睡上学迟到,所以催促她赶紧起床吃早餐,谁知道媛媛大发脾气,躺在床上耍赖,“你为什么要我吃早餐,我不吃不吃!这是我自己的事情!”她的脾气越来越大,没完没了。妈妈眼看上班要迟到了,只好调整语气,哄劝媛媛。因为如果不这么做,她会一直哭闹下去。
现在,全家人凡事都得让着媛媛三分,对了能夸,错了不能罚,否则孩子的“拗脾气”一上来,最后还得是大人让步。她的妈妈苦恼地说:“这孩子,好的时候特别好,闹的时候,我们拿她一点儿办法也没有,简直无法管教!”
一般说来,儿童由于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对许多事情缺乏认识和判断能力。任性是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孩子任性起来就变得蛮不讲理、无理取闹,不闹个“赢”不会罢手。如果父母放任孩子的无理取闹,将会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情商的培养,因为任性的孩子很难与同伴好友合作、分享、协商,遇事也难以调整情绪沉着应对。
经常看到一些父母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时,总是尽显无奈,有的对孩子大打出手,有的则不理不睬,有的大声训骂,但更多的是顺从孩子、哄劝孩子,试图平息孩子的哭闹。一味顺从孩子的无理取闹后果很严重,孩子会变本加厉,更加目中无人,久而久之,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而父母在孩子面前也颜面尽失,丢失自己身为父母应有的尊严。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如此深刻的话语,是告诫天下所有的父母:要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待孩子。所以,当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父母应该这样做:
首先,要冷静对待孩子的撒泼,静观其变,搞清楚孩子撒泼的原因。假如孩子无理取闹是为了让父母满足自己的不合理要求,那么,父母应该跟孩子讲明不答应他的原因,告诉孩子什么样的要求合理,什么样的要求不合理。
其次,面对孩子的哭闹,父母要沉得住气,要懂得克制怒火。当说理教育没有效果后,孩子可能会继续闹,这时父母不可改变原有的立场,如果因为孩子的哭闹或为了顾忌自己的脸面而心软顺从孩子的意愿,满足孩子的需求,然后自我安慰:“孩子还小,不懂事,长大了就好了……”那么就错了。殊不知,孩子虽小却也会察言观色,更会抓住大人的心里想法,利用大人的疼爱来满足自己的要求。如果家长一味顺从孩子的无理,就会导致孩子骄横跋扈、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孩子毕竟是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只是凭着自己的性子,不分轻重、不分场合、没有分寸……那是他们对事物不满的一种发泄,是年幼无知、不成熟的表现。所以,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父母要去了解孩子的想法,教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行不通的话,再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把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或是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激发孩子通过付出努力去争取想要的东西。
学会用“不要急”来激励孩子
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毛病:做事急躁,手忙脚乱,一不小心就把事情搞砸了。面对孩子这样的毛病,儿童教育专家提醒广大家长:要告诉孩子做事“不要急”,才能不断让孩子变得沉着冷静、稳重起来。
苗苗是一个性子特急的小姑娘,做事的时候总是冒冒失失、急急忙忙,一不小心就搞出乱子。
一次,苗苗正在小区里玩,看到奶奶提着大袋小袋的东西从外面回来,苗苗赶紧跑过去,想帮奶奶提东西。可是还没等奶奶松手,苗苗就抢过一个塑料袋,结果没拿好,袋子掉到了地上,里面的东西全散到了地上。
看着地上满目狼藉,苗苗急得大哭起来:“我一着急,袋子就掉在地上了!”奶奶安慰苗苗说:“好孩子,没事的,以后做事的时候不要急,要稳稳当当的,知道了吗?”苗苗听话地点点头。奶奶又把另一个袋子递给苗苗,苗苗紧紧地抓住袋子,生怕再犯错误。
孩子因着急而做错事,会感到很内疚,内心会责怪自己,这时候父母及时安慰孩子,能很好地缓和孩子内心的压力,让孩子放松起来。放松了就能很好地冷静下来,做事就会不慌不忙。
可是,不少家长见孩子帮了“倒忙”时,不能体谅孩子的感受,他们对孩子发脾气,这样会让孩子心情更加沉重和委屈。试想,原本孩子是好心的,但是办了坏事,父母丝毫不在意孩子的动机和出发点,而是一味责怪孩子,怎能不让孩子伤心难过?
海海6岁,做事的时候总是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老师在海海的成绩单上的评语是:做事有点急,希望今后做事沉稳一点。
一次,海海在客厅看电视,妈妈在厨房里叫海海帮忙把菜端出来。海海蹦蹦跳跳地进了厨房,端起一盘菜又一路小跑出了厨房。还没走几步,妈妈听见“咣当”一声,一盘菜摔在了地上。
看到自己辛苦烹制的一盘好菜就这样撒在了地上,而且把干净的地板弄得全是油渍,妈妈忍不住了。她冲海海叫道:“真笨,这点事也做不好,怎么这么不小心啊?”然后赶紧收拾地上的菜和盘子。
海海也没有心思看电视了,一个人回到了房间,偷偷地哭了。
孩子在没有形成沉着冷静的性格之前,经常会表现出冒失和鲁莽,出现过错。作为父母,面对孩子的“杰作”确实高兴不起来,因为在他们眼里那么简单的事情孩子都没做好,简直太让人失望了。
然而,孩子毕竟是孩子,成人看来再简单的事情在孩子看来也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如果父母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就能明白孩子为何会犯错以及犯错之后的感受了,这样父母就不会轻易对孩子发脾气、责备孩子,而是会想办法培养孩子从容不迫、不急不躁的性格。对此,以下一些方法值得父母借鉴。
(1)不要太强调孩子的做事速度。
孩子由于心智发育不成熟,做事的时候难以完美而快速地达到目标,因此,父母首先应让孩子重视做事时目标的实现程度,等孩子长大一些,再引导孩子提高做事的速度。
生活中,一些父母往往喜欢催促孩子:“快点,给你半个小时把今天的作业做完。”“快点,来吃饭了。”孩子在不断被催促中变得急躁,做事想问题也追求速度,而忽视了“稳”和“准”。
所以,发现孩子有急躁的毛病时,不妨在一旁提醒孩子:“不要急,一步步地来。”“想好了吗?想好了再做。其他的事情,我们一会儿再考虑。”让孩子懂得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都要想清楚,做好了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
(2)给孩子安排一些有助于培养耐心的活动,训练孩子的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