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让孩子有个好性格
23300100000014

第14章 戒骄戒躁,培养孩子谦虚谨慎的性格(2)

父母不妨在孩子接受批评并作出改进后,有意让其作一下前后对比——孩子自会明白接受批评对自己有益。

实际上,只要孩子学会“善待”批评和意见,那么批评和意见完全可以如同表扬一样,促进孩子前进。

莫让孩子得意忘形

人得意的时候往往会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很棒,做事说话都飘飘然。但是随后问题也出来了,那就是因为骄傲而粗心,因为粗心而犯错。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防止孩子骄傲、得意,避免孩子粗心大意。

在一位中学生的日记里,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

一天下午,老师要举行一次语文测试。我心里并不着急,因为前几次测试我考得非常好,每一次都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我就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是班里语文成绩最好的人。我感觉学习没有压力,考试前一点儿也不愿复习,感觉胸有成竹。

老师把试卷一发下来我就自信地浏览试卷。哦,怎么这么简单!于是,我立刻写上几笔就交卷了。

几天后,老师把成绩公布出来了,我只考了70分。天呐!怎么会这样?我感到丢死人了。在讲台上领试卷的时候,我羞愧难当,老师神情严肃地说:“这次你的成绩是非常令人失望的,回去好好找找原因!”

放学回家后,我好好地反省了一番,发现很多简单的题都是因为粗心大意而失分的,我埋怨自己为什么要这么骄傲、这么粗心。晚上,我把这一切告诉了爸爸,我真担心爸爸的手掌会猛然间向我挥来。但事实出乎我的预料,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能及时发现自己失败的原因让我感到欣慰,知道吗?人一旦骄傲了,就很容易飘飘然,就容易粗心。以后要谦虚谨慎,继续努力,知道吗?”

那天,我流泪了。有了爸爸的这番话,我吸取了教训,再也不会因为取得好成绩而骄傲了。

每个孩子都有骄傲的时候,但是骄傲之后能马上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的孩子少之又少。很多孩子一旦骄傲便得意洋洋,在没有吃到骄傲的苦头之前认识不到骄傲的危害,直到因为骄傲摔了跟头,才意识到骄傲的危害。

小学生刘志的数学成绩非常棒,考100分是信手拈来的事情。老师表扬他,父母夸奖他,同学们羡慕他,这让刘志开始骄傲,变得得意忘形起来。课堂回答问题的时候抢着发言,下课的时候同学请教他时他却显得不耐烦。

在学习上,刘志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以前回家都要做数学习题,但现在他不做了,心想:我都会了,做题真是浪费时间。他上课也不认真听讲了,心想:老师讲的自己都懂。

一次数学考试中,刘志迅速做完了试题,他很高兴。等他走出考场时,突然意识到最后一题做错了。事实上,他前面也做错了好几道题,都是因为太粗心。结果,刘志考了很差的分数。这件事让刘志意识到不能骄傲,否则会一事无成。

为什么骄傲会使孩子的粗心呢?因为骄傲自负,实际上是自信过了头,这样孩子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做题的时候就可能不认真思考、不认真检查,心里认为:这么简单的题,还用检查吗?于是就马马虎虎,随意地应付。

因此,当父母发现孩子产生骄傲情绪时,应该及时提醒孩子不要得意忘形,尤其是在学习中,骄傲情绪会使孩子粗心的毛病更严重。否则,下一个因为得意忘形而粗心马虎的人就是你的孩子。

不要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粗心”

孩子总是因粗心犯错,父母很担忧,又恨铁不成钢,难免抱怨:“你怎么这么粗心!”然而,如果父母总是这样一遍一遍地说孩子粗心,其实是在强化他的粗心,孩子听得多了,他就会认为自己就是这个样子,这样一来,孩子粗心的毛病反而会越来越严重。

陈红是个粗心大王,作业做错、漏做、计算符号看错,甚至剩下半道题忘了做是常有的事儿。无论爸爸妈妈怎么提醒陈红要细心,都没有什么效果。

每次看到陈红试卷上、作业本上打了红红的大叉,爸爸妈妈就能发现问题:题目很简单,错误却匪夷所思。爸爸妈妈通常会指着这些错误对陈红说:“你怎么不长一点脑子,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了。你怎么这么粗心呢?”把陈红说得低头不语、面露沮丧。但是,尽管爸爸妈妈总是这样说陈红,陈红也没有改正粗心的毛病。

“你怎么这么粗心?”这是在指责孩子、抱怨孩子、批评孩子,被父母这样数落,孩子会感觉很郁闷。这种情况下,父母进行教育怎么能取得好效果呢?如果父母反过来做,在孩子不粗心的时候马上表扬他,强化他的细心,这样慢慢地他就会向着细心方向发展了。一段时间后,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其实是可以很细心的,细心的性格也就形成了。

有个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很严重,每次他向妈妈报告作业完成情况时,妈妈都会说这么一句话:“哦,好呀,继续保持!你有进步了!”这句话激励着孩子,促使孩子继续保持细心。这位母亲表示,以前她也是经常说孩子怎么这么粗心,但是后来她改变了说法:“儿子,你很棒哦,现在比以前细心多了。”对孩子而言,后者效果更佳。

当你为孩子的粗心大意伤透了脑筋时,不如试试这位家长的教育方法,多多鼓励你的孩子。

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在学习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如何成功地帮助孩子改掉粗心的坏习惯?我们来看看一些家长的经验。

(1)把做功课的标准由时间变为数量。

有个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常看时钟,动画片快开始了,就更不集中注意力了。妈妈嘱咐他“再做20分钟才能去玩”,他竟然20分钟只写了一行字,还错了两个。

有一次,妈妈将他的学习任务改为:再做5道题就能玩。结果他把5道题做得非常好,只用了18分钟。

自此,妈妈找到了纠正儿子做作业粗心的诀窍:化时为量,即把“再做30分钟”改为“再做6道题”。这样,孩子的劲儿就来了,从“必须忍耐30分钟”的消极状态转变为“尽快把6道题做完”的积极状态。这种积极状态能促使孩子专注地完成作业,不知不觉中就克服了粗心的毛病。

(2)教给方法比端正态度重要。

有个孩子很粗心,无论是平时做作业还是考试,总是错误不断。期末考试前,妈妈检查他所有的作业,结果让妈妈吃惊:有20%的题目因粗心而错。妈妈发现儿子做题直线向前,从不检查,而是把检查工作留给父母和老师了。出现错误,他愿意改,但是他不主动去检查。于是,妈妈向他提出要求:第一,放慢写作业速度;第二,做完题后检查;第三,检查方法是做一道题检查一道,确信没错再做下一道。很快,孩子粗心的毛病明显改善。

教给孩子方法比反复唠叨更重要,因为对于孩子的粗心问题,父母只是反复叮嘱,简直是毫无意义的。

(3)利用“目标倾斜”,纠正作业粗心问题。

到了自己爱看的电视节目的播放时间,刘玉粗心的毛病就犯了。这时,即便关掉电视或反复提醒他细心,也无济于事,因为他的心思在电视节目上。

后来爸爸把刘玉完成作业的时间定在他想看的节目播映前的一小时里,实际效果很好,即使作业量比平时多,刘玉也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作业。

这就是“先苦后甜”的“目标倾斜”。“目标倾斜”还可以“先甜后苦”,如果刘玉已经开始看电视了,那么这时强迫他去做作业,他肯定心不在焉,错误百出,长此以往,不利于形成谨慎细心的性格。因此,父母要保证孩子“该玩的时候玩,该学的时候学”,让孩子自主拟订读书计划,其原理即在此。

(4)不要太在乎孩子的粗心问题,改了就好。

低年级的孩子,知识结构尚未形成,思维定式也不明显,出现错误很正常。如果父母见孩子把题目做错了就简单归结为粗心、不用功,甚至小题大做批评一通,等于给孩子贴上了“负标签”。家长过分强调错误是想引起孩子注意,但是却不能解决孩子粗心的问题,反而会严重地强化孩子的内疚、惊慌、恐惧的心情,使孩子容易产生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

孩子做错了,让他再做一次就行了。父母不必太计较,教给孩子自我反思和改正错误的方法,才是根本。

家长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给孩子贴“负标签”,不要总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粗心”,说得多了,孩子真的就会成为那个样子。

装“傻”,巧治“马大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