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之举的动力是来自内心的,而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为了炫耀自己的,因此,父母应该让孩子抱着单纯的心态去做善事,抱着单纯的心态去表现自己的爱心,抱着单纯的心态去展现自己善良的性格。所以,当孩子做了善事时,父母不要有任何的责怪,要赞扬孩子、肯定孩子,再进一步鼓励孩子。
从点滴做起,培养孩子对长辈的孝心
自古以来,尊敬老人、孝敬长辈,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有的孩子会主动搀扶老人过马路,在公交车上主动地给老人让座;而有的孩子见老人过马路不但不去搀扶,还会横冲直撞地走到老人前面去,在公交车上也无视老人的存在,去抢老人的座位。之所以有如此截然相反的表现,完全在于父母早期对孩子的教育。
陆先生的儿子陆丰是独生子,从小受宠。一天吃午饭时,陆丰把米饭掉到了桌上,爷爷就说了陆丰几句,教育他要节约粮食。没想到陆丰对爷爷大发脾气,接着就大闹起来,拒绝再吃饭。爷爷被小孙子弄得十分尴尬,全家老小反而开始责难爷爷,说他不该在小陆丰吃饭的时候说他。
为了平息这场风波,爷爷只好答应小孙子的要求,既付给小陆丰10元钱,还要背小陆丰在家里转一圈,玩“骑大马”。
季先生的儿子季强也是独生子,但是季先生从小对孩子言传身教,使季强从小就懂得尊敬长辈、孝敬老人。每次爷爷奶奶来到客厅里,季先生和他的妻子、儿子都会立刻站起来问好。当两位老人与客人聊天时,其他人没有一个插嘴的。而且每次季先生要抽烟的时候总会走出家门,站在走廊上吸。这些举动给了季强深刻的影响,季强看电视的时候会把音量调低,他说这样不会影响爷爷奶奶休息。
一个孩子,如果连养育自己的长辈都不爱、不敬,怎么可能去爱他人、爱集体呢?如果孩子对长辈没有尊敬之情,又怎么能关爱、孝敬长辈呢?这样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形成善良的性格。作为父母,应该通过言传身教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让孩子从点滴做起,孝敬长辈。
一天,王女士参加了一位朋友儿子的14岁生日宴会。席间,朋友郑重地对儿子提出一个要求:“以后我们一起出门,如果公共汽车上只剩一个空座位了,请你把它让给我。”
朋友的儿子很吃惊:以前都是父母给自己让座位,今天为什么要求我给父母让座位呢?朋友认真地对儿子说:“你已经14岁了,长得和妈妈一样高了。你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而妈妈已经人到中年,腰腿都不如从前了,所以妈妈要在你生日时提出这样的要求,你能理解吗?”
儿子说:“妈妈,我懂了!”
王女士看了这一幕,很受启发。她随口问朋友的儿子:“你今天过生日,你的妈妈为你摆了一桌丰盛的宴席,你多幸福啊!可你知道你妈妈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吗?”
朋友的儿子说:“妈妈没有告诉我,我怎么知道呢?”过了几秒,他对妈妈说:“妈妈,现在就告诉我你的生日吧!我会记在心里的,到时,我也要祝愿妈妈生日快乐!”
听到这番话,王女士和朋友都欣慰地笑了。
如今,尊重长辈、孝敬父母这一传统美德在一些独生子女身上鲜有表现。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门玩去了,父母却忙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会让孩子先品尝,而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这种现象不得不让人担忧,这样下去孩子会变得没有孝心和爱心,更谈不上会具备善良的美德。
教育专家指出,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的失误。父母在给孩子过多关爱的同时,忽视了让孩子学会孝敬长辈,尤其是没能有意识地给予孩子表达孝心和爱心的时间和机会,这不能不引起每一个做家长的反思。
尊敬老人、孝敬长辈,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对亲人一种感恩的表现。身为父母,必须从小培养孩子孝敬长辈的习惯,不要对孩子放纵溺爱。培养孩子好的习惯,父母可以借鉴以下的方法。
首先,尊敬老人,孝敬长辈,父母应该做出好榜样。因为在年幼的孩子眼里,父母的行为永远是对的,只要父母能做,自己就能做。所以,父母在与老人的相处中,要真正做到关心照顾、体贴入微。只有发自内心地尊敬老人,才能让孩子有所体会,并牢记在心头。
其次,从生活的点滴做起,让孩子表达对长辈的孝心。生活中的事情都是琐碎、繁杂的,但正是这些小事,才更容易培养孩子的习惯。父母既然有意培养孩子,那么就不该错过生活中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比如,让孩子学会向长辈问好,学会礼让长辈,吃饭的时候给长辈夹菜、帮长辈盛饭,等等。只有长期培养,日积月累,孩子才会养成孝顺长辈的习惯。
再次,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孩子在幼儿时期,心智尚处在发育阶段,所以难免会受情绪支配,比如易冲动、自制力差,等等。这些都是不良情绪的表现,当你发现孩子对老人大呼小叫、责难老人的时候,应及时出面制止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最后,让孩子多陪伴老人,增进与老人的感情。现在的有些孩子和老人的关系非常特殊:有的是漠不关心,有的是敬而远之,还有的是冲着老人大呼小叫。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孩子缺乏与老人的沟通交流,感情上存在明显的陌生感。因此,父母应该让孩子多与老人接触,陪他们聊天、下棋、散步,从而缩短他们的心理距离,感情有了,尊敬之情就会油然而生。父母还应叮嘱孩子听从老人的教导,做一个懂得关心他人的善良的孩子。
让孩子通过奉献去感恩
小时候,父母经常教育我们:“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别人对你的恩情,这才是做人的根本。”现在,很多父母也用这句话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做个知恩图报、懂得感激、富有爱心的善良的人。
张萌上小学时,有一次上体育课,不小心从双杠上摔下来,把胳膊摔伤了。老师、同学都很关心他,他很感动。父母教育他,要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帮助同学,表达感激之情。从此,他懂得了感恩的含义。
后来,张萌变得非常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希望工程”开启那年,张萌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50元零花钱拿出来,寄给了“希望工程”慈善机构。不久,张萌收到了“希望工程”的精美明信片,他高兴地说:“我的钱可以让贫困的小朋友买书包和文具了!”
如果父母从小就教孩子心存感激,对人同情,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理解他人的情绪,使孩子小小的心灵存有一份真与善,孩子的内心就能变得富足和善良,孩子就容易形成善良的性格。
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比如爸爸送孩子去上学,妈妈给孩子做饭、洗衣服,同学帮助了孩子等,都是引导孩子感恩的素材,让孩子知道,人与人之间需要温暖和真诚,若自己有能力,要乐于奉献与付出,而当别人有恩于自己时,要懂得感激、回报。让孩子学会感激别人给予他的一切,他就会懂得感激在他成长过程中支持和帮助过他的每个人。试想一下,一个充满激情活力、有着善良的性格,又懂得感激和同情他人的孩子,谁不愿意与他合作,并帮助和支持他呢?
感激之情不仅要记在心里,很多时候还需要让孩子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比如捐献学习用品、零花钱给贫困的孩子,送给路边可怜的乞讨者一点食品,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都能够不断深化孩子的感恩之心,使孩子善良的性格得到更好的展现。
5·12地震后的一天,钱女士带着儿子来到抗震救灾捐款箱前,她对儿子说:“你从电视上看到了,四川地震灾区的小朋友们没有了家,没有了幼儿园和学校,他们中还有人受了伤,咱们是不是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帮帮那里的小朋友呢?”儿子点点头。接着,儿子从钱女士的手里接过几张人民币,踮起脚尖把钱一张张塞进捐款箱,嘴里说道:“这个钱治伤,这个钱建幼儿园,这个钱买玩具……”
类似这样的捐款,钱女士经常鼓励儿子去做。有一次,钱女士和儿子逛公园的时候,看到了公园里有一个残疾人演唱团,他们有的成员只有一只胳膊,有的是盲人,有的……在他们面前摆了一个爱心捐款箱子。路人无不为他们的演唱所打动,纷纷往爱心箱子里捐款。儿子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放进了捐款箱。要知道,这是钱女士给儿子一个星期的零用钱。
奉献爱心是在播种善良,是在促使孩子将爱和善良当作一种习惯,有利于孩子形成善良的性格。但是,真正善良人的不应该因为“奉献”而感到“成功”,而是应该感到快乐。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会真正懂得孝敬父母、感激帮助过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帮助别人。所以,让孩子通过奉献学会感恩,让孩子善待他人,是父母应该教给孩子的。
在家里父母可以让孩子体验一下付出。孩子从小习惯了接受,习惯了父母无条件地满足他们的需要,让他们忘记了付出,认为别人的给予都是应该的,自然就不会懂得感恩。比如父母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干一些家务,让孩子了解到父母的辛苦,懂得珍惜眼前拥有的幸福,产生对父母的爱戴和感激之情。这样才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是因为爱他才会为他付出,同时也让孩子了解父母生活、工作的压力和艰难。
当然,仅仅是教育孩子要奉献、学会感恩是不够的,父母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举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所以父母应该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给孩子做个好榜样,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感恩,形成善良美好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