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坛经》学生活
23244300000052

第52章 付嘱流通(5)

这句“忽悟自性见世尊”,是外面凡夫常有的,学顿教、圆教的人,不要被这“见”字给骗了。“见”即“证”之意,故“见世尊”,别以为是看到了释迦牟尼佛。我在台中看到一张相片,拥有者说是他在那里照的,是释迦牟尼佛应化的事迹。我怎么看,那都是画的,怎么是照的呢?他说释迦尼佛就是那个长相。这叫妖言惑众。世尊是在启发你那世间最尊贵的——就是觉悟,你感受觉悟的殊胜,便见到世尊了,而不是看见一个人,否则就错了。这谈的都是自心要能见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能够见到真,便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不求自性的展现,而向外求佛的话,所有起心动念皆属愚痴。

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智慧金言】

顿教法门已经留给各位了,学顿教、学圆教一定从根本处下手,所谓“心要法门”,从根本修,从根本下功夫,来体会核心的部分是什么,从这里展开。

10.让心灵年龄与社会年龄并驾齐驱

【原文】

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着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复说偈曰: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释讲】

惠能大师说完偈后,告诫众人:“好好待着,不要我走了,大家都跟着来。我灭度以后,不要像世间人一样悲泣涕泪,还收礼、长供大典、着孝服,这都不是我门人弟子所该做的,也不是正法。”

“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这个叫十无,有所谓“八不中道”,而这个则是“十无道论”。这十个无,加上前两句,一共七句,七四二十八个字,其实就讲这么一件事——主、客之间不要有对立。用“无”来讲就双破,去来双破、生灭双破、动静双破、是非双破、住往双破,都是不让你产生对立的情况。这十个代表一切法皆不对立,既不对立就该泯然无际,交融一体。“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但怕大家心迷,不了解我的本意。菩萨慈悲就是如此,已经交代过了,还得耳提面命一番:“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假如不遵照我的教法修行,那我即使再住世也没有用。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简单说,即“不修善不造恶,断见闻心无着”。说惠能没读书,实在令人难相信,这文学修饰多美啊!“兀兀、腾腾、寂寂、荡荡”,这两个字两个字不必解释了,直接看后面三个字比较快。为何说不修善呢?不要刻意,刻意修善就有“生”,不造恶就有“灭”了,因为有所选择便有所执著,而选择就是一种对立嘛!“我为什么要修善?”此即为对立法,因为你要让它生;“我要不造恶”,你要让它灭嘛,依旧属对立法。要如何不对立呢?“断见闻,心无著”。前面先提对立法,然后再说明如何不对立,即“断见闻,心无著”。“断见闻”意思就是不要以知见来立,因为你有知见去立善、恶,那就对立了。“心无著”,不执著,不有意识概念,否则即属脑筋的活动,见闻、执著都属脑筋的意识形态,依此难以成就。而顿教大乘不同于一般修学方式,它直接从根本入手。

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

刚才说“斋罢”惠能大师便向徒众开示了,所以应该是从午餐一直讲到三更。这一会时间可真长了。到三更,惠能忽道:“吾行矣!”这个厉害喔,大家都坐着,他忽然说我要走了!太潇洒了!但愿哪一天我也能这样,“奄然迁化”,这样子静静地走了。“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这都是不可思议的境界。这个时候,大修行者的境界我们感受不到,凡夫用肉眼只看到:“哎哟!怎么坐在那里不动?”但禽兽会哀鸣。禽兽某部分的根性就比人来得厉害。

尤其住在城市里不容易感觉到,以前住乡下时,老人家能活到七八十岁,都是村庄的宝。要是有一天不对劲,狗都跑到屋顶上去吠,马上就知道:“啊,老人家走了……”连狗都跳到屋顶上就奇怪咧!因为它见到什么东西了。我们所看的是色身死了,其实他受、想、行、识四蕴另外产生组合变化,非肉眼所能得见,但禽兽就是能感知,眼见或怎么样?你不知道。反倒所谓万物之灵的我们,反而不灵光了。

有时想想,人其实是最退化的动物,因为每个根尘都有个极限,像这鼻子,狗蹲在地上一直猛闻,我们就是闻不到,奇怪唷!各位试着训练看看,有些境界不要用脑筋去想,当然处事还是得用脑筋啦,但其他的生活情境,你试着不用脑筋看看。不管何时,洗完澡,一个人坐下来,躺着也行,静静享受一下洗过澡后那种身心怡然的时刻。也不用去塑造自己享受什么,如果还有个什么好享受,那就不对了。你就当下享受那个情境。

【活学活用】

在生活领域里,我们无法时时刻刻都保持这种警觉性,大部分时间都被世间事业转出去了,所以一天至少有半个钟头的时间,好好去享受它,你一天的疲倦保证马上消除。这也是一种禅定功夫的预备训练。不一定盘腿打坐、观照……都不必,那只是一种仪式而已,你可以利用另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禅修,那是真正享受之处,一个不可思议的境界,从这里你可以充分去感受。

圣人入灭,有很多瑞相及不可思议的情况,我们无法一一说明。像此处的情况也只是个总说而已:禽兽哀鸣,树木变白。古代有很多这样,大德入灭后,树木便枯死了,它是否真的死了?未必喔!只是暂时枯掉而已,等另有大德办大法会时,譬如传戒或开大座,那树木便重新吐芽。树有树神,他是来护法的,所以大德走了,他跟着走了,因为此处无法无道啊。等有缘的大德来了,便又有个树神跟着来了,不管枯掉多久的树,都会再复活。科学家当然不信这一套,但它就是能活起来。树之荣枯、死生,都在于那个生命,而你能否感受得到?

看看虚云老和尚的年谱,那树已枯掉八百多年了,他一传戒,新枝通通长出来了。为什么?树神是个生命,没有四大,没有地水火风,而今法师到了、法到了,他要来闻法,他的生命就依托于这棵树的四大,他住下来了,物理现象于焉产生。树根开始吸收水分,开始展现新生命,此即因缘和合。受、想、行、识等四蕴与此色蕴结合,因缘组合起来,生命便又来了,这就是轮回。

通常轮回是指我们这个色身、四大死了,五蕴的受想行识这四蕴,马上去跟别的因缘组合,成为一个新的生命。这是从我们自己、从纵的立场来看。然而,就横的立场观之,树神他受想行识的生命,现在来跟这棵枯木的四大结合,产生新生命,这叫速成班。很快哟!不用十月怀胎,无须重新播种,它马上就复生、苏醒了。这树神的生命很快依过来,实属不可思议的境界。我们太过执著外相,又未逢大修行人,所以枯木逢春,也无由知之。其实它不是逢春,而是逢圣人之法。

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缁白争迎真身,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

次年七月二十五日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门人忆念取首之记,遂先以铁叶漆布,固护师颈入塔。忽于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

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达摩所传信衣,中宗赐磨衲、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等,主塔侍者尸之,永镇宝林道场。流传《坛经》,以显宗旨,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

惠能大师八月三日走,十一月门人就开始吵架了。“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哇!不问还好,一问,确定到那里去了。“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

“次年七月二十五日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前面说过,方辩曾经为六祖塑像,六祖说他只懂造像,不知道佛性为何。肉身会有一种黄色的状况,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建议再涂一次。现在,方辩用“香泥”,即坛香混着坛香油,为六祖涂身。

后面这段大家都知道,不再多言。惠能他老人家享年七十六,二十四岁传衣钵,三十九岁出家,说法利生三十七年,其门人大成就者有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真是非常难得。他一生事业成就不谈,光是最后这个,都属真宝,除了他的金刚不坏身以外,其他的宝还真多。他所建立的道场也很殊胜,时至今日,教法仍弘传着。当然,这当中还包含一些历史因素。唐朝时,中国文化的重心已经渐渐南移,中原地区相对显得落后,今天经济的发展更是偏重在南方。他老人家学过经济吗,不然怎会把道场都建立在南方呢?这其实是一种因缘!

这一会就谈到此处。六祖所传的法属大乘顿教,简单一句话,即抓住根本。佛法的根本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一点要能够肯定,千万别流于:“我知道了。”否则即非佛法,而是一般学理。应该要感受佛法的核心是什么,去体会那个核心思想对我们能产生什么,假如你真能体会,六祖一生的奇迹也一定会在你身上映现,不是概率,不是巧合,是绝对映现。你真的能体会、感受那生命真正的价值所在,整个人就会完全改变,一生中也将会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奇迹出现。

你不要在那边想:“哦!我这样修了几年……去年好像也有奇迹!”那个“好像”就不是了。你不必靠臆测、设想,它会很清楚地呈现,你绝对能肯定告诉别人而不疑不悔,否则就不能算是奇迹了。要像六祖这般,对前来行刺的行昌说:“只负汝金,不负汝命。”他伸长了脖子让他砍,换了你,有没有这种信心?真正体会到生命、真理的本来面目,你对这一点会很笃定。

【智慧金言】

学佛,尤其学大乘顿教,绝不同于一般外道思想,更不是枝末。通常所谓枝末,叫权小二乘,大乘顿教不是权教、不是小乘、不是二乘。关键就在于你能否掌握住这一点。能掌握的话,你生命中的心灵成熟度,就会整个达到饱和状态。如今我们之所以做不到,乃因心灵年龄太低、太幼稚;社会年龄很成熟,头脑很发达,而生命却很枯萎。如何让心灵年龄与社会年龄并驾齐驱,甚至超越呢?这是我们要和大家相互勉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