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杰出叫厚黑
23241300000035

第35章 千里送毛情意重

送即是送东西,分大小二种:大送,把银元钞票一包包的拿去送;小送,如春茶,火肘及请吃馆子之类。所送的人,分两种:一是操用舍之权者;二是未操用舍之权,而能予我以助力者。

运用“送”的方法求人,不但要“敢送”,更重要的是“会送”。人们常用“千里送鹅毛”来比喻礼轻情意重,这就是“会送”的表现。唐朝时,云南某地的一个地方长官,为了讨好皇上,特意派一个名叫缅伯高的小官上京城,送一只白天鹅给皇上,由于天气炎热,当走到西阳湖时,他怕天鹅干死,便停下来打算给天鹅洗个澡。谁知,手才一松,不小心让天鹅飞走了,他慌忙一把抓去,抓了一根鹅毛。缅伯高于是拿着这根鹅毛上京见皇上,并写了一首诗:“将鹅贡唐朝,山途路遥遥,西阳湖失去,倒地哭号号。上复唐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皇上接过鹅毛和诗篇后,十分高兴,认为千里送鹅毛情义已经够重了。可见,“千里送鹅毛” 就是“会送”的表现。

采用什么方式送?送什么东西?学问很大。第一条原则就是选择最能触动对方心灵的方式,送最能打动对方的东西。只有能引起对方心灵的共鸣,无论东西是否贵重,都是最好的东西。

例如,人人都知道法国有座凯旋门,却很少知道瑞典也有一座凯旋门,那可是瑞典一位著名建筑家的得意之作。

当时这位建筑家还是个年轻人,他并无名气,也没有显赫的身世,有的只是聪明和才华,如果不是偶然,这些聪明才华可能永远也找不到用武之地……

一次,年轻人随欢迎的人群迎接国王查理四世。他蓦然发现,置身于拥挤的群众海洋之中,是一辈子也引不起国王的注意的。对,可修造一座建筑物,只要国王知道了那个建筑物,就一定会知道自己。但普通的建筑是不行的,它必须醒目,而且必须新颖,否则同样不会引起国王的关心。

接下来年轻人就开始考虑这项建筑的式样了。瑞典式样的建筑是不会让国王感到新鲜的,因为国王住在最好的宫殿里,谁也建不出超过国王宫殿的建筑的。他想到查理四世的特殊经历,查理四世来自法国,原是拿破仑手下的元帅,后受到瑞典国王的赏识,被收为义子,老国王死后继位。国王对法国建筑一定感兴趣,法国现在不是已在模仿罗马的凯旋门,修建一个宏大的凯旋门吗?如果模仿建一个……

年轻人说干就干,他利用自己在城里的条件,充分发挥才华,终于很快建起一座“凯旋门”。尽管它没有巴黎和罗马建筑那么豪华庞大,但在这城里,它仍以精致而美观的外形得到人们的关注和赞美。

有一天,国王又从城里经过。当他看到这个颇具神韵的建筑时,确实大大地吃了一惊。国王从来没有想到,在这座不起眼的小城里,还有这样的人材,还能建造出这样好的建筑。看着这座“凯旋门”,一刹那,国王心中涌出强烈感触,勾起了对自己一生经历的种种感慨。

国王停下来,向小城的官员询问起这座建筑的建筑者,要接见他并要奖赏他……,年轻人揣摩到了国王的心理,得到国王的赏识,终于成了一颗耀眼的新星,倍受景仰和关注。

如果说,巴黎的凯旋门是成功的标志,那么瑞典的凯旋门则是那年轻人走向辉煌的新起点。

关于送礼的方式和内容,第二原则就是选择最能显示自己的诚心的方式。因为,诚心是最容易打动人的。

例如,克鲁伊夫的大名在世界体坛几乎无人不知,在欧洲也是家喻户晓。这位荷兰足球明星曾五次被评为荷兰“足球先生”,三次被评为欧洲“足球先生”,至今仍在足球世界享有极大的声誉。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克鲁伊夫夫人,不知道她是如何赢得了克鲁伊夫的爱情。可克鲁伊夫忘不了,他永生难忘……

那是一天傍晚。克鲁伊夫照例收到世界各地的许多来信,其中有许多姑娘的情书。这并不奇怪,克鲁伊夫风度翩翩,不仅球艺高超,而且平时的言谈举止也十分讲究,深得姑娘们的青睐。但是对于姑娘们的来信,他一直没有理会,他不愿因此而影响自己的事业,他要在绿茵场上奔跑……

可是这回却不一样,他收到一个用裘皮精装的日记本,每一页上都只有一个名字一一他自己亲笔写的名字一“克鲁伊夫”,一页、二页、三页……页页如此,这奇特的日记本引起了克鲁伊夫的好奇心。他一直翻下去,直到最后才有一篇文字,那秀丽流畅的笔迹使克鲁伊夫惊诧不已,他一口气读完了它:

“……我已经看过你踢的100多场球,每一场都要你签名,而且也得到了,我多么幸运啊!当然,对于拥有无数崇拜者的你来说,我是微不足道的一个,爱是群星向天使的膜拜。但我敢说,我是最有心计的一个,我多么希望你对我已经有一点印象啊……”

克鲁伊夫震惊了,想不到世界上竟有如此痴情而机灵的姑娘,一股幸福得令人眩晕的暖流涌遍了他的全身……一星期后,21岁的世界足球明星和19岁的美丽姑娘相见了,并订下了终身。

这位美丽的姑娘射进了致胜的一“球”,她获胜了。借助绝妙独特的技艺,她赢得了克鲁伊夫的全部注意和全部爱情。

为了求办某事,给人送礼,很容易引起反感。尤其是对方还是一个自称“正人君子”的人。这时,高明的求人者,会把送人情这件事做得水到渠成,不留痕迹,却对让对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的“好意”。

例如,周灵王二十六年,吴国攻打楚国。楚国令尹屈建利用诱敌之计,大败吴国。

周灵王二十七年,楚国国王楚康公为报吴国伐楚之仇,准备讨伐吴国,派他的弟弟公子围率兵出战。

吴国得知消息后,以守为攻,屯重兵于江口坚守。楚国见吴国有所准备,不易取胜,就转而攻打一直归附于晋国的郑国。

双方交战,郑国自然不是对手。楚国大夫穿封戍活捉了郑国大将皇颉,大胜而归。

楚康公的弟弟公子围,也想在主公面前领功请赏,便想从穿封戍手中夺走皇颉,将此功据为已有,穿封戍当然不从。

公子围仗着是楚康公的弟弟,便来了个恶人先告状。他对楚康公说:“我捉住了郑国大将皇颉,不料却被穿封戍夺去。”

过了一会儿,穿封戍押着皇颉前来领赏,并向楚康公陈述公子围要从他手中抢夺皇颉,冒功领赏之事。

两人各说各有理,楚康公一时不知谁真谁假,便命太宰伯州犁来决断。

伯州犁早就有心奉迎公子围,只是平时没有机会。现在楚康公要他决断公子围与穿封戍的争论,真是天赐一个向公子围献媚的好机会。他对楚康公说:“俘虏是郑国的大夫,并非普通将士,只要问问他便真相大白。”

楚康公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于是就命皇颉站在庭下,伯州犁站在他的右边,公子围、穿封戍站在他的左边。

伯州犁先把双手向公子围高高拱起,向皇颉介绍说:“这位是公子围,是我们国君的弟弟。”然后,又对着穿封戍,双手在下边拱了拱,向皇颉说:“这位是穿封戍,是方城外边的县尹。到底是他俩谁将你抓到的?你要从实说来。”

皇颉虽然当了俘虏,但毕竟是郑国大将,对伯州犁的眼神、动作所表现出的一切,早已领悟,为了活命,也为了讨好公子围,便佯装看了看四周,回答说:“我遇公子围,战他不过而被俘。”

穿封戍听了大为愤怒,顺手从兵器架上抓起一戈,发疯般地朝公子围刺去,吓得公子围急忙跑开。

伯州犁见状,忙走上前去,一面竭力劝解,一面请求楚康公对两人都记功奖赏,又亲自设酒宴,劝二人和好。

结果是皆大欢喜。

伯州犁这个人情送的可谓不露声色,手段高明之极,真堪称典范。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稍有心计的人便可看出在行巴结之事,但无论多有口才的人也难责备其决断不公平。即使强有责备,也只能说皇颉怨怨相报,干伯州犁何事。假人之手,行我之事,真是绝了!现实生活也是这样,话不在词语,看你怎样说;事不在种类,看你怎么做;—个动作,一个语调,甚或一个眼神,寓意可能就完全不同了。要真正理解其中奥妙,是从书本上学不到的,只有自己慢慢去体会,去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