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别了一九八八
2322500000004

第4章 (4)

夏天随着蝉声的消逝而告一段落,冬天随着万物的沉寂而让人感慨万千。

好像每一个八零后都有一个丰满的中年女老师,一纸铅华中尽是她曾经的姿态。温柔与狠毒恍若天生的秉性与伪装在外表的画皮,絮烦充斥了曾经所有的光阴。

在第一个一年级的时候我被老师批评了N次,也被打了N次;老师无数次的在班级里骂我是猪,同时我也在心里骂她连猪都不如。

她教我写一个“我”字,可是我总是把那一瞥忘掉,我想她当时一定创巨痛深,痛苦归痛苦,但是教书还是要教的。

为此坐在我前面的一个女生,总是会回过头来用不解的眼神看着我,因为我写的“一”总是歪歪扭扭的。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的眼神,那种不解连我都能读懂。只是岁月的沧桑,我已经忘记了她的名字和面孔。

只是记得那扎的很整齐的马尾辫,和那一双清澈如水晶般的眼睛,洁白如牛奶斑斓的肤色,还有自己纯纯的心动。

如果说早熟的话,我想这就是证据。每个男孩都应该有这样的一个时候,那么单纯,那么的天真的懂得思念。

记得每当去上学的时候,隔壁邻居的爷爷总是会很大声的喊道:“喂,大头,上学去呀”。我一定用自己最大的声音说:“是呀,王爷爷,我走咯”。

当我放学回来的时候,隔壁的王爷爷,一定会问我一句:“今天我们的大头学到了什么?”

我那时就会眨眨眼睛,让眼珠子骨碌骨碌转几圈,然后说:“学到的被我中午吃饭吃掉了,”嘿嘿的尴尬笑两声,快速的跑到家里去了。这也是我和王爷爷的一种默契,或者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吧。

其实我知道王爷爷,因为他家里总是他一个人。他的事迹也早已在我们村里传遍了,他生在日本侵华的年月,为人也是勤劳简朴,缩衣啬食 上天给予每个中国人的优良传统也给了他。

可是由于他比较木讷,人到中年才托着自己的父母,给他用一袋白面换了一个老婆,然后便有了一双儿女。不求荣华富贵,只愿儿女绕膝相依偎。

本来生活可以很幸福的,不巧又碰到了五六十年代的饥荒,看着自己父母活活的饿死,儿女饿的哇哇直哭,他不知道哭了多少次。

有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他是一个父亲,那样的年月无论是你多么勤劳,身上有再多的力气,也换不回一个干净的馒头。

随着他的母亲去世,自己的老婆也得了病,请不起医生,只能等死,等死是一个漫长的字眼,漫长到每一句话都刺伤着活着的人。

他本来想随着自己的老婆而去,可是撇下那么一双儿女,让人看着都心疼。最后他只能用草席裹着自己的老婆,挖了个坑把她埋葬了。

泪水不知道打湿他满是补丁的粗布衣裳多少次,那上面老婆曾经的一针一线纠痛着他的心。

他发誓一定要养活两个孩子,活下去,即使自己不活也要为了孩子活下去。他带着儿女背井离乡的去讨饭,面对陌生人冷漠的眼神,他没有了男人的自尊心。不知走了多少路,经过了多少户人家,不知多少次风风雨雨浸湿脸颊。

再后来小平上台,他也找了一个栖身之所,他再也不用流浪了,他终于能凭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的儿女了,一直到现在。后来老了也没有什么能做的,只能在家里种种地,种种菜,等着百年之后魂归土。

王爷爷的儿子和女儿很少来看他。他的儿子是那种看起来油嘴滑舌的人,八撇胡很是滑稽,脸部没有太多肉,高高的颧骨凸现出来,尖嘴猴腮的。通体看起来是很灵活,总是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工服,甚至于脖子和整个身体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映衬,也是细细长长的。

他嘴里面整天的叼着一颗烟,开着一个破旧的二手汽车,听爸爸说他在修车厂上班,然后在那里找个老婆,老婆很是对王爷爷不满,嫌他们什么都没有,甚至于连自己的孙子都不让来看他。

王爷爷的女儿被嫁到隔壁的一个村子里去了,记忆中她说话总是“咋咋忽忽”的,仿佛村姑一般,嫁了男人倒是本分老实,一鞭子都打不出一个屁来。

她每次过来都是满载而归,王爷爷种的蔬菜什么的几乎都是她拿走了,像是鬼子进村一般。我们村子里的每个人她都认识,见面也是大伯,婶婶叫的很是亲热,不过我还是蛮不喜欢她的,她给的糖果我一般都不吃。

因为王爷爷的境况不好,所以妈妈经常会让我给王爷爷送点吃的或者别的什么的。其实我也很喜欢王爷爷,因为他总是给我一些很好吃的糖果。

他也算是我的一个朋友了吧,有什么事情,我也乐于和王爷爷说。作为朋友,我想这也是一个孩童对一个老人最好的尊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