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儒家的和谐管理—组织行为规范
23202700000004

第4章 仁者爱人(3)

刘备用仁爱之心待人颇有心得,要不就不会有“刘备摔阿斗”这样惊世骇俗的举动。在《三国演义》中,当阳常阪之战是曹操、刘备两军的一次遭遇战,骁将赵云担当保护刘备家小的重任。由于曹军来势凶猛,刘备虽冲出包围,家小却陷入曹军围困之中。赵云拼死冲杀,七进七出于敌阵之中,终于寻到刘备之子阿斗,赵云冲破曹军围堵,追上刘备,呈交其子。刘备接子,掷之于地,愠而骂之:为此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抱起阿斗连连泣拜说道:“云强肝脑涂地,不能报也。”后人诗日: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心,故把亲儿掷马前。

现代企业管理如同古代带兵打仗。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任何团队都一个有感情的群体,对于企业员工投入真情实意,是管理者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一种重要方式。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生活在温馨友爱的集体环境里,由于相互之间尊重、理解和容忍,使人产生愉悦、兴奋和上进的心情,工作热情和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反之,其工作热情将大打折扣。企业管理者只有争取到人心,才能稳住人才。对待人才的态度、方法不同,造成企业兴衰的例子不胜枚举。重视“情感投资”,已经成为许多成功企业家的制胜法宝。事实证明,管理者与员工同心同德,能够减少企业员工的流动,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西方管理学大师德鲁克也认为:人才是企业中最昂贵的资源,而且也是折旧最快、最需要经常补充的一种资源。建立一支管理队伍需要多年的时间和极大的投入,但彻底搞垮它可能不用费多大劲儿。

管理者要想得到员工的充分信赖和承认,必须同员工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人脉,或者说人际关系,这是一门人生的大学问。人脉关系可以说是管理上的利刃,是管理成功的秘密武器。

管理者有了人脉的支持,才会有改变劣势的可能。

一次,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地方去居住。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孔子说:“有君子去住,即使是九夷,也不会闭塞落后。”

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的人把居住在东面的人们称为夷人,认为此地闭塞落后,当地人也愚昧不开化。孔子在回答某人的问题时说,只要有君子去这些地方住,传播文化知识,开化人们的愚蒙,那么这些地方就不会闭塞落后了。

人和环境的关系,可以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依赖环境而生、存,环境被人所改造。环境是被动的,而人是主动的,一个地方的好与坏,落后与发达,闭塞与开明,其决定因素就是人。如果居住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一个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有文明的人,那么,在荒野的环境,也会被君子所改造。孔子搬到九夷这样蛮荒的地方,就会改变这个地方为一个文明的国土。

人也是决定企业管理成败的重要因素。钢铁大王卡耐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把我现有的企业设施全部摧毁殆尽,只要让我带走我的部下和员工,不用五年的时间,我就能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钢铁王国。

刘邦47岁起兵反秦,55岁称帝,由布衣出身,而至帝王之尊,开创中国历史上辉煌的“大汉盛世”。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刘邦长期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正是他的人脉网络,改变了他与项羽对峙中处于劣势的现实。

刘邦起用“汉初三杰”,被称为历史上善用人才的典范。萧何办事能力和责任心强,被用来“镇国家,扶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张良熟读兵书,善谋略,用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韩信英勇善战,足智多谋,用其“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这充分说明刘邦慧眼识人才,能知人善任。

在人际交往和保持良好的人脉关系方面,孔子十分赞赏齐国大夫晏婴,认为他与人为善,能够获得别人对他的尊敬,能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与人交朋友,相识久了,别人仍然尊敬他。”孔子一方面是对晏婴的称赞,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他的学生向晏婴学习,做到“善与人交”,互敬互爱,成为有人脉的管理者。

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不但需要慧眼识人,以情感人,还需要一定的技巧。宋太宗虽然贵为天子,可他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技巧就很高明。

据《宋史》记载,某日退朝以后,太宗在北陪园与两个重臣一起喝酒,边喝边聊。两臣喝醉了,竞在皇帝面前相互比起功劳来。他们越比越来劲,干脆斗起嘴来,完全忘了在皇帝面前应有的君臣礼节。侍卫在旁看着实在不像话,便奏请宋太宗,要将这两人抓起来送吏部治罪。宋太宗没有同意,只是草草撤了酒宴,派人分别把他俩送回了家。第二天上午,两臣都从沉醉中醒来,想起昨天的事,惶恐万分,连忙进宫请罪。宋太宗看着他们战战兢兢的样子,便轻描淡写地说:“昨天我也喝醉了,记不起这件事了。”两个大臣知道这是皇上不计较个人的威仪,而保全了两位重臣的面子,都感动得五体投地,发誓要永远效忠皇上。宋太宗这种维护大局,宽宏待人的雅量,不但得到臣子的尊敬,而且赢得了下级的忠心。

仅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无法达成管理任务。如果懂得培养人脉,逐步建立人脉网络的支持体系,就可以强化个人管理能力。当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同他的下级和员工建立了良好的人脉关系的时候,管理方式就更加人性化,管理指令的下达和执行就能畅通无阻了。企业的管理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好坏。管理者在建立人脉关系方面的能力,说明管理者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因为,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首先反映在对其管理层的态度上。企业员工的态度,正是管理者是否拥有好的人脉关系的一面镜子。以孔子的观点来说,管理工作是否有卓有成效地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管理方式的人性化。

六、减少“异端”对企业的危害《论语·为改第二》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卫灵公第十互》子日:“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说:“对于错误的行为要及时纠正,这样才能把危害降低。”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才能防患于未然,无论这个问题发生在什么地方,包括错误的思想,执行的偏差。在这里,孔子所说的“异端”主要是指错误的思想,就是在企业中违背企业战略的思想。这些“异端”的思想从企业内部给整个企业的竞争力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存在“异端思想”的企业就好像一个自己有病的运动员,无法和对手进行有效的竞争。许多企业管理者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所造成的危害,当企业竞争失败时,所有的问题才最终显现出来,但为时已晚,企业已经病人膏肓了。所以,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及时发现企业的“异端”思想,并及时加以纠正。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说:最大的障碍就是通常在管理层的一些人,对战略表示不同意,因此他们可能会点点头说这是我们的战略。但实际上在他们工作的时候,总是反对这个战略。单位中存在着这样的一些人,承担重要职责。他们对战略不积极。这些人简单地说必须离开公司。典型的错误就是将这些人保留得太久。首席执行官说,“好,如果我们不断解释的话,也许最终他们会被说服的。”但是有些人是从来是不会改变自己的思想的。他们觉得这个战略会威胁到他们自己,会使他们在组织中的地位降低。因此,你就会有内部斗争,你必须要用你所有的能量来与你的竞争对手进行战斗。

孔子还说过:“道不同,不相为谋。”作为管理者,首先要加强沟通和理解,减少“异端”思想产生的机会。另外就要做到“攻乎异端”,防患于未然。

“异端”思想的出现,首先来自对企业战略的不理解。管理者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制定了一份战略,并没有广泛地加以宣传。也许高层管理人员了解战略,他们有自己的战略计划书,他们通过会议来讨论战略,他们可能也有一个对战略的普遍理解。但是基层的员工呢?他们可能对这个战略不理解,因为管理层没有花时间,去把这个战略的内容向大家广泛地宣讲,并没有帮助企业中的每一个部门,将他们的具体工作和战略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如果你不能够很好地宣讲你的战略是什么的话,那么你的销售人员也好,产品开发部门的人员也好,他们真正想执行这战略就很难了。如果他们不了解这个战略是什么的话,他们只能简单地去遵循行业的标准。

把错误的思想制止在萌芽状态是最高明的做法。但事实上,很多管理者都赞赏那些所谓“解决问题的高手”,而对于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攻乎异端”的人却缺乏深刻的理解。这不能不说是县有管理洞察力的人的一种悲哀。扁鹊出名的故事正是这样的生动的写照。

魏文王问名医扃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的医术最高呢?”扁鹊答道:“我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人们都认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最大,远涉全国。”

从管理控制的角度看,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做到防患于未然。可许多经营者因忙于各种事务,往往只能是事后控制,结果是越来越忙,越忙越乱,越乱越忙。企业的管理成本越高,进而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本也越高,甚至无法维持经营。能干的人把工作做到一般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因此致使许多领导和老板看不到“攻乎异端”的人的能力和功劳,却认为谁最忙谁就是最好的,谁能“救火”谁就是英雄,这正是世界上永远没有“防火”英雄的原因。很少有管理者能认识到“救火”是一种亡羊补牢的行为,顶多是从狼嘴里夺羊的“英雄”壮举;而“攻乎异端”的人,因为做到了“防火”而显得业绩平平,甚至有管理者认为“本来如此”而忽视。

这使那些做到点儿上的人以及做表面文章的人受到了肯定和表扬。深入分析:“救火”者大张旗鼓、轰轰烈烈,“防火”者默默无闻,无人知晓;“救火”者救的是一时,“防火”者无时不在防;“救火”者所做的工作是补救,是减少损失,“防火”者所做的是预防,是不造成损失。这并不是说“救火”不重要,而是说要做好“防火”工作,从根本上不让“火灾”发生,也就谈不上减少损失问题。

东汉宣帝时(公元前七十三年),徐福三次向皇帝上书:霍光家族生活奢靡,陛下如爱护他,应给予抑制,以免走上败亡。后来(公元前六十六年)霍家果然叛乱被除,许多人因为平叛霍家有功,而被封为诸侯。于是,有人替徐福上书:徐福在霍家没有叛乱之前,曾三次上书提醒霍家可能会发生的叛乱,请求防范杜绝。如果当时皇上采取了行动或措施,或许今天就用不着分封土地来封赏这些平乱的人了。因此,希望将徐福位居那些平乱有功人之上。于是汉宣帝就传令把徐福请来坐上座,记头功。

徐福的功劳就是他具有“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的智慧,虽然汉宣帝当时没有认清徐福对于“异端”的警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霍光家族的“叛乱烈火”,但是,汉宣帝能够在平叛之后认识到这一点,并嘉奖徐福的举动,也算是开明的管理者了。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够做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的管理者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一等人才。

七、员工关注的问题即症结所在《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一日,孔子正在给学生们讲课,忽听门外吵吵嚷嚷,孔子于是停止了讲课,对子路说:“子路,你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其他的门生都感到很诧异。有一个门生说:“老师,咱们还是继续讲课吧,管他外边是什么事情呢!”孔子不愧为是教化的大师,他微微一寒说:“大家都厌恶的事情,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感兴趣的事情,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众门生听了若有所悟。

孔子的这段话包含了双重的含义,孔子趁这个机会教育大家,决不可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以众人之是非标准决定自己的是非判断,而要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经过自己理性的判断,然后再作出结论。

一个事情的好与坏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们心目中的想法,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孔子必定用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考察。

孔子的话从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孔子是怎样寻找社会生活的焦点问题,以众人的好恶的焦点,作为自己考察社会动态的切入点,不失为观察社会的好方法。

管理企业也需要有这样的调查研究的精神。一方面,要了解企业内部员工的所喜欢的关心的事情;另一方面,也要了解大家所厌恶所摒弃的事,作为加强管理的切人点,以找准企业管理的症结所在,通过问题的解决,提高管理的力度。

了解员工的好恶,就不能阻塞员工的言路。当然,听别人给管理者提意见,不是一件令人舒服的事情,但,管理者应该考虑到,员工的意见是改进工作的良药,而管理者应该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来听取意见,否则就会落得周厉王一样的下场。

周厉王是与孔子同一个时代的贪婪暴戾的统治者,他的暴虐无道终于激起了广大国人的愤慨,国人都公开议论他的过失。召公劝谏说:“人民忍受不了您的命令了!”厉王发怒,找来一个卫国的巫师,让他来监视那些议论的人,发现了后就来报告,立即杀掉。这样一来,议论的人少了,可是诸侯也不来朝拜了。

三十四年,厉王更加严苛,国人没有谁再敢开口说话,路上相见也只能互递眼色示意而已。厉王见此非常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消除人们对我的议论了,他们都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只是把他们的话堵回去了。”并警告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厉王不听劝阻。从此,国人都不敢说话。过了三年,大家就一起造反,袭击厉王。厉王逃往他国。

一个管理者有了“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的精神,对于改进管理工作,堵住管理漏洞有极大的帮助。

《邹忌讽齐王纳谏》就说明了这个道理。齐国的邹忌虽然身长八尺,容貌光艳,但他知道自己并不比徐公美,于是,邹忌上朝时和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国土纵横各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宫里的妃子和左右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不想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您受的蒙蔽一定非常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