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善学习·好方法:父母如何塑造优秀初中生
23202300000013

第13章 高效学习的五大诀窍(8)

5.会做阅读笔记,贮存知识

著名学者吴晗,在学生时代就随手写读书笔记,遇到有价值的资料就记在本上,后来资料多了,觉得眉目不清,又改用卡片,一张卡片记一件事或一段话,一生中积累了几万张卡片,都是珍贵的资料。他认为卡片来自百家,经过分类整理,分析综合,就有可能超过百家。

不少初中生在阅读时轻信自己的记忆力,懒得动笔,以致到需要运用阅读的收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忘记得一干二净,感到很后悔。还有的初中生阅读笔记记了不少,但不知道定期分类、整理,不知道妥善保存,因此当需要运用时,又因太乱而难以查找,使笔记成了“死材料”。

所以,父母教会上初中的孩子做阅读笔记很有必要,好处也的确很多。

做笔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加深理解、加强记忆的过程。有人说:“眼看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就是做最简单的摘录,也需要动动脑筋,以摘录最精彩的地方,至于写体会,那就更要动脑筋了。因此,有了“要做笔记”的愿望,必然会促使自己专心阅读。再加上与书籍相比,笔记要简明、深刻和概括得多,不仅利于理解,也利于记忆。

经过长期阅读之后,就可以通过笔记积累起符合自己需要的大量资料,弥补头脑记忆的不足。因为用头脑记忆,往往不够准确和持久,难免忘记、记错或记混。如把资料分门别类保管好,则可以长期为学习及以后所从事的工作服务,只要不丢,就没有“忘记”的问题。只要使用之前看一看,这些“外贮”的资料又可转为“内贮”的记忆,使知识的运用得心应手。

因此,如果孩子很早就学会做读书笔记,学会积累和整理资料,那么,天长日久,不仅可以促进课内的学习,而且还能掌握一套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能力,这必将给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自学带来极大的好处。

(1)学生作记号,表现出的倾向

初中生作记号,主要表现出以下两种倾向。

①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很多内容都划出

这样做,就没有达到在书上作记号应达到的目的。若将重要的和非重要的内容都划出来,下次复习巩固的时候,还要从所有这些画出的内容中再一次作出区分,可能又会花费很多时间,而且由于知觉的对象和背景没有明显区分,学习时有可能将对象淡化,从而降低学习的效率。有研究表明,划出不重要的内容会降低对重要内容的记忆。

②用~种符号来划出书上所有重要的内容

单一的线条标志不同性质的内容,这种方法不足以把不同性质的内容区分开来,以后在学习这些内容时,还要对这些内容作进一步的分析,不能一目了然地知道划出的内容表示什么。

因此,在书本上作记号的时候,不应满足于用一种方法来画线或作记号,而应该根据自己的偏爱,尝试用种种不同的符号分别表示不同性质的内容,例如圆圈、圆点、下划线、波浪线、双画线、三角、方框、五角星、问号、箭头、序号等等,并形成一套系统。

读书时除了圈圈点点之外,写读书笔记也非常重要。读书时做笔记,能手脑并用,使思想集中,循序渐进,深入思考。做读书笔记,十分有利于积累有用的资料;有利于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有利于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有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这种好的读书习惯,还有利于出成果。

清初大思想家顾炎武的《日知录》是一部很有价值的笔记著作,他在该书的“自序”中写道:“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有所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存者,则逐削之,积三十余年,乃咸一编,取子夏之言,名日《日知录》。”

(2)读书笔记的类别

读书笔记的种类很多,在中学阶段,可以学习使用如下几种:

①眉批、旁注式笔记

当进行阅读时,在认为重要的地方,以眉批的形式发表评论,以旁注的形式解释字句、内容、心得等。这种方法,直接在书上作记号和批注,简便易行,便于复习,可经常使用。但要注意,只有在认真阅读和领会全书的精神实质后,才能做到眉批中肯,批注得当。

②抄录式笔记

抄录课外书籍、报刊中与自己学习关系密切的材料。摘录原文,既可写在笔记本上,也可摘在资料卡片上。资料卡片上要写明作者、书名、篇名、页码、第几版、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等,以备查用。

③摘要式笔记

抽出原文的要点,压缩篇幅,组织成文。这种笔记,可以说是原文的缩写。它要求忠于原文,吃透精神实质,取舍详略恰当,且不能随意发挥,更不能有意曲解。此外,还要注意原文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④提纲式笔记

用自己的话把全书或其中一部分的段落大意简明扼要地写下来。提纲的详略根据需要而定。如果原文标有提纲,就可以按原文的提纲记,有些句子可照抄。

在写提纲时,最好分行排列,每条提纲前要标有序码。序码应保持前后一致。如果小段是大段中的一部分,则这个小提纲应置于大提纲之下,采用另一种序码,依此类推,以保证层次清楚,一目了然。

⑤心得式笔记

这种笔记也可以叫做读后感。写心得式笔记没有一定的格式。但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应实事求是,不可空谈。

不管用哪种方法记笔记,都要注意如下两点:

·一定要读完一节或一段以后,在吃透了作者的意思后,再来做笔记。

·要尽量用自己的话,不要一味地抄书或在书上乱划。但要注意,在用自己的话概括时,务必要与原作者的意思相一致。

6.克服不毒欢阅读的坏习惯

阅读是优秀学生的共同爱好。要使上初中的孩子爱阅读,父母应创造一个书香浓郁的家庭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自然会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作家赵丽宏在其散文《永远不要做野蛮人》中不无忧虑地写道:“我曾经担心,现在的孩子课外阅读的范围越来越窄,能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很多人已经丧失了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和欲望,而与课程和考试无关的书,他们更是难有机会涉猎。这是一个令人担忧,也多少使人感到悲哀的现象。”事实上,伴随着电子产品(尤其是网络)长大的孩子,他们不但阅读时间和阅读范围日益减少,而且他们的阅读兴趣也随着·c读图时代”的来临而减弱,许多孩子甚至养成了排斥文字的坏习惯。他们的课余时间被影(音)像、电子游戏和卡通占据着,文字在他们的阅读中只是一种点缀。

许多教育专家呼吁:“孩子对文字的冷漠态度就像一种隐形液体,正慢慢渗透到社会之中。当逃避阅读成为习惯,孩子的阅读能力便迅速退化,从而直接影响他们的成长。”

中国青年报曾刊登的一篇题目为《网络与影视横行的年代,你冷淡了文字吗?》的文章提到:“只要留心,人们就会发现,如今两三岁的孩子简直都是‘古怪精灵’,一张小嘴表达能力特强。教育学家认为,这是电视大量信息对儿童刺激的结果,电视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开发。但奇怪的是,这些孩子长到十几岁时却大多归于平庸,读写能力尤差,例如前段时间传出的某次全国性考试,有学生面对考题无话可写,竞引用《大话西游》里的台词!教育学家认为,清晰表达思想的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获得,而电视无法培养人们的这种能力。在与电视‘依存’的日子里,人们养成了一种远离书籍的坏习惯,就像与一位朋友在一起待久了,他的坏毛病会传染你一样。”

父母怎样才能帮助上初中的孩子纠正不喜欢阅读文字的坏习惯呢?教育专家建议如下:

(1)关掉电视,去阅读伟大的著作,它会开启孩子的智慧之门

这是美国作家理查德的真诚劝告。种种迹象表明,电视是让孩子们冷落文字的罪魁。据一者的调查显示,如今一个20岁左右的人,至少已经花了2万小时看电视。可见,电视已经疯狂掠夺了孩子宝贵的阅读时间。电视总是扮演着这样一种角色:企图主宰人们的思想,人们有意无意就被它牵着鼻子走。它虽然给了人们感官上的愉悦,却无情地消耗了人们宝贵的时间。

(2)和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养成阅读文字的好习惯

英国文学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勃朗特三姐妹,她们之所以能写出蜚声世界的经典文学巨著,这与她们小时候的阅读习惯密不可分。她们的父母经常陪她们阅读,消遣漫长的冬夜。她们围坐在熊熊的炉火前,共同阅读优美、抒情的文字。春暖花开的时候,她们常常聚集在野外,朗诵自己或-别人的诗作。文学的种子自此就深埋在她们的心底。这正是她们能写出《简·爱》和《呼啸山庄》的源泉。

(3)让孩子们感受到文字的非凡魅力

互联网尽管模糊了时空的界限,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但是,对文字的疏远,必然会让我们失去欣赏文字所蕴藏着深沉的魅力的机会。电子产品和书籍的最大不同在于:电子阅读物缺少了~种富有质感的触摸感,只有纸质阅读物独具一种令人倍感踏实的亲和力。当孩子静心阅读,以平和的心态在字里行间徜徉,就能发现已经不知不觉走进了一片迷人的宫殿,那里面的奇幻,会令他们流连忘返。

(4)和孩子一起制订阅读计划,指导孩子阅读经典

孩子的阅读习惯应从识字开始,随着孩子识字能力的提高,家长就需要有意识地指导孩子阅读,在全面了解孩子的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和孩子一起制订阅读计划。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自然是孩子阅读的首选。让孩子们心灵与大师们交流、碰撞,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文字里所蕴藏着的瑰宝。

(5)让孩子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有选择地阅读

诚如作家赵丽宏在其散文《永远不要做野蛮人》中说的:“光有读书的欲望,恐怕还不行,还有一个怎样读书的问题。作为一个读者,我们不应该是~个简单的接受者,也应该是~个思想者,是一个参与者。读书的过程,是欣赏和接受的过程,也是思考和感悟的过程。如果能经常用自己的语言记录读书的感想,那将是~件极有意义的事情,当然,读书的过程,也可能是排斥的过程,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书都是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