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楼兰天下①·宫之妖女
23179800000029

第29章 红月亮的秘密(1)

沙子站在窗前。她每天这样站在窗前,想要见到长生的身影。只是许多天来,长生从来没有出现。她询问过宫女,宫女回答,太子的伤还没好呢!据说仍然卧病在床。

于是她便日日等待,不知自己还能等待多久。她似看见院中那棵碧桃花,她曾经很喜欢坐在碧桃花下抚琴。

碧桃花的花瓣翩然飞落,她的目光随着飞花而黯然失色。她还能活多久呢?只觉得生命如同春末之花,正在随风而逝。

碧桃花瓣随风飞去,飘飘摇摇,飞出了宫墙,自市集上熙熙攘攘的人们头顶飞过,一直不愿落下来,契而不舍固执地飞去。直飞到宫门前,才终于无力挣扎,自风的怀抱中失落。若花瓣有知,它当知它落在一双破旧的芒鞋之旁。鞋的主人本是抬起脚欲落下去的,只是这一落下去,便正好落在花瓣之上。那脚就向着旁边移了移。

这是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头发灰白,应该是年纪很大了。但一双眼睛却亮闪闪的十分有神,若只是看这双眼睛,倒像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

这人拾起地上的花瓣,放在手心里看了一会儿。广袤的西域,只有在楼兰城中才能种出这种娇贵的碧桃花。他的心里油然升起一丝骄傲,这是他的故土,无论远隔千里,梦魂所系,仍然是这沙漠中海市一般的城。

这人在市集中慢慢地走着,温和地与擦肩而过的路人点头示意。没有一个人是他认识的,其中大部份是来往商旅,小部分才是本地的居民。楼兰虽然地处西域要塞,本国的人口却并不是很多,也便是因为这个原因,与邻近国家如何搞好关系,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事情。

在那个年代,众多的人口通常是强盛的标志。人口凋零的国度,则会成为临国蚕食的对象。虽然如此,楼兰却一直不容轻觑,因为有安家的存在。

风停了,空气也凝住不动,一道剑光自路边的檐下飞了过来。剑光很轻盈,似比风底的飞花还要更轻了几分。剑光也很飘忽,时东时西,只是一把剑,剑尖却织成了网。网是银光闪闪的,似有还无,飘来之时,街市上的人们竟都不曾看到。

是剑光太快了,甚至超过了普通人能够看见的速度。

他没有抬头,头顶却似生了一双眼睛,早便看见那剑光。

脸上露出一抹笑,熟悉的剑法,如此快速的剑,只有安家的人能够用的出来。似是回到了几十年前,那时他们都还年轻,意气风发。相约在闹市之中比剑,比试的条件便是不得伤及任何路人,不得让路人看见他们的剑。

来往行人只能看到可疑的闪光,再凝神去看时,那光早便消失不见。

因而在那段时间里,楼兰的人们老是传说街上有狐仙。这狐仙只是顽皮而已,倏忽来去,无伤大雅。

为此原因,兄弟几人经常受到责骂。只是那时他们尚年轻,不过是十几岁的少年,虽然被骂了许多次,仍然屡教不改。

笑容一闪即逝,这一切都过去了。感伤的情绪不可或免,因为风物依旧,人事全非。他跃起,以杖代剑,杖头点向剑脊。他做事不喜欢拖泥带水,总是直击要害。那剑光虽然灵动如蛇,他的杖却直击蛇的七寸。

剑光无奈,改刺为劈,大刀阔斧地迎面砍下来。此时,剑不再似蛇,而似一头雄鹰,自上而下,凌空下击。杖亦变了,如同离弦之箭,其势迅猛,直射向鹰眼。

剑光与竹杖似是斗了半晌,其实只是片刻光景。附近的路人,只觉得这个地方忽然起了古怪的旋风,旋风之中隐隐见到银色的闪光。

但也只是片刻功夫,一切便又恢复平静。

剑光连试数次,都无法击败竹杖。剑便蓦然后退,直退到檐下,转眼之间消弥于无形。

一个黑衣人悄然无声地站在屋檐下,似乎从远古时代便是这样站在那里,一直未曾动过。他微笑着向黑衣人走过去,两人熟视半晌,四十年未见了,再次重逢,只觉恍若隔世。

黑衣人先开口,“开阳,你变老了。”

开阳笑了笑:“是啊,江湖风波险恶,怎么会不老?大哥,你不也是一样改变了许多吗?”

黑衣人正是国师安贪狼,他平时面容似冰雪般冷静,此时不知为何,眼底眉梢竟闪过一抹忧伤绝望之色。这抹神色过于沉重,即便他只是安然地站着,旁人却会有一种错觉,他正在流泪。

这神情使安开阳的心沉了一下,他叹道:“大哥,都已经四十年过去了,为何还不能释怀呢?”

释怀?若是可以释怀,你为何流落江湖,四十年都不返回楼兰?没有人能够释怀,只要是安家子弟,有生之年,便不能释怀。

其实宫里最冷僻的地方并非是赏春阁,而是比太监房更加偏僻的冷宫。这一代的大王不喜欢女色,冷宫便废弃久矣。太监宫女们都不愿意向这边来,因听说以前冤死的亡魂仍然在冷宫里游荡。

冷宫外的蒿草都长得半人多高,因大王和王后都不会过问这里的情况,宫人们也懒得打扫,眼不见为净。

梅娘俯着身子从蒿草之中慢慢地走过来,她时而忽然停下来回头看看身后的情形。身后没有人跟踪,虽然如此,并不能减少她的警惕,她仍然不停地变换着行走的方向,然后忽然转身望向身后。

这些方法都是徐嬷嬷教她的,这些日子以来,她与徐嬷嬷便在冷宫中碰面。

二十多年前,她只是一名普通的三等宫女,在绣品房里工作。那时候她的刺绣技艺平平无奇,绣出来的东西不好不坏,每天都会被绣品房里的嬷嬷骂,偶尔还会被打上一顿。

她倒也不介意,就那样混日子,对刺绣谈不上喜欢,不过是必须要做的工作罢了。

第一次见到安千碧的时候,正是安千碧出嫁的前夕,绣品房里所有的人都忙着准备她的嫁妆。安千碧自己是刺绣高手,便亲自到绣品房检查她们所用的绣品。

管理绣房的嬷嬷满脸谄媚地将绣品承了上去,安千碧一幅幅地看着,脸上带着微笑,不说坏也不说好,只是微微点头罢了。绣女们都知道安千碧的绣工是宫里无人可及的,她点点头也算是最好的称赞了。

翻到她那幅绣品时,安千碧停了一下,微微皱起眉。她知道自己绣的那幅碧桃春意图实在是差强人意,她也不是不用心,就是绣不出碧桃花那种独自争春的意趣来。

站在旁边伺候着的嬷嬷一见安千碧皱眉,便知道一定是梅娘那幅绣品绣得太差。她不由分说地走过去,狠狠地给了梅娘一巴掌,骂道:“小蹄子,平时叫你好好刺绣,从来不上心。现在是为太子殿下的大婚准备绣品,还绣成这样。看我怎么收拾你。”

嬷嬷打她也是做给安千碧看,唯恐安千碧会着恼降罪于绣品房,因而先发制人,想要借此打消安千碧的怒气。

她这一掌打得十分用力,梅娘忍不住尖叫了一声,踉踉跄跄地后退了几步,几乎跌倒在地。梅娘的眼中全是泪水,却又不敢哭出来。

安千碧的脸色却沉了下来,喝住嬷嬷道:“不要再打了。”

她从座位上站起来,走过去劝慰了梅娘几句,问她道:“你不喜欢刺绣吗?”

梅娘摇了摇头,低声道:“婢子不是不喜欢,就是绣不好。”

安千碧笑道:“若是你真喜欢刺绣,我倒可以教你。”

那以后,安千碧果然经常出入绣品房,将自己的刺绣技艺传授给宫女们。她也并非是特意教授梅娘,但自从那一次后,梅娘对安千碧心存感激,看见安千碧的绣品以后,忽然唤醒了她在刺绣方面的天份。

其实她是颇有天份的,只跟着安千碧学了不久,技艺便忽飞猛进,在同僚之中已经是数一数二的了。

她常想,也许安千碧都不能记住她的名字,可是她却一直不曾忘记安千碧温和的眼神。她若是安安份份地呆在绣品房,也许现在已经是绣品房中的总管。只是,安千碧却忽然死去了。为了这件事,她悲伤了很久,且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死去的王后报仇。

她不知王后死亡的真正原因,只听宫人们传说,是影妃害了王后。

她相信这必是事实,因为王后死后,影妃就成了新的王后。

从此以后,她刻意接近影妃,曲意奉承,总算赢得了影妃的信任,最终被调去服侍影妃。她更陪了十二万分的小心,表面上看是影妃的忠实奴仆,其实心中一直不曾忘记复仇之念。

她并非是一个人,二十年来,徐嬷嬷是她唯一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