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脾胃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23113000000055

第55章 脾胃病症诊治精要(14)

兼症:面色苍白,头晕耳鸣;粪质清稀或完谷不化,色见青稀,泡沫状;肌肤瘦削,下肢浮肿或腹部胀大。

病机:脾肾阳虚,湿浊下注。

治法:温肾健脾,涩肠止泻。

方药:固肾启脾汤加减。

炒白术15g,茯苓12g,补骨脂10g,吴茱萸6g,杜仲12g,干姜10g,炒扁豆15g,五味子10g,煨肉豆蔻10g,炙附子9g,罂粟壳6g,肉桂10g,炙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腹泻或肾阳虚衰甚者,酌加菟丝子、续断等;脾虚甚者,酌加白术、茯苓等;晨起腹泻重者加用四神丸。

【临证发微】

“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水谷之腐熟和运化。临床表现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其病机以脾胃功能失常为本,故临床治疗本证当以调理脾胃功能为大法。本观点出自于明代医家张景岳所著的《景岳全书·泄泻论证篇》:“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本病在其他医书中也有论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泻”。《金匮要略》又云:“脾气衰则鹜溏也”。《古今医统》中云:“泄泻乃脾胃专病,凡饮食寒热三者不调,此为因病必致泄泻……”。以上论述都说明了泄泻与脾胃的关系。李东垣在《脾胃论·调理脾胃治验》中云:“若不达升降浮沉之理,而一概施治,其愈者幸也”。所以在治疗泄泻之证中应了解脾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慢性泄泻多缘于脾胃运化失健,清浊不分并走大肠,因泻致虚,因虚易泻互为因果,以致缠绵难愈,故慢性腹泻主要病变在于脾胃功能失常。

现代医学认为,泄泻一证主要病变在于肠胃等消化系统功能障碍,临床上包括由于胃、肠、肝、胆、胰腺等器官引起的某些病变。中医学认为本病致病原因有外感六淫、饮食所伤、七情不调以及脏腑虚弱等。著名老中医秦伯末先生对泄泻一证颇有研究,临床辨证把泄泻分为虚实、寒热和轻重之证,并在《中医临证备要》一书中提出:“大便不实,泻下溏薄如酱,多因脾虚不能运化,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又说:“凡患者平常大便偏溏,或饮食不慎即大便不成形均属脾虚之证”。

慢性腹泻多缘于脾胃,多偏于虚,或虚中夹实,在临床辨证过程中较为复杂,可分以下五方面进行论治: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寒温失调,使脾胃受伤,传导失职,升降失调,水谷精微不能输化,反为湿患,湿滞内阻而为泄泻。因泻致虚,寒从中生,脾胃不运;久泻伤阴,营血亏虚,致使脾胃衰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逐成慢性泄泻。证见:泄泻频繁,大便溏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进油腻之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多,舌苔厚腻,脉缓或濡缓等症。②平素精神紧张,忧思易怒,以致肝气郁结,横逆脾胃,致使脾胃之气郁滞,运化失常而致泄泻。证见:平时胸胁胀痛,嗳气少食,失眠多梦,易怒,多因情绪波动诱发腹痛泄泻,舌质红,脉弦等症。③久泻伤脾。脾司运化,胃主受纳。或情志体衰,素体阳气虚弱之人,若因饮食不慎或过劳,均可导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谷不化精微,气血来源不足,甚或中气下陷。证见:大便溏薄,食后脘腹胀满,便后气短自汗出,倦怠无力,面色淡黄无华,或泄后气坠脱肛,甚或头晕,心悸,脉细弱,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白而滑等症。④久泻伤阴。多为素体阴液不足之人或热病之后津液受耗,久泻多伤脾胃之阳,使脾胃失其濡养,气失和降,运化失常而致本证。证见:泄泻不重,但便意甚急,量不多,腹中不舒,小便短赤,夜寐多梦或五心烦热,口干而渴,皮肤干燥,舌红无苔,脉细数等症。⑤久病之后,损伤肾阳,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胃,运化失常而致泄泻。证见:饮食减少,腹痛绵绵,黎明前肠鸣即泻,可伴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等症。

明·张景岳提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的观点,说明了泄泻的发生关键在于脾胃的功能失调,慢性腹泻多缘脾胃运化失常,清浊不分并走大肠,因泻致虚,因虚易泻,互为因果,缠绵难愈,故慢性泄泻以脾虚之证最为多见。脾为喜燥恶湿之脏,湿邪最易引起泄泻,更易引起脾虚,所以健脾利湿又为治疗的主要关键治法。加减升阳益胃汤可谓比较对证良方。但以临床观察,脾虚运化功能障碍,最易食滞停积,证见:大便稀溏,或夹黏液,次数不等,日久不止,伴有腹胀时痛,食欲不振,形瘦乏力,脉象濡缓,虽属中虚脾弱,而湿滞内停不化,乃虚中夹实之候,纯用培土止泻往往补滞难运,需在补脾之中佐以化湿导滞之品。脾用为阳,用药当顺其阳气升发之意,如湿困于阳,脾运不健,中气不足,脾阳不振,治以甘温补脾,其中升其阳,可用黄芪、党参等合以柴胡或加用辛热甘温之品;胃用为阴,用药当顺其阴,主沉降之意,如阴寒凝胃,气滞不通,治以和胃降气;胃腑壅滞失于通降,治以通腑导滞;胃阴不足,濡润失司治以甘寒益胃等等。只有这样考虑脾胃的特点,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腹泻食疗方】

1.芡百山药粥

组成:芡实30g,百合30g,生山药100g,大米50g,白糖20g。

制法:将芡实、百合、生山药入锅,大米淘洗净掺水煮成粥,加糖食之。

服法:早晚分食。

功效:健脾止泻。主治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山药补脾胃,益肺滋肾,治脾虚泄泻;芡实补脾止泻,百合润肺清心安神,大米补中益气之功。

2.生姜肉桂扁豆粥

组成:生姜10g,肉桂3g,白扁豆30g,粳米100g。

制法:将生姜、肉桂分别洗净,晒干或烘干,共研成极细末。白扁豆洗净,入温开水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与淘净的粳米同入沙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炖l小时,待扁豆酥烂,加生姜、肉桂细末,拌和均匀,煨煮至沸即成。

服法:早晚分食。

功效:温补脾肾,散寒祛湿。主治脾肾阳虚型慢性腹泻。生姜、肉桂温补脾肾,助阳散寒;扁豆健脾益气,燥湿止泻。与粳米煮粥,更适宜脾肾阳虚所致慢性腹泻。

3.橘皮扁豆粥

组成:鲜橘皮30g,白扁豆50g,粳米100g。

制法:将橘皮洗净,切丝,与洗净的粳米、白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成稠粥即成。

服法:上下午分服。

功效:抑肝扶脾止泻。主治肝脾不和型慢性腹泻。橘皮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对胃肠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中医认为能舒肝健脾益气。白扁豆,嫩时可连荚炒食;老时取豆煮食或煮粥食用,扁豆有温和的健脾止泻功效,它补脾而不滋腻,化湿而不燥烈,所以民间治疗脾虚泄泻单验方中,常离不开扁豆。

4.藿香苡仁粥

组成:藿香15g,薏苡仁30g,粳米100g。

制法:先将藿香晒干或烘干,研成极细末,将苡仁洗净后,与淘净的粳米同入沙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成粘稠粥,粥将成时缓缓调入藿香细末,继续用小火煨煮片刻即成。

服法:早晚分食。

功效:祛暑清肠化湿。主治大肠湿热型急、慢性腹泻,对外感暑湿型腹泻尤为适宜。藿香味辛气香,辛散而不峻烈,微温而不燥热,具有运脾化湿和中作用,与健脾止泻的苡仁、健脾和胃的粳米煮粥,对外感暑湿所致腹泻及大肠湿热型急慢性腹泻均较适宜。

【典型病案】

病案一

燕某,男,43岁,腹泻2余年。2004年3月12日初诊,每日黎明之时腹痛肠鸣即泻,泻后痛减,大便每日2~3次,质稀,遇冷腹泻则甚,伴有腰部冷痛,四肢不温,饮食尚可,曾服成药参苓白术散疗效不佳,舌淡胖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辨证:肾阳虚衰,脾运无权。

治法:温肾健脾,涩肠止泻。

方药:四神丸加味。

补骨脂12g,吴茱萸10g,肉豆蔻10g,五味子9g,白术15g,木香6g,桂枝6g,神曲15g,炮附子(先煎)15g,巴戟天18g,淫羊藿15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二诊:服上药7剂,腹泻好转,但起床后仍腹泻,大便不成形,每日2次,腰部冷痛好转,四肢仍欠温,脉沉。上方改炮附子为18g、桂枝10g,继服。

三诊:又服药7剂后,大便基本正常,腰部冷痛明显好转,四肢觉温,舌苔薄白,脉弦尺部无力。继服14余剂,上述诸症消失。停服中药汤剂改为金匮肾气丸合四神丸口服一个月巩固疗效。

按语:患者命门火衰,火不生土,影响及脾,脾胃阳虚不能运化水谷,清浊不分而并走于下。黎明为阴寒较胜而阳气未复之时,内外寒盛,寒性收引,更伤阳气,腹部气机不畅,则腹痛肠鸣,泻下清稀,泻后气机畅通则泻后痛减。故用四神丸,丸改汤剂温补脾肾,涩肠止泻;加炮附子、桂枝补火助阳,温通经脉而散寒;淫羊藿、巴戟天补肾温阳;白术补气健脾助运化;神曲消食和胃;木香行气调中止痛;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而获效。

病案二

李某,男,36岁。2005年7月23日初诊。主诉:腹痛、腹泻8日,每日3~4次,泻下较急,大便不爽,黏滞而臭,肛门灼热,曾服用西药复方新诺明后缓解,但腹部憋胀不舒,伴有脘腹胀满,恶心,不欲饮食,口渴不欲饮,舌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湿热内阻,下注大肠。

治法:清热解毒,燥湿止泻。

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

葛根20g,黄芩15g,黄连10g,茯苓20g,半夏10g,厚朴12g,苍术10g,车前子15g,薏苡仁20g,滑石15g,生地榆12g,木香8g,白芍药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二诊:服药3剂腹痛、腹泻明显减轻,大便每日2次,仍不爽,饮食增加,脘腹胀满亦减轻,舌脉同前。效不更方,继服7剂痊愈。

按语:夏暑之季,饮食不洁,损伤脾胃,湿热内生,湿热蕴结,阻滞肠胃,邪迫大肠,传化失常则腹痛腹泻,泻下较急。故用葛根黄芩黄连汤清热利湿止泻。茯苓、滑石、车前子、甘草清热利湿;薏苡仁健脾利湿止泻;木香、厚朴行气化湿;白芍药和营止痛;苍术芳香化湿醒脾;半夏和中降逆;生地榆凉血解毒。诸药合用,使湿除热清,中气健旺则肠胃功能恢复正常,其他症状亦随之消失。

§§§第十七节便秘

便秘中医古今名称很多,有“大便难”、“后不利”、“脾约”、“阳结”、“阴结”、“肠结”、“风秘”、“热秘”、“风燥”、“热燥”、“虚秘”等,现统称“便秘”。类似现代医学所论功能性便秘。临床上也称为习惯性便秘、特发性便秘、单纯性便秘。本病既可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又可独立出现,也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合并症。

【文献述要】

《内经》云:“太阴之厥,则腹胀而后不利”,提到便秘与脾胃受寒有关;《内经》云:“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说明肠胃积热便秘的病理基础。肝主疏泄,有助于大肠传导,肝气郁结,则大肠气机不利,腑气不通。如《金匮要略·便秘》云:“气秘者,气内滞,而物不行也。”混合型便秘多为虚实夹杂型,或为虚中挟实性便秘,其本为虚,其标为实,本虚为脾、肺、肾虚弱,标实则为大肠气机不利,腑气不通。

华佗《中藏经》云:“大肠者,肺之腑也,为传导之司,监仓之官。肺病久不已,则可下传大肠”,《医经精义·脏腑之言》云:“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肾主水,司二便,肾虚则肠道失濡,开合不利,糟粕受阻。金元《兰室密藏·大便结燥》云:“夫肾主五液,津液润则大便如常。……又有年老体虚,津液不足而结燥者。”直肠梗阻性便秘多为实证便秘。如忧思恼怒,肝郁气滞,过食肥甘厚腻、辛辣刺激食物,或嗜烟酒,感受外邪,根据体质不同邪从热化或邪从寒化,导致肠胃积热,或阴寒积滞,或气机郁滞,从而腑气不通,胃气不降,大肠失于传导。

【病因病机】

一、中医病因病机